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做文藝夢的戰爭片導演

中國家永遠愛你 發佈 2020-01-23T14:37:35+00:00

沈東導演電影:《少年英雄》《驚心動魄》《槍手》《太行山上》《你是天使》《馬背銀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驚天動地》《尋找微塵》《喋血孤城》沈東面白、斯文,為人客氣,說話慢條斯理,書生氣濃,和人們印象中或孔武有力或粗獷豪放的戰爭片導演相去甚遠。

沈東導演電影:《少年英雄》《驚心動魄》《槍手》《太行山上》《你是天使》《馬背銀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驚天動地》《尋找微塵》《喋血孤城》

沈東面白、斯文,為人客氣,說話慢條斯理,書生氣濃,和人們印象中或孔武有力或粗獷豪放的戰爭片導演相去甚遠。電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部電影立意奇巧,從歌曲切入戰爭,優美的旋律和戰爭場面有獨具匠心的配合。採訪時,在無關痛癢的話題上,沈東語氣平淡,但論及拍攝種種,立刻談興高漲,聲音高昂妙語如珠,仿佛入旁若無人之境——此時他身上,才可見類似戰場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激烈和霸氣。

2010年8月13日,抗戰勝利65周年之際,沈東導演的新片《喋血孤城》上映。影片原名《常德大血戰》,講述1943年國民黨八千戰士為守常德城拚死抵抗四萬日軍,死守半月,傷亡慘重,戰至只剩二百餘人,才被敵人攻城得手的故事。影片戰爭場面磅礴大氣,情感線索深沉細膩,延續了沈東一貫的風格。《喋血孤城》和以往戰爭片最大不同在於,影片主人公餘程萬經歷特殊,他既不是凱旋的英雄,也不是壯烈犧牲的烈士,在拚死抵抗半月後,日軍攻陷常德,余程萬沒有選擇與城共亡,而是帶領手下殘兵從常德撤退。為什麼要表現這樣一位有爭議的人物?沈東直言,他就是看中余程萬是一個「不被理解的英雄」。



一個「燃點」很低的導演

作為八一廠導演,沈東一直和戰爭片有緣。但為了不被局限於「戰爭片導演」這一定位,沈東一直在尋求突破,上映的公益題材電影《尋找微塵》就是他的一次成功嘗試。所以當投資人找到他,希望由他執導《喋血孤城》時,沈東的第一反應就是「婉拒」。但在投資人執拗的央求下,沈東答應,先去「了解了解那段歷史」。

「我的燃點很低,非常情緒化,容易衝動。」沈東對自己的判斷再次得到驗證。那段歷史讓他熱血沸騰:「最原始的感動來自於八千壯士,在國家危難之際明知敵我力量懸殊,仍然慷慨就義,這種男兒的熱血和豪氣深深觸動了我。」

而余程萬這個特殊的人物更是直接「點燃」了他:「余程萬這個人物形象是以往主旋律電影沒有表現過的。作為指揮者和全局統帥,從一開始他和國民黨高層一樣,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日本人的企圖。戰爭爆發後,他焦慮、憤怒、埋怨——和我們以往認識的英雄人物有天壤之別;並且在最後關頭,走與留之間,他選擇了走。這件事非常讓我費思量,我們查看了很多資料,一直找不到一個確切的說法。在我的理解里,戰爭打到那樣一種極端狀態,戰友兄弟一個個死在眼前,別說一個熱血男兒,就是一個懦夫,他也會選擇戰死沙場。所以我相信余程萬選擇突圍、離開常德,絕對不是因為貪生怕死。他很清楚,如果離開,一世英名必將毀於一旦。對於軍人來說,名譽遠高於生命。是什麼促使他置個人榮辱於不顧?那一定是有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思索,他把總體戰局看得比個人命運更重。」

很快,沈東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接過《喋血孤城》的導筒。內心的激情一旦被點燃,他身上那種權衡得失的理智便不復存在。在沈東之前,《喋血孤城》已經運作了七年,其間因為種種原因不停地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甚至成立過劇組,舉行過開機儀式,拍了幾個鏡頭後不了了之。沈東接棒後,立即著手修改劇本、挑選演員、成立劇組。豈料開機後,最大的投資方臨時決定撤資,沈東咬著牙又拍了十多天,終於彈盡糧絕。這麼大的戰爭片沒有錢,只好停機;雖然停了機,可劇組只要一天不解散,人員、車馬、吃住等就還要繼續花錢。全組的人看著他,他咬牙扛著。扛過二十多天,電影另外兩個投資方終於找來填補窟窿的資金,劇組重新開工。



改變人生的兩件事

在沈東和戰爭片之間,能找到一個共同的關鍵詞,那就是「犧牲」。戰爭片鮮有不描寫「犧牲」的,而在沈東的理想主義情結中,「犧牲」是最壯美的事情。《喋血孤城》宣傳期間,沈東和主演呂良偉重聚,兩人從《上海灘》聊起,不知怎麼聊到「夢想」。沈東說自己小時候看書很多,其中不少是有關謀略戰爭、國際關係的,然後就夢想做間諜。呂良偉不解,沈東說:「所有人都不知道你的身份,包括同事、親人、愛人,他們都當你是壞人是叛徒,唾棄你鄙視你,但只有你自己心裡知道,你是在為國家為民族為了天大的事情在付出。甚至等你死了,也沒人了解你。死後三十年五十年,還是沒有人知道真情,永遠被淹沒——那種感覺真的好hi啊。」

這就是沈東的戰爭片為什麼總是有一種特別的文藝氣質的原因。一個從小酷愛讀書,夢想做小說家的男孩,即便因為各種陰差陽錯和機緣巧合,成為一名戰爭片導演,他人生最初的文藝夢想也一定會以各種不同的色彩出現在他的電影中。沈東說,在他很小的時候,人生就被兩件事情決定了。

第一件事發生在小學四年級的夏天。那時沈東是一個非常調皮的男孩,整天坐不住,不是上房頂揭瓦,就是上樹掏鳥窩。因為爸爸媽媽都是西南大學中文系老師的緣故,那年夏天,沈東突然對全是字的書產生了好奇。他跑去中文系資料室,一本正經要求借書,資料室老師於是拿了一本長篇小說給他。回到家裡,沈東從封面開始認真讀:《海島女民兵》。他發現那些自己都認識、卻一直以為平淡無奇的漢字,組合起來竟能變成這麼好看的故事!

沈東從此愛上了讀書,他的心思都放在書上,以至於鬧出不少笑話。有一次隔壁阿姨到沈東家借東西,爸爸媽媽和姐姐都不在家,沈東只好把視線從書本依依不捨地挪開。阿姨問他們家藥罐在哪兒,沈東反問:「阿姨,《藥罐》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此事後來傳為笑談,直到今天沈東回老家重慶,長輩們依然會拿這件事打趣他。

另一件事發生在沈東初中時期。沈東家有位鄰居是中文系教授,全國著名書法家,但是他的耳朵幾乎完全失聰。一天晚飯後,兩家人一起去看電影,沈東很好奇,教授聽不見聲音怎麼看電影呢?結果那天晚上,沈東在電影院裡看到了一部讓他一生難忘的電影:卓別林的《摩登時代》。

時至今日,沈東仍清晰記得那種混沌初開的感覺:「從此覺得天一下開了,好像有人為我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廣闊無邊的炫目的窗戶,連自己性格都變開朗了。甚至也想去做一個小丑,做一個有特色的演員。直到今天,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誰的電影,我肯定會回答卓別林。他的片子那樣溫馨那樣親民,那樣具有人文關懷又那樣的悲天憫人。乍看上去,他的電影很低級,但內里的深刻和滄桑卻無人能及——我覺得這是最高境界。你邊看邊流淚,卻不知道自己流的是快樂的淚水還是悲傷的淚水。慢慢地我就有一種感覺,今後我要拍片的話,我最想拍卓別林這樣的電影。」



從作家夢到導演夢

沈東的父母都是西南大學中文系老師,他的姐姐也畢業於西南大學文學系。從小耳濡目染,沈東對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高三以前,他從沒想過會考中文系以外的專業。一次家裡收拾東西,沈東意外從箱子底翻出一張招生簡訊。那是文革前的大學招生簡訊,沈東媽媽那時參加四川省的招生工作,負責編寫招生簡訊。隨著文革到來,大學停止招生,那張紙就被遺忘在了箱子底。

招生簡訊上有北京廣播學院的信息,文藝編輯和新聞采編兩個專業吸引了沈東。一心做作家夢的他,為自己設計的人生道路是這樣的:先當記者,廣泛接觸和了解社會現實,然後做小說家。他毫不猶豫選擇了新聞采編。然而在錄取的時候,招生老師發現沈東特長突出,高中時就已經寫了二十多個科學小品、三個短篇小說,就自作主張把他招進了文藝編輯專業。為此沈東還有些小小的不高興。

在廣院的學習為沈東打開了影視創作的大門。他發現自己不是不喜歡藝術,只是因為原來覺得藝術離自己太遠,才不敢過多奢望。四年後大學畢業,沈東已經確定了自己要一生從事的職業:影視編導。想在這一行有好的發展,留京是首選。沈東在校成績優異,老師同學們都覺得他留京沒有問題,誰知大意失荊州,糊裡糊塗竟錯失了好幾家單位。學校規定,北京單位簽約截至某天中午十二點,結果當天下午兩點,國家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的錄用合同書姍姍來遲……

有不少同樣沒有取得留京名額的同學勸沈東,一起留下來當北漂吧。沈東搖搖頭,說:「我堂堂正正地走,有一天,我還要堂堂正正地回來。」兩年後,沈東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研究生,師從名師汪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