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涉精神傳銷,監管不能缺位

法治周末 發佈 2020-01-02T21:58:04+00:00

如果王陽明心學只是變成認識和提升自我的一種思想資源,本來是好事,可是從致良知四合院的行為方式看,更像是把王陽明心學當成一種洗腦的工具,這就不僅讀歪了經典,更涉嫌違法。

敬一山

  據澎湃新聞報導,民辦非企業組織「致良知四合院」近日捲入涉傳風波。其以捧讀王陽明心學為主要內容的收費封閉式研修,被指強制要求學員分享心得、賣書拉新成員,並全程沒收手機,涉嫌精神傳銷。

  近幾年,隨著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越來越高,很多古代思想家受到追捧。王陽明就是被重新認識的一位,尤其是中外很多知名企業家都從他的思想中獲益,因而其被賦予了更多的傳奇色彩。如果王陽明心學只是變成認識和提升自我的一種思想資源,本來是好事,可是從致良知四合院的行為方式看,更像是把王陽明心學當成一種洗腦的工具,這就不僅讀歪了經典,更涉嫌違法。

  從報導來看,一些企業家加入致良知四合院成為會員,動機就很可疑。有曾經參加該組織的企業高管稱,致良知的一些內容確實起到了作用,比如通過反省,化解員工和上司的溝通問題,「方便大家把心結打開。」其實說白了,這就是通過洗腦讓員工把一切問題轉換為自己內心的問題,從而方便企業的管理。這到底是讓員工提升自我,還是通過洗腦把員工馴化為工具?

  如果再結合致良知培訓的具體方式,答案昭然若揭。據一些參加過致良知培訓的企業員工講述,培訓不僅要統一著裝,甚至連聽講座的坐姿都有嚴格規定,坐姿不端正的學員會連累同事都要陪著一起罰站;有講師更是直白粗暴地要求,「不能質疑老師的觀點,要無條件的接受和相信。」如此種種違反基本常識的做法,簡直是赤裸裸的洗腦和精神控制。

  如果企業員工不相信不接受這些荒唐的做法呢?有企業竟然直接將不願參加封閉式培訓的視作自動離職。顯然,這是違背勞動法的做法。由此也可以看出,致良知四合院之所以能發展壯大,並不是他們的理論和手法有多麼高明,只是契合了某些企業管控、洗腦員工的荒唐要求,是在企業合謀之下對員工進行的精神傳銷。

  只是由於員工在和企業的博弈中處於弱勢,不得已只好聽從企業的安排,而有些意志力不強的,無法抵禦這種精神傳銷的「魔力」,可能真的就被洗腦,用所謂的「致良知」來自我反思、自我懺悔,成為新型精神傳銷的受害者。據說很多參加培訓的員工都到了當場懺悔痛哭的地步,魔幻場景讓人覺得既悲哀又諷刺。

  也正因為致良知四合院有了部分企業的支持,其行為更多可能處於灰色地帶,給監管造成了困難。有參加過培訓的學員透露,曾有學員偷偷報警,但是警察說每個月都會接到數次關於此培訓的舉報電話,最後都是企業負責人出面調解了。這種沒有明顯人身傷害的精神傳銷,如果沒有受害者收集證據舉證,監管好像有些師出無名。

  可這不意味著就只能放任不良機構的為非作歹,或許可以嘗試其他「釜底抽薪」的思路。據媒體的調查,該機構現在的法律身份是北京致良知公益基金會,主要從事資貧困助學等公益活動。其理事長即法定代表人劉芳,實為深圳芳子美容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她同時還擔任著該公司三十多家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按照法律,基金會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

  此外,基金會是非營利性組織,可是從多家媒體的報導來看,該組織從企業收取非常高昂的會費,此外組織的種種論壇活動,均收費不菲。從種種跡象來看,該組織顯然並不滿足於「非營利性」,而是有著相當強烈的牟利衝動。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嚴重違背了「基金會」的法律身份。相關部門不妨以這些角度切入,對該組織進行調查懲處。任憑這樣的「基金會」招搖撞騙,不僅敗壞傳統文化的聲譽,也是對社會監管缺位的嘲諷。

  當然,我們也相信未必所有去參與致良知的企業或企業家,都是居心叵測地想要對員工精神控制。不排除有些企業家真是出於汲取傳統思想家智慧的初衷,想要提升員工境界、提升企業的凝聚力。那麼,需要提醒的就是,對員工人格都缺乏基本尊重的培訓,效果只可能適得其反,無論其是以什麼傳統、什麼經典的名義。

責編:高恆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