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解:儒家的道德

余點韻 發佈 2020-01-03T00:40:12+00:00

如果從先秦儒家思想來看,並非什麼王侯將相就一定有素質,也不是科學家、專家,就一定有素質,人的基本素質就是儒家所謂的「五常」。

現在人評論人,常喜歡用有沒有「素質」一詞作評價,那麼,何為素質?如果從先秦儒家思想來看,並非什麼王侯將相就一定有素質,也不是科學家、專家,就一定有素質,人的基本素質就是儒家所謂的「五常」。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儒家認為,這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後面又加了「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如果前五個字叫「五常」,那麼後增加的十個字,按說,應該叫「十不常」。

在下試著來解解這十五個字:

1.仁:「仁者愛人」,道家的話叫:「道是生生不息的」,「上蒼有好生之德」。夠了,有這三句解已經足矣!我們是人,當然首先為人著想。

2.:義者宜也,就是適宜,什麼禮尚往來、投桃報李、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腳之類。也就是差不多對等的意思。

3.:主要是指禮後面的精神,形式是次要的。好象抽象了點,不大好理解,舉個例子,好比拜佛,實質是借假修真,修的是清凈心、恭敬心。然而,這樣解顯然還是沒解透。

再解,禮,簡而言之,就是做樣子。引《道德經》里有一段話:「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翻譯過來就是:「禮者老講禮,做那個樣子,可是人家不願回應你這個做樣子(大約人家沒空或嫌煩),禮者就氣得捋袖子,強拽人行禮。是故失道便倡導德,不講德了勸愛人,彼此不愛了,就只好講對等,不肯講對等了,就開始講禮制。禮制缺乏的是忠信,也是禍亂的開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可見,外表的做樣子跟本質並不是一回事。那麼這個外表的做樣子就不需要了嗎?不是的,大家見面,彼此客客氣氣多好,也算是有個暫且「融洽」的樣子、芬圍。然而,你不必太當真。

那麼,如何鑑別真心的禮和假意的禮呢?新儒家王陽明認為,知行是一個,不是二個,「知即行之始」,然後是「一貫下去」。例如,有人對你客客氣氣、什麼孝、悌,兄友弟恭,可是到了具體的事情上,例如你有件難事,而你這個難事對於他來說是順帶手的、不費吹灰之力的,他都不願為;也就是說,他沒有把外表的樣子一貫到具體的為人處事上去,那他對你的禮,是假禮,他的「兄友弟恭」只是嘴上說說的。那麼,他為什麼要用假禮呢?為什麼要用假禮來麻痹你呢?不知道,但可以肯定,至少他認為這樣做對他有好處,或將來有好處或者將來用得上。

4:當然有知識、經驗的成分,還有聰明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慧」。這個慧有開悟的意思,有悟到點道的意思。這樣解太抽象,舉個例子說明:王熙鳳很聰明、能幹,但是她做了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聰明用在了有傷道德的事情上,是故,王熙鳳被認為是不智彗的人。什麼是智慧呢?簡言之,就是:聰明+道德=智慧。

5:孔子認為,言必信、行必果是末等的信。高等的信是什麼呢?孔子說:「要盟,神不聽。」啥意思?可以解釋為:「別人脅迫你簽的協議,事後你可以不遵守。」孟子也有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啥意思?在下的理解是:因為時空是會變的,要根據時空的變化作調整,總的原則是「唯義所在」,如果發現這個事情變了,變得不「義」了,那就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6.:就是接人待物,溫文爾雅、平易近人的樣子,注意:是樣子。有的人是「刀子嘴豆腐心」,道家的莊子是:眼冷心熱。

7.:就是:好。小時讀書有個「三好學生」: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這就是良了。

8.:前面講禮的時候已經講過了。重複一下;就是:恭敬,不可以只停留在恭敬的樣子上,而是要貫徹到事事物物中去。

9,:就是不浪費。例如,不論瓊漿玉液、山珍海味;還是淡薄村醪、粗茶淡飯,你要估計大約差不多夠吃就行,不夠吃還可以再要的,不要浪費,世上還有人沒飯吃。

伊斯蘭教有個齋月,就是幾餐不吃,讓自己餓一下,也是提醒大家不要浪費。

10.:就是:也為別人想想。

人與人交往中,講究個「義」,講究適宜,講究差不多對等。如果生怕自己會吃虧,處處想到自己要多得好處多得利益,不管別人(人家願意吃點虧是另外一回事),通常,這種交往不會長久。

11.:真正的儒家思想就是孔孟之道,後世不遵循孔孟之道的儒家,其實不能算是真儒家(例如荀子)。

孔孟的忠:指忠於道義、忠於職守。到了荀子那裡,忠就成了忠於主子了。

譚嗣同說:「兩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兩千年之學,荀學也。。。」意思是,秦以後到清朝末,都是荀學盛行,都是倡導忠於主子,沒有孔孟什麼事。

12.:這個難,什麼難?色難。就是說,讓父母有飯吃有衣穿,這個不難,難得是對父母的態度要好。孝,在形式上還有很多,例如什麼「二十四孝圖」,在下以為蠻扯的。

13. :這個是專門對公務員講的,廉:就是不貪污。

14.:孟子「四心」中有一心叫羞惡之心,意思是說人生來就有能夠羞恥憎惡之心。問題是什麼是光榮的?什麼是可恥的?例如,有的人以浪費為可恥,有的人以浪費為光榮(有面子),這就有個普世的問題,就是說應該按人們廣泛的、普遍的、沒有爭議的公共秩序以及風俗習慣來衡量。例如,佛家、儒家、道家、伊斯蘭、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都認為浪費可恥,世上大多數人普遍認為浪費可恥,已經就是公理了,無須再拿什麼證據來證明了。

當然,榮辱觀還有很多,這裡只是舉了個浪費不浪費的問題。

15.:從「勇「字上能想到什麼呢?

子曰:「仁者必有勇」。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翻譯過來就是:「遇到事情憑心問,倘若正義在我方,對方雖有千萬人,我也無畏迎上前。」

孔子在《為政》篇里有話:「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句話出現在《為政》篇里,大約就是針對公務員的,翻譯過來就是:「不是他的祖先他也去祭拜,就是諂媚;見義不敢為,就是無勇。」

縱觀這十五個字,最低級是「仁者愛人」,就是以人為本;最高級是:不畏黑惡勢力、見義勇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