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韓流在中國要回暖了?

觀察者網 發佈 2020-01-23T12:09:01+00:00

【採訪/觀察者網 吳立群】 觀察者網:前些年受到薩德事件以及韓國娛樂圈內部負面新聞的影響,韓流在中國的影響力有所弱化。

韓流在中國的傳播,並非新鮮事兒。2019年初,醜聞頻發的韓國演藝圈曾一度影響到韓流給人曾經的觀感。而到了年底,韓星們似乎又準備重回中國市場了。金希澈與韓庚完成了「世紀同框」,朴敏英和金秀賢更是直接走進了中國網紅的直播間……

2020,韓流在中國要回暖了?帶著這樣的問題,觀察者網專訪了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者孫佳山。

【採訪/觀察者網 吳立群】

觀察者網:前些年受到薩德事件以及韓國娛樂圈內部負面新聞的影響,韓流在中國的影響力有所弱化。不過近期情況出現了變化,一些韓國明星又相繼回到中國的市場上做各種活動。隨著中韓關係的變化,您覺得韓流在中國有進一步回暖的趨勢嗎?

孫佳山:韓流在我國的傳播,有明顯階段性的特徵。1998年。當時剛上任的金大中提出,21世紀韓國的立國之本是高新技術和文化產業。

韓國為什麼要格外提倡文化產業?這裡有一個重要但一直被忽略的背景——韓國實際上是在1990年代初才徹底結束獨裁政治。但是很不幸,到了1997、1998年,民選政府上任不久,歷史債務還沒有清理完畢,又趕上了金融危機;所以在1997、1998年,韓國的民選政府面臨著一個尷尬,就是民主政府得要刷出點存在感,民主政府治理下的韓國得做出些成績說事兒,民主得有點用才行,別還沒有像朴正熙、全斗煥、盧泰愚那樣的軍人獨裁統治時期的生活水平高。

了解了這個背景,大家就可以明白,韓國政府為什麼會那麼重視文化產業。正是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依靠著「舉國體制」及一系列相關布局,韓流才有了後來周期性爆發的可能。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那時候開始受到了初代韓流的影響。

1997年,《愛情是什麼》在我國熱播。之後是《澡堂老闆家的男人》,還有《人魚公主》也比較有名,後來出現了特別火的《藍色生死戀》《冬日戀歌》,包括最高潮階段的《大長今》,也是傳統網際網路時代的韓流高峰的代表。

但是到了2007年,傳統網際網路時代的韓流開始走下坡路。受到一系列爭議事件的影響,韓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直到2013年年末,《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又突然火了起來。這主要是受益於韓流的新媒體布局和「舉國體制」的支撐。當《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在韓國國內被認可之後,就迅速被推送到我國的移動網際網路。

圖片來源:《來自星星的你》

當然,韓流在我國的影響,除了其內部的發展之外,也與中韓關係、半島地緣政治格局息息相關。

就此而言,眼下韓流的回暖就不是偶然現象,畢竟中國一直是韓流非常重視的海外市場。而且我國一直想在經貿上推動中日韓的自由貿易一體化,只是之前受到眾所周知的薩德事件的掣肘,整個進程被人為影響了。這次,中日韓工商峰會在成都舉行,再次重提了一體化的框架構想。正是在這樣的趨勢下,韓流從上世紀末開始的不斷融入則是必然的。對此,我們也需要用更長遠的視野和更寬闊胸襟來看待。

除了韓流的影視作品帶來之外,遊戲方面的韓流也值得一提。在遊戲這塊,中國直到2008年才超過韓國,2009則年超過美國占到世界市場份額的第一名。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我們的文化產業在韓流面前其實並不都像影視那麼弱勢,至少在遊戲領域,我們還是走過了完整的逆襲歷程。哪怕是2008年前後,我們還渴望得到韓國遊戲的在華代理權,而轉眼之間,我們就可以去收購韓國的遊戲公司,去抄他們的底。

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情況確實發生了翻轉。這其實也和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形勢是匹配的。

觀察者網:所以,當下韓流的傳播其實與新媒體息息相關。2019年有部熱播韓劇《愛的迫降》也符合您說的這個特點,在國內的各個新媒體平台都有許多關於它的資訊。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韓國財閥女繼承人和朝鮮高級軍官的故事。其實情節本身並沒有太多的創新,也很「瑪麗蘇」,但為什麼依然能夠得到可觀的收視率,並在中國也收穫很多關注呢?

孫佳山:這部劇主要表達的還是朝鮮民族內部想要統一的那種強烈民族情緒,有些類似《鐵雨》式的邏輯。儘管新意不是那麼大,但由於它有自己的基本盤,所以仍然能有可觀的收視率。

圖片來源:《愛的迫降》

因為剛才我們也說到了,韓流的第三階段階段是與視頻網站、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是捆綁在一起的。因此,它在中國市場上就擁有縱深性的基本盤,尤其是對三四線城市的觀眾,韓流還是很有市場的。

關於這一點,還可以參照《慶餘年》的例子,儘管其新意、爽點也沒有那麼到位,我們都知道是改編自十多前年的網文IP,但是沒關係,它有它的基本盤,我們一二線城市的觀眾到底怎麼看反而沒那麼重要了。當然,這不只是一個空間的概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我對「小鎮青年」問題的分析。

觀察者網:另外從創作上來講,韓劇似乎高度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比如階層分化、性別歧視等等。這種對社會現實的關照是否也是其創作的一大特點?

孫佳山:在韓國的電影、電視劇領域,現實題材確實有著持續的井噴,有著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例子確實太多了。

觀察者網:韓流回暖的一個直觀例子可能就是最近中國粉絲送禮物到韓國軍隊的事兒,這在網絡上引發了爭議。一些粉絲提出,追星是一種不違法的自由,「法無禁止皆可為」,不應該對粉絲進行愛國綁架。您怎麼觀察這件事兒?

孫佳山:我們應該反思這一類粉絲應援的社會影響,但確實不要過於道德綁架。針對這件事,還是要因勢利導。小孩子不懂事,你告訴他們就行了,下次他們就知道了。

為應援偶像,中國粉絲向韓國軍隊送物資(圖/微博)

類似的問題,我之前也談過。當代中國粉絲文化的一大特點,就在於其影響正向經濟、政治等多重領域持續擴散。粉絲們不僅可以為偶像打廣告,也可以與偶像一起捍衛國家利益。既然我們的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日常實際狀況並不了解,那麼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先去真正了解情況,再去因地制宜地提供教育和疏導,既尊重年輕人的自我表達,也加強對其價值觀進行引導。

當然,這個裡面還有一個文化軟實力爭奪的問題。韓劇《太陽的後裔》、美國電影《血戰鋼鋸嶺》現在很多國外影視劇都有中資背景投資,但最後的結果顯然是別國的主旋律被增強了,人家的形象更正面了。這些例子和眼下的問題都是相通的,值得我們長期反思。

觀察者網:確實,飯圈內部有一套很複雜的運作邏輯、規則。尤其在一些團粉中,經常會有成員粉絲「互黑互撕」的現象。長期以來,飯圈的內部文化很個性化,有時也會觸及公共道德的底線。但大家除了道德譴責之外似乎別無他法。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孫佳山:實際上這種「宮斗」式的操作也是粉絲心智不成熟的一個表現,資本在這其中也起到了非常不光彩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漠視或者說是縱容了粉絲的一些不合適的行為。只要能給偶像刷量,提高人氣,就或者裝看不見,或者暗中鼓勵,甚至明目張胆地支持。

時至今日,我國粉絲群體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話語權也越來越大。除了常規的追星活動,粉絲在網絡上組織了無數個應援站,深度參與到明星形象運營的各項活動之中。

在新的粉絲文化結構下,明星和粉絲所結成的不僅是情感共同體,也是利益共同體。前者需要流量數據來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後者為了讓自己心儀的明星持續走紅,創作更多被他們喜愛的作品,而使盡渾身解數為其沖銷量、刷票房、造聲勢,提高市場指標。青少年粉絲在追星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和自我認同感,參與到明星工作 、生活中的慾望進一步膨脹,所以他們的狂熱也極易被資本利用。

至於如何管理,確實目前並沒有特別一勞永逸的辦法。而且這次的事情涉及韓流、韓國公司,也不是我們在一國之內就能解決的事情。

觀察者網:在韓國,應援是個常見操作。一般公司會給地址,粉絲就可以寄應援物到公司。在簽售會之類的活動里,工作人員會有挑選地收。

孫佳山:所以這是個長期的問題,就需要強調價值觀引導。

當代中國青年文化、亞文化,在我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呈現出了極為獨特的文化經驗。這一代年輕人身上有兩種特殊性,一是代際經驗的特殊性,另外一種是媒介經驗的特殊性——這兩種特殊性的疊加,直接導致我們的主流社會基本不了解他們的實際想法和日常形態。比如80後就未必都能理解90後、00後,50後、60後就更別說了。這涉及的是整個社會的心智發育問題,彼此貼標籤顯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當然,年輕人肯定是要學會成長,但上一代如何理解、引導下一代,這也是對上一代人心智水平的巨大考驗,上一代並沒有什麼例外。從宏觀上講,這就是文化治理能力、文化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