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被人多次光顧,3次「靈異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無法解釋

閒雲歷史 發佈 2020-01-02T19:39:37+00:00

在他們之後,雖然也有著不少皇帝做出了卓越功績,可談起知名度,就比這幾位都遜色了不少。只可惜在他入土後,他的墳墓卻三番五次被人「光顧」,但光顧是光顧了,這幾次都鬧了些事情,讓專家都無法得出合理的解釋。

在我國將近1800多年的封建朝代當中,在自己在位期間,做出卓越功績的皇帝可說不上少。但是論起對後世的影響和功績,恐怕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和漢唐兩代的那幾位明君吧!在他們之後,雖然也有著不少皇帝做出了卓越功績,可談起知名度,就比這幾位都遜色了不少。

然而,盛世也不是每個朝代都有,若是說起離我們最近的盛世,那恐怕就是清朝的康乾盛世了。作為主角的乾隆,在清朝的皇帝當中,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雖然其盛世基盤有很大的功勞,都是他的上任做出的,但是他對這些的穩定,也是有不小的功勞的。只可惜在他入土後,他的墳墓卻三番五次被人「光顧」,但光顧是光顧了,這幾次都鬧了些事情,讓專家都無法得出合理的解釋。

在乾隆的一生當中,可以說是整個清朝文化最為盛行的時代。除了詩詞歌賦之外,他還對那些古玩文物,都有著不小的興趣,這使得手下的大臣,還特意搜刮民間珍寶,只為了討他歡心。這一來二去,在乾隆年間,不少好東西自然是陪在了乾隆身邊。這樣雖然壞處不少,但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乾隆將很多東西,都帶入了自己的陵墓當中。給後世考古學家提供了不少「方便」。但在考古行為被國家重視之前,就有人帶著軍隊,看上這個「藏寶庫」。

1928年,自立為王的孫殿英,就曾經帶著大軍,準備公然進入乾隆的陵墓。據當時的守墓人描述,他親眼看著那些士兵,用武器硬生生撬開了前三道封閉的石門,並且準備進入最後的石門,到陵墓里搶東西。但是無論怎麼樣都打不開,甚至用圓木模仿攻城錘撞石門後,這個石門都只是鬆動,而不是破開。這讓孫殿英自然是很不爽,於是下令用火藥炸開,隨著一聲爆響,興奮的士兵們準備衝進去大肆掠奪。可這前腳剛剛進去,後腳就有人大聲喊叫,跑了出來。

孫殿英帶著守墓人進去一看,原來頂著第四道石門的,不是什麼東西,正是乾隆的棺材。要知道,在史書中記載,乾隆的棺材是用數噸的石料加工而成的,而且一個偌大的墓室,會有人將皇帝的棺材放在大門口麼?怎麼想都感到奇怪,於是孫殿英不敢久留,帶著士兵們就撤退了。

此後清朝的人趕來,將被毀壞的墓室重新裝修,將乾隆重新放回了原來的位置。但是這事可還沒完,孫殿英怕了,不意味著其他的人就怕了。時隔不久後,仗著自己膽子大的傢伙們,就聚集在一起,準備進去撿漏。見到上次的石門還沒有修復完,他們很容易就進入到了乾隆的墓室當中,但是這一進去,奇妙的現象又出現了。

乾隆的棺材再一次,移動到了墓室的門口,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要知道這之前可是有人重新修整了一遍的,第一次若是說這幾百年來,受到地震的影響,還算是情有可原,這第二次又是什麼原因呢?這些盜賊可沒有膽子去想,見到這種情況,立馬就有人掉頭就跑,還有人嚇得腳軟,哭爹喊娘。直到最後那些遺老們,才姍姍來遲收拾殘局,將這些重新歸位。

而這些鬧劇,都被記錄在了歷史資料當中,讓第三次到來的考古隊員們,留了一個心眼。對這座陵墓里出現的事情,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奇怪就奇怪在,這一次,考古隊員們依然遇到了這個現象,但是早有準備的他們,卻無法得出一個比較可信的解釋。但是科學就是科學,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著自己的道理。考古隊員們圍繞這個現象,提出了不少假說,其中比較合理的,就是在陵墓裡面,出現了漏水現象,並且帶著棺材浮到了門口,水退去之後,棺材自然就留下來了。

但是這個假說,卻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漏洞。那就是要有多少水,才能把重達數噸的石料,浮起來,並且讓它運到墓室的門口。這就難倒了考古學家們,根據《寶熙日記》中的描述,乾隆的墳墓裡面,的確存在著漏水的現象,但是最多積水,也就只有說三四尺,也就是不到幾米,原因是在墓地底下存在著泉眼。若是泉水的衝力,那麼棺材的移動,不可能沒有損傷,可研究人員也沒有發現棺材出現明顯的損傷。因此,水浮石棺的理論,目前仍然是主流,但是卻欠缺足夠的證據,專家也只能做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而已。

參考資料:《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