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s 365和Salesforce搶灘入華 後發先至的微軟優勢幾何?

丁道師 發佈 2020-01-02T13:03:42+00:00

CRM在中國走過20年歷程進入智能商業管理新時代  Microsoft Dynamics 365搶在Salesforce之前,正式進入中國,極具象徵意義。

  讓我們還是先把時間的指針撥回8年前。

  2011年9月的一天,國內多家突然媒體報導「Salesforce即將進入中國」,進入中國的方式是入股中國在線CRM提供商八百客。

  我當時寫了《丁道師:解惑開放時代外企入華之殤》一文,分析認為中國企業紛紛開始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急需信息化體系的建設,而Salesforce龐大的系統可以為合作夥伴帶來很多定製化的工作,並且允許客戶與獨立軟體供應商定製並整合其產品,同時建立他們各自所需的應用軟體。這次進入中國,對起步階段的中國SaaS市場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然而,最終Salesforce入華的消息雷聲大雨點小,很快就沒有了下文。

  此後多年,網際網路產業高速發展,經歷了從PC到移動網際網路,從移動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智能商業進階的新時代,業界一直期待中國市場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能夠滿足當下企業CRM&ERP需求的服務產品體系。

  終於,2019年5月6日,微軟智能雲的第三項核心服務——由世紀互聯運營的Microsoft Dynamics 365智能商業雲平台正式在華商用。由此,加上Azure、Office 365,微軟雲業務的三駕馬車在中國已經齊聚。



  這項為企業提供客戶關係管理(CRM)與企業資源計劃(ERP)服務的項目,相比傳統的工具,它具有雲應用按需訂閱,安全可控,靈活擴展等優勢,任何企業可以「拎包入住」實現快速上手,同時通過統一數據平台可以和微軟的其他產品(Azure、Office 365等等)實現無縫對接。

  Microsoft Dynamics 365智能商業雲平台進入中國後,Salesforce終於坐不住了,很快宣布與阿里達成合作。不過如此急迫的節奏很明顯是臨時防禦性的舉措,阿里只是成為其中國銷售商的獨家供應商,並沒有真正意義上進入中國商業市場。

  CRM在中國走過20年歷程 進入智能商業管理新時代

  Microsoft Dynamics 365搶在Salesforce之前,正式進入中國,極具象徵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微軟的入局,意味著中國的企業IT信息管理思維,將由工具思維進化到平台思維。

  打個比方,從傳統的CRM、ERP工具,到Dynamics 365這種人人易用的智能商業雲平台,其行業意義如同作業系統由DOS到Windows視窗介面的歷史變革一樣,極為重要。

  我們還是由CRM在中國的發展源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大概20年前,隨著數字化生存、門戶網絡等概念在中國流行,所有的企業都認為應該觸網,應該使用管理軟體來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因此CRM這個舶來品也逐漸進入業界視野。

  早期的CRM管理工具大多是海外產品的漢化版,同時用友、金蝶這種老牌辦公管理軟體廠商也推出了各自的CRM軟體。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CRM呈現出一副「亂而不強」的局面。



  後來,網絡帶寬發展越來越快,CRM逐步的都已經在線化,企業不再需要本地安裝CRM軟體,不需要本地部署任何伺服器。購買CRM就是購買服務,不再局限時間、空間、設備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使用門檻。

  至於ERP,幾乎有計算機以來,ERP系統就伴隨而生,它的歷史比網際網路更古老,傳統的ERP系統是由不同功能模塊組成的單機系統。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ERP系統和CRM管理系統才被中國企業熟知,後來利用了C/S架構以及B/S架構等方式,使得ERP系統更加的易用了。

  到了今天,企業尤其是大企業應用CRM/ERP早已經成為了標配,為什麼?原因很簡單,這些信息工具的利用,可以極大的優化企業運力和管理模型,提高企業運作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當然,即便如此,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待,中國市場上的CRM、ERP服務大多競爭力不強。所以當阿里巴巴的釘釘出現後,短短几年贏得了幾百萬企業認可,甚至有人會認為釘釘將取代這些傳統管理軟體。

  這裡順便說一下,過去不少人會把OA、CRM、ERP等等概念搞混淆,實際上顧名思義,這幾者有一定的側重,OA偏內部工作流,CRM多與外部客戶相關,ERP則偏向企業資源資產管理。當然,我們現在的職場白領也沒必要弄清楚這些概念,因為隨著智能商業化平台的應用,這些產品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甚至未來會去OA化、去CRM化,一切在統一的服務平台內完成,企業信息往來和數據管理將變得更簡單高效。

  現在,微軟Dynamics 365已經全面在中國商用,對於中國的廣大企業來說,現在無疑處在紅利的釋放的前期,能否把握機會,助力企業邁進智能管理時代,都是中國企業面臨的一道選擇題。

  構建安全合規的服務體系 全場景全終端多維解決方案覆蓋

  Microsoft Dynamics 365是什麼?最本質的價值和意義還在於幫助企業高效的管理,管理客戶、管理資源等等,進而降本增效。

  對於這種能以按需構建的應用模塊管理不同行業企業對於市場、銷售、服務、運營、財務、人才等業務流程的智能化平台,它的功能很多,價值很大,很難通過一篇文章詳情闡述清楚。

  我這裡簡單的說下Microsoft Dynamics 365主要的幾個特徵:

  第一:多元。終端設備多元,支持場景多元,解決方案多元。

  對於Microsoft Dynamics 365來說,與其討論起能做什麼,不如想想它不能做什麼,它不能在哪些場景和終端環境中發揮價值。這真的很難,因為在微軟雲服務的加持下,這些服務秉承「一個微軟」的理念,一個帳戶就貫穿所有工作環節,實現統一管理,在任何時候,使用任何終端設備,團隊溝通協作無障礙。

  而且其支持的場景非常多元,幾乎涉及到快消、商旅、建築、餐飲等幾乎所有行業,能提供的解決方案非常多元。比如TCL集團,在海外的服務場景下,售後服務體系的管理一直是一個大難題,使用了Microsoft Dynamics 365之後,基於Microsoft Dynamics 365的海外售後服務系統業務架構,呼叫中心、服務商、服務中心實現統一平台管理,高效的解決了全球合規隱患、多語言溝通繁複、多幣種匯率變更、多頭稅法等等問題,最終在海外市場提升了企業服務質量和全球品牌形象。

  第二:安全和隱私保障。

  這是微軟讓客戶賴以信任的基礎,也是符合法規政策的基礎。微軟的安全和隱私防護,既有技術層面的,也有策略層面。

  在微軟看來,客戶是數據的唯一所有者。眾所周知,微軟的系列雲服務在中國落地後是由中國的世紀互聯運營,所有的數據都存儲在中國境內的伺服器上,滿足在華企業數據不離境的需求,以高度安全合規的本土公有云為中國企業和入華企業的數據保駕護航。另外Microsoft Dynamics 365雲服務提供99.5%的服務等級協議和7 X 24小時的全天候業務支持,確保數據安全無憂。

  第三:方便易用,連接孤島。

  一切都可視化,熟悉的微軟介面和操作習慣,普通的辦公白領職場新人都可以入手,方便了企業內部真正普及使用(傳統的企業管理軟體,之所以沒有發揮效用,很大原因在於員工使用率低)。而且可以靈活的擴展,連接微軟其他服務或者第三方服務,可以方便的一站式部署。



  是什麼讓Microsoft Dynamics 365的易用性進一步加強,簡單來說就是與微軟雲旗下的Office 365、Azure的高度融合,在雲端實現了CRM、ERP管理流程與Office應用和資源的無縫銜接。基於微軟全平台的一體化創新體系,Microsoft Dynamics 365在 Microsoft Azure 雲平台上與 Office 365、Power BI、AI、Azure IoT 等生產力工具和 HoloLens、Surface 等硬體設備高度集成,數據與流程雙向打通,消除信息孤島,易用性大大增強。

  Microsoft Dynamics 365比Salesforce到底區別哪裡:不僅僅是本地化

  Microsoft Dynamics 365一經宣布進入中國,Salesforce就火速的牽手阿里巴巴也釋放即將進入中國 的信號,這說明了Salesforce 把Microsoft Dynamics 365當做了其主要的競爭對手和對標友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一家企業選擇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非常慎重,會在Microsoft Dynamics 365比Salesforce之間搖擺。如果要論在全球範圍內,二者到底孰優孰劣很難說的清楚,畢竟Salesforce深耕多年,積累的資源和客戶案例超過微軟,而微軟因為發力雲服務可以高效的協同各項業務,扳回了一城。

  那如果要討論在中國市場,二者誰的優勢更大,似乎答案沒有了懸念。

  首先,在部署方式上,微軟有本地、混合、雲端等多種方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採用,而Salesforce剛剛才和阿里巴巴達成合作,未來即便借道阿里雲服務進入中國落地豐富的業務場景,尚需時日。

  其次,就是我們全文說過的,微軟三駕馬車可以隨時協同並進,把企業的其他辦公需求和數據需求聯動起來,而Salesforce沒有微軟Office這樣的業務,未來如果大舉進入中國,或可能和中國本土的產品進行合作。

  還有就是我們前文提到的安全、合規,一方面Microsoft Dynamics 365背後的微軟擁有自建的雲服務基礎設施,另外一方面進入中國後,吻合了中國的政策法規,數據在中國不離境,企業使用相關服務安全可控。而Salesforce雖然也把安全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也極少發生安全事故,但畢竟「本土化的安全可控」是各方共識。

  另外二者在價格策略上的側重也不同,微軟因為是後來者,現在還處在發力的關鍵期,自然降低了單個用戶門檻,且支持單月起訂購。

  當然,二者作為全球該領域主要的兩大巨頭,這幾年都把握住了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做了大量技術研發和部署,都能夠應用AI機器學習的技術,實現自動挖掘市場商機,引導客戶展開行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