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再難也要把孩子留在身邊,3歲前錯過的親情,三種結局等著你

孕媽咪育兒經 發佈 2020-01-02T18:49:03+00:00

爹媽工作忙把3歲孩子寄養鄉下,假期接娃,卻被喊作「叔叔阿姨」前幾天朋友小荷聊起了他們夫婦把孩子送到鄉下婆婆家的經歷,讓她悔不當初。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在生活壓力大的今天,許多家庭都是「雙職工」模式,夫婦二人一起掙錢養家,一起分擔家務。可是這樣做雖降低了經濟壓力,卻並沒有解決另一個頭疼的問題——教育壓力。

兩者權衡之後,不少家長決定把教育壓力轉移到老人身上,讓長輩幫忙帶娃換取輕鬆。然而這樣做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不僅傷害親子感情,還出現了教育失當的新問題。

爹媽工作忙把3歲孩子寄養鄉下,假期接娃,卻被喊作「叔叔阿姨」

前幾天朋友小荷聊起了他們夫婦把孩子送到鄉下婆婆家的經歷,讓她悔不當初。小荷和丈夫在某中學附近經營了一家餐館,從早上四點鐘就開始忙,直到晚上十點,學生們都下了晚自習,他們才能回到家休息。

雖然生意紅火,但小荷夫婦也沒有時間照顧才三歲的女兒,平日裡只能拜託鄰居幫忙照看。可時間一長,小荷也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於是她和丈夫商量把女兒送回鄉下,讓婆婆幫忙照看幾個月,等學生們放假了,餐館也不那麼忙了,再把孩子接回來。

老人也沒有拒絕兒子兒媳的求助,在她看來照顧孩子不過是多雙筷子。於是小荷和丈夫安心工作了幾個月,才趁著假期回到鄉下接女兒。可是女兒看到父母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驚喜,反而露出疑惑的表情,像是不認識爸爸媽媽了。

雖然婆婆在一旁反覆提示孫女叫「爸爸媽媽」,可是孩子害羞得不肯開口,最後只說了一句「叔叔阿姨」。小荷聽到孩子對自己的稱呼,心疼又難過。帶女兒回家之後,她與丈夫決定送女兒上幼兒園後聘兩個幫工,這樣就可以白天工作,孩子放學後也能留出時間照顧她。

小荷的改變自然對孩子的成長有正面意義,三歲也是寶寶們最依賴父母的階段,倘若他們夫婦仍然選擇忙工作,那麼錯過的教育、成長和親情又該如何彌補呢?

養育小孩註定犧牲,是否爹媽身邊長大的區別很大,孩子的未來也在父母的選擇中被決定。

一、不在爹媽身邊長大,或許讓孩子有不太好的改變

1、變成唯我獨尊「小皇帝」

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都是在老人的養育下成長的,這其實帶來了「隔代親」的問題,老人的確能做到悉心照料,可他們也會因為對孩子盲目的愛而變得沒有底線,對孩子言聽計從、捨不得批評和拒絕。這種以孩子為絕對中心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變得驕縱跋扈。

2、變成內向自卑「小可憐」

大家應該都見過0-3歲的寶寶像小尾巴一樣跟在父母背後的畫面吧,他們渴望愛、想要依賴,因此不願陪伴孩子的父母也讓他自認為「沒人要」,無法感知愛、更無從依賴。

3、變成暴躁叛逆「壞孩子」

為了強調自己的存在感,部分孩子還會用不當行為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以為只要做錯事就感受到關心。久而久之,孩子為了得到關愛就開始「使手段」,只是為了被重視。

二、倘若父母願意改善教育孩子的方式,多多陪伴,能讓孩子受益匪淺

1、陪伴可以滿足孩子心理需求,讓孩子更自信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能在媽媽身上得到安全感,隨著一步步成長又能與父親建立情感聯繫,因此父母的陪伴無法代替,它能帶來巨大的安全感,讓孩子不會患得患失、畏手畏腳。而安全感和愛也成為了孩子的底氣,父母不斷滿足其心理需求,讓他們也變得自信。

2、陪伴讓孩子信任和依賴,增強親子關係

感情的培養源於長時間的相處,所以陪伴讓親子間感情更加和諧。為什麼部分家長會面臨孩子不認識自己、喊「叔叔阿姨」的情況,正是因為長期疏離導致親子間感情淡化。相反對孩子好、願意陪伴孩子的家屬能得到他們的信任和依賴。

3、陪伴也是一種教學方式,孩子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學習,生活,思維方式都是在與家長的相處中學會的,這歸功於他們的模仿能力。因此父母應該成為孩子努力的榜樣,讓他在性格形成與發展的階段接觸到正面影響。

三、陪伴並不是待在孩子身邊,高質量陪伴更值得擁有

許多家長沒有能力花大量時間陪伴孩子,因此短時間但高質量的陪伴顯得更加珍貴。真正的陪伴絕不是指父母待在孩子身邊卻忙著自己的事,如果父母與孩子在相處之後能感受到心靈的貼近,才算是完成了高質量的陪伴。

但是要怎麼做才算是與孩子交心呢?家長們可以試著從專注的交流開始,與孩子溝通時,建議父母儘可能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納他的情緒、享受與他相處。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年紀小,就以敷衍的態度和他聊天。孩子能感受到家長的認真和尊重,就算交流的內容只是「今天做了麼」、「為什麼喜歡佩奇」,父母的傾聽和回應也可以讓孩子獲得被重視的快樂。

另一種高質量陪伴的方式是共同經歷,比如一起玩遊戲、旅遊、做飯等等。當孩子和家長都全身心參與到某件事中的時候,雙方不僅獲得了交流的契機,更站在同樣的位置體會對方的感受。久而久之,共同的經歷會形成親子之間的聯結,讓他體會到被陪伴著的樂趣

從陪伴中,可以看出父母對教育的用心程度。當家長在真誠與孩子相處、努力培育他們成長時,他們自然也會有正面反饋。

養育孩子雖有犧牲,但當大家決心要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應該做好準備負擔起另一個生命的未來,否則永遠都無法成長為合格的家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