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被伊朗朝鮮外交危機「硬核」夾擊,川普的選舉年開局不利?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1-02T18:14:33+00:00

一邊是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襲,當地示威者「跨年」抗議,美國指認系伊朗一手策劃;另一邊是朝鮮在辭舊迎新之際放狠話,揚言將推進戰略武器開發,沒必要再單方面遵守延緩核導試驗的決定。

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2020年收到的「新年禮物」有點糟心。一邊是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襲,當地示威者「跨年」抗議,美國指認系伊朗一手策劃;另一邊是朝鮮在辭舊迎新之際放狠話,揚言將推進戰略武器開發,沒必要再單方面遵守延緩核導試驗的決定。

今年非尋常年份,是決定川普能否贏得第二個總統任期的關鍵選舉年。孰料,剛開年就被兩邊「硬核」夾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調侃,伊朗與朝鮮的「雙重外交政策危機向川普致以(新年)問候」。這對志在連任的川普而言,是凶是吉?

「硬核」夾擊

年關也成了川普一道很難過的關。

2019年最後一天,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受到數百名伊拉克示威者衝擊。連續兩天激烈抗議後,示威者在1月1日撤離大使館。「美國應該收到我們的信息了。」抗議者說。

抗議者所說「信息」的潛台詞是憤怒。由於美國指認伊拉克什葉派武裝「真主旅」襲擊伊拉克基爾庫克附近一座軍事基地,導致一名美國承包商死亡,多名美國軍人受傷,美國在12月29日空襲「真主旅」加以報復,造成多人死傷。「衝擊美國大使館是為了發泄對美軍空襲的憤怒。」伊拉克巴格達大學政治學講師易卜拉欣·阿梅里說。

在美國看來,無論是之前襲擊軍事基地,還是之後衝擊大使館,幕後推手都是它的死對頭伊朗。美國認定,「真主旅」和抗議者都受到伊朗暗中支持。

美伊之間也為此爆發口水戰。川普在2019年12月31日接連發推,指責伊朗策劃了襲擊使館事件。伊朗則堅決否認,並警告美國勿藉機報復。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1月1日也發「推特」回敬川普:「首先,你什麼都做不了。其次,假如你富有邏輯……你會看到你們在伊拉克、阿富汗犯下的罪行……招致那些國家對你們的仇恨。」

朝鮮的「劇情」也沒按照川普預想的「劇本」在走。

朝鮮把2019年年底設定為朝美對話的「最後期限」,多次敦促美方拿出令朝方滿意的解決方案。但是結果未能如願。於是,朝鮮史無前例地舉行了長達4天的勞動黨七屆五中全會,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還做了「歷史性的」工作報告。金正恩沒有發表2020年新年講話,工作報告或許可視為另一種形式的新年致辭。只不過,金正恩在報告中就美朝關係及核問題的強硬表述,川普聽來可能會大覺逆耳。

金正恩一改此前對美克制的態度,公開批評美方在談判上缺乏誠意,一味拖延時間,從未放棄對朝敵視政策。

金正恩說,如果美國執意奉行對朝敵視政策,朝鮮半島無核化將永遠不會實現。朝鮮要大力推進戰略武器的開發工作,「全世界不久將目睹朝鮮擁有新戰略武器」。金正恩還提及,鑒於當前形勢,朝方沒有必要單方面遵守延緩核試驗和研製洲際彈道飛彈的決定。

分析人士認為,此番表態暗示朝鮮在2020年會走一條「新路」,即對外重新採取強硬姿態,有可能放棄此前有關中止洲際彈道飛彈試射的承諾。

金正恩在報告中還提出了「正面突擊」,要求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採取積極主動措施保障國家主權和安全。韓媒認為,金正恩的說法顯示朝鮮重返「核武開發和經濟發展」並進路線。

自釀苦酒?

來自中東與太平洋彼岸的兩股衝擊波,都與美國的兩個宿敵有關,一個是伊朗,一個是朝鮮,兩國還曾被美國前總統小布希貼上「邪惡軸心國」的標籤。兩大核問題也是長期困擾美國的難啃的硬骨頭。

美國輿論認為,被兩路「邪惡軸心勢力」「硬核」夾擊,預示著川普的伊朗、朝鮮政策的失敗,他所標榜的政策成果的破產。

為此,川普的對伊對朝政策在美國國內被無情「吊打」。

批評人士警告,與伊朗和朝鮮相關的華而不實的決策顯然是為推進川普自己的政治前景,而不是冷靜地評估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最終會適得其反。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理察·哈斯周二表示,在三年沒有國際危機之後,川普面臨與伊朗、朝鮮的雙重危機。「與伊朗的危機是因為他拒絕外交,與朝鮮的危機則因為他要求太多的外交。」「在這兩種情況下,川普都沒有接受傳統外交,沒有達成一項部分或臨時的協議。」

《紐約時報》則評論,總統打賭能夠孤立伊朗並吸引朝鮮,並堅信可以靠經濟槓桿——切斷德黑蘭的石油收入、允諾朝鮮投資前景並建造豪華海濱酒店來實現,但這並不容易做到。

就大使館襲擊事件來說,美國國內質疑,抗議是否意味著川普的極限施壓政策已破產?美國國務院女發言人摩根·奧特嘉斯在周三追問,川普的伊朗政策是否依然奏效?「川普對伊朗極限施壓,現在這一政策本身也在承受極限壓力。」美國「政治」新聞網評論道。

一些美國前官員和伊朗問題觀察人士認為,「極限施壓」政策已產生回火效應。其原因在於,一是川普政府對伊朗過於強調經濟制裁和軍事威懾,而忽視外交接觸,對伊拉克、黎巴嫩等其他中東國家也關注不夠,以致後者的什葉派力量易受伊朗影響。二是川普及其執政團隊經常發出混亂信息,對伊朗的政策目標也不統一,究竟要政權更迭,還是僅限於談判,沒有定論。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劉中民認為,美駐伊拉克大使館被衝擊凸顯了川普的伊朗政策陷入尷尬境地。除了動武,川普幾乎已用盡一切手段,從政治到經濟到外交,儘管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伊朗的經濟,也引發伊朗國內的抗議示威,但是無法達到顛覆伊朗政權的目的,也無法消除伊朗在地區對其他什葉派力量的影響。抗議者撤離大使館或許從孤立事件來看已結束,但是,由於美國在伊拉克存在多種設施和目標,未來還是會遇到類似麻煩。

不過,劉中民認為,近幾年,川普在處理中東事務時的策略也在動態調整。總體是在抽身回縮,但局部也在靈活應變,適當增加美國存在,以保護自身利益。比如,沙特石油設施遇襲後向沙特增派美軍,此次大使館受衝擊後也向伊拉克增兵。進入大選年,川普可能會要求盟友沙特、以色列在地區層面進一步發揮作用,並施壓伊拉克政府以管控局勢。但是,川普面臨的將是「按下葫蘆起了瓢」的尷尬局面。

對於朝鮮方面突轉強硬調門,美國媒體評論稱,朝鮮問題更為棘手,川普自以為打破常規,開啟了大膽而富有想像力的外交進程,但是他犯了關鍵錯誤——未能與朝鮮達成核凍結的協議,這意味著朝鮮可以繼續研製核導。

對此,上海社科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劉鳴認為,美國國內對川普對朝政策給出差評並不奇怪,因為長期對朝鮮的不信任主導了美國主流的對朝政策思路,一些體制內的精英人士也是根據與朝鮮交往的歷史經驗教訓對總統提出批評。而川普的做法與傳統戰略思維相悖,他以為憑藉由上而下的策略,將領導人的個人關係置於國家關係之上,就能控制和解決朝鮮問題,但在傳統精英眼中,川普的做法無非是作秀,是他失敗外交的一部分。

在劉鳴看來,朝鮮重拾核武開發與發展經濟並進戰略,以及川普在國內受到輿論壓力,都意味著無論是在對朝政策,還是內部整合上,川普都遇到很大的問題,顯示出他在處理朝鮮問題上的不成熟。「他想通過個人魅力尋求突破,但他無法超越內部政治結構,也無法超越美國對朝戰略的連貫性。」事實上,歷任美國總統在朝鮮問題上都無法取得成功,川普只是延續了美國對朝鮮問題的政治無能而已。

挑戰連任?

面對如潮批評,川普方面自然不會逆來順受,白宮、國務院、五角大樓都忙著為總統的政策辯護。但是,有一點,川普團隊不敢掉以輕心,那就是外交政策危機會否連累大選。正如CNN的評論,伊朗、朝鮮雙重危機疊加可能會嚴重影響川普的連任前景。連伊朗和朝鮮都捕捉到這一敏感點,「發生最新挑戰的時機至關重要,伊朗和朝鮮似乎都感覺到一個在彈劾陰影下和面臨改選的總統的脆弱性。」《紐約時報》寫道。

美國媒體稱,在大選年,川普或許會被那些富有爭議的外交政策拖累手腳。一旦伊朗或朝鮮局勢升級,則需要高超的外交手腕和明智的領導。這對川普的外交政策運作,無論是能力還是技巧都構成挑戰。

尤其是此次大使館遭襲,無疑會勾起美國大選歷史上的黑色記憶。大使館襲擊事件「讓川普的政治助手們脊背發涼,」《紐約時報》說,他們清楚地記得,發生在40年前的伊朗人質危機導致時任總統卡特連任失敗。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伊朗抗議者衝擊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並劫持美國外交人員。人質事件深刻影響1980年美國大選走向,最終卡特無緣連任。

不過,劉中民認為,衝擊大使館發生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所以引起輿論廣泛關注,但事件本身未對美國構成重大傷害,也不太會把美伊關係推向更緊張的邊緣,導致局面發生質的變化。美伊關係仍將維持不戰也不妥協、局部衝突持續的態勢。至於中東局勢會如何影響大選,那要看今年會否發生重創美國在中東利益的突發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也在「化危為機」,利用使館遇襲事件為自己貼金。他把自己應對這一事件與2012年時任總統歐巴馬處理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作對比,顯示自己應對有方,包括緊急增派美軍衛戍大使館。他強調「這不會是班加西事件」。

至於朝鮮態度的變化會否為大選年投下陰影,劉鳴判斷也不會對川普的競選連任構成嚴重挑戰。從半島局勢來說,相比2018年、2019年的相對緩和,2020年可能會出現緊張,但不會重回2017年劍拔弩張的嚴峻危機態勢。因為美朝均未關閉對話大門,這與2017年雙方完全隔絕的狀態截然不同。即使朝鮮局勢出現變數,也未必會成為川普的競選「包袱」,因為川普會果斷「甩鍋」,撇清干係。

CNN分析,不排除川普在朝鮮問題上重回「火與怒」的可能,但是川普不太會在大選年與金正恩攤牌,這會讓他失去很多東西,不僅打臉自己的外交政策,還將在選舉中失分,因為他聲稱已經讓平壤停止核導試驗,而這是他競選連任的核心「賣點」之一。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