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希強:「泛突厥主義」的前世今生

環球網 發佈 2020-01-03T01:43:44+00:00

華希強近來,一些在西方生活的土耳其裔體育和文藝名人通過社交媒體向中國施壓。西方一些國家長期在反恐政策上實行「雙標」,只要是詆毀中國的言行它們常常支持,在長期受一邊倒的反華輿論影響下,這些體育和文藝名人出現不當言論並不奇怪;同時,作為在西方生活的土耳其裔,其言論又凸顯出泛突厥主義情

華希強

近來,一些在西方生活的土耳其裔體育和文藝名人通過社交媒體向中國施壓。西方一些國家長期在反恐政策上實行「雙標」,只要是詆毀中國的言行它們常常支持,在長期受一邊倒的反華輿論影響下,這些體育和文藝名人出現不當言論並不奇怪;同時,作為在西方生活的土耳其裔,其言論又凸顯出泛突厥主義情結的影響。

所謂泛突厥主義,又稱「大突厥主義」,是19世紀下半葉在突厥語國家興起的一股民族主義思潮,宣揚突厥人種族優越,主張實現所有突厥民族的大一統。說到泛突厥主義,就不能不提起「泛伊斯蘭主義」。泛伊斯蘭主義是19世紀中葉在中亞地區興起的一股宗教政治思潮,主張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聯合起來,在共同的信仰基礎上聯合成為一個共同體(烏瑪)。泛突厥主義常常與泛伊斯蘭主義聯繫在一起,合稱「雙泛主義」,本質都是極端主義思潮。

泛突厥主義發源於沙俄時代伏爾加河下游的韃靼。1873年,原屬奧斯曼帝國的韃靼汗國被沙俄吞併,亡國之後的韃靼人產生強烈的突厥民族意識。被稱作「泛突厥主義之父」的加思普林斯基在俄全境操突厥語各民族中發起「扎吉德」(意為「新的教學法」)運動,主張通過建立共同、規範的語言文化,建立統一的政治組織,在思想、行動上聯合起來,同沙皇專制制度作鬥爭,與泛斯拉夫主義相抗衡。

處於斯托雷平時期的俄國,對泛突厥主義運動進行了嚴厲打擊,一批泛突厥主義代表人物被迫流亡到相鄰的奧斯曼帝國。由於「泛突」思想正好適應了封建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的政治需要,得到帝國上層的大力推崇,逐漸發展成一股追求建立「大突厥斯坦」的意識形態。

從歷史背景看,「雙泛主義」的初衷是好的,兩者的產生都有當時世界範圍內反抗殖民主義統治壓迫、尋求民族解放的鬥爭背景,但在別有用心的篡改下,成為奧斯曼帝國控制弱小民族、對外擴張的工具,也成為帝國主義肢解、分裂中國的工具。因此,作為特定歷史階段的一種意識形態,隨著時代變遷、民族演化已然沒有生存空間,更與全球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潮流格格不入。

從民族主體性看,泛突厥主義所追求的目標,直接威脅著國際社會經過多年努力形成、得到聯合國認可的獨立主權國家疆界。屬突厥語族的國家在世界範圍內分布很廣,有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亞塞拜然、俄羅斯韃靼斯坦、北賽普勒斯等。這一區域的國家絕大多數人民,決不會放棄對本國命運的主宰,而任何重新瓜分他國領土的行為,也必將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

從現實實踐看,「雙泛主義」一旦與伊斯蘭極端思想、原教旨主義結合,結果必然走向極端主義、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給現有國際秩序、地區安全帶來危害。現在人們一聽到「雙泛主義」,就會聯想到伊斯蘭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聯想到以暴力恐怖手段恢復伊斯蘭傳統的「基地」組織、「伊斯蘭國」等。

「雙泛主義」特別是泛突主義活動猖獗的地方,往往是「東突」活動猖獗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西方和國際雙泛勢力的支持下,「東突」在境外的活動十分猖獗,組織名目繁多,大大小小有幾十個,分布在10多個國家,形成了歐美、西亞、中亞和南亞4個集團。

美國在反恐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對中國境內的「東突」恐怖主義性質含糊其辭,雖然迫於國際壓力將「東伊運」等10個組織定為恐怖主義組織,但對其分裂中國的恐怖行徑仍姑息縱容、暗通款曲,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支持資助下,「東突」分子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在紐約建立了協會。2004年,「東突」還在美國成立了流亡政府。美國還不顧中國反對多次給「東突」分子發放入境簽證,舉辦研討會。「東突」勢力也以各種方式遊說美國國會及政界人士,乞求美就「東突」問題在政治、外交上向我施壓,並尋求資金、骨幹培訓、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援助。

歐洲是境外「東突」分子活動的主要中心之一,雖然在表面上歐洲各國都明確表示反對恐怖主義,但德國、義大利等卻一直是「東突」活動的重要舞台。

在長期苦心經營下,「東突」分子在上述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文化、學術等領域獲得了一定影響力。在媒體長期的顛倒黑白、歪曲誤導下,在部分民眾中間形成了對中國問題的錯誤認知。

近年來,在西方反華勢力的支持下,境外「東突」組織加緊整合,調整策略,由單純打著民族、宗教旗號進行非法活動,改為集民族、宗教、民主、人權於一體,企圖在更高層次上與我展開較量。面對挑戰,我們更需堅定治理自信,繼續加強各項反恐、去極端化措施,徹底剷除「雙泛」思想生存的土壤,實現新疆的長治久安;要進一步加大對外宣傳,廓清事實真相,揭露、回擊西方政客媒體一系列不實之詞,爭取道義上的主動;加強國際反恐交流合作,通過建立雙邊或多邊反恐互信,在經濟、軍事、司法上協調一致打擊「東突」恐怖組織。(作者是反恐問題學者)

責編:楊陽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網 huanqiu.com 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