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喝紅酒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本不存在

臨床營養關陽 發佈 2020-01-03T01:34:23+00:00

對於紅酒的美顏功效,主要是因為其中的「白藜蘆醇、花青素、單寧等抗氧化劑」,這些物質的含量太低了,根本發揮不了功效。


「適量喝紅酒對心腦血管好?」

「晚上喝紅酒不僅能助睡眠,還能美容養顏,對氣色好?」

「紅酒」似乎在大家的心中,有著超脫一般的地位,到底有沒有那麼好?我們憑數據說話!揭開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謠言。

美容養顏?恕紅酒無能為力...

對於紅酒的美顏功效,主要是因為其中的「白藜蘆醇、花青素、單寧等抗氧化劑」,這些物質的含量太低了,根本發揮不了功效。從紅酒中提取紅酒多酚配合其他化學成分製成美白精華確實有一定美白能力[2],但通過喝紅酒是獲取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紅酒歸根到底還是酒,致癌風險與別的酒比較,一點也不輸!研究表明[1],即使是「適量飲酒」,每天只喝一小杯,女性患乳腺癌的機率也會顯著增加。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根本不存在!

柳葉刀重磅研究: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喝紅酒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本不存在!

關於紅酒,除了各種「做不到」外,連那些年我們聽到的「適量飲用有益健康」,都是假的!

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曾發布重錘結論:少量飲酒的健康收益微不足道,跟所有危害風險比起來,可以說是不值一提。喝酒不能帶來任何健康收益[3]。

「適量飲酒有益」的說法,根本就不存在!而且,飲酒是全世界範圍內導致中青年男性(15-49歲)死亡的頭號兇手!


權威機構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也給出了明確的警示——不建議任何人以「降低冠心病風險」為理由而開始飲酒。


比起預防疾病,飲酒估計更容易讓各種「癌症」找上門:飲酒和常見的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有直接關係。不過,更高發的是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因為喝酒會直接接觸這些組織[4]。


可能有人會想,這個結論可信度高否?


《柳葉刀》發布的這篇文章研究數據出自於2016版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Disease Burden,GBD),樣本量2800萬人,是迄今為止關於飲酒研究中最大的。GBD綜合了全世界數百項隊列研究提供的大量數據,在分析全球人口的死亡率、死因和各種疾病的影響方面意義重大。


實在忍不住想喝酒?記住這幾點~

不過,嗜酒的朋友也不用太鬱悶,畢竟健康是綜合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偶爾喝點酒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另外Mark住以下幾點,也能儘量降低傷害哦~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年人若飲酒,男性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一天不超過15g。[6]


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

男性不超過25g,大致等同於750ml啤酒、或250ml葡萄酒、或75ml 38%酒精度白酒、或50ml高度白酒。

女性不超過15g,大致等同於450ml啤酒、或150ml葡萄酒、或50ml 38%酒精度白酒、或30ml高度白酒。

另外,建議以低度酒(比如紅葡萄酒)替代高度酒,以削弱酒精的影響,同時善用紅酒中的多酚類物質。


關醫生小提醒

喝酒弊大於利,偶爾喝點沒問題。但打著「喝酒有益健康」旗號的小酒蟲們,不要再自欺欺人啦。清楚意識到喝酒的危害,喝酒有分寸 ,是一個喝酒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好啦,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結束了。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記得轉發給親朋好友看看哦~


參考文獻:

[1] Alcohol Use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016; 25 (8): 1268

[2]黃榮,伍晴,傅小紅.紅酒多酚穩定性研究及美白功效評價[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8(11)

[3]GBD 2016 Alcohol Collaborators,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The Lancet, 2018, S0140-6736(18)31310-2.

rethinkingdrinking.niaaa.nih.gov, US NIH Web site:What's a "standard" drink?

[4]Alcohol and Cancer:A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J Clin Oncol. 2017Nov 7:JCO2017761155.

[5]Proportion andnumber of cancer cases and deaths attributable to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fac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 Cancer J Clin. 2017(11).

[6]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圖片來源於ssyer、網絡

本文由臨床營養關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