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醫大二院研究稱,心電圖P波離散度,可預測房顫消融術後復發

中國循環雜誌 發佈 2020-01-03T00:39:24+00:00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謝瑞芹等報告,對於接受導管射頻消融術的持續性房顫患者,P波離散度,即最長P 波時限與最短P 波時限之差,可以預測術後早期和晚期房顫復發,P 波離散度≥ 60 ms 對預測術後晚期房顫復發有一定的價值。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謝瑞芹等報告,對於接受導管射頻消融術的持續性房顫患者,P 波離散度,即最長P 波時限與最短P 波時限之差,可以預測術後早期和晚期房顫復發,P 波離散度≥ 60 ms 對預測術後晚期房顫復發有一定的價值。

研究者表示,標準12 導聯心電圖獲得的P波離散度可以預測持續性房顫射頻消融術後早期及晚期復發,這種簡單、廉價的非侵入性參數對於消融後管理和後續治療可能有用。

研究連續入選80 例首次行導管射頻消融術的持續性房顫患者,其平均年齡60.6歲,平均隨訪9.3個月。

其中17 例患者早期(術後3個月內)復發房顫。與早期未復發患者比較,早期復發房顫的患者P 波離散度明顯增長(74.35 ms vs 60.73 ms)。12 例(70.6%)早期復發患者出現延遲恢復,但早期復發不是晚期復發預測因子。

14 例患者晚期(術後3個月後)復發房顫。與晚期未復發患者相比,晚期復發房顫的患者P 波離散度明顯增長(75.71 ms vs 61.06 ms)。

通過觀察不同臨界值,發現P 波離散度≥ 60 ms 對預測術後晚期復發房顫有一定價值,敏感度85%、特異度50%、陽性預測值26.7%、陰性預測值94.3%。

來源:劉倩,劉亞寧,趙彥蕾,等. 持續性心房顫動導管射頻消融術後P 波時限及離散度與術後復發的關係. 中國循環雜誌, 2019, 34: 1201-1206.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2019增刊!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