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甲狀腺癌,能選擇腔鏡手術嗎?

中大腫瘤李秋梨醫生 發佈 2020-01-02T17:05:25+00:00

腔鏡手術,是通過較小的手術切口插入光源、攝像頭和外科器械等設備,外科醫師根據傳輸到顯示器中的影像進行手術。

來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

什麼是腔鏡甲狀腺手術?

腔鏡手術,是通過較小的手術切口插入光源、攝像頭和外科器械等設備,外科醫師根據傳輸到顯示器中的影像進行手術。

腔鏡甲狀腺手術(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ETS)已經發展了20餘年,可以完成甲狀腺切除、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等操作。目前大致分為兩種:

•頸部無切口的全腔鏡手術

•頸部小切口的腔鏡輔助甲狀腺手術(也叫Miccoli術),在腔鏡技術輔助下,縮短開放手術的切口,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縮小手術瘢痕。

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癌,可靠嗎?

腔鏡手術的最大優點是微創,能減小頸部的手術瘢痕,術後康復也更快。但它也有一定局限性,腔鏡下存在一些「盲區」,如Ⅶ區淋巴結等。

對ETS能否根治甲狀腺癌,專業界還有爭議,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謹慎選擇。此外,腔鏡手術對外科醫生的技術要求更高,手術費用也較高。

哪些患者適合做腔鏡手術?哪些不能做?

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或能夠接受ETS。根據國內外專家的共識,同時滿足以下5個條件的,建議做腔鏡手術。

•年齡15~45歲;

•惡性腫瘤直徑≤2厘米、沒有侵犯鄰近器官;

•沒有出現廣泛淋巴結轉移、轉移的淋巴結沒有相互融合;

•沒有上縱隔(上圖Ⅶ區)淋巴結轉移;

•患者對美容的願望很強烈。

有以下情況,則不能做腔鏡手術。

•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心肺功能障礙,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和手術;

•頸部做過手術或放療;

•甲狀腺癌二次手術。

腔鏡甲狀腺癌手術怎麼做?

ETS有多種方式,主要包括:

經胸乳入路

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術式,切口在乳暈處。它為醫生提供的手術視角與開放手術類似,方便操作。

它的優點是頸部不留瘢痕、胸前小切口瘢痕容易遮蓋,可以同時做雙側腺葉手術。但是,由於胸骨和雙側鎖骨頭的遮擋,對VI區淋巴結的清掃存在盲區,容易造成VI區淋巴結殘留,增加復發風險。因此,如果患者存在明顯的中央區淋巴結轉移,醫生會謹慎選擇這種術式。

經自然腔道

最有代表性的是經口腔入路,切口位於口腔內。

它的優點是體表無瘢痕、口腔黏膜癒合能力強,因而損傷小、恢復快,術後早期就可以全身淋浴,並且中央區淋巴結和喉返神經暴露更充分。

但由於切口在口腔內,可能增加感染機會。此外,醫生的操作空間狹小,手術難度增加。

Miccoli手術(腔鏡輔助甲狀腺癌手術)

這種手術是在頸部做一個小切口(通常2~3厘米),在內鏡輔助下切除甲狀腺。目前認為,對於沒有明顯淋巴結轉移的乳頭狀癌,它的效果與開放手術相當。對於頸側區淋巴結清掃,它能更好地顯示IIA及IIB區淋巴結,相對開放手術能更順利地完成。

對於擔心切口大影響外貌、側頸淋巴結轉移最大徑不超過2厘米、沒有淋巴結融合和外侵的患者,醫生可能首先考慮Miccoli手術。

但是,與開放手術相比,腔鏡輔助技術不能將手術部位充分暴露在醫生眼前,因此對於以下三種情況,醫生仍然推薦開放手術。

•頸部淋巴結轉移較多

•腫瘤外侵明顯

•局部血管發生黏連

機器人腔鏡手術

目前常用的是達文西機器人系統,醫生可以在三維、高清、放大的手術視野下操作,它比人手更精細、更靈活,還能避免人手的顫動,具有腔鏡輔助無可比擬的優勢,操作更加穩定可靠。但它價格昂貴、操作不慎可能造成組織損傷。

按照國內指南, 符合以下條件可以考慮機器人腔鏡手術。

•腫瘤直徑不大於2厘米;沒有侵犯氣管、食管和血管神經等鄰近器官

•沒有出現頸部淋巴結廣泛轉移、腫大淋巴結沒有融合固定

•上縱隔淋巴結沒有腫大

•患者知情同意,並且有強烈的美容願望。

有以下情況不能做此手術:

•頸部做過手術或放療

•孕期或哺乳期女性

•頸部短平、胸廓畸形等

•胸骨後甲狀腺腫

•分化型甲狀腺癌,有甲狀腺外侵犯累及周圍器官、廣泛頸部淋巴結轉移或腫大淋巴結融合固定、轉移的淋巴結囊性變;

•轉移淋巴結直徑大於2厘米,出現遠處轉移,甲狀腺背側腫瘤突出甲狀腺被膜外。

•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心肺功能障礙,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和手術

腔鏡手術可能有哪些風險?

腔鏡手術的併發症分為兩類,一類與甲狀腺手術本身有關,另一類則與腔鏡技術有關。對於前者,腔鏡技術的風險並不顯著高於開放性手術。後者主要包括暴露不充分可能造成的腫瘤殘留、操作不規範造成的腫瘤種植轉移等,醫生會通過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規範操作,儘可能避免這些風險。

更多有用科普,歡迎關注我!定期與大家分享!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

原標題:得了甲狀腺癌,我能選擇腔鏡手術嗎?

作者:王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共同撰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張婷婷醫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