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佛光燦爛的「東亞武將第一強國」?

知泰國 發佈 2020-01-02T20:07:30+00:00

常有人說,泰國,是一個屬於將軍的國家。這句一語雙關的黑話,不僅挑明了泰國軍方在這個國家中的政治角色,也順便指出了一個十分具有泰國特色的社會現象。

常有人說,泰國,是一個屬於將軍的國家。

這句一語雙關的黑話,不僅挑明了泰國軍方在這個國家中的政治角色,也順便指出了一個十分具有泰國特色的社會現象。

泰國的將軍,真的特別多。

多到泰國人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對勁的程度。

膨脹:

「王國武將」的自我增殖

泰軍「高官過剩」是一個延綿幾十年的老問題。

泰國軍隊是1932年「君主立憲制」新泰國的實際締造者,也是這個國家長期以來的直接統治者。半像幕府,半如北洋。

歷史上的文官總理,不是徒有虛表,便是曇花一現。

在1930年到1990年的漫長歲月中,泰國政治實際上的話事人,一直是各路派系的將軍和「元帥」們。

這種「軍政」傳統,造成了兩個結果——軍人的權貴化,權貴的「軍事化」。

在軍隊內部,軍銜逐漸成為了一種榮耀,一種爵位,一種具有強烈的政治加成效果的頂戴花翎。

軍方高層頻繁隨意地向下頭,大量派發和販售軍銜,左一個宣慰使,右一個大將軍,將許多實際上僅是「校尉功能」的中層軍官,在名義上給拔擢成了各種「將軍」。

而外部的民間權貴,也將軍裝當成一種保護色,競相結交將軍,聘請將領,或者乾脆想方設法給自己弄一個軍官的虛銜。

久而久之,泰國的將軍的「人口比例」,出現了巨大的膨脹和失衡。

將軍多了,軍隊規模卻並不隨之擴大,實際上就是給個虛名,就像某些公司特別喜歡給銷售人員「項目經理」的頭銜一樣,給你將軍的名分,到頭來你還是要做校官和尉官的基層工作。

而勝任了「將軍」的軍官,往往不願意繼續處理基層事務,而是認命新的下屬,去「助理」自己實際承擔的日常事務。

將軍越來越多,軍銜越來越高,幹事的人卻越來越少。泰國軍隊像是一個頂著巨大頭顱的瘦子,頭部和身體的比例,變得越來越不協調。

由於受國會限制,美軍之中,每1600名士兵里,才會有一個「將官」。

英軍更加嚴苛,全軍之中只有五六個「四星上將」,平時能當個上校就已經是天大的官,平白無故根本不會隨隨便便給人封一個「將軍」。

至於泰軍,40萬軍隊中,居然有0.5%的人是將軍。將領總人數達到1700人,平均每235名官兵,就能分配到一個「將軍」。

在英美軍隊中,高級將領寥若晨星。而在泰軍中,中將以上的高級將領居然有400多人!整個曼谷城裡,據說居住著300多名高級將領,這些將軍們再加上一堆副官、傳令官、勤務兵,光是這幾百個「將軍府第」里的總兵力,就已經足夠鎮守曼谷了。

將軍多了,就會有點尷尬。

泰國的主要鄰國緬甸和馬來西亞,軍隊體制,承襲自英帝國軍隊,將軍人數較少。

於是,當緬軍和泰軍進行軍事交流,或者雙邊會談時,經常泰國這邊派出一個「三星大將」,緬軍只來一個中校團長,雖然大家手下的兵員人數都差不多,但是級別差距實在太大。

按世界一般的軍事原則,就算是不同國家的軍人,在見到比自己軍銜更高的軍官時,也要恭恭敬敬地立正敬禮。而泰軍將軍這麼多,一個考察團20個人裡頭倒有6個將軍,緬軍甭說簽約了,光是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都渾身不自在。

如果非要職銜對等呢?

那麼緬甸的將軍們,恐怕就沒時間干別的了。

主神牌:

泰國將軍們的實際作用

要這麼多將軍,是要幹啥呢?

自80年代對越作戰以來,泰國軍隊已經很久沒有正經打過什麼大仗了。這麼多將軍,顯然不是拿去火線衝鋒的。

在「軍隊政治化」和「政治軍隊化」的雙重作用下,「將軍」的實際作用,實際上就是拿去參與官僚政治。

以及,參與權力與財富的置換,實現東亞社會常見的「權力尋租」與「財富變現」。

在泰國軍方成立「人民國家力量黨」之前,泰國的將軍們,是可以自行選擇依附投靠不同政黨的。


將軍們通過與政黨政客結盟,建立人脈,獲得收益。

至於政黨和政客,也需要找一個將軍作為「護身門神」,像是吉祥物或者壓艙石一般不可或缺,你要是在江湖上混,自家政黨都沒個管用的將軍,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一旦政黨在國會中得勢,將軍本人變也會得到更好的提升和認命。將軍能夠步步高升,下頭的秘書特助勤務兵,自然也能水漲船高,雞犬升天。

至於泰國軍方高層,也樂於大肆向軍隊批量供應「將軍」的名號。

反正,將星不用錢,軍餉也是財政部撥付。多認命幾個將軍,一來可以保證軍隊的穩定和團結,爭取政治人士對軍隊的支持,壓制反對派的攻擊;二來也能讓將軍們自己有更多的門路去參與政治事務,實現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

在泰國,人民敬畏軍警,一名將軍即便在60歲「到站下車」,正常退休,也可以發揮餘熱,在金融機構、國有企業、航空公司、電視台和報社之類的公司里,當一個「執行董事」,繼續用自己吉祥物一般的威望和人脈,去庇佑自己容身的所在。

在軍隊里,一名二星將軍的薪水,也就和一個一般白領差不多。

但是進入民間公司擔任董事,個人收入立刻會發生質的飛躍。至於位高權重的四星將軍,進入泰國一線企業,基本上工資隨便你開。

平常逢年過節,企業活動,尾牙年會什麼的,請一個「泰國將軍」來到場助興,也一直是泰國企業(尤其是華商企業)的標準動作。

這麼多年在泰國,企業活動的稿件,哪個不是XX上將,XX司令開頭呢?

至於,泰國軍隊是否需要這麼多將軍;泰國軍隊能否養得起這麼多將軍,以及將軍的職稱是否有「明碼標價」的嫌疑,這個,咱們就不好說了……

畢竟,人在屋檐下嘛,老漢也不能瞎說。

裁撤:

無果而終的軍隊改革

其實,早在20年前,泰國人便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發現了泰國的將軍們有點過度供應的趨勢。

這些年,「下架將軍,裁撤冗員」的呼聲和努力,一直沒有斷絕。

但是,因為顯而易見的原因,這項努力一直未能成功。

他信執政時期,出於「強警弱軍」的政治考慮,出身警中校的他信,首次公開提出泰軍高官過剩和軍事科技落後的問題。

他信直接指出,泰國軍隊尉官不足,而將軍則比實際需要超額100%。2003年時,泰國三軍共有1273名將軍,其中少將963名,中將230名,上將80名。在泰軍40萬軍人中,每300名軍人中就有一名將軍,而其中700名將軍是不必要的閒職。

他信的「裁軍」方式,是「退休不退錢」,鼓勵多餘的或不稱職的將軍「提前退休」,但是薪水照發,同時允許退休將軍做生意,可以為私營部門服務。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他信沒能讓將軍們退休,而是被將軍們退休了。

而泰國將軍的數量,依舊在不斷增殖。從2003年時的1200人,增長到2019年的1700人,增長了三分之一。

平均每年,泰國君主都會認命大約900名將軍,但這絕不意味著泰國只有900名將軍,將軍的總人數始終有增無減,這其中的區別,不過是嫡系和雜牌,得勢與閒置的差異罷了。

十餘年之後,素妲叻、塔納通領導泰國反對黨力量,以更為激進的方式,對泰國軍隊提出改革要求。

這次,反對派不僅要將軍們「遠離政治」,還要廢除泰國的義務兵役制,縮減軍費,裁汰冗員,從根源上遏制軍隊對國家的掌控力。

然而,說歸說。在反對黨在大選中「敗給」軍方之後,實在看不出這種要軍方揮刀自宮的訴求,有任何實現的可能。

軍隊,保家衛國,攘外安內,是一個國家的定海神針——甚至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命運,最終的裁決者和拯救者。

但是,一旦軍人不僅僅滿足於保衛國家,它就會越殂代皰,寄生於國家的肌體,成為國家本身,蛻變為國家命運幕後的掌控者而非保衛者。

當武將登上廟堂,武將便不再是武將,廟堂也不再是廟堂。

在可預見的未來,在泰國軍方又一次進入「長期執政」歷史周期的眼下,泰國軍隊的規模還會增長,裝備還會更新,將軍的陣容,想必還會繼續膨脹。

直到泰國軍隊「將星閃耀」,一舉成為世界上武將人數最多的「武將之師」,成為藍星之上一支華麗而又時髦,高端而又名貴的奇特軍隊。

這樣一支將軍比坦克還多的軍隊,會在戰場上有怎樣的表現,又會如何領導和這個國家?

難說啊。

(文/岳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