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名篇鑑賞大詞典》(卷九)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

顏淵山莊 發佈 2020-01-02T16:35:28+00:00

《青門飲·寄寵人》_劉弇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斗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

《青門飲·寄寵人》_劉弇

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一竿殘照。

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

星斗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

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

長記小妝才了。

一杯未盡,離懷多少。

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

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

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此詞為作者遠役懷人之作。詞的上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歷北國風光,下片展示回憶,突出離別一幕,著力刻繪伊人形象。

這首詞寫境悲涼,抒情深摯,語言疏密相間,密處凝鍊生動,疏處形象真切。詞中寫景寫事筆墨甚多,直接言情之處甚少。作者將抒情融入敘寫景事之中,以細膩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讀者。

《清平樂·東風依舊》_劉弇

東風依舊,著意隋堤柳。

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雲魂。

斷送一生憔悴,能消幾個黃昏!

這首詞是作者京任職期間為感愛妾之逝而作,為悼亡詞。

全詞以感情為紐帶,把舊時與今時的情景綰合一起,對愛妾寄予了深摯的悼念。

這首詞雖悼愛妾,非念正室,但其中沉痛哀傷之情,似不下於東坡的悼妻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如近人俞陛雲所評,撫今追昔,人之常情。此詞結末二句,何沉痛乃爾!(《宋詞選釋》)。

《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細》_朱服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

戀樹濕花飛不起。

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

九十光陰能有幾?

金龜解盡留無計。

寄語東城沽酒市。

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這首詞風格俊麗,是作者的得意之作。原題為「春洞」。

這首詞襲用傳統作詞法:上片寫景,下片寫情。結句「而今樂事他年淚」,一意化兩,示遣愁不盡,無限感傷。作者亦自以「而今」句為得意之筆。

《茶瓶兒·歌罷花如雨》_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

歌罷花如雨。

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

回首青門路。

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這首詞講了一個類似於人面桃花的故事。雖為悼亡詞,但含蓄不露,不加點破,更見風致。

詞的上片寫去年此時,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詞人遇到了一位女子。正值春深似海,海棠花開,姿影綽約。那位女子花下,淺吟低唱,其風韻體態,與海棠花融為一體,艷麗非凡。《金縷衣》,當時流行的一支曲子。

這裡詞人以寫景代替了抒情,而情景中,詞意含蓄深蘊耐人深味。關於這首詞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冷齋夜話》說:李元膺喪妻,作《茶瓶兒》詞,尋亦卒。蓋謂詞人虛構了一個傳奇般的人面桃花式的故事,寄寓了對亡妻的悼念與人去樓空的哀怨。這類傳奇雖未必確有其事,但詞人真摯深婉之情卻是詞中真味。

《洞仙歌·雪雲散盡》_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後時之悔。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於人便青眼。

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

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本篇小序表明詞首是意提醒人們及早探春,無遺後時之悔。然而,詞有所本,唐楊巨源《城東早春》云:「詩家清景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舊意新調,此詞自有可喜之處。

因為這種極盛局面,實是一種衰微的徵兆,故道「已失了春風一半」。這春意闌珊之際,特別使人感到韶光之寶貴。所以,詞人篇終申明詞旨:「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這裡不僅是勸人探春及早,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蓋春寒料峭,雖不如春暖花開為人喜愛,但更宜杯酒,而一旦飲得上了臉,也就寒意盡去了。

《綠頭鴨·詠月》_晁端禮

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

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

瑩無塵、素娥澹佇;靜可數、丹桂參差。

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

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

瑤台冷,欄干憑暖,欲下遲遲。

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

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

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

共凝戀,如今別後,還是隔年期。

人強健,清樽素影,長願相隨。

此詞寫中秋月景而兼懷人。詞中以清婉和雅的語言,對中秋月景和懷人情思作了細膩傳神的描寫。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對本詞給予高度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然其後又豈無佳詞?如晁次膺(端禮字)《鴨頭綠》一詞殊清婉,但樽俎間歌喉,以其篇長憚唱,故湮沒無聞矣。」開頭兩句「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一筆放開,為下邊的鋪敘,開拓了廣闊的領域。晚雲收盡,淡淡的天空里出現了一片琉璃般的色彩,這就預示著皎潔無倫的月亮將要升起,此下的一切景和情都從這裡生髮出來。接著「爛銀盤」句寫海底湧出了月輪,放出了無邊無際的光輝,使人們胸襟開朗,不覺得注視著天空里的玉盤轉動。「瑩無塵、素娥澹佇;靜可數、丹桂參差。」寫嫦娥素裝佇立,丹桂參差可見,把神話變成了具體的美麗形象。「瑩無塵」、「靜可數」和上邊所說的「晚雲收」、「千里澄輝」的脈理暗通。到這裡,月光和月中景已經寫得很豐滿。中秋是露水初降,已涼天氣未寒時,是四季中最宜人的節候,美景良辰,使人留連。「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化用了曹操「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和韋應物「流螢度高閣」的名句,寫出了久坐之中、月光之下所看到的兩種景物,這是一片幽寂之中的動景,兩種動景顯得深夜更加靜謐。「瑤台冷,欄干憑暖,欲下遲遲。」中的「欄干憑暖」表明,賞月人先是坐著的,而且坐得很久;後來是憑欄而立的,立的時間也很長,以致把闌干憑暖,從而委婉地表現出詞人不是單單地留戀月光,而是對月懷人。結語明說詞人的懷人情意,曰「欲下遲遲」。

過片「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這兩句,上承「欲下遲遲」,下啟對情思的描寫。過片接得自然妥貼,渾然無跡,深得宛轉情致。下邊主要從對方寫起。遙想對方此夜裡「最關情」的當是「漏聲正永」,「暗斷腸」的應為「花影偷移」。隨著漏聲相接、花影移動,時間悄悄地消逝,而兩人的相會仍遙遙無期,故而有「暗斷腸」之語。料想明天夜月,清光也未必會減弱多少,只是明天夜裡是陰是晴,誰能預料得到呢?兩人之所以共同留戀今宵清景,是因為今年一別之後,只能待明年再見了。這是接寫對方的此夜情,自己懷念對方的情思,不從自己方面寫出,而偏從對方那裡寫出,對方的此夜情,也正是自己的此夜情;寫對方也是寫自己,心心相印,雖懸隔兩地而情思若一,越寫越深婉,越寫越顯出兩人音塵別後的深情。上片「露坐久」,「欄干憑暖」的深刻含意,通過對對方此夜情的兩層描寫揭示出來。歇拍三句「人強健,清樽素影,長願相隨。」結得雍容和婉,有不盡之情,而無衰颯之感。這首詞的結句東坡的《水調歌頭》結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從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來。但蘇詞勁健,本詞和婉,藝術風格不同。

這首長調詞操縱自如,氣脈貫串,不蔓不枝,徘徊宛轉,十分出色。其佳處於起得好,過得巧,而結得奇。正如沈義父評說長調慢詞時,所說的,「第一要起得好,中間只鋪敘,過處要清新,最緊是末句,須是有一好出場方妙」(《樂府描述》),這首詞的末句堪稱「一好出場」,顯露了全詞的和婉之妙。

《水龍吟·詠月》_晁端禮

倦遊京洛風塵,夜來病酒無人問。

九衢雪少,千門月淡,元宵燈近。

香散梅梢,凍消池面,一番春信。

記南樓醉里,西城宴闋,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幾,早人驚、潘郎雙鬢。

當時體態,如今情緒,多應瘦損。

馬上牆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

憑闌干,但有盈盈淚眼,把羅襟搵.

起首二句先把詞人可悲的身世揭示出來。「京洛風塵」,語本晉人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一:「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此處蓋喻詞人汴京官場上的落拓不遇。「病酒」,謂飲酒過量而身體不適。詞人由於政治上不得意,常以酒澆愁。可是酒飲多了,反而沉醉如病。官場失意,酒病纏身,境況可謂慘矣,復著以「無人問」三字,其羈旅漂零之苦,尤為難堪。

此詞開門見山,句句寫實,與一般長調大異其趣。接下來,詞人的視線從住處的窗口向外探視,無邊夜色,盡入毫端,化實為虛一下子,詞境變得空靈了。詞人寫道:九衢上的殘雪斑斑駁駁,天空中的朦朧淡月照進千門萬戶。詞人這清凈、潔白的世界裡,胸襟自然為之一暢。接著夜風送來梅花的清香,池塘表面上的薄冰已經融解。這些景物上都被詞人抹上了一層感情色彩,仿佛是他的心靈附著這些景物上,他那因酒而病的身軀與心靈自然景色的陶冶中,漸漸輕鬆了,開朗了。此刻,他不僅想到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即將來臨,不僅感受到春天的信息已經來到,而且他的思緒也回復到往年醉酒聽歌的快樂生涯。「南樓」,指冶遊之地:「西城」指汴京西鄭門外金明池和瓊林苑,都是北宋時遊覽勝地。這裡以對仗的句式強調當年的豪情勝概。特別是「都不管、人春困」一句,以口語出之,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更見其豪情萬丈。

過片又寫目前衰顏,從上片歇拍的豪情收回來,與起首二句遙相映射。「潘郎雙鬢」,謂兩鬢已生白髮,語本潘岳《秋興賦》:「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屈指」二字是起點,點明詞人是算計,以下都是寫算計中的思維活動。詞人不僅驚覺自己早生華髮,而且聯想到對方如今愁苦的情緒,於是深感她的形容應該已經消瘦。「多應」二字,表明這是想像和狡滑,而一往深情,皆寓其中。以下三句,是這種感情的延伸。「馬上牆頭」,語本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至此,方正面點出詞人昔日曾與一位女子邂逅。但無情的歲月凋謝了彼此的容顏,即使相逢恐亦不敢相認,言之不勝傷感。款款深情娓娓道來,情韻悠然相生,筆鋒收縱自如。

結尾三句,設想對方憑闌凝望,羅襟搵淚。此處全用情語作結,卻收到餘味無窮的藝術效果。運用移情手法,詞人晁詞把仕途的失意、人生的感慨化作盈盈淚水,風格纖弱。搵者,拭也。

此詞以精湛的結構、聲韻和語言,抒發了作者仕途上和愛情上的挫折所帶來的失意與苦悶,寄託了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情景交融,對仗工整,色澤濃淡相宜,結構疏密相間,一氣呵成,讀來令人一詠三嘆,堪稱絕妙好詞。此詞無論詞的結構、聲韻、用字設色等方面都顯示了作者的當行本色,將其人生不得意的感慨抒發得淋漓盡致,動人心魄。

《倦尋芳慢·露晞向晚》_王雱

露晞向晚,簾幕風輕,小院閒晝。

翠徑鶯來,驚下亂紅鋪繡。

倚危牆,登高榭,海棠經雨胭脂透。

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

倦遊燕,風光滿目,好景良辰,誰共攜手?

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

′高陽,人散後,落花流水仍依舊。

這情懷,對東風,盡成消瘦。

王雱,字元澤,王安石之子。他的這首《倦尋芳慢》是一生中所作的唯一一首小詞,傳為戲作。不過,這首詞詠春愁,寫得嫵媚動人,不亞於當行之作。

起拍三句為抒情主人公勾勒了一個具體環境,時間是春季的一個白晝,地點是閒靜的小院。「向晚」,說明天還未到傍晚,由「露晞」可知,還下過一陣微雨。晞,乾燥之意。《詩。秦風。蒹葭》「白露未晞」,是說葦叢中還有露珠的閃光。這裡則說快到傍晚的時候,花木的水露已經幹了,和風輕輕地吹拂著簾幕,庭院裡顯得非常幽靜。「閒晝」說明環境沉寂,又因為下過雨,氛圍就更加清幽。接著寫小院景致:翠徑落紅與著雨海棠。通幽小徑,青草勻鋪,經雨沖洗,碧綠如翠,故曰「翠徑」。雨停雲霽,黃鶯飛來,枝上經雨的花瓣繽紛下落,綠徑點綴上落紅,色彩斑斕,猶如織錦蓋地,故曰「鋪繡」。此處聯想巧妙,用筆工緻,著一「驚」字,把花與鳥關聯起來,使景物變活,極具匠心。海棠經雨,花色變得緋紅,猶如美女搽上胭脂,更為艷冶動人。這裡寫海棠盛開,紅色浸透了每個花瓣。「胭脂透」三字,說明經雨的海棠已經開放到最鮮艷最鼎盛的時刻,也暗寓盛極而衰,即將轉向凋落的消息。「亂紅鋪繡」,「海棠經雨胭脂透」,都寓有感春嘆春的情愫,為下文收束到嘆春伏了暗線。

「算韶華」三句,以「算」字領起,略略點明題意。韶華,美好的年華,此指春光。因循,等閒、隨意、輕易之意,過了清明,春光將盡。這裡,「算」、「又」急促相承,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惋。

換頭幾句,以「倦遊燕」起。「燕」通「宴」,說春來懶事游宴。雖然時是「好景良辰」,景是「風光滿目」,只因無人攜手同樂,於游燕之事就意懶情倦了。「誰共」二字反詰,意即無人與共。以下再用「恨」字承接,進一步形容春愁之深。「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本意只是說一春常愁中。「兩眉長斗」,形容因愁苦而雙眉緊鎖的樣子。詞巧用「榆錢買斷」為說。榆樹早春未生葉時先開花,果實不久成熟,名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

因「錢」之稱而得「買」字意,又榆錢早春即見,幾與春光同起訖。「買斷」即買盡,自有榆錢以來,所「買」得者是「兩眉長斗」,則其一春之不歡,至此已曲折寫出。以下「憶高陽,人散後」,似轉仍承,申上「游燕誰共攜手」意。《史記。酈生列傳》:「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縣中皆謂之狂生。」他見劉邦時,自稱「高陽酒徒」。「高陽」之「人」,即指游燕時的狂朋怪侶。酒侶星散,又值「落花流水」的春暮,其愁悶之情可知。說的是去年的事,故曰「憶」,而今年亦復如是,故曰「仍依舊」。春光如彼,情懷如此,總因春色雖好,無共游賞之人,以至因循過去。不特於春為孤負,於人亦增愁。故煞拍三句:「這情懷,對東風、盡成消瘦」,以說一春之愁,比「買斷兩眉長斗」又進一步,總收全文。

這首詞由景及情,上片景中有情,下片以情帶景,筆鋒細膩,用語婉媚,韻致翩翩,堪稱青年詩人王雱的孤篇力作。

《減字木蘭花·競渡》_黃裳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

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

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黃裳的這首詞以龍舟競渡為題材,頗具歷史價值。相傳偉大詩人屈原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汨羅江自殺,人民為了紀念他,每逢端午節,常舉行競渡,象徵搶救屈原生命,以表達對愛國詩人的尊敬和懷念。這一活動,後來成為民間的一種風俗。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已有關於競渡的記載。宋耐得翁《都城紀勝》一書,專門記載南宋京城杭州的各種情況,其舟船條有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龍舟爭標,輕捷可觀。龍舟競渡時,船上有人高舉紅旗,還有人擂鼓,鼓舞划船人的士氣,以增加競渡的熱烈氣氛,本篇就是描寫龍舟競渡奪標的實況。

《一落索·蔣園和李朝奉》_舒亶

正是看花天氣,為春一醉。

醉來卻不帶花歸,誚不解看花意。

試問此花明媚,將花誰比?

只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這首詞緊扣賞花來寫,句句有花,實則句句寫人,惜花亦即惜人。作者既不雕章琢句,也不刻畫景物,只以自然質樸的語言抒寫自己從賞花中悟出的生活哲理,立意既新,理趣尤富。全詞以議論為主,但由於手法的曲折委婉,語氣的跌宕起伏,讀來絲毫不覺板滯。正是看花天氣。開門見山,點出題意。這句略無修飾,純用白描,看似樸拙,其實巧妙,因為看花經驗,人皆有之,讀者完全可以根據它所規定的情景,輔以自己的生活體驗,眼前描繪出一幅繁花似錦、春光宜人的美麗圖畫。次句由景及人:為春一醉。對此良辰美景,陶然一醉,誠為賞心樂事。這一句既是寫看花人的感受,也從側面進一步烘托出春景的迷人。接下去便宕開筆鋒,道醉來卻不帶花歸。一個卻字,頓起波瀾。為春一醉,即為花一醉,足見對花愛之深,迷之切;但留連花叢興猶未盡之時,偏又不帶花歸。對此,作者也不禁自己笑自己:誚不解看花意。誚,渾也,直也。前人有云:好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而今賞花卻不折花而歸,作者高於俗人的愛花、惜花的一片深情,便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下片先設一問:此花明媚,將花誰比?言外之意是無人可比。再進一層說:只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就是說花之好,是年年如此,便該讓它留枝頭,年年保持如此的明媚之姿,因為花不似人之隨著年光過往會漸趨憔悴。至此,因惜年華而惜春、因惜春而惜花的主意便曲折透出,上下片渾成一體,詞的意味頓生。

此詞借鑑了以花喻人這一傳統手法而能翻出新意,先是反問:將花誰比?後又指出:花不似,人憔悴。這就是說,自然界的花朵固然有時凋謝,但年年重開;人的盛年一去,卻再也不會回來。這幾句句意頗類唐代詩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之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包含著對花開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難駐的感慨和愁怨。

《虞美人·寄公度》_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

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此詞為詞人寄贈友人黃公度之作。詞的上片寫主人公傍晚小樓上欣賞秋景,下片寫作者冬日的長安,盼望老友送梅來到,字裡行間隱晦地傳達出作者因觸犯當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職後既苦悶孤獨又渴望得到幫助的心情。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_舒亶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這是一首惜別詞。作者詞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勸住對方的眼淚,這種抒寫傷離恨別心緒的表現手法,與宋詞中寫離別時常見的纏綿悱惻、肝腸痛斷、難捨難分的情狀有所不同。

這首詞從送別寫起。捶鼓,猶言敲鼓,是開船的信號。船家已擊鼓催行,而這一邊卻樓上把盞勸酒。「催」,見時間之難以再延。「留」,見送行人之殷勤留戀。一「催」一「留」,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來了,並且帶動全篇。「去住若為情,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為情?這一問見別離之極度苦人。」西江潮欲平「的好處於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由前面擊鼓催客、高樓把酒的場面推出一個江潮漲平的遼闊場景。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個時間推進過程,說明話別時間頗長,而江潮已漸漸漲滿,到了船家趁潮水開航的時候了。

換頭就江潮生髮,潮水有信,定時起落,所以說「容易得」,然而它能送人去卻未必會送人來。一旦南北分離,相見即無定期故云「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結穴處一筆宕開,頗值得玩味。「此樽空」,遙承上片次句「把酒留君」,「樽空」見情不忍別,共拚一醉。但即使飲至樽空,故人終不可留,所以結尾則由嘆見面之難,轉思它日再會,發出「知君何日同」的感慨。

宋代曾季貍《艇齋詩話》評這首詞「甚有思致」概因此詞借江潮抒別情,不僅情景交融,同時還顯出情景與意念活動相結合的特點。詞「去住若為情」這樣的思忖後,接以「江頭潮欲平」,看上去是寫景,實際上卻把思索和情感活動帶進了景物描寫,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匯著詞人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浩渺的情思。

下片「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仍不離眼前景象,而更側重寫意念,以傳達人物的心境。結尾二句雖然表現為感慨,卻又是循上文章活動繼續發展的結果。

所循的思路應該是: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結合。詞中以迴環往復的語言節奏,來表現依依不捨、綿長深厚的「思致」。

《謝池春·殘寒銷盡》_李之儀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後。

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

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

正佳時,仍晚晝。

著人滋味,真箇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

不見又相思,見了還依舊。

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這首《謝池春》用通俗淺近的語言,寫離別相思之苦,其中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詞」的影響。

《憶秦娥·用太白韻》_李之儀

清溪咽。

霜風洗出山頭月。

山頭月。

迎得雲歸,還送雲別。

不知今是何時節。

凌歊望斷音塵絕。

塵絕。

帆來帆去,天際雙闕。

這是一首寫景抒懷的小詞。

這首詞詞史上有其特定意義。詞題明確揭出「用太白韻」,是為和李白《憶秦娥》而作。李之儀是北宋人,與蘇軾同時代,寫這首詞的時候,也不過是崇寧三年(1104)前後,這首和詞,全依太白《憶秦娥》韻,可見當時這首詞已流傳比較普遍,可證其作者是李太白。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_李之儀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過三分。

江山重疊倍銷魂。

風花飛有態,煙絮墜無痕。

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

清愁滿眼共誰論?

卻應台下草,不解憶王孫?

這首詞,當作於李之儀居今當塗期間的某年春天。

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離宮於此。實際上,凌歊台並不很高(據《太平寰宇記》載僅高四十丈),只是因周圍平曠,才望得很遠。李之儀的這首詞就是登此台遠望之所得。目的借景發揮,借登凌歊台以抒發內心的感慨。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姑溪詞提要》謂李之儀「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減秦觀。」可謂一語中的,總括了李之儀小詞的特點。這首詞就是明證。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_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風味,明白如話,復疊迴環,同時又具有文人詞構思新巧。

這首詞的結拍寫出了隔絕中的永恆之愛,給人以江水長流情長的感受。全詞以長江水為抒情線索。悠悠長江水,既是雙方萬里阻隔的天然障礙,又是一脈相通、遙寄情思的天然載體;既是悠悠相思、無窮別恨的觸發物與象徵,又是雙方永恆相愛與期待的見證。隨著詞情的發展,它的作用也不斷變化,可謂妙用無窮。

《蝶戀花·小雨初睛迴晚照》_王詵

小雨初睛迴晚照。

金翠樓台,倒影芙蓉沼。

楊柳垂垂風裊裊。

嫩荷無數青鈿小。

似此園林無限好。

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

坐到黃昏人悄悄。

更應添得朱顏老。

此詞借景抒懷,表達了詞人流落異地之悲、老大無成之慨,以及無幸遭貶的苦悶、壓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惆悵和悽苦之情。原詞之墨跡保留至今,現藏於故宮博物院中。

《憶故人·燭影搖紅》_王詵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

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雲沉雨散。

憑闌干、東風淚眼。

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這首《憶故人》詞意與調名相仿佛,為代言體形式,寫的是一個痴情女子對故人的憶念。全詞深情譴綣,感人至深。

《賣花聲·題岳陽樓》_張舜民

木葉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斂芳顏。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雲閒。

何人此路得生還?

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此詞作於元豐六年(1083)作者被貶往郴州,途經岳陽樓時。詞中道出了謫貶失意的心情,是題詠岳陽樓的詞中頗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詞沈鬱悲壯,扣人心弦。

這首詞,寫得層次分明,情意厚重,深摯含蓄,悲壯淒涼,將作者對無端遭貶謫的遷愁謫恨寫得淋漓盡致,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清平樂·黃金殿里》_王觀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

勸得官家真箇醉,進酒猶呼萬歲。

折旋舞徹《伊州》。

君恩與整搔頭。

一夜御前宣住,六宮多少人愁。

這首詞以輕狂、滑稽的語氣對封建社會中位居萬人之上的神聖君主進行揶揄嘲諷,使人讀後隱隱發笑的同時獲得深刻的感悟。正因為它的這種叛逆性色彩,王觀作此詞後,「高太后以為瀆神宗,翌日罷職,世遂有『逐客』之號」(《能改齋漫錄》卷十七)。

《木蘭花令·銅駝陌上新正後》_王觀

銅駝陌上新正後,第一風流除是柳。

勾牽春事不如梅,斷送離人強似酒。

東君有意偏撋就,慣得腰肢真箇瘦。

阿誰道你不思量,因甚眉頭長恁皺。

此為詠柳詞。詞中以輕快活潑、清麗自然的筆調,借柳喻人,通過對柳的特性的描繪,塑造了一個風流、多情、柔美的麗人形象,寄寓了詞人對於身為下賤、心性美麗的風塵女子的同情乃至於讚美。

王觀的詞,工細輕柔,新麗清新,當行入律,通俗自然,「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王灼《碧雞漫志》),與柳永的作品有某些相似之處,本篇即鮮明地體現了這一藝術特色。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_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中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巧妙別致的比喻、風趣俏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

《慶清朝慢·踏青》_王觀

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

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

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

煙郊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餖飣得天氣有許多般。

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

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

東風巧,盡收翠綠,吹眉山。

這首詞以工麗、尖新的筆觸,從春日裡天氣的變化和姑娘們的踏青活動兩方面入手來描繪春景,將兩者和諧地組合成一幅風流楚楚、生意盎然的春景圖。

全詞鋪敘與描寫的技巧、手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柳永的藝術表現方法,而內容上又富有生活氣息,讀來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此詞一反尋常春景詞的套路,繞開和風煦日、龐柳嬌花之類的意象,另闢蹊徑,巧麗造境,同類作品中別開生面,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菩薩蠻·樓頭尚有三通鼓》_孫洙

樓頭尚有三通鼓,何須抵死催人去!

上馬苦匆匆,琵琶曲未終。

回頭凝望處,那更廉纖雨。

漫道玉為堂,玉堂今夜長。

起首「樓頭尚有三通鼓,何須抵死摧人去!」這兩句是牢騷話:剛剛二更時分,城樓上還要敲三通鼓才天亮,何必這麼死命地催人走呢!據宋洪邁《夷堅甲志》卷四,翰林學士孫洙某晚正太尉李端願家歡宴,有美女侍妾奏樂助興,恰逢此時朝廷宣召,心下不願,故出怨語。「何須抵死催人去」就是本此而發的牢騷。說:「尚有三通鼓」,而不說已過二更,表示離天亮還早,希望多玩一會兒。但留連不舍之意橫遭阻抑,自然轉化為憾恨之情。「抵死」,猶言死命、拚命,形容竭力。對於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願,可見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戀。「上馬苦匆匆,琵琶曲未終」,一邊匆匆上馬,一邊卻還戀顧那美妙的琵琶聲,深以未聽到曲終為憾。琵琶的誘人魅力來自那位彈奏的女子,言外蘊含著對其人的深情眷戀。然而迷人的女樂,終究抵不住皇命的催逼,他只得無可奈何地上馬離去了,但那聲聲琵琶似乎一直縈繞耳際。上片四句,一氣流注,節奏快速,皇命催人、刻不容緩的氣氛頓出,從而反襯出詞人不願從命而又不敢違命的矛盾感情。

過片寫主人公戀戀不捨,人雖已上馬,心尚留筵間,一路上還出神地回頭凝望。但馬跑得快,老天更不湊趣,又下起濛濛細雨,眼前只覺一片模糊,宛如織就一張漫天的愁網,連人帶馬給罩住了。「廉纖雨」,濛濛細雨。「無邊絲雨細如愁」,這廉纖細雨,既阻斷了視線,又攪亂了心緒;借景語抒情,情景湊泊而有醞藉之致。「漫道玉為堂,玉堂今夜長!」玉堂,翰林院的別稱。玉堂供職是作者平時所自以為宋寵的,今夜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無聊和索寞。從一個充滿美酒清歌的歡樂世界,硬生生地被拋到宮禁森嚴的清冷官署,其懊喪和惱恨可想而知。「玉堂今夜長」,大有長夜難捱之感。對照開頭「城頭尚有三通鼓」,同時對於時間的感受,竟有如此不同的心理變化。這一起一結也自然形成兩種情境的鮮明對比,使這首小詞首尾相顧,有迴環不盡之妙。

《清平樂·春晚》_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楊花。

此詞交叉地寫聽覺與視覺的感受,從音響與色彩兩個方面勾勒出一幅殘敗的暮春圖畫,表達了詞人傷春、惜春、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情懷,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融情於景,寫景中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情與風骨,堪稱一首出類拔萃的傷春詞。

詞題為《春晚》,顧名思義是寫殘春景象。「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作者一起筆就寫由於「昨夜雨疏風驟」,南園今朝滿地殘紅了。詞人面對這萬花凋謝的景象,自然不勝傷感。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於是,他仿佛感覺到多情的鶯兒也正為落花發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好象詞人嘆息。寫鶯語的「費盡」,實是襯托出詞人的失落感,因為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自然規律與鶯兒無關。妙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感情,不直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減字木蘭花·畫橋流水》_王安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

月破黃昏,簾里余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

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這首小詞寫閨怨情愁,委婉動人,以含蓄見長。

《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_章楶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

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

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霑瓊綴。

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

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這首詠柳花的詞曾被蘇軾贊為妙絕,但詞史上,人們多讚賞東坡的和柳花詞,而對這首原作卻頗多微詞。實際上,這首詞清麗和婉,不失為詞中精品。

首句燕忙鶯懶芳殘開篇點題,寫燕忙於營巢,鶯懶於啼唱,繁花紛紛凋殘,表明季節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點:柳花飄墜,點明主題。

破題之後,用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緊接上句,把柳花飄墜的形狀作了一番渲染。它為下文鋪敘,起了蓄勢的作用。韓愈《晚春》詩云: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意思是說:楊花(即柳花)和榆莢一無才華,二不工心計;不肯爭芳鬥豔,開不出千紅萬絮的花。韓愈表面上是貶楊花,實際上卻暗寓自己的形象,稱許它潔白、洒脫和不事奔競。章楶用這個典故,自然也包含這層意思。

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寫到此,詞人竟把柳花虛擬成一群天真無邪、愛嬉鬧的孩子,悠閒地趁著春天的遊絲,象盪鞦韆似地悄悄進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漸長,而庭院門卻整天閉著。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樣,想探個究竟。這樣,就把柳花的形象寫活了。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柳花緊挨著珠箔做的窗簾散開,緩緩地想下到閨房裡去,卻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風吹起來。這幾句深得南宋黃昇和魏關之的欣賞。黃昇說它形容居(《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五評);魏慶之說它曲盡楊花妙處,甚至認為蘇軾的和詞也恐未能及(《詩人玉屑》卷二十一)。當然,把這首詞評蘇軾和詞之上是未免偏愛太過;但說它刻畫之工不同尋常,那是確實不假。這幾句除了刻畫出柳花的輕盈體態外,還把它擬人化了,賦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從玉人方面寫: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霑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

唐圭璋等《唐宋詞選注》稱此詞為閨怨詞,估計就是從這裡著眼的。到這裡,玉人已成為詞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襯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終不曾離開柳花的形象著筆,下片無非是再通過閨中少婦的心眼,進一步摹寫柳花的形神罷了。柳花終於鑽入了閨房,粘少婦的春衣上。少婦的繡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滿,柳花象無數香球似地飛滾著,一會兒圓,一會兒又破碎了。這段描寫,不僅把柳花寫得神情酷肖,同時也把少婦惝恍迷離的內心世界顯現出來。柳花少婦的心目中竟變成了輕薄子弟,千方沾惹,萬般追逐,乍合乍離,反覆無常。

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這幾句既著意形容柳花飄空墜水時為蜂兒和魚所貪愛,又反襯幽閨少婦的孤寂無歡。

望章台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借兩個典故,既狀寫柳花飄墜似淚花,又刻畫少婦望不見正章台走馬的遊冶郎時的痛苦心情。章台為漢代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時罷朝會,過走馬章台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顏師古注謂其不欲見人,以扇自障面。後世以章台走馬指冶遊之事。唐崔顥《渭城少年行》:鬥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鐘起,即其一例。至於柳與章台的關係,較早見於南朝梁詩人費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已映章台陌,復掃長門扉。唐代傳奇《柳氏傳》又有章台柳故事。

這首詞若有不足,當是上下片主題不一,從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詞仍值用心玩味。

《花心動·春詞》_阮逸女

仙苑春濃,小桃開,枝枝已堪攀折。

乍雨乍晴,輕暖輕寒,漸近賞花時節。

柳搖台榭東風軟,簾櫳靜,幽禽調舌。

斷魂遠,閒尋翠徑,頓成愁結。

此恨無人共說。

還立盡黃昏,寸心空切。

強整繡衾,獨掩朱扉,枕簟為誰鋪設。

夜長更漏傳聲遠,紗窗映、銀缸明滅。

夢回處,梅梢半籠殘淚。

這是一首閨婦春恨詞。

《鳳蕭吟·鎖離愁》_韓縝

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熏。

繡幃人念遠,暗垂珠露,泣送征輪。

長行長眼,更重重、遠水孤雲。

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銷魂。池塘別後,曾行處、綠妒輕裙。

恁時攜素手,亂花飛絮里,緩步香茵。

朱顏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長新。

遍綠野,喜游醉眼,莫負青春。

此詞借詠芳草以寄託別離情緒。全詞以芳草為中心,儘管字面上沒有草的字眼,而連綿無際、陌上、珠露、長亭、王孫、池塘、綠妒、香茵、芳意、綠野等詞,無一不寫草,所以離情也處處由芳草帶出。詞中表現上用了正比和反比手法,即描寫芳草越繁華茂盛,帶出的離愁越濃越沉重;描寫芳草越生機勃勃,反映主人公的心緒越蕭瑟悲涼。

《阮郎歸·漁舟容易入春山》_司馬光

漁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閒。

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間。

松露冷,海霜殷。

匆匆整棹還。

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尋此路難。

《阮郎歸》又名《宴桃源》、《醉桃源》、《碧桃春》等,此詞詠其本意。典出漢劉晨、阮肇遇仙之事,此調常用來寫冶遊、艷遇,這首詞也是如此。

這首小詞風格婉麗,見出一代名臣司馬光的別樣情懷。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_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司馬光不以詞作著名。然而,北宋詞風甚盛之時,一些名臣如韓縝、韓琦、范仲淹都能事業之餘寫出很好的詞,司馬光也不例外。他的詞作不多,今天遺留下來的只有三首,多系風情之作。其詞不加虛飾,直抒胸臆,繼承了「國風好色」、「《小雅》怨悱」的優良傳統。此詞中的「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即是寫情的佳句。這說明,司馬光並非假道學,而能表達真率的感情。

這首小令只幅之內把驚艷、鍾情到追念的全過程都反映出來,而又能含蓄不盡,給人們留下想像的餘地,寫法別致。它不從正面描寫那個姑娘長得多麼美,只是從髮髻上、臉粉上,略加點染就勾勒出一個淡雅絕俗的美人形象;然後又體態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飛絮遊絲無定」,連用兩個比喻把她的輕歌曼舞的神態表現出來。而這首詞寫得最精彩的還是歇拍兩句。當他即席動情之後,從醉中醒了過來,又月斜人靜的時候,種種複雜的感受都盡括「深院月斜人靜」這一景語中,達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境界。

從結構上說,詞的上片寫其人其境,營造出惝恍飄忽,撲朔迷離的意境,下片寫自己的感受,性靈流露,雅而不俗,餘味深長。全詞造句自然,意不晦澀,語不雕琢,隨手寫來,妥貼停勻,足見司馬光作詞雖為余技,卻也顯示出學識之厚與感情之富。

《喜遷鶯·霜天秋曉》_蔡挺

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雲衰草。

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

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

塞垣樂,盡橐鞬錦領,山西年少。

談笑。刁斗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

聖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

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

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

這首《喜遷鶯》慷慨雄豪,是作者人品與詞品的絕妙象喻。《宋史》本傳說蔡挺「渭久,鬱郁不自聊,寓意詞曲,有『玉關人老』之嘆」。全詞以邊塞生活為主體,昂揚向上的主調中,也流露出了一縷淡淡的憂愁。

全詞以「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作結,對前面表露出的兩種不同情緒都起到了回應的作用。一方面,因為邊境平靜,使得少年壯士有此「金樽頻倒」的豪情。另一方面,這又是作者因歸去無望,暫且把酒自寬的情緒。

這首邊塞詞氣勢昂揚,因有作者經歷為本,其豪情則更為真切感人。

《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_李師中

子規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

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

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此詞作於詞人嶺南卸任之時。全詞景色清麗,感情深摯,意境深遠。

此詞妙選詞鍊字、首句「子規啼破城樓月」中的「破」字便是範例。子規、城樓、月,本是三個互不相干的概念,然著一「破」字,遂連成一體,形成渾一的境界。

《鶴沖天·清明天氣》_杜安世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

台榭綠陰濃,薰風細。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遙際。

單袷衣裳,半籠軟玉肌體。

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

窗外數修篁,寒相倚。

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

行坐深閨里,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

這首詞是北宋前期詞人杜安世的作品,詞風與柳永相近,長鋪敘,少粉飾,是一首典型的閨怨詞。

這首詞,前片著重寫景,後片著重寫人,但又緊緊圍繞著一個中心,即閨怨。這樣,詞的氣脈就一氣貫串,不枝不蔓,人物形象也漸趨完滿。

《卜算子·樽前一曲歌》_杜安世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

才欲歌時淚已流,恨應更、多於淚。

試問緣何事?

不語如痴醉。

我亦情多不忍聞。

怕和我、成憔悴。

這首詞類白居易之《琵琶行》,寫的是作者聞歌傷懷之感。

《菩薩蠻·遊絲欲墮還重上》_杜安世

遊絲欲墮還重上,春殘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爭飛,青梅細雨枝。

離愁終未解,忘了依前。

擬待不尋思,則眠夢見伊。

這首閨怨詞抓住具有特徵性的事物,含蓄委婉,獨具特色。

這首詞格調清新自然,情真意切,運思手法頗得民歌風韻,有語淺而意深之妙。

《點絳唇·病起懨懨》_韓琦

病起懨懨,畫堂花謝添憔悴。

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

惆悵前春,誰向花前愁?

愁無際。

武陵回睇,人遠波空翠。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八載:「韓魏公晚年鎮北州,一日病起,作《點絳唇》小詞。」由此可知,此詞是作者北鎮大名等地時,病起觀景而作。詞中抒發了作者病體初愈、徘徊香徑時,悼惜春殘花落、感傷年華流逝的惘悵和哀愁。「病起」句,直言作者病體初愈,精神不振。「畫堂」句,不僅點出了暮春的節候特徵,而且亦花亦人,花人兼寫:「憔悴」,既是寫凋謝的花,也是寫老病的人;人因「病起懨懨」,而覺得花也憔悴;而花的凋謝也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懨懨」。「亂紅」兩句,緊承「畫堂」句,進一步描繪物象,渲染氣氛。有「畫堂花謝」,即有「亂紅飄砌」。「砌」應「畫堂」,「亂紅」應「花謝」,連環相扣,正是作者用筆縝密之處。「滴盡胭脂淚」,則情濃意切,極盡渲染之能事。「胭脂淚」,形象地描繪「亂紅」的飄墜,賦予落花以傷感的人情,同地也包含了作者自己的傷感。

《永遇樂·春情》_解昉

風暖鶯嬌,露濃花重,天氣和煦。

院落煙收,垂楊舞困,無奈推金縷。

誰家巧縱,青樓弦管,惹起夢雲情緒。

′當時、紋衾粲枕,未嘗暫孤鴛侶。

芳菲易老,故人難聚,到此翻成輕誤。

閬苑仙遙,蠻箋縱寫,何計傳深訴。

青山綠水,古今長,惟有舊歡何處。

空贏得、斜陽暮草,淡煙細雨。

此詞通篇抒寫春日情思,流露出作者對逝去的愛情的回憶、留戀,對理想的不能實現的傷感、悲嘆。

此詞先安排一個春日融融的背景,不僅自然,而且與後面有著某種比襯作用。大自然的春天去了又回,而傷心人心中的春天卻一去不返;大自然是如此的喧鬧,而斷腸人心中卻是如此冷寂。有此種對比,自然會增加感情的強度與力度。另外,詞還充分利用景物的表情作用,如以青山綠水的長,反襯自身的舊歡不再;以斜陽煙雨的黯淡迷濛,隱喻愁恨的無邊無際,從而以有形的景物來體現無形的思緒,作者的感情自然鮮明可感,而且富有餘味。

《望江南·江南月》_王琪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

雲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

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

天上共悠悠。

王琪的這首詠月詞,借景抒懷,托物言情:夜月的圓缺不休,象徵人事的聚散無常;嫦娥的形象寄寓深沉而痛切的離愁,寫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全詞寫景生動,體物精微,意境悠遠,含蓄蘊藉。

這首詠月詞,留給讀者的回味是深長悠遠的。那清麗瀟洒、簡約含蓄的風致,確乎是人們難以忘懷的。

《賀聖朝·留別》_葉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

且高歌休訴。

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這首詞大約是作者北宋首都汴京留別友人之作。

全詞以別易會難為主旨,上片寫留飲,下片寫惜別。

開篇寫作者滿斟綠色的美酒,勸友人暫留,且不要匆匆歸去。繼而,詞中又寫作者縱酒高歌,勸友人鈞,切切絮絮傾訴離情。這裡,用春色、離愁、風雨,構成了一幅離別圖:陽春佳月,風雨淒淒,離愁萬緒,為下片抒情作了有力的鋪墊。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雖然還是以詞家習慣運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來描寫離愁,但設想奇特,不落俗套,給人以新穎巧妙的感覺。詞人設想春色總體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風雨。這樣,此時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與風雨的集合體。而此處的風雨,只是表象,實質上是明寫風雨暗寫愁。

這裡寫風雨,用的就是這種以景寫情的筆法。所謂三分春色實際上都是愁。詞人用全部的春色來寫與摯友分手時的離愁別緒,其友情之深,離別之難,不言而喻。作者用筆,貌輕實重,飽和了作者的全部感情,確實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長。蘇軾著名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有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大約即是從此處脫胎。

此詞語言剛健,筆調雄渾,悵惘的別情背後,透露出一股豪邁開朗的氣息。詞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句,為蘇軾《水龍吟》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以及賀鑄《青玉案》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藍本。

《蘇幕遮·草》_梅堯臣

露堤平,煙墅杳。

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

獨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

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

落盡梨花春又了。

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宋沈義父云:「詠物詞,最忌說出題字。」(《樂府指迷》)這首詠草詞雖不著一「草」字,卻用環境、形象、神態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俱備。詞中,上片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後青草之美;下片以淒迷之調,突出青草有情,卻反落入蒼涼之境。全詞通過上下片的對照,抒發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懷,寄寓了個人的身世之感。全詞形象鮮明突出,意境深遠含蓄,耐人尋味。

《錦纏道·燕子呢喃》_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

睹園林、萬花如繡。

海棠經雨胭指透。

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

醉醺醺、尚尋芳酒。

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裡人家有。」

此詞敘寫春日出遊的所見、所聞與所感。詞的上片著意描寫春景,下片著重抒發遊興。全篇緊緊圍繞春遊這一主題,既描繪了桃紅柳綠、花鳥明麗的春日景色,又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地抒發了郊遊宴樂的豪情逸興,字裡行間洋溢著對春日景色的迷戀熱愛之情和對郊遊宴樂生活的嚮往讚賞之意,這是詞人生活方式、人生態度的真實寫照和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

此詞一反當時詞壇以哀情寫春景的風氣,以鮮明的色彩,生動的形象,擬人化的手法活靈活現地描繪春色的明媚、美好和春意的熱鬧,以「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等描繪了狂放的自我形象,從形象到感情都直接可感,從而也使此詞當時詞風中自具一格。

總之,這首詞以風流閒雅的筆調,通過明媚鮮妍的藝術形象和歡快酣暢的情致與韻律,抒寫了及時行樂的人生況味,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_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此詞上片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艷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

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於靈性。「綠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紅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妓游春時的心緒。結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遊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遊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裡,詞人對於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蝶戀花·情景》_宋祁

繡幕茫茫羅帳卷。

春睡騰騰,困入嬌波慢。

隱隱枕痕留玉臉,膩雲斜溜釵頭燕。

遠夢無端歡又散。

淚落胭脂,界破蜂皇淺。

整了翠鬟勻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此為閨情詞。詞中細膩、生動、傳神地描繪了一個閨中少婦春睡方醒的神態和她醒後憶夢的綿綿情思。

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夢中方醒的情態,塑造出一個嬌慵、睏倦、淡漠、惆悵的少婦形象,下片通過女主人公對夢境的回憶,揭示出她的內心世界。

此詞體貼人情、描摹物態無不形神兼備,細緻入微,顯示了作者高超而深厚的藝術功力。

《六州歌頭·項羽廟》_李冠

秦亡草昧,劉、項起吞併。

鞭寰宇,驅龍虎,掃欃槍,斬長鯨。

血染中原戰。

視余、耳,皆鷹犬,平禍亂,歸炎漢,勢奔傾。

兵散月明。

風急旌旗亂,刁斗三更。

共虞姬相對,泣聽楚歌聲,玉帳魂驚。

淚盈盈。

念花無主,凝愁苦,揮雪刃,掩泉扃。

時不利,騅不逝,困陰陵,叱追兵。

嗚咽摧天地,望歸路,忍偷生!

功蓋世,何處見遺靈?

江靜水寒煙冷,波紋細、古木凋零。

遣行人到此,追念益傷情,勝負難憑!

此為詠史懷古詞。全詞通篇隱括《史記》中的《項羽本紀》,把項羽從起兵到失敗的曲折歷程熔鑄詞中,將項羽的英雄氣概表現得慷慨雄偉。全詞音調悲壯,氣勢不凡,情致激昂,於婉約綺靡的詞風之外,又表現出一種壯懷激烈的慷慨之氣,有力地開拓了詞境和詞意。

這首詞對楚漢相爭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的表現,虛實結合,高度凝鍊,色彩鮮明,形象突出,構思巧妙,布局精巧,大氣磅礴,形神兼備,富於歷史的形象性和藝術的感染力,充滿歷史的縱深感和深厚的悲劇色彩,讀來令人扼腕感嘆,流連忘返,回味無窮。稱此詞為宋豪放詞、懷古詞中的傑出代表,當不為過。

《蝶戀花·春暮》_李冠

遙夜亭皋閒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

誰鞦韆,笑里輕輕語?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此詞通過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時所見的景色,表達了詞人起伏揚抑的傷春、相思情懷。全詞以清景無限來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深婉優美的意境。

此詞寫景鮮明,抒情真摯,語言淺近,讀來委婉動人,藝術上確有不凡之處。

《燕歸梁·春愁》_石延年

芳草年年惹恨幽。

想前事悠悠。

傷春傷別幾時休。

算從古、為風流。

春山總把,深勻翠黛,千疊眉頭。

不知供得幾多愁。

更斜日、憑危樓。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_張昪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洒。

水浸碧天何處斷?

霽色冷光相射。

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

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

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這是一首寫景兼懷古的詞,宋懷古詞中是創作時期較早的一首。詞的上片描繪金陵一帶的山水,雨過天晴的秋色里顯得分外明凈而爽朗;下片通過懷古,寄託了詞人對六朝興亡語朴而情厚,有別於婉約派的詞盛衰的深沉感慨。全詞層層抒寫,勾勒甚密,語卜而情奪取,有別於婉約派的詞風。

況周頤評比詞說:「張康節(張昪諡號)《離亭燕》云:」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秦少游《滿庭芳》云:「憑闌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兩歇拍意境相若,而張詞尤極蒼涼蕭遠之致。」(《歷代詞人考略》)這段評語,恰切地指出了張詞的藝術特色。宋代詞壇上,張昪與范仲淹一樣,創作中透露出詞風逐漸由婉約向豪放轉變的時代信息,對於詞境的開拓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鷓鴣天·鎮日無心掃黛眉》_夏竦

鎮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

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

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

此為送別詞。詞中托為一個女子的身口,抒寫她與愛人分別時的離情愁緒。全詞語淺情深,深婉曲折,悽美靈動。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愛人將行、行日及別宴上的種種情態,下片極言離別的痛苦。

《生查子·藥名閨情》_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

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

這是一首別具風味的藥名閨情詞。詞中以深摯的感情和淺近的語言,別具一格、匠心獨運地妙用一連串藥名,通過閨中人以書信向客居外的夫君傾訴相思之情的情節,抒寫了閨中人思念遠人的款款深情。

《少年游·江南節物》_林逋

江南節物,水昏雲淡,飛雪滿前村。

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

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

等閒風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此為詠梅之作。全詞以寫景始,以抒情終,通過風雪交加之際不畏風刀霜劍的梅花這一物象,抒寫了作者別有懷抱的人生感慨。詞中借景言情,即景發感,營造出一個深婉蘊藉、若即若離、空朦柔美的意境。

《點絳唇·吳山青》_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此詞採用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以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節奏和清新優美的語言,托為一個女子聲口,抒寫了她因愛情生活受到破壞,被迫與心上人江邊訣別的悲懷。

上片起首兩句,用民歌傳統的起興手法,疊下兩個「青」字,色彩鮮明地描畫出錢塘江兩岸山明水秀的江南勝景。接下來兩句,以擬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無情反襯離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訣別時的痛苦。

過片兩句由寫景轉入抒情。寫行者與送者。臨別之際,淚眼相對,哽咽無語。結拍兩句含蓄點出了他們悲苦難言的底蘊,並以分別後的一江恨水抒寫有情人的離情別緒。古代男女定情時,往往用絲綢帶打成一個心形的結,叫做「同心結」。「結未成」,喻示他們愛情生活橫遭不幸。不知是什麼強暴的力量,使他們心心相印而難成眷屬,只能各自帶著心頭的累累創傷,來此灑淚而別。這兩句以景語作結,創造出一個雋永空茫、餘味無窮的藝境。

《點絳唇·金谷年年》_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

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

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此為詠物詞中的佳作。全詞以清新空靈的筆觸,物中見情,寄寓深意,借吟詠春草抒寫離愁別緒。整首詞熔詠物與抒情於一爐,淒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悵傷春之情,渲染出綿綿不盡的離愁。

《酒泉子·長憶觀潮》_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這首詞以豪邁的氣勢和勁健的筆觸,描繪了錢江潮湧的壯美風光。詞的上片描寫觀潮盛況,表現大自然的壯觀、奇偉;下片描寫弄潮情景,表現弄潮健兒與大自然奮力搏鬥的大無畏精神,抒發出人定勝天的豪邁氣概。

此詞對於錢江涌潮的描繪,可謂匠心獨遠,別具神韻。詞中「來疑滄海盡成空」一句採用誇張手法,濃墨重彩,大開大闔,感染力甚強。上片第二句的「爭」、「望」二字,生動地表現了人們盼潮到來的殷切心情,從空間廣闊的角度進行烘托與大潮的壯觀結合得甚為密切。結拍言夢醒後尚心有餘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壯意象。前後的烘托與中間重點描寫當中的誇張手法配合緊密,使全詞的結構渾然一體。

《酒泉子·長憶西山》_潘閬

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後,冷泉亭上舊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

別來幾向畫圖看,終是欠峰巒!

此詞以含蓄委婉的筆觸,交替使用白描、繪神、想像、反襯等多種手法,回憶了杭州西山勝景,抒寫了作者對西湖周圍勝地的深摯眷戀。

《酒泉子·長憶西湖》_潘閬

長憶西湖。

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

別來閒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此詞是作者回憶杭州西湖旖旎風光之詞。全詞情景交融,先寫西湖光景,後寫憶者之情。詞中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並用,景中寄情,情中寄景,選景高潔,情調閒雅,用筆淡煉,純用白描,藝術手法甚為高超。

宋楊湜《古今詞話》云:「潘逍遙狂逸不羈,往往有出塵之語。」此語從此詞中,可見斑。

《踏莎行·二社良辰》_陳堯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

翩翩又見新來燕。

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

畫梁時拂歌塵散。

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此詞為作者唯一留傳於世的詞作,是作者為感謝宰相申國公呂夷簡薦引其拜相之恩德而作。詞中採用比興、暗喻手法,以燕子自喻,寄寓了詞人的感恩思想。

此詞雖然格調不高,但它以曲筆抒深情,筆愈曲而情愈濃,讀來令人回味無窮,藝術上不乏可取之處。

《玉樓春·城上風光鶯語亂》_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時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此為作者暮年遣懷之作。詞中以極其淒婉的筆觸,抒寫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傷。作品中的芳草、淚眼、鸞鏡、朱顏等意象無不充滿絕望後的濃重感傷色彩,反映出宋初纖麗詞風的藝術特色。

《踏莎行·春暮》_寇準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

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暗淡連芳草。

宋人胡仔稱寇準「詩思淒婉,蓋富於情者。」這一評語,用以評析寇準的詞作也是恰當的。這首閨怨詞便體現了上述藝術特色。詞中以細膩有致、沉鬱多情的語言,以寫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寫景結,以景結情,將暮春時節一位閨中思婦懷念久別遠人的孤寂情懷抒寫得委婉動人。全詞情景交融,意境渾然,風格清新,語言曉暢,堪稱閨怨詞中的佳作。

這首傷時惜別之作,寫得情思綿綿,淒婉動人。

詞中雖然先寫景後寫情,但景中也是寄寓深情的。全詞於字裡行間處處躍動著抒情女主人公對於紅英落盡、芳歇春去的感傷與惋嘆,流露出一種美人遲暮、青春易逝的惆悵之情,讀之令人銷魂。

《江南春·波渺渺》_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評此詞云:「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孤村」句說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陽」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淒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承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直抒胸臆,情深意摯,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

《點絳唇·雨恨雲愁》_王禹偁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此詞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傳世之作。全詞以清麗的筆觸、沉鬱而高曠的格調,即事即目,寓情於景,通過描繪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積極用世、渴望有所作為的政治理想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情懷。《竹林紀事》評此詞云:情麗可愛,豈止以詩擅名。起首一句雨恨雲愁,借景抒情,借情寫景。雲、雨並無喜怒哀樂,但詞人覺得,那江南的雨,綿綿不盡,分明是恨意難消;那灰色的雲塊,層層堆積,分明是鬱積著愁悶。即使是這瀰漫著恨和愁的雲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舊是美麗的。南齊詩人謝朓《入朝曲》寫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舊二字,表明自己是僅承舊說,透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上片煞拍寫的是: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漁市點綴湖邊水畔;一縷淡淡的炊煙,從村落上空裊裊升起;水天相連的遠處,一行大雁,首尾相連,款款而飛。但如此佳麗的景色,卻未能使詞人歡快愉悅,因為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古人心目中,由飛鴻引起的感想有許多。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這裡,詞人遙見沖天遠去的大雁,觸發的是平生事的聯想,想到了男兒一生的事業。王禹偁中進士後,只當了長洲知縣。這小小的芝麻官,無法實現他胸中的大志,於是他恨無知音,愁無雙翼,不能象徵鴻一樣展翅高飛。最後,王詞將平生事凝聚對天際征鴻的睇視之中,顯得含蓄深沉,言而不盡。

這首詞藝術風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無力的格局,顯示出別具一格的面目。詞中交替運用比擬手法和襯托手法,層層深入,含吐不露,語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飾,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從思想內容看,此詞對於改變北宋初年詞壇上流行的秉筆多艷冶的風氣起了重要作用,為詞境的開拓作了一定的貢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