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羅馬為何讓步皇帝統治?民心所向,腐朽元老院早已喪心病狂

皓哥的歷史英雄譚 發佈 2020-01-02T17:46:50+00:00

在歷史的長河中,羅馬帝國的建立,常常被一些人認為是羅馬文明的倒退,羅馬共和國最終淪為皇帝統治的大帝國,因此,很多人也將凱撒的死,認為是共和精神的最終反擊,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有些不同,羅馬共和國的滅亡,並非是少數野心家的目的,反而是共和國的根基-羅馬公民們的選擇。

在歷史的長河中,羅馬帝國的建立,常常被一些人認為是羅馬文明的倒退,羅馬共和國最終淪為皇帝統治的大帝國,因此,很多人也將凱撒的死,認為是共和精神的最終反擊,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有些不同,羅馬共和國的滅亡,並非是少數野心家的目的,反而是共和國的根基-羅馬公民們的選擇。這裡不妨給出一個結論,在凱撒、屋大維生活時期的羅馬共和國,其本質上,就是羅馬上層寡頭,掠奪行省居民乃至普通羅馬公民的工具。

羅馬共和國始於公元前509年,這一在驅逐末代國王塔克文一家後建立的古典共和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展現了蓬勃的生命力,儘管也曾在公元前390年遭到凱爾特人的入侵瀕臨毀滅,但是在此之後,羅馬共和國不僅絕地重生,更是接連完成統一義大利、奪取西地中海、滅亡迦太基、吞併希臘、擊敗塞琉古帝國等等壯舉,一躍成為當時地中海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但是,羅馬共和國在這一過程中,性質卻發生了改變。

羅馬共和國在公元前390年絕地重生後,內部的權力,主要是由公民大會、平民大會、元老院、執政官、護民官等多個部分掌握,同時這些部分也會存在一個制衡關係,例如,平民大會和護民官,不時就會和元老院有衝突,這種關係雖然導致羅馬共和國在一些方面不夠靈活,但卻有效保障了共和國能夠有效處理公民之間的關係,保障底層羅馬公民的利益。不過,這個穩定的內部制衡體系,卻因為一個男人發生了改變。

公元前218年到公元前202年,羅馬共和國遭遇了在軍事史上有著赫赫威名的漢尼拔,這位出色的迦太基將領,憑藉著遠不如羅馬的國力,將羅馬軍隊打得節節敗退,幾乎將羅馬共和國逼到絕境。在這樣的情況下,羅馬人必定不可能再繼續依賴慢吞吞的內部體制了,因此,在長達16年的戰爭中,羅馬共和國將權力全部集中在一個機構,那就是元老院。

羅馬元老院,其實原本只是一個提供建議的機構,其內部的成員主要是各個大家族的族長,一般而言,卸任的執政官和護民官也會被納入元老院體系內。因為漢尼拔的威脅,這個機構一躍而起,成了統治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權力中樞。當然,我們也不能抹除元老院集權對羅馬的貢獻,畢竟也正是這一戰時措施徹底擊敗了漢尼拔。

但是,權力這種東西,放出去容易,收回來難,在戰爭結束後,羅馬元老院的權力並沒有被重新下放,而是被元老們牢牢把持了起來,平民大會、公民大會、護民官漸漸邊緣化,就連執政官,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成了元老院的傀儡。

那麼,元老院究竟掌握了什麼權力呢?簡單來說,主要有外交權、決定公職人員候選人的人事權、財政權、司法權以及要命的軍事權,考慮到執政官實際上也屬於元老院勢力,因此,羅馬元老院基本上徹底掌握了羅馬共和國的一切。

與此同時,羅馬共和國也有另一方面的變化出現。隨著對外擴張的節節勝利,羅馬共和國取得了巨額的財富,而加上大批行省居民的稅收,羅馬共和國的財政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寬裕,因此,羅馬共和國廢除了對羅馬公民的絕大多數稅收,由於沒有了根據財產徵收賦稅的影響,羅馬的富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另外,羅馬的富人同時也包攬了征服地區的許多礦產和大片農田,甚至還有人從軍隊的武器供應上收益頗豐,而這些富人中的頂層,自然就是元老院的元老了。

而普通的羅馬人,則是另外一番體驗了。過去,普通羅馬家庭,一般都是靠自家的土地過活,但是因為頻繁的對外戰爭,以公民兵為主的羅馬軍隊,常常要徵召普通公民參戰,很多羅馬人因此無暇顧及自家土地,往往在他們退役歸來後,只能看到自家荒廢的田地。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羅馬共和國掌握了土地更為適合種植莊稼的西西里島和北非,又和埃及托勒密王朝有了貿易的原因,羅馬共和國的糧食市場很快被義大利以外的糧食所占據,義大利本土的羅馬農民,很快就在市場競爭中失敗,許多人就連土地都被用來償還債務了。因此,在羅馬共和國財政充裕、上層財富蒸蒸日上的同時,羅馬普通平民的生活卻在日趨困難,這就是羅馬版的「國富民窮」。

這樣的變化,首先在軍事上出了問題。由於羅馬共和國採用公民兵制度,軍人只是臨時的職業,大多數士兵本職都是農民,由於生活的困苦,再加上貧富的日趨分化,羅馬軍隊的戰鬥力出現了嚴重的降低,因此,當曾經擊敗過漢尼拔的大西庇阿的孫子小西庇阿進攻迦太基時,他甚至不願意率領本國軍隊出戰,而是自己掏錢組織起了一支私家軍隊。還有一點,因為羅馬軍隊徵召的標準之一,就是對象的財產,而大量失去土地的貧民無法被徵召,結果,羅馬共和國越壯大,可用的兵源卻在相對減少。

這種情況下,羅馬上層,有一位有識之士跳出來了,這就是著名的格拉古兄弟中的老大,提比利烏斯·格拉古,他屬於羅馬頂層貴族的森普羅尼烏斯家族,按理來說是既得利益人群的一員,但僅29歲的他卻選擇了從平民角度開始改革。提比利烏斯的主要成就,就是後來貫穿羅馬共和國內戰的《農地法》。《農地法》的本質,就是對國有土地進行再分配,並斷絕國有土地遭到掠奪的可能。原來,羅馬共和國本身是有考慮到普通公民的問題的,因此按比例保有土地,以租借給普通羅馬人耕種,然而,在元老院的暗中操作下,這些土地絕大多數都被元老們占有,成了他們巨大農莊的一部分。

提比利烏斯的行為,自然遭到了上層的全力抵制,甚至他青梅竹馬的好友都跳出來反對他,不過,由於普通民眾的支持,《農地法》最終得到了執行。這時,喪心病狂的元老院眼見利益受損,就做出了一件喪心病狂的暴行,那就是趁著提比利烏斯在戶外演講時,讓大批元老帶著自己的擁護者,直接將提比利烏斯打死。

提比利烏斯死後,《農地法》的推行陷入了泥潭之中,幾乎名存實亡,直到後來他的弟弟蓋烏斯接著上台,繼續推行《農地法》,結果他的結局比他哥還慘,直接被元老院派出軍隊,連同支持者一起掃除,據說高達3000人死在元老院的刀下。

格拉古兄弟死後,元老院從此再也沒有遇到其他敢於觸動其利益的人。但是羅馬的軍隊戰鬥力仍然堪憂,這時,多虧了執政官馬略的出現,這個男人對羅馬的軍隊進行了從頭到腳的改革,簡單來說,就是讓羅馬公民兵變成了職業軍隊。有了馬略的改革,羅馬軍隊戰鬥力得到了質的提升,因此,很快便將入侵的日耳曼人以及南方反叛的努米底亞王國消滅,同時還繼續大力擴張。不過,馬略的改革,將大量貧窮的羅馬人吸納進軍隊,元老院利益下的犧牲品掌握了武力,註定了元老院權力帝國的崩塌。

後來,馬略和政治新星蘇拉發生了權力鬥爭,最終,出生貧寒的馬略在鬥爭的最後提前病逝,他的盟友秦納輸給了蘇拉,蘇拉掌握了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權力。這裡要說明一下,雖然蘇拉是羅馬共和國歷史上第一位終身獨裁官,但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貴族派」,心向羅馬元老院,而馬略則是「平民派」,因此,蘇拉在利用獨裁官身份大肆排除異己,將元老院的權力再度予以加強之後,選擇了辭去獨裁官職務,最終病死。

按理來說,元老院這時應該是高枕無憂了才對,可是,馬略改革後的軍隊,以無土地的底層民眾為主要人員,所以,這批人對於土地和財富的渴望早已蓋過了對羅馬本身的熱愛,這種心態,就被有些人利用了,這個人,就是日後被某些人認為是元老院一黨的龐培,而不是日後的凱撒。軍事才能卓越、功勳卓著的龐培,成了第一個帶領軍隊渡過盧比孔河的羅馬政治家,而討伐斯巴達克斯的克拉蘇,也選擇了與龐培合作,再加上後來的凱撒,三位野心家就此聯手,開始砸爛元老院的權力帝國。

實際上,凱撒在這一時期,又把古老的《農地法》拿了出來,在對其進行修改後,大力推行了起來,這也成為了日後凱撒爭奪羅馬統治權的資本之一。這個時候,從情理上講,羅馬元老院應該好好反擊「三頭同盟」才對,但是,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三頭同盟」比元老院更得人心,底層羅馬平民,其實是站在「三頭同盟」這邊的。

特別在凱撒戰勝龐培,成為羅馬最高統治者之後,凱撒更是對早已腐朽的元老院控制下的羅馬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這些改革,自然也觸及到了元老院的利益。這裡必須說一個人,那就是刺殺凱撒的布魯圖,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這個人被視為維護羅馬共和精神的勇士,但是,他卻是當時數一數二的高利貸巨商,因為他而傾家蕩產的羅馬平民不計其數,平日裡深受其他元老的厭惡。

實際上,最能反映元老院嘴上維護的羅馬共和國到底多得人心的案例,就是凱撒被刺殺後的事情了。按照刺殺者的想法,他們在刺殺凱撒之後,會到廣場演講,呼籲羅馬平民一同推翻有明顯成王企圖的凱撒派勢力,諷刺的是,這群人在凱撒死的當天,發現自己無人響應,而在凱撒被安葬後,更是遭到羅馬城內平民的圍追堵截,如果不是跑得快,恐怕得被活活打死。這些元老們,要麼是在自欺欺人,要麼就是沉浸在了一直以來的「歌舞昇平」之中,絲毫不知民心已失。

對於羅馬平民而言,嘴上喊著「共和」的元老院勢力,對他們不聞不問,不管死活,甚至還要踩上一腳,而像凱撒這樣的所謂「暴君」,反而推行了保護他們的政策,讓他們的生活有了好轉,顯然,該擁護誰,不該擁護誰,根本不用想。

因此,當布魯圖、卡西烏斯、西塞羅等刺殺凱撒的「共和派」被徹底掃除後,羅馬公民們基本沒有出現什麼哀悼的情況出現,對於他們而言,這不過是骯髒的元老院成員得到了應該有的結局。你要說羅馬公民們不知道後來崛起的屋大維等人的意圖,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數百年的共和生活,自然不會培養出一群毫不了解政治的公民,然而,正是這一群原本的羅馬共和國的根基,最終選擇了凱撒和建立羅馬帝國的屋大維。羅馬共和國就這樣在元老院的貪婪和瘋狂之下,被得到羅馬公民擁戴的野心家變成了歷史的塵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