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脾虛的人,常會有這4個表現,想遠離脾虛,謹記這4「忌」

秦敏中醫師 發佈 2020-01-23T13:39:24+00:00

脾,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淋巴器官,它有著造血、濾血、清除衰老血細胞及參與免疫反應等功能,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脾,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淋巴器官,它有著造血、濾血、清除衰老血細胞及參與免疫反應等功能,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中醫認為,脾與胃相為表里,與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主運化和統血,能運化水谷精微,被認為是氣血生化之源,因人體臟腑百骸皆賴脾以濡養,故亦稱脾為後天之本。

而脾虛,是因脾氣虛損而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證,在脾臟功能失常的情況下,其濡養周身臟腑的能力也就會有所下降,因而身體很容易出現一些不良病症。


脾虛的人,常會有這4個表現

1、全身乏力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也就是說肌肉的營養是從脾的運化吸收而來的。當脾虛弱的時候,人往往會總是感覺肢體乏力,做點事情就累出汗來,而且氣喘吁吁,眼睛總好像睜不開有睡意,有的甚至還會出現下肢浮腫,日漸消瘦的表現。另外脾虛還會生濕,會使肚子變得肥胖。


2、血液循環不暢

中醫認為脾統血,也就是說血液在血管中流動不只是要依賴心臟的推動,肝臟的調節,還要脾來統攝,控制使血液在血管內循環而不外溢。

當脾虛時,血液會循環不暢,而且往往會出現一些慢性出血症狀如出現月經過多、時常便血等表現。

3、氣血不足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也就是說脾可以把吃進食物的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以及水液輸送到其它的臟器。

當脾虛時,各器官將無法及時得到營養,氣血將生化無源。人往往會出現體質虛弱、面色萎黃、失眠多夢、皮膚乾燥、舌淡脈弱等氣血不足的表現。

4、脾胃不和

中醫認為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也就是說脾可以把食物中的精華送達到全身,胃可以把其餘的下降到腸道,二者一升一降,互為表里。當脾虛時,則會導致脾胃不和,人往往會出現不愛吃東西,時常腹脹、腹瀉,甚至導致胃臟下垂的表現。


很多人會說脾虛可能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那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儘量保護脾臟,不讓脾胃虛弱現象發生,而想要遠離脾虛,做好這4點。

1、 忌冷食

生冷的食物大都有一定的寒氣,無論是食用冷飲還是生的蔬果,其都會帶著一定的寒氣進入身體,而這寒氣是最容易傷及脾胃的。像現在炎熱的天氣,人們都有愛吃冷飲的習慣,雖然少量食用有降暑的效果,但吃的多了也就容易導致脾虛。


2、 忌濕氣

濕是一種狀態,可以是外界的水汽,也可以是肉食中的濕氣,如果長時間處在潮濕地區亦或是偏愛肥甘厚膩的食物,就會使得濕邪侵犯脾胃,進而導致脾虛。

3、 忌久坐

現在很多人,久坐不運動量,而因為不運動,或者運動量少,人體所產生的水氣就不易被排出,長期積累下,也會出現脾濕而虛的情況。


4、忌情緒大

都說脾氣,脾氣,一個情緒容易失控的人,其情緒也容易影響到脾的功能。此外,過度勞累和憂思過度也會導致脾虛的發生,因此想要自己的脾不那麼虛,對於以上行為,我們還是要儘量避免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