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成為前蘇聯和俄羅斯首都的始末

野林貓中亞新觀察 發佈 2020-01-02T16:41:53+00:00

文章中配圖很多都是克里姆林宮博物館館藏十月革命和隨後的內戰改變了俄羅斯的整個歷史,改變了俄羅斯人的方方面面。


文章中配圖很多都是克里姆林宮博物館館藏

十月革命和隨後的內戰改變了俄羅斯的整個歷史,改變了俄羅斯人的方方面面。隨後出現的蘇聯政府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組建,俄羅斯人的首都從傳統的彼得格勒(聖彼得堡)搬遷到莫斯科。


有趣的是,最開始,革命者並不打算離開彼得格勒(聖彼得堡),當時的臨時政府計劃遷往莫斯科時,遭到布爾什維克領導人的嚴厲批評。


除了正在進行的十月革命,當時的俄羅斯還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羅斯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當時德軍已經占領了普斯科夫,已經很接近彼得格勒(聖彼得堡)了。到1918年2月,德軍已經到達俄羅斯彼得格勒僅幾十公里的距離了。


當時的莫斯科本身的情況也很危急,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政權無法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無法提供糧食,無法「重新啟動」城市正常運轉。這引起了莫斯科本地居民的強烈不滿,包括其中一部分人還曾經熱情支持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政權。


1918年3月10日至11日夜間,列寧和其他蘇聯領導層成員,乘坐由臥鋪車廂組成的專列,在配有機槍的拉脫維亞警衛隊的護衛下,從彼得格勒(聖彼得堡)秘密離開,前往莫斯科。


儘管這一轉移的秘密程度很高,但是布爾什維克領導層離開彼得格勒的事實大家很快就知道了。


當時的反對者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說莫斯科只是個省份城市。當時的蘇聯黨報也這樣回答,說搬遷只是「暫時現象」,彼得格勒仍然是革命的搖籃。


當時的莫斯科的情況並不好,克里姆林宮因為1917年莫斯科十月起義的事件影響,許多建築被破壞,衛生條件很差,到處是老鼠,沒有公共運輸系統。


沿著克里姆林宮的圍牆已經修建了兩座墳墓,裡面安葬的是被打死的紅色近衛軍戰士。列寧和其他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從抵達莫斯科開始,就住在「國家」賓館«Националь»和「大都會」賓館«Метрополь»,只能是個臨時住所,所以需要儘快國家政權中心的選址。


列寧到達莫斯科的同一天,就舉行了莫斯科市議會會議,提出了三種選址選擇:貴族女子大學,克里姆林宮紅色大門旁的備用宮殿,克里姆林宮。


當時在領導層有很多人反對選址在克里姆林宮,蘇維埃人民委員會理事會的一些成員指出,克里姆林宮是莫斯科人中散步的好去處(在那個時候,俄羅斯普通公民進入克里姆林宮大樓幾乎是無限制的),而且當時該國的東正教中心-聖母升天大教堂正好於1917年在克里姆林宮內建成投入使用。


然而,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對所有這些疑問都予以了否定,他說:「毫無疑問,資產階級的市儈的小市民想用謊言污衊布爾什維克,說這是褻瀆聖靈的做法,但這是我們最不應該擔心的,我們無產階級革命的利益是高於一切的。」


作為十月革命的第一要塞,克里姆林宮在十月起義中表現良好,經歷血與火的考驗。 所以,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政府一定要在克里姆林宮居住和工作。


於是,1918年3月開始修復牆壁和塔樓,修復工作一直持續到1019年。


當然,在布爾什維克修復的過程中關閉了克里姆林宮的自由探訪機會,保衛部門的人數約為1000人。克里姆林宮大院內的修復工作進展緩慢,到1922年才勉強恢復了衛生,1919年成立的醫療衛生管理局完成了克里姆林宮醫院的建設,並且消滅了克里姆林宮的老鼠。


與此同時,莫斯科也正式成為了蘇聯的首都。


應該指出的是,在重建克里姆林宮的過程中,工人們毀壞了很多建築古蹟,尤其是宗教遺蹟。根據歷史學家康斯坦丁·米哈伊洛夫的資料,克里姆林宮的建築群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古建築。但無論如何,克里姆林宮最終成為了莫斯科的「城市中的城市」,成為了一個影響世界的一個政權中心。





野林貓原創文章

特此聲明-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翻譯也是勞動,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您喜歡有關俄語國家和地區的人文、經貿等知識,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野林貓把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