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背水戰,一場精彩絕倫的反殺大戰 |《資治通鑑》日讀

稽聖 發佈 2020-01-23T12:32:30+00:00

這是第117 篇。公元前二零四年【相關人物】· 韓信【故事大概】不知不覺,《資治通鑑》前九卷已經講完了。

韓信背水戰,一場精彩絕倫的反殺大戰 |《資治通鑑》日讀

【專欄介紹】

與你一起,每天閱讀《資治通鑑》,歡迎關注。

這是第 117 篇。

【發生時間】

公元前二零四年

【相關人物】

· 韓信

【故事大概】

不知不覺,《資治通鑑》前九卷已經講完了。現在進入《資治通鑑》第十卷內容的講解。

而第十卷,開頭便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戰役,那就是著名的背水之戰,也成為井陘之戰。

我們總說,韓信是戰神。那究竟有多神呢?這一場戰役,就可以看出,韓信到底有多神。

這一年的十月份,韓信在劉邦的命令下,帶領軍隊,準備進攻跟項羽要好的趙國。

之所以要不遠千里來打一場戰,是因為之前在公元前205年,劉邦的大軍在彭城被項羽打敗。本來想要追隨劉邦反抗項羽的諸侯國,一看風頭不對,馬上掉頭,有些選擇中立,有些倒向了項羽一邊。可以說,對劉邦來說,這是非常艱難的時刻。

張良提出的意見是,採用正面堅守、側翼發展、敵後襲擾的作戰方針。

為了消滅楚軍,就必須要把那些中立的,導向項羽一邊的諸侯國,一一消滅掉。這樣,剩下項羽一支軍隊,就好對付多了。

韓信作為先鋒軍,首先帶領軍隊,打擊了魏國魏豹,平定了魏國。

魏國,一直被人欺負,從春秋,被欺負到戰國。本以為天下統一了,可以不被欺負了,沒想到又來了一個韓信。

韓信想要乘勝追擊,直接進攻北部的趙國。

由於之前,劉邦的軍隊已經被項羽打敗了,士兵死的死,傷的傷,跑的跑。所以只能夠到處徵募新兵。韓信所帶領的,就是數萬人的新兵。

這一支軍隊,在韓信的帶領下,越過太行山。趙王趙歇得到消息之後,也與陳餘一起,帶領軍隊聚集在太行山區的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先發制人,占據了有利的地形。

井陘口是一個典型的易守難攻的地形,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道路十分狹隘,行軍也非常困難。所以,趙歇的軍隊,快速占領優勢地形,居高臨下,是非常正確,也是非常必要的。

這裡要注意一點。韓信的兵力,是數萬。而趙王的兵力,是二十萬。數量上,趙王完全碾壓了韓信。但是,這對於韓信來說,都不是事兒。

作戰之前,趙軍內部開了一場會議,討論形勢的發展以及戰術情況。

趙王的大將李左車,對成安君陳余說:"韓信、張耳帶領的軍隊氣勢洶洶,恐怕難以抵擋。但是,韓信的軍隊,也是存在弱點的。那就是因為他們的兵線拉得太長了,而且井陘口道路又窄,車馬不能並行。所以,他們的糧食運輸通道,一定是存在問題的,是滯後的。"

這裡總結一下李左車的分析:


1、韓信軍隊士氣高,要避開;

2、韓信兵線過長,後勤補給存在問題;

3、井陘口道路狹窄,對趙軍存在極大的優勢;

鑒於以上的分析,李左車建議,由他帶領騎兵三萬人,從小道突擊,然後斷絕韓信的糧道。接著,由陳余帶領軍隊,進入防禦狀態,不要與韓信發生正面的衝突,只進行局部的騷擾。

韓信在這樣的情況下,想前進也無法前進,想要退後也無法退後,陷入兩難的境地。再加上沒有糧草的支援,很快就無法支撐。不出十天,就能夠徹底消滅韓信的軍隊。如果不這樣做,反過來會導致趙軍失敗。

但是陳余這個人,比較死腦筋。他覺得,韓信現在兵力少而且軍心不穩,如果不攻擊一直防禦,那麼別的諸侯國會以為陳余膽怯,可能還會帶領軍隊來進攻陳余。

陳余的考慮,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實際上,不具備現實意義。因為他面對的,是韓信的軍隊,絕對不能夠放鬆警惕。

韓信悄悄地派人去陳余軍中查探,發現陳余不肯使用李左車的計謀,牙齒都要笑掉了。

馬上帶領軍隊,來到距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等到夜間的時候,下令讓軍隊進入作戰狀態,同時選取兩千的騎兵,每個人都帶上一面漢軍的旗幟,從小路爬上山頭,等待韓信的號令行動。

接著,韓信對軍中士兵說:"趙國看見我逃跑,一定會跑出營寨來追趕我。你們看見趙軍跑出來,馬上就進入趙軍營中,拔掉他們的旗幟,換上我們的旗幟。"

隨後,命令大家開始原地吃飯,不再進行軍隊中的大範圍聚餐,並對士兵說:"等到我們勝利之後,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聚餐。現在,馬上就要作戰了,大家先將就一點。"

韓信的話,是想要鼓舞大家,讓大家覺得,這一場戰爭能夠勝利,打完之後,還能夠回來聚餐。

可是,力量的懸殊之大,讓大家無法信服韓信。每一個心中都明白這一場戰爭,是多麼地難打。但是軍令難違,所以只能夠表面上答應說:"好。"

韓信知道大家士氣低落,也知道目前的處境不好。所以,韓信也對大家說:"趙軍不傻,如果我們不誘惑他們,他們是絕對不會出軍的。"

如何誘惑趙軍呢?韓信的做法,是派遣一萬人渡河,背靠著河,列成背水陣。具體的樣子,可以看上面的圖片。

什麼是背水陣呢?大家可以看上面的圖片,那就是前面是趙國的營寨,背後是綿蔓水。想要進,不能進。想要退,不能退。

陳余是熟讀兵法的人,看到韓信居然就這樣派出一萬人渡過綿蔓水,哈哈大笑。心裡想著,你韓信今天是走投無路了吧,居然會做出這樣愚蠢的舉動。因為兵法上明確規定了,列陣要遵守"右倍山陵,前左水澤"的規則,也就是右側有高地作為依託,可以不被偷襲,左側面向水澤,視野開闊。

但是現在韓信卻完全違背了這樣的規則,不禁讓陳余笑掉大牙。

等到凌晨的時候,韓信敲擊大將的鼓,目的就是為了告訴陳余,我韓信已經在這裡了,你敢來就來。韓信就是用自己作為誘餌,勾引出陳余出兵,打開缺口。

果然,陳余覺得時機已經到來,馬上出兵,不再堅守自己的營寨。

打了有一段時間了,韓信、張耳假裝戰敗,開始退軍,還讓部下丟掉自己的旗幟、戰鼓。

退到綿蔓水的時候,聯合已經列成背水陣的漢軍重新聯合,再次抵抗。韓信的背水陣,目的就在於,讓士兵無後路可退,只能夠拚死前進。

陳余看見韓信退兵了,以為韓信無法支撐,馬上命令整個營寨的士兵進攻。

趙軍營寨已經空了,先前蹲守在山上的漢軍,看到機會來了,馬上衝下山,來到趙軍的營寨當中,按照計劃將趙軍的旗幟,換成漢軍的旗幟。

趙軍回頭一看,嚇了一跳。怎麼自己的營寨,全都變成了紅色的旗幟?

漢軍的旗幟,都是紅色的。兩千把紅色的旗幟,讓整個趙軍營寨,變成了紅色的海洋。

趙軍軍心一亂,瞬間就無法跟韓信的軍隊對抗了。

韓信的軍隊,也因此抵抗了陳餘二十萬軍隊的進攻,反過來還大破趙軍,斬首了陳余,抓住了趙國國君趙歇以及李左車。

轟轟烈烈的井陘之戰,自此結束。

【推古驗今】

井陘之戰的勝利,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場勝利打破了漢軍無法打敗楚軍的怪圈,奠定了漢軍接下來勝利的基礎。

同時,韓信與陳余對待兵法的態度,也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可以從文中看到,韓信是對兵法加以創新,加以靈活運用。而陳余,則是在一定程度上,固守兵法的原則與理念。

正如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所講到的,戰場上的變化是非常快,也非常多的。所以,戰爭對將領的考驗是非常大的。如果將領一直固守書上的理論知識,而不能夠運用到實際的戰場上,那麼理論反而是一種負累。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學習到的任何理論,都不是萬能的。這一點,要十分地明確。

歷史同樣也是如此。如果覺得照搬歷史上某位人的做法,就能夠獲得成功,這是一種幻想。閱讀歷史的意義,不在於照搬,而在於借鑑。借鑑,就是要通過現實的檢驗,要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

【觸類旁通】

在這裡,祝福武漢,祝福全國人民,健康度過這次災難,天佑中華!

坐地起價的事情,楚漢之爭時期已經發生過了 |《資治通鑑》日讀

【歡迎關注】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

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歡迎搜索:稽聖

進行關注,歡迎轉發、在看、收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