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計時和計年的?

歷史控 發佈 2020-01-02T18:06:40+00:00

立在地面上的杆子被稱作"表",而平放在地上的刻度板則叫做"圭"。從這時起,便有了光陰的說法,並且通過分寸來形容時間的長短。圭表雖然很方便,但如果表不小心被碰倒了,影子長短就會發生變化,時間也就不準確了。後來人們發現,把杆子傾斜一定程度,無論什麼時候,影子都能夠均勻的投射到一個圓形

文/令史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19年即將告罄,在感嘆光陰似箭之餘,讓人不禁想到關於時光的最初鑑定。

​早在商朝時期,古人便發明了圭表計時,其原理便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長杆,通過影子長短的變化來判斷時間。

立在地面上的杆子被稱作"表",而平放在地上的刻度板則叫做"圭"。從這時起,便有了光陰的說法,並且通過分寸來形容時間的長短。

圭表雖然很方便,但如果表不小心被碰倒了,影子長短就會發生變化,時間也就不準確了。

後來人們發現,把杆子傾斜一定程度,無論什麼時候,影子都能夠均勻的投射到一個圓形的平面上,於是日晷便誕生了。



隨著日晷的誕生,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並刻在日晷上。日晷雖然很方便,但要是碰到雨天,雪天或霧霾天等情況,它便成了擺設。

所以到了漢朝時期,古人又發明了更為靠譜的漏刻計時,即在漏壺裡面盛滿水,中間插上有刻度的箭,通過水位降低來計算時間。

最常見的漏壺為一刻之漏,當時的人們把一天分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漏完一壺剛好一刻。所以我們現在把十五分鐘又稱為一刻鐘。

這種漏壺計時雖然不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但需要人不斷地往壺裡加水,特別不方便。

到了宋朝,人們在前人計時的基礎上發明出了上能觀天象,下能計時間的水運儀象台。它每隔十五分鐘就會有小木人自動敲鼓一次,每隔一小時就會有小木人打鈴一次,時間上的誤差不超過十秒。



其報時的核心部件便是現代機械鐘錶的核心部件——擒縱器。而同時期的歐洲還在用日晷計時,所以就連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等人都認為,水運儀象台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祖先。

但如此貴重的東西在當時只有皇家貴族擁有,老百姓最實用的計時方式還是看日頭和更夫打更。宵禁制度實行之後,古人把一夜分為五更,一炷香時間為一更,即現在的兩小時。更夫這個職業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慢慢消失。

有了計時,便有了歲月更替,所謂"歲"者,即為年,而曆法為紀年根本。按照標準,曆法可分為三類,陰曆,陽曆和陰陽曆。

而我國的傳統曆法是農曆,​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推行,至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許多天文學者認為,農曆是世界上最科學的曆法,其本質便是一種陰陽曆。



陰曆是通過觀測月亮來制定的,月亮圓缺的周期為一個朔望月,準確來說是29天12時44分;而十二個朔望月為一年,具體為354天8時48分。

陽曆則是通過觀測太陽來制定的,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一個輪迴為一年,耗時365天5時48分。如此計算下來,陰曆和陽曆差了足足11天。

為了更精準的計算時間,中國人發明了農曆,即用陰曆確定月,用陽曆確定年,而中間差的十一天,則用每隔兩三年閏一個月的方式補齊。這樣以來,用農曆既可以看月份,又可以看季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