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味活物攜帶的病毒和寄生蟲的角度來探討食物的安全

小龍蝦曬太陽 發佈 2020-01-23T15:55:37+00:00

2,螃蟹:這不僅讓我想起了一個段子,解放前窮人缺衣少吃,因此只能吃肉少殼多的大閘蟹,而且一般填不報肚子,但是看看現在,無論是什麼品種的螃蟹,比如大閘蟹,河蟹甚至是蟛蜞,都是只有有錢人才吃的起,才能夠大量的吃,而螃蟹也成了一種名貴菜餚。

算是趁了兩波熱度,一是目前的病毒性傳染肺炎,其次是春節過年的特殊日子。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在飲食方面而言。就沒有不能吃的,只要是能夠弄到手的活物野味,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發生,可以吃成瀕危生物,比如小龍蝦。原本引進的目的是用來改善水質環境,用來去污,沒想到的是現在被吃到人工養殖下才能夠生存的地步,野生的小龍蝦基本已經絕跡。也不過10年左右的時間而已。


回憶:

1,小龍蝦:在我的記憶中,10年以前的小龍蝦是不被人待見的,路上和水裡隨處可見的小龍蝦無人問津,頂多是小孩的玩物而已,玩過之後就立刻丟掉。而現在,可以說野生小龍蝦是一蝦難求。人工養殖已經成了規模,夏季吃小龍蝦喝啤酒是網紅美食行為。

2,螃蟹:這不僅讓我想起了一個段子,解放前窮人缺衣少吃,因此只能吃肉少殼多的大閘蟹,而且一般填不報肚子,但是看看現在,無論是什麼品種的螃蟹,比如大閘蟹,河蟹甚至是蟛蜞,都是只有有錢人才吃的起,才能夠大量的吃,而螃蟹也成了一種名貴菜餚。還有還有很多,比如以前不受待見的甲魚,烏龜鱔魚泥鰍現在等成了搶手貨,而且很少看見野生的了。


3,其他野味:還有很多野物,比如常見的各種鳥類,野兔,豬獾狗獾,黃鼠狼螞蚱等等,甚至包括老鼠。那時候的人好像不忌口,什麼都吃。我只知道我的父輩在70年代的時候吃過老鼠肉,吃過的人說老鼠肉有嚼頭,只是肉裡面有許多軟筋,嚼起來吱吱響,味道也是一般,那時候吃這些東西是因為物質條件吃,沒有那麼多吃的,所以只能自己尋找野味來充飢,改善生活。

而現在還有很多人吃野味,卻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我想現在應該基本少不缺吃穿了吧,吃野味完全是一種攀比炫富的心態,覺得好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覺得有面子,畢竟物以稀為貴。


但是當吃野味的人滿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慾的時候,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例子就擺在這裡,當年的非典就是由人吃果子狸,從而感染了果子狸身上的病毒引起的。還有很多比如瘋牛病,禽流感等等傳染病,都是由人吃了這些攜帶病毒的活物後引起。而目前肆掠的冠狀肺炎經過調查,證明同樣是由野味活物身上傳播出來的,最終傳染給人之後,開始大面積傳播,目前沒有定論是不是會和當年的非典一樣大面積爆發傳染。

關於人吃活物野味的風險主要來自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病菌感染,其次是寄生蟲感染,接下來我具體來和朋友們分析一下這兩方面的因素:

有害病菌和寄生蟲:

一,有害病毒:

1,人畜不能夠寄生的病毒:這裡以小龍蝦為例子,常見的引起小龍蝦患病的病菌有白斑病毒,氣泡菌以及各種厭氧真菌等等病毒。雖然這裡病毒能夠導致小龍蝦患病,但是由於對人體不感冒,所以人類吃了這些病菌也不會染病,除了小龍蝦之外,還包括其他大量的野生動物和飛禽,比如常見的鳥類,飛斑走兔等等。


2,人畜共生的病毒:這類病菌就比較危險了,比如果子狸身上的非典病毒,還有家禽和鳥類身上的禽流感,牛身上的口體疾病毒等等。這類病毒可以在人畜間共同傳播,一旦 有人感染之後,如果控制不好就會大量感染,從而形成傳染性的疾病。比如當年的非典,如今的冠狀肺炎就是明證。

3,解決辦法:解決的辦法其實不複雜,就是儘量和這類動物少接觸,不接觸就不會通過空氣傳播,不吃這類動物,也就不會直接接觸病原體,所以儘量少少殺生少吃野生動物。


二,寄生蟲感染:

1,人畜不能夠寄生的寄生蟲:這類寄生蟲可以寄生在動物體內,但是被人類吃掉之後,不能夠寄生在人體內部,所以不會引起人類患上寄生蟲病。比如淡水魚類口中的舌蟲,只寄生在淡水魚類身上,因此人吃了不會被寄生也就沒有事。還有其他的比如纖毛蟲,聚縮蟲等等,都是如此。

2,人畜人魚共生的寄生蟲:這個就有很多了,比如很常見的血吸蟲,裂頭坳,跳蚤等等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寄生在動物身上,與人體通過各種方式接觸之後,都會轉移寄生在人體身體甚至身體內部。你如吃某些魚類會感染血吸蟲病。福壽螺身上的裂頭坳被人體吸收之後,會寄生在血液里和腦部,嚴重的時候會引起人類死亡的現象發生。至於跳蚤,大家就更熟悉不過了,經常寄生在人體表面和動物的皮毛裡面。


所以說,從安全角度來看,是不建議吃野生動物的。尤其是純野生的生物,但是實際來看也是很難完全禁止的。對於我們來說馴養野生生物來當做食物食用,在我們這裡非常普遍,比如水產養殖小龍蝦,螃蟹泥鰍鱔魚等等。還包括養殖野雞野豬什麼的都很常見,與野生生長的有所不同的是,人工養殖的野物在養殖過程中經常消毒殺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有害病毒和寄生蟲的傳播。

正確的食用方法:

但是也不是絕對的,食用各種動植物的時候,我們經常都是用火加熱來講食物煮熟,然後再來食用,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被有害病菌和寄生蟲感染的幾率。所以在食用動植物的時候,採取什麼方法來處理才是關鍵。

1,高溫消毒殺寄生蟲:以說烹煮動植物作為食材才是最正確的辦法, 100°的高溫基本上能夠殺死大部分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蟲。這才是正確的飲食習慣。所以在處理方法上面對我們提出了2點要求,一是要求煮熟,其次是嚴禁生吃。今年在河裡面摸了兩回河蚌吃了,為了殺死有害病菌和寄生蟲,尤其是螞蟥,所以河蚌肉最後是通過煮火鍋的方法來吃的,這樣高溫能夠殺死螞蟥和絕大部分寄生蟲。煎炒都有可能殺不死寄生蟲和某些有害病菌。


2,醉蝦和生魚片:我們這裡都有生吃醉蝦和生魚片的飲食習慣,大家應該有很多人都吃過。比如我們這裡喜歡將青蝦放在醋和醬混合的液體裡面,然後生吃。而生魚片在我們國家沿海地區和日本料理裡面也是非常普遍的。這兩道菜吃起來很好吃,但是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喜歡生吃的人得寄生蟲病的機率很高,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著想,建議少吃生魚片和醉蝦。


補充說明:

國家禁止捕撈和食用野生動物的目的我認為主要是基於兩點考慮,一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某些生物滅絕之後對環境和人類自身造成難以預測的損害。其次就是為了防止濫吃野生動物之後感染何種傳染疾病和寄生蟲疾病,因為某些傳染性疾病是可以通過呼吸道感染的,所以要求我們儘量不要捕殺和食用這些野生生物,自私一點來說也是為了自身著想,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像以前那麼平困,沒有其他東西吃才不得不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