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儒教有什麼矛盾,為什麼他們會互相看不慣?

博文書苑若愚談白 發佈 2020-01-02T18:48:08+00:00

或許和當前國際形勢有關,一提起基督教,便有不少反對聲音,認為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工具,目的是影響中國文化。

或許和當前國際形勢有關,一提起基督教,便有不少反對聲音,認為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工具,目的是影響中國文化。

對於儒教也一樣,一提起儒教,也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儒教很世俗,主張等級觀念,不符合現代社會的潮流。

其實這兩種看法,不存在根本矛盾,沒必要爭論其中的是非曲直。根據中國文化的「和諧」精神,基督教和儒教在某些方面可以對話、溝通,可以做到「共生、共存」。


基督教和儒教有差異性嗎?當然有,兩者的差異性主要表現為:

一,基督教信仰上帝,儒教要麼是無神論,要麼是信奉「自然道德」。

基督教信仰上帝眾所周知,因為這是基督教的根本;除此以外,基督教還信仰耶穌,這也是基督教的根本,是基督教和猶太教的重要差異。

儒教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先秦孔子之學,二是孟子之學,三是荀子之學,四是漢代董仲舒之學。

其中,和基督教思想有些相似的是孟子和董仲舒之學。

孔子的思想很辨證,他既不崇拜上帝,也不迷信天命,所以孔子的思想四通八達,極為靈活。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人性的根本;換言之,人性無所謂「善、惡」,人心的善惡皆出於「自覺」;如果一個人有理性,能夠兼顧別人的利益,這就是性善;如果一個人被私慾控制,完全不顧及別人的利益,這就是性惡。

所以孔子的思想很辨證,不僵化,不死板,這是孔子的聰明智慧。


孔子以後,儒學「一分為八」,走向分化,如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董仲舒的神學儒學。這是孔子思想的後續發展邏輯。

從宗教層面說,孟子和董仲舒的儒學思想已經接近宗教。

孟子說,人性本善,這種看法包含心理的宗教情結(如德國社會學家西美爾的宗教理論)。

《中庸》以「天命」解釋儒道,已經走向宗教,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漢代董仲舒把儒學神學化,用「陰陽五行」論解釋儒家倫理,這已是典型的宗教精神。

雖然儒家沒有形成像基督教那樣的宗教社會,但儒學的神學化實從董仲舒開始,自此以後儒家和宗教精神扯上了關係。

用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話說,儒家的宗教精神是信仰道德,可稱為「人文宗教」,又叫「儒教」。

從差異性上看,基督教信仰的上帝是人格神,是宇宙的造物主;儒家信仰的「道德」來自「天理」,即大自然:道德是自然的符號,兩種文化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二,基督教主張平等、博愛,儒教提倡等級、尊卑,這是兩種文化的又一不同。

儒教提倡等級和秩序,這一點人們都知道。孔子思想包含兩大元素:一是禮,二是仁;「禮別異、樂和同」是儒家思想的最好註解。

所謂「禮」,是把人和人區分開來,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謂「仁」是人的「愛心」或「同情心」,目的是調和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和對立;用階級分析術語說,是為了調和社會成員的緊張、對立關係。

這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也叫「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道德辯證法;換言之,人和人之間首先要講等級,然後講「愛心」。

從人倫道德層面看,基督教和儒教存在差異:基督教提倡人和人的平等——四海之內皆親人;儒教提倡人和人的不平等——不僅僅是貴族和平民的不平等,平民之間也要有區分,如兄弟、朋友、夫妻等。

如果只看到儒教和基督教教的差異,就可能產生矛盾;要麼認為基督教比儒教高級,要麼認為儒教比基督教先進。如何理解和看待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其中有兩個原則:


第一,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不一定導致「矛盾」或「對立」。

從概念意義看,「差異」和「矛盾」或「對立」是含義不同的概念:「差異性」不包含情緒或偏見,是對文化特性的描述;「對立」或「矛盾」則包含情緒或偏見,是基於某一立場,對某一文化做出的價值判斷。

換言之,「區別」不一定產生矛盾,「對立」已經是「矛盾」。

從起源上看,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和特定自然條件或社會條件有關,不可強求一致,這是一種常見的歷史現象。

如儒家文化是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反映;埃及文化是埃及宗教社會的反映;希臘文化是雅典商業文明的反映;基督教是古猶太教文明的反映,等等。

從此意義上看,文化之間的差異不一定意味著對立,不一定非要產生矛盾。這也是中國「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

儒家說,君子「和而不同」——有修養的人應理解與尊重和自己不同的意見。

道家也說,同則不濟,和則相生——「差異性」使得自然界的生命生生不息,一旦趨同則會扼殺自然界的生機。

從此意義上說,基督教和儒教可以進行對話,通過交換思想理解彼此的差異。這是一種尊重,也是寬容。


第二,基督教和儒教存在某些相似性,它們可以進行「對話」與溝通。

儒教雖然強調人和人之間的等級、界限,但同時強調人的同情心,如孟子的惻隱之心、王陽明的「致良知」。這些看法都體現出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

基督教的「博愛」和儒家的「仁愛」思想雖然有差異(博愛不講「條件」,「仁愛」講「條件」),但兩者都重視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重視人際關係的和諧。在這一點上,基督教和儒教可以進行對話。

再者,儒家歷來反對武力,崇尚和平;主張以禮待人,以理服人。這種觀念對於建立人和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人和社會的和諧關係、國家之間的和諧關係,都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基督教雖然曾經發生過「十字軍東征」(公元12世紀),也曾經壓制過理性和科學,但都已經是歷史事件。原始的基督教精神是反對武力,倡導和平。

如耶穌的傳道即包含這種教義。耶穌主張,人和人之間應互相理解,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反對使用武力,反對流血衝突。比如耶穌就是因為宣言「非暴力」信仰,才被猶太教保守勢力所仇恨。

在主張和平、反對武力或暴力的思想上,儒教和基督教同樣可以進行對話。

無論如何,進入21世紀的現代社會是文明社會,文明社會的表現不僅僅是物質生活,還包括精神生活以及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

要想做到這一點,起碼需要人和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關愛,這也是中國傳統「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

@�k�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