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羅振宇們的知識火鍋

王冠雄 發佈 2020-01-02T18:16:37+00:00

之所以說「期待」,是吳、羅二人年終秀結束之後,的確有很多人吐槽、嘲諷,譬如「台上真敢說、台下真敢曬」、「知識的搬運工」甚至「年年有硬傷」云云。

首先,這不是一篇你期待中的「黑稿」——其實我很不喜歡這種站在被評論者本位的「非粉即黑」說法,取其約定俗成好理解,而已。

之所以說「期待」,是吳、羅二人年終秀結束之後,的確有很多人吐槽、嘲諷,譬如「台上真敢說、台下真敢曬」、「知識的搬運工」甚至「年年有硬傷」云云。自古物極必反,刷屏這麼多,自然會有人捧、有人罵,這才正常。

我想說的是,兩大超級知識網紅的演出秀商業上非常成功!因為其定位的成功、「出圈」、和先行效應,短期甚至中期(5-10年),我看不到有誰可以與之PK。

【知識演出「秀」】

站在知識產品經理的角度,我非常佩服吳曉波、羅振宇的操作,真正領悟到了這就是一場「年終秀」的本質。

秀是什麼?詞源是英語中的show,就是表演、展示給你看啊!你看看他倆,各大城市巡演(羅胖據傳因為簽了長約固定在深圳衛視)、賣票、黃牛,粉絲趨之若鶩、現場直播、在場刷屏,這和明星們的演出秀有什麼區別?唯一區別在於這是知識:娛樂明星們刷屏的是歌曲舞蹈小品之類的片段,知識明星刷屏的是金句。PPT也都是巨幕,一個大圖片、一個金句,設計本身就是要台下曬的。

演出,就要觀賞、要熱鬧,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嗨一起共鳴。這和瘋狂追逐鮮肉、女神的迷妹迷弟們沒啥本質區別。有人痛罵觀眾是「腦殘」,那我甚至可以抬槓說一句,天下粉絲皆腦殘!對,包括我迷空前絕後的邁克傑克遜、張國榮也都是腦殘,迷蘋果谷歌這樣人類商業史上夢幻般的公司也都算「腦殘」!「腦殘」其實就是一種徹底的喜愛和buy in。

即使外界再有批評議論,就像娛樂報導之於明星一樣,都是助威、都是流量、都是加持。而且,任何領域大家永遠只記得前幾名,就像那個著名的段子:珠穆朗瑪、K2之後的最高峰是誰?除了專家基本沒人知道。後面有人再想搞性質類似的「知識演出秀」,就很難了,只能更垂直。

作為一個前所未見的新產品,「知識演出秀」市場極度需要且稀缺,一開始就已經贏了!

【三個非議】

對每一年歲末年初上演的兩場知識秀,外界誇得很多,吐槽也不少。我粗略統計了一下,非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非議一,有人說「這倆大仙兄弟每年講完啥也沒記住,最多記住了一兩句話甚至一兩個詞」。這已經足夠了啊,多少領導講話、多少大佬演講,到最後你還不一定能記住啥呢!就像唯一一次在中國的維密大秀大家還只記得奚夢瑤摔倒了呢,要啥自行車啊。知識年終秀,信息太多了,太密集了,也很難有什麼主次之分,最後只能是觀眾個人選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句。

非議二,也有人說「什麼十大預測,其實是每個領域都預測」。這一點其實是很聰明的策略。我多次寫過,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一種隨機的布朗運動,即類似大自然中微小粒子表現出的無規則運動;需要技術突破、商業成熟兩個輪子驅動到了某個程度和節點才爆發的。過去五年,有誰能預測到信息流、直播、網紅、帶貨當年最火?大佬們、專家們、媒體們都只好包圍、大覆蓋,你要說「正確的廢話」也沒辦法。因為只有這樣才最安全,不至於被「打臉」。所以我從不預測。

非議三,還有很多人說「吳曉波羅振宇充其量是知識的搬運工,拿別人的金句去裝X」。坦率說,我倒覺得這不算批評,甚至覺得這是一種側面的肯定。中國傳統的知識變現渠道很窄,拜偉大的移動網際網路所賜,在線聽課、支付、直播、社交傳播的基礎設施已經非常成熟,加上社會轉型期的焦慮,才有了知識付費這一波紅利。至於「搬運工」,不就是渠道為王?所謂「拿別人的金句」,只要註明了並且支付合理費用,有什麼不好?

必須強調,對於年終秀中的個別所謂「硬傷」,無非是詞語、數據等不正確,也無需為尊者諱。錯了就是錯了,承認和改了就行了,從這一點你也該明白這篇也不是啥吹文。

【「出圈+下沉」的精英降位】

如果你留心看一遍誇獎和批評,就會毫不驚奇地發現:吐槽的多在圈內,表揚的多在圈外。所以為什麼我反覆強調大家一定要「出圈」啊!

這就是許多知識分子念茲在茲的「出圈」——即突破圈層,從小眾走向大眾。我前年就寫過:所謂知識付費的這一波網紅只有吳曉波、羅振宇他倆真正「出圈」了!包括吳聲金錯刀李善友等老師還是相對在圈子內。所以,兩人搞得起面向全網、全國觀眾的年終知識秀,本身就是一種實力和地位的市場體現。誰不想搞?我也想搞呢!但如果搞也只能局限在小圈子內啊。

還有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就是:知識下沉。行業公認,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的主要增量紅利其實主要來自下沉市場,也就是「北上廣深」和白領們瞧不起的三四五線城市、鄉鎮結合部。現在,中國科技媒體和VC圈已經言必稱下沉紅利、小鎮青年」……但注意,我的意思並不是聽吳曉波、羅振宇年終知識秀的是所謂「五環外人群」,實際上其現場觀眾還是在中國社會中處於相對中高層的(否則打不起飛機、買不起票)。這個下沉,是指以往高大上的泛財經、泛科技知識,受眾面急劇擴大,需求更大了。吳曉波、羅振宇的打法更下沉了、接地氣了。

我的朋友資深媒體人魏寒楓如是評論「下沉」、「接地氣」的社會意義:「技術的進步使得可以全民參與某種活動,而全民參與則必須降低品格。因為技術進步本身所意味的品格現代,使得大家可以接受傳播的品格降位;而精英級流行人物因為要獲取全民參與的市場,也從另一面合謀這種降位。」

所以,這是一場精英主動「降位」、從而完成知識「下沉」。這是令人矚目的商業成功,也是中國社會距離轉型期的局部題中應有之義。

【結束語】

構思文章時我一直想,用什麼比喻這兩場秀最形象、最貼切?看到家宴上熱氣騰騰的火鍋,我恍然大悟。吳曉波羅振宇們的「年終知識秀」本質上就是火鍋!

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愛吃火鍋?生活壓力太大,群眾需要重口味宣洩,口腹之慾滿足感。而火鍋其樂融融,邊涮邊扯,符合中國人愛熱鬧、愛群居的心理。最重要的是話題性強,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社交方式,熱氣蒸騰就是持續高潮的氛圍……用來對應什麼領域都說、金句不斷、又熱氣騰騰的「年終知識秀」,是不是絲絲入扣?

老外愛紅酒,我們愛火鍋,各人口味而已。甚至可以很嚴肅地說一句:這也是消費升級,這也是社會進步,甚至這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當然,你看不爽也可以吐槽,「吐槽大會」不也很受歡迎嘛?

此處宜套用羅胖今年的金句收尾:做事的人直面挑戰,躬身入局。

PS:最後似乎有必要交代一句很流行的作者利益相關:本人和吳曉波羅振宇挺熟,二人都曾為我新書《超級帶貨——吃住拼多多頭條快手抖音小紅書知乎紅利》作序。但此文立場客觀,且創作過程並無任何交流。

王冠雄,新經濟觀察家、意見領袖,首個豎屏科技脫口秀雄辯·科技show主講人、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網際網路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4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於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台,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