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倒掉也不給窮人,這是資本主義的醜惡?課本其實也不全對

審度 發佈 2020-01-02T17:38:26+00:00

在課本上,這種行為被詬病資本家的自私與冷酷,只會剝削底層百姓,到了後來,學者們試圖以市場運作規律來論證這樣一種觀點:寧可傾倒牛奶也不願提供給窮人,並非只是出於自私,這樣做反而能夠儘可能地減小損失,維護市場運作。

熟悉歷史的朋友,肯定知道歷史上有這樣黑暗的一幕:20世紀30年代,當大蕭條席捲世界時,資本家們寧可將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也不願低價賣給窮人。在課本上,這種行為被詬病資本家的自私與冷酷,只會剝削底層百姓,到了後來,學者們試圖以市場運作規律來論證這樣一種觀點:寧可傾倒牛奶也不願提供給窮人,並非只是出於自私,這樣做反而能夠儘可能地減小損失,維護市場運作。



這種說法看起來高大上,其中隱藏著許多深刻的道理,但咱們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恐怕並沒有那麼複雜。先簡而言之,資本家傾倒牛奶的初衷或許確實不是為了噁心窮人,但這也絕不意味著資本家不自私;同時,所謂「市場」與「規律」那些聽起來冠冕堂皇的藉口並不能為此事開脫,但它背後的一些現實問題,也確實讓浪費成了幾乎唯一的選擇。但與課本不同,那段歷史裡,親手倒掉牛奶的恐怕不是資本家,但卻讓資本主義醜惡的一面更加令人憎恨。

在討論問題之前,咱們需先搞清楚當時美國牛奶產業是怎樣的。在那個時代,有多少家庭能喝上牛奶,這被視為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主要衡量準繩之一。而到了1929年這個時間點上,美國畜牧業發展迅速,牛奶價格也是節節攀升,當年,每100磅牛奶的零售價一度達到4.79美元,奶農在其中的收益比重也達到46%,幾乎占到一半。如此巨大的利潤吸引著大量農民轉向奶業,而在技術的刺激下,美國牛奶年產量更是以驚人的速度提升,1929年全年的產量達到110.5億美國加侖。



眾所周知,當時美國的市場過分強調「自由」,而並不是每個農民都有政治家和經濟學家那樣的宏觀眼光,只知道那條路子有錢掙就走哪條路。在這個大背景下,美國奶業其實已經發展過剩了,甚至畸形得可怕。咱們舉個具體例子:以威斯康辛州為例,全州有超過70%的農場養奶牛,而該州農場的總面積又接近65%——可以說,威斯康辛州幾乎到處都是奶牛,這樣的狀況已經十分可怖的。然而,奶農的數量卻有增無減。

問題是資本家們精明著呢,他們深知無論牛奶產多少,喝奶的人就那麼多,牛奶需求量總有個邊。因此,資本家才不會「照單全收」,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政府就對牛奶進行分級分類,根據牛奶乳脂含量和其他品質標準,對奶農和乳產品劃定成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奶農是有保障的,就是說他們產品的品質得到了上層社會的認可,而其產品會直接由政府或是相關機構出面收購,可謂是旱澇保收;而其他奶農美名曰「獨立奶農」,實際上就是自負盈虧。



縱使是大蕭條這樣嚴重的災難,民眾也需要有一段反應時間,而正是趁著這個間隙,資本家們玩了一手相當陰狠的操作。在1930年初,包括美國乳製品公司在內的美國奶業巨頭聯合提出了一套規則,他們以「保護市場」為由,將牛奶收購價格擺得很高,實際上,正如咱們剛剛所說,只有那一小部分「優質」奶農的產品被收購,而剩餘的獨立奶農根本沒人管。

或許在大蕭條初期,奶農們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然而不久,這部分不受政府和財團保護的獨立奶農就不得不嘗試著降價來提升銷量。除去政府給的收購價格,1930年中旬,牛奶已從近5美元的零售單價下降到了3.48美元;而到了1931年1月,牛奶零售價又降至2.25美元。隨著大蕭條破壞的加重,牛奶乾脆變成了「白開水價格」:到了1933年4月那會兒,每100磅牛奶的售價跌破1美元,根據當年紐約州的相關調查報告表明:「牛奶的實際收購價格已無法維持奶農生活,大部分奶農無法承擔生活必需品。」無奈之下,大量奶農宣告破產。

當奶農意識到他們被資本家欺騙之後,並非沒有嘗試反抗。然而,錢集中在資本家手裡,他們能做的也就只有搞搞示威遊行、當眾抗議這些不痛不癢的回擊了。1933年中,紐約州爆發了一次頗具規模的奶農抗議行動,大量獨立奶農走上街頭,想要以「罷工」的手段來逼迫政府為他們提供保障;幾個月後,紐約西部又爆發了一次規模更大的示威,不少獨立奶農當場傾倒數千桶牛奶,在這次活動中,群眾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200多人被捕,受傷者難以計數。



無奈的是,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一貧如洗的情況下,牛奶早就不是大眾生活的必需品了,美國政府和資本家甚至還巴不得奶農趕緊轉行以減少牛奶產量呢!對前者而言,只要有足夠的牛奶和乳製品來保障中上層社會的需求,其他多出來的部分恐怕都是累贅。而對獨立奶農而言,他們手裡積壓的大量貨品成了雞肋,賣也賣不出去;而牛奶的保質期很短,儲存它們需要花錢,就算想以白菜價賣出,光消毒滅菌和運輸費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到頭來恐怕是收不抵支。無奈之下,奶農們也只能把牛奶倒掉了。資本家或許也有倒牛奶這樣的操作,但比起前者,恐怕只算九牛一毛。

縱觀整個事件,正所謂「杯滿則溢」,歷史已證明了美國人曾引以為傲的「完全自由的市場」根本就站不住腳。就事件本身而言,無論是資本家收購牛奶並倒進大海,還是獨立奶農在無奈之下倒掉牛奶,結果都從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瀕臨崩潰的市場。然而,兩種做法給人的感覺全然不同,雖說奶農倒牛奶看似是主動選擇,但他們也是在資本家的欺騙與拋棄下做出的無奈抉擇。災難來臨,誰都可能虧本,唯獨資本家穩賺不賠。值得一提的是,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曾試圖挽救局面,但他的舉措也頗具爭議:政府掏錢以相對公道的價格從獨立奶農手裡收購牛奶,然後再偷偷倒進下水道——雖然結果沒變,但這至少給苦苦掙扎的奶農們帶來了一絲希望。



雖說我們不能把所謂「自由的市場」體制的弊端全都嫁禍給資本家,但後者的自私與唯利是圖仍被暴露得淋漓盡致;甚至在那些被欺騙和拋棄後陷入絕望的底層民眾的映襯下,資本主義的醜惡愈發彰顯。倒牛奶一事總被視為資本主義醜惡面的具體體現,但客觀地講,資本家倒牛奶是一回事,奶農倒牛奶是一回事,政府收購牛奶再倒掉又是另一回事。至於如今不少學者把當年倒牛奶那事論述成「最合理」且「對市場最負責任」的選擇,筆者認為,這不過是一種冠冕堂皇的自我開脫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