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謠言:漢朝不是鐵器帝國 始終離不開舊式的青銅武器

冷炮歷史 發佈 2020-01-03T01:45:58+00:00

大量繼承自戰國時代的青銅武器,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轉而由新進的冶鐵工藝替代。技術因素漢軍的鐵器裝備率的確遠勝先秦時代謠言的產生和傳播,往往意味著事情本身並非空穴來風。

長期以來,漢朝被認為是一個與先秦完全割裂的對立時代。除了領地面積與制度性差異,也包括軍隊武備的材質升級。大量繼承自戰國時代的青銅武器,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轉而由新進的冶鐵工藝替代。由此再得出結論,認定是漢軍對匈奴作戰的重要因素。


然而,漢朝的鐵制武器雖然數量眾多,卻從未割捨對舊式青銅的依賴。其中既有技術性原因,也是漢朝國家治理模式所引發的副產品。


技術因素

謠言的產生和傳播,往往意味著事情本身並非空穴來風。漢朝的鐵器帝國形象,有眾多的考古發現背書。除了零星出土於私人墓葬和軍事遺址內的鐵制武器,還有當時的武庫花名冊被後人發現。


這些證據無不表明,漢朝軍隊的鐵制武器數量大大增加,比例遠超稍早的戰國末期。類似秦軍那種帝王將相揮鐵劍,而大頭兵全體持青銅衝鋒的景象,已經完全從東亞大陸絕跡。同時,部分農民也用上了鐵制農具,對充實軍糧有著一定貢獻。

但恰恰也是這些考古成果,說明漢朝士兵從未放棄青銅製造的武器。例如著名的西漢長安武庫,雖然找到了63把鐵制的刀劍與矛戟,也有發現1把風格獨特的青銅戈。在更加遠離京畿的關東,考古學家也在徐州獅子山和滿城的劉勝墓中,發現了大量青銅武器。除用於遠射的弩機和箭頭外,不乏劍、戟、戈、鈹、矛等近戰裝備。至於更為偏遠的東南各地,到東漢的墓葬中都有發現青銅武器。包括江西南昌蛟橋漢墓、浙江的紹興漢墓和廣州的小谷圍漢墓,都繼續能找到大量青銅。

或許有人覺得這些地方的戰備級別太低,沒有動力完全換裝。但在緊挨匈奴地界的河北宣化東升路的東漢墓中,後人不僅發現青銅,甚至連1把鐵制武器都沒找到。可見兩漢時代的軍隊都在普遍使用銅器,並非是換裝緩慢而造成的烏龍。

造成這種形象的主要原因,就源自那個年代的冶鐵工藝。雖然最初的冶鐵技術,在公元前8世紀就已傳入西域,卻因地理阻隔和產量較低而沒有持續東進。直到後來的公元前4-3世紀,更大規模的冶鐵技術才首先在鄂爾多斯等草原邊緣地帶紮根,並迅速被臨近的秦、趙、燕三國所吸納。


但技術差距和工藝秘訣,讓優秀的工匠數量始終增漲緩慢。他們可以通過熱處理與淬火手法,反覆鍛打出高性能武器,卻缺乏溫度和金屬成分的檢測與控制能力。因此,所有步驟拿捏都憑個人經驗,大大限制了高科技在古代世界的傳播速度。


然而,鐵器的口碑已為市場所認可。於是,大批原先的銅器工匠便主動或被動的開啟轉型發展,直接以更古老的技藝嘗試彎道超車。其結果就是用適於銅器時代的鑄造技術,弄出性能較差的鑄鐵。加上列國為備戰備荒而不停的強制普及,就讓鑄鐵產量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生了惡性膨脹。


但鐵和銅的屬性存在根本不同,相同的工藝手法只能弄巧成拙。因此,古人很快意識到鑄鐵的質量參差不齊,許多速成品都不如原先的青銅產品。如果說要求較低的農具還能將就,那麼事關成敗生死的兵器就決不能這般馬虎。最終讓青銅武器遲遲不能從府庫中退休。



價格因素

當然,在漢朝統領天下之後,優質冶鐵產業還是得到了發展和加強。只是基於戰國時代所留下的老問題,這個進程本身也是較為緩慢的。價格因素,則在這個過程中又發揮著重要影響。


理論上,由於礦藏資源比較豐富,鐵器在東土的價格不可能非常高昂。尤其是建立了文景之治的管制放鬆,私人經營礦山和鐵器作坊的案例普遍增加。長此以往,即便優質鍛鐵技術的掌握難度較高,也不至於讓漢朝士兵到幾百年後還繼續使用銅器。然而,相對田園牧歌式的發展進程,很快被志得意滿的漢武帝所硬生截斷。他的鹽鐵專營制度,不光將冶煉利益全部收入自己囊中,也間接促使成本不斷攀升。

當時,若有人繼續堅持經營礦山和冶鐵,那麼就需要支付高達40%的重稅。尤其是那些掌握最好技術的鐵匠,往往連同自己的作坊一起被收歸朝廷。從此只能按皇帝的訂單生產,卻不能隨意將產出變賣給他人。


為了養活這個龐大的命脈產業,漢朝從武帝開始就不斷追加撥款,用於維持基本的生產運轉。這些巨額投放的資金,很快引發不可逆的通貨膨脹,使得鐵制武器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加上需要龐大的官僚體系進行監督,又必須為這些人支付不斷增加的工資,進而造成通貨膨脹的進一步發酵。欲求不滿的各級官吏,則勢必為家庭生計而吃拿卡要,由此引發腐敗性的鐵器單價上升。工匠們為抵禦通脹,也會偷偷出售一些鐵質武器。這類違禁品的價格,自然只會比朝廷的報價更高。


長此以往,鐵制武器的價格就變得非常可怕。哪怕是在管制稍稍放鬆的東漢,一把鐵劍的價格都能賣到1500錢。而在兩漢的大部分時期,私人購買土地的平均價格也僅僅是在100-300錢之間。至於那些大量積累的庫存,根本不可能被投放入流通市場。因此無論漢朝鐵匠的產量如何增加,都不可能將武器降格控制下來。許多私人防身或需要自備武器的士卒,就只能採購青銅兵器,甚至對傳了幾代人的戰國遺產都捨不得扔。


為了扭轉這種畸形局面,漢朝也曾強制規定農民必須到官營的鐵匠鋪購買農具。但基於以上所描述的原因,普通人哪裡能承受這種高昂的購買力。加上漢朝本身就對民間課以重稅,讓老農們更無餘錢更新換代。吃不飽的冶鐵從業人員,又經常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並且失去了鑽研手藝的動力。結果就將質量堪憂的鑄鐵拿出去高價出售。


於是,鐵器要在漢朝普及就成為了難事。許多考古證據甚至現實,有農民到東漢時還在使用石器、骨器和木器勞作。前線士兵也完全有可能分到劣質武器,不得不轉而自掏腰包購買青銅器械。儘管後者的工藝決定了價格並不親民,但終究是比鑄鐵更利於上陣殺敵。



謠言的活力

然而,對於後世的大分部人來說,要戳破以上謠言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既是因為很多人只能接觸到個別材料,形成盲人摸象效應,也是由於漢朝官方本身就有許多片面史料。若非現代考古學興起,筆者多半也會被跟著帶進坑裡。


雖然漢朝在名義上維持著海量兵源,但真正符合遠征要求的精銳卻非常有限。每當新的大軍組建完畢,帝國就會從各地府庫中抽調較好的武器給予裝備。因此能武裝出幾萬使用鍛鐵武器的軍隊,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更多處於內地或次要戰場的部隊,就往往沒有如此好運。選擇以部分青銅武器替代,就是無法逃避的最終宿命。負責記錄歷史的官吏,又往往將筆下的濃墨重彩都雲集到精銳身上,有意無意的忽略芸芸眾生。最終給後世讀者以非常片面又不宜察覺的假象。

在此基礎之上,許多閱讀材料的作者也不願意將真相兜底托出,深怕傷害了讀者的感情與自己的流量。在不知不覺中被部分受眾「綁架」,繼續沉迷於炮製偉光正的曠古景象。最後連自己都深信不疑,讓寫出來的內容變得迂腐而木訥。至於更多只會跟風抄襲的AI抓取寫手,也推波助瀾的幫助謠言散布。其實肚子裡的貨色,還不如自己的那些半吊子讀者。

若是讓當年身處前線的士兵知道此事,定有拔出青銅佩劍,砍向造謠者狗頭的衝動。而正是他們帶入墓中的這些青銅防身利器,以牢不可破的事實在向開後世智者們嘶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