你什麼時候能用到屏內攝像頭?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中關村在線 發佈 2020-01-23T11:40:54+00:00

有趣的系統壁紙去適配挖孔屏這方面像三星Galaxy S10和Note10系列、OPPO Reno3 Pro等等,可以說做得不錯,兼顧了機身重量和拍照素質。

全面屏技術的發展,讓手機屏占比向著極致化方向邁進,市面上超過90%屏占比的手機比比皆是。屏占比越高,視覺觀感就越震撼,但要想達到滿眼全是螢幕的效果,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前置攝像頭的「隱藏」。

繼劉海屏、水滴屏之後,為了進一步提升手機正面的屏占比,vivo NEX率先採用升降式前置攝像頭,隨後越來越多的廠商跟進,發展到現在「挖孔屏」成為主流。但消費者的需求是苛刻的,只有做到如螢幕指紋技術一樣,將前置攝像頭真正「藏」起來,屏下攝像頭才是終極解決方案。

如今屏下攝像頭技術發展情況如何?需要解決的難題又在哪裡?消費者什麼時候才能用得上?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01前置攝像頭的處理令廠商「頭禿」

2016年,全面屏的概念出現之後,手機的形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後來蘋果強大的帶動能力,一時間「異形屏」設計成為潮流,隨後安卓手機廠商也不甘示弱,先後推出「水滴屏」「美人尖」等等,設計方案也更加豐富多彩。

水滴屏和異形屏

接下來,隨著上游供應鏈的技術累積,很多激進的手機廠商像vivo、OPPO、榮耀和小米等開始另闢蹊徑,推出了機械結構的「升降式」攝像頭手機。

OPPO Find X

機械結構的升降式攝像頭,解決了手機螢幕「完整性」問題,整體的視覺觀感更加統一。但是,機械結構設計也不是完美的,帶來了成本高、使用壽命和容易積灰的問題,還會犧牲寸土寸金的手機內部空間,同時機身重量增加,讓握持手感不佳。

OPPO Reno3 Pro採用前置挖孔屏設計

有了矛盾就要解決,「挖孔屏」設計讓前置攝像頭可以擺放在螢幕頂部的任何位置上,而且只要控制好孔徑大小,就會符合大部分用戶的審美。同時不必再擔心前置攝像頭的成像素質,機身重量也更好控制。

有趣的系統壁紙去適配挖孔屏

這方面像三星 Galaxy S10和Note10系列、OPPO Reno3 Pro等等,可以說做得不錯,兼顧了機身重量和拍照素質。當然,挖孔屏帶來的遮擋和圖標顯示問題,系統和APP對於挖孔的適配優化很重要,美不美觀最終還要看消費者怎麼說。

市場需求決定,手機最終還是向高度一體化發展的,技術發展將前置攝像頭真正隱藏在螢幕之下,那麼它就是最佳方案。

02我覺得OK——需要時正常工作 不用時「乖乖消失」

2019年6月3日,OPPO副總裁沈義人在微博上展示了屏下攝像頭技術。6月26日,在MWC 2019上海大會上,OPPO正式發布了「透視全景屏」,並公布了其操作演示和自拍樣張。

OPPO屏下攝像頭技術

從演示效果來看,OPPO的屏下攝像頭技術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前置鏡頭不使用時完美隱藏,只有在自拍時才會顯示出來。

用「暗中觀察」形容屏下攝像頭再合適不過

屏下攝像頭利用了OLED螢幕自發光特性,同時從技術層面來說,OLED螢幕是完全可以做成透明的。所以在前置攝像頭區域,是一塊小的透明螢幕。

與OPPO類似,6月3日小米林斌也在微博上展示了小米的屏下攝像頭樣機的演示視頻,小米稱這項技術為「隱視屏」,同時小米還強調,隱視屏是小米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技術。並做了屏下攝像頭科普。

其原理就是利用了定製陽極材料的AMOLED面板,這種陽極材料有著更高的透光率,能讓外部光線透過螢幕和這部分AMOLED面板區域直達攝像頭內部的傳感器,從而提升成像素質。不使用攝像頭時,這塊「透明屏」可以正常顯示螢幕內容,和整個AMOLED螢幕渾然一體,不會顯得突兀。

隱視屏與水滴屏比較(圖片來源小米官微)

當然,除OPPO和小米之外,還有很多手機廠商和供應鏈合作,推進自家屏下攝像頭技術的發展。2018年11月,vivo就申請了相關專利,其原理是使用兩種不同的材質打造一塊螢幕,在屏下攝像頭區域採用透光率更高、結構更薄的PMOLED螢幕,其它部分則使用正常的AMOLED螢幕。

vivo專利截圖 兩種不同的材質打造一塊螢幕

新材料在手機螢幕領域的應用是實現屏下攝像頭的強大助推器,與vivo的專利方案類似,魅族申請的相關專利是在前置攝像頭上方區域使用石墨烯屏,石墨烯屏也擁有高透明特性,可以保證屏下攝像頭的成像質量。

總之,為搶占先機,很多手機廠商都在攻克屏下攝像頭技術,這裡不再一一舉例。當然,屏下攝像頭很多的功勞都離不開上游供應鏈的技術創新。那麼問題來了,屏下攝像頭普及的難點在哪呢?

03屏下攝像頭技術到底難在哪?從0到1的突破

屏下攝像頭不僅僅是將攝像頭藏起來那麼簡單,量產難度高的還是因為它要回歸拍照的本質——即成像素質不能倒退。現在屏下攝像頭技術遠不夠成熟,所以手機廠商大多是以工程機展示為主,即便工程機是從0到1的突破,也足以引起巨大的轟動。

舉個例子,早在2018年6月,OPPO就申請了屏下攝像頭的相關專利,其中包括「電子設備、圖像處理方法和裝置」的發明專利。其利用OLED屏每個像素點都是可以自發光的特性,不需要背光,因此可以做得非常的纖薄。

結構上,OLED屏是由一層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的銦錫氧化物(ITO),與電極的陽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如三明治結構一般。而且早在2015年,三星就曾展示了一款55英寸的透明OLED電視。

這款電視產品的整個螢幕幾乎像玻璃一樣透明,而且可以還可以正常顯示內容。所以,從技術層面講,OLED螢幕完全可以做成透明的。但儘管如此,對前置攝像頭傳感器來說透光率還是太低,因為拍照對光線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OPPO對屏下攝像頭成像的多算法優化

因此,OPPO分別在高透光率螢幕、傳感器和AI算法三個方面做優化。OPPP稱一般情況下,透過螢幕的光線都會有所損失。屏下攝像頭實際接收到的光線不到正常情況的一半,導致照片容易偏色、起霧。

對此,OPPO通過白平衡、HDR、AI去霧多算法優化,保證成像質量,從實際的樣張對比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雖然和當前的市面上機型比較成像畫質還有差距,但至少可以肯定,國內廠商的的確確做到了「屏下攝像頭」。

寫在最後

現階段屏下攝像頭技術還很難實現規模量產,因為手機市場要考慮消費需求和成本控制,屏下攝像頭成像如果以犧牲成像質量為代價,顯然這種「新鮮感」是無法打動用戶的,特別是對自拍需求較高的女性消費者。

另一方面,在技術沒有絕對成熟之前,出於成本控制,供應鏈和手機廠商都不會盲目去試水,因為噱頭總會變成泡沫,影響到用戶體驗就更得不償失了。

但我們不用悲觀,手機圈超級快充技術的普及,大約用了2年時間;2018年1月,vivo X20系列首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發展到2019年很多千元機都已經常見了;相信在供應鏈技術創新和手機廠商的研發努力下,屏下攝像頭技術會很快克服成像效果、成本和產能的一系列問題,最終讓消費者使用上。當然,最讓人欣慰的是,國產手機廠商在這項技術方面走在了很多國際大廠前面。

(736986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