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產電視劇在緬甸大量「圈粉」

光明日報 發佈 2020-01-23T16:15:31+00:00

在緬甸,《西遊記》《三國演義》等作品不僅在緬甸的Skynetworld drama、Aisa movie、Knowledge等頻道播出,還被通過移動公交、戶外廣告、新媒體等平台進行推廣。

前不久,在中緬建交70周年之際,緬語配音版《奮鬥》《歡樂頌》在緬甸播出,兩部電視劇都反映了中國年輕人為生活努力打拚、為夢想拼搏奮鬥的故事。作為中國優秀電視劇走出去的一部分,《奮鬥》已經走進過很多的國家,緬甸是最新的一站。據介紹,之所以選擇《奮鬥》這部劇來引進,因為當下的緬甸跟十幾年前的中國一樣,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建設階段,緬甸的年輕人也像《奮鬥》里的年輕人一樣,離開家鄉走到大城市去打拚,面臨著生活的壓力與矛盾。

伴隨中國電視劇「出海」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緬甸觀眾感悟著中國的文化並成為中國電視劇的「鐵粉」。而緬語配音版《紅樓夢》《西遊記》《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婚姻保衛戰》等電視劇在緬甸的相繼播出,不僅為山水相連的中緬兩國增添了文化相親的「新密碼」,更書寫著兩國人民親、誠、惠、容的友誼新篇章。

中國優秀故事到「鄰家」受歡迎

如同《媳婦的美好時代》讓毛豆豆成為坦尚尼亞等非洲國家的中國紅人一樣,如今《紅樓夢》里的「金陵十二釵」、《西遊記》里的「孫悟空」、《歡樂頌》中的「五美」、《奮鬥》里正在奮鬥中的中國年輕人,在緬甸擁有很大的朋友圈。

2013年7月,緬語版中國電視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在緬甸首播。隨後,《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中國優秀經典名著改編劇,《父母愛情》《婚姻保衛戰》《你好,喬安》等反映中國當下生活的現代劇,陸續亮相緬甸,贏得了緬甸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2019年8月12日,一場特殊的開播儀式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500多人的場地座無虛席。這次活動的「主人公」是電視劇《紅樓夢》(1987版)。開播儀式上,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表示:「中緬雙方選擇將電視連續劇《紅樓夢》譯製成緬文在緬甸播出,這既是對中緬深厚文化淵源的生動闡釋,也是對兩國文化合作成果的有力展示。」緬甸宣傳部部長培敏也表示:「通過播出經典的中國電視劇,可以豐富緬甸國家廣播電視台的節目內容,加深兩國人民的友誼與了解。」

當晚,緬甸國家廣播電視台主頻道開始在黃金時間播出緬甸語版《紅樓夢》。「在電視劇《紅樓夢》里我看到很多吟詩作賦的場景,這些詩歌是中國文學的精髓。」緬甸觀眾吳昂苗登說,他每天都會準時守在電視機前觀看《紅樓夢》。五千年的歷史賦予中國電視劇以獨一無二的厚重與魅力,這些作品不僅影響著中國觀眾,也正激發緬甸觀眾的收看熱潮。一個月後,另一部取材自中國四大名著的電視劇——《西遊記》(1986年版)開播儀式在仰光舉行。本就在緬甸有很多「粉絲」的「孫悟空」這回可以說緬語了,這令眾多《西遊記》的緬甸迷們興奮不已。

中國電視劇不僅傳遞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映照著中國人民的火熱生活。在經典國劇「走」上緬甸螢屏的同時,許多當代題材的電視劇如《父母愛情》《奮鬥》《歡樂頌》等多部緬語配音版中國劇目也在緬甸播出,並收穫了不錯的反響和效果。緬甸國家電視台台長吳敏推表示,「選擇現代題材的中國電視劇在緬甸國家電視台進行展播,就是希望通過優秀影視作品讓緬甸民眾了解中國的社會和中國的發展」。

國產影視劇走出去接地氣引共鳴

《奮鬥》是一部拍攝於2006年的電視劇,作為中國當代青春劇集的代表,該劇將一代年輕人的迷茫與不安、矛盾與妥協、掙扎與奮鬥,在各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現。對於現在的緬甸來說,經濟開始快速發展、國家開始恢復的過程中,年輕人就是其中最堅挺的力量,他們的衝勁與幹勁,更是國家的基石;他們的無助與迷茫,也和《奮鬥》里的主人公極其相似。

在2020年舉行的開播儀式上,看到緬語版配音的《奮鬥》,以及聽到了將主題歌都重新填寫了緬語版的歌詞,該片導演趙寶剛也受到鼓舞,他表示:「拍攝這部戲的初衷就是給處於迷茫中的年輕人一點力量,今天也希望這部電視劇能夠為準備奮鬥、正在奮鬥的緬甸青年一點溫度與力量。」

在仰光外國語大學上學的拉敏是個地道的中國古裝劇粉絲,從小看著《包青天》長大,無論是當年火遍中國的《神鵰俠侶》還是2019夏季爆款《陳情令》都是她的心頭好。這幾年走進緬甸的、反映中國當代生活的幾部電視劇漸漸吸引了她的注意,跟她年齡相仿的《奮鬥》電視劇主人公們更是引起了她的強烈共鳴。她說,這幾年反映當代生活的中國電視劇讓她突然意識到,隔壁的中國和自己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奮鬥》里那些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在找工作時遇到的困難、壓力、彷徨,都是即將畢業的她正在面臨的,所以她在《奮鬥》里仿佛看到了自己。

奮鬥精神不分國界,中國年輕人的奮鬥故事同樣激勵著緬甸青年,兩部電視劇一經播出,即引發觀看熱潮。在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副教授黃典林看來:「中國電視劇在緬播出,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昂揚精神和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展示了中國電視作品精良的製作水準,成為緬甸民眾了解中國最直觀生動的窗口。」

「中國劇場」呈現立體的中國形象

「中緬是搬不走的鄰居」,兩國人民習慣用這句話形容彼此的地緣相近與人緣相親。在情感不斷共融的過程中,中國電視劇在「走」到緬甸的過程中,正實現由「劇」到「劇場」的轉變。

2017年8月8日,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China Hour(中國時間)節目時段在緬甸正式開播。這是第一個在緬甸國家電視台主頻道固定播出的中國電視節目時段。首播劇目為緬語配音版《抓住彩虹的男人》,收視率一度攀升至3.98%,成為緬甸當地人民熱切討論劇目。隨後《大丈夫》等電視劇也在這個欄目播出。10餘天后,另一個「劇場」在緬甸「落戶」。這就是由廣西廣播電視台和緬甸國家廣播電視台合作創辦的《電視中國劇場》欄目。2017年8月22日,欄目在緬甸國家廣播電視台正式開播,中緬聯合譯制的中國電視劇《你好,喬安》作為欄目首個劇目播出。

近年來,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指導下,固定時間、固定欄目,正形成品牌效應,助力中國電視劇更好地「走出去」。相關平台的一系列嘗試也拓展著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影視劇傳播的模式,使電視劇「出海」實現「零星」播出到「批量」播出的質變。

《電視中國劇場》欄目正式開播以來,已播出《你好喬安》《保衛孫子》《我的媳婦是女王》《下一站婚姻》《紅樓夢》等10部共計350集中國電視劇。中國時間也不斷續寫著新的時光印記:截至目前,China Hour於每晚黃金時段持續播出各類節目千餘集,包括大型古裝劇《琅琊榜》《軍師聯盟》《虎嘯龍吟》《海上牧雲記》;經典電視劇《西遊記》《三國演義》;現代劇《旋風少女》《溫暖的弦》《戀愛先生》《偏偏喜歡你》等。與此同時,隨著傳播介質的豐富與疊代,中國電視劇在「出海」過程中也逐漸搭建起立體的傳播渠道。在緬甸,《西遊記》《三國演義》等作品不僅在緬甸的Skynet world drama、Aisa movie、Knowledge等頻道播出,還被通過移動公交、戶外廣告、新媒體等平台進行推廣。

今年是中緬正式建交70周年,70年間,國之交,民相親,在「和而不同」的亞洲文明中展開對話與合作。隨著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在緬甸熱播,精彩的中國故事被傳遞和講述,隨著兩國人民的友誼逐漸加深,將上演更多動人的「瀾湄故事」。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1月23日09版

圖片來源: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