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常見細菌病害的症狀及防治措施

水墨鄂州 發佈 2020-01-23T13:51:53+00:00

馬鈴薯常見細菌病害的症狀及防治措施環腐病。症狀:生育中後期1葉片及莖出現萎蔫,下部葉片邊緣稍向上捲曲,褪綠葉脈之間有淡黃色區。

馬鈴薯常見細菌病害的症狀及防治措施



(一)黑脛病。

症狀:受害植株通常由腐爛種薯開始逐漸向莖的上部擴展,莖內骨髓部黑色腐爛,維管束組織變色。病株矮化僵直,早期受害葉片褪綠,頂部葉片邊緣向上捲曲,以後全株逐漸枯萎死亡。後期發病植株有感病程度不同的薯塊,病薯橫切面可看到維管束變黑,輕的只會臍部變色,感受病重的薯塊在田間就已變黑、腐爛、有臭味。

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嚴格檢疫,防止病薯傳入。最好選用小整薯播種,切塊種薯要嚴格挑選,撿除病薯及破傷薯塊;選擇排水較好的土壤種植;生長期間,發現病株及時挖除,在空宣傳窩中施用石灰消毒。收穫時清除田間廢棄的馬鈴薯薯塊和植株殘體。

(二)環腐病。



症狀:生育中後期1葉片及莖出現萎蔫,下部葉片邊緣稍向上捲曲,褪綠葉脈之間有淡黃色區。塊莖和莖部橫壞面的維管束呈褐色環狀腐爛,用手壓擠,常排出乳白色無味的菌濃。

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和無病薯塊品種。最好選用整薯播種,如要切薯則應將刀消毒,再切健薯;田間如發現病株,及早拔除;收穫後,對種薯要用800倍農用鏈黴素+500倍安泰王液噴濕表皮曬乾後放入用藥劑消過毒的窖中。

(三)軟腐病。

症狀:生育後期和貯藏期薯塊腐爛。馬鈴薯的莖葉及塊莖都能通過皮孔、傷口侵染。植株上有暗褐色條斑,嚴重時莖髓部腐爛,形成中空而倒伏,感病塊莖表皮呈淡褐色,隨之軟腐,有惡臭。



防治措施:嚴格選擇種薯;加強中耕培土;注意田間排水通風;噴洒硫酸銅液(0.5公斤硫酸銅兌水500公斤)或波爾多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