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17期):海昏侯國遺址數字博物館上線試運行

新華網客戶端 發佈 2020-01-03T01:46:28+00:00

·熱點新聞/ Headlines2019年12月31日,恭王府現場售票窗口售出最後一張紙質票。作為蘇家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率先啟動的標誌性項目,蘇家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項目總用地面積7.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其中遺址博物館8437平方米,考古工作站1364平

·熱點新聞 / Headlines

【恭王府博物館開啟全網售票】2019年12月31日,恭王府現場售票窗口售出最後一張紙質票。隨即,售票處標識牌被摘下,改為綜合服務處,自2020年1月1日起,恭王府博物館將實行全網售票。

恭王府博物館綜合服務處(圖片來源:恭王府博物館)

【蘇家壟遺址博物館開工】12月30日,湖北省京山市坪壩鎮,蘇家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項目開工建設。2018年,京山市蘇家壟周代遺址入選「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作為蘇家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率先啟動的標誌性項目,蘇家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項目總用地面積7.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其中遺址博物館8437平方米,考古工作站1364平方米,遊客服務中心1115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2億元,擬於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遺址公園將涵蓋蘇家壟墓群和羅興遺址核心區、漳水濱河景觀帶、羅興遺址古河道景觀帶,綜合形成墓葬、城址、居址、青銅冶煉遺址等10多處遺址展示點和考古互動體驗、民俗體驗等10多處休閒點,目標是打造集遺址保護、考古科研、旅遊、休閒、教育、商業等功能為一體的華中地區一流考古遺址公園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鄭州博物館(新館)試開放】12月31日起,鄭州博物館(新館)試開放並舉辦「清高宗乾隆皇帝展」,本次展覽精選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皇帝精美文物上百件(套),向觀眾展示乾隆文治武功的一生。需要注意的是,鄭州博物館(新館)暫時不提供停車服務,有需要的觀眾需在周邊停車場停車。

鄭州博物館(新館)展覽「清高宗乾隆皇帝展」現場

【海昏侯國遺址數字博物館上線試運行】日前,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數字博物館上線試運行。觀眾只需在網頁點擊「數字博物館」,就可以全景式觀看海昏侯府、海昏墓園、墓室,360度自由欣賞「馬蹄金」「雁魚燈」等珍貴文物。「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數字博物館」項目於2019年2月啟動,至2019年12月完成。海昏侯數字博物館作為虛擬博物館,改變了過去將線下實體博物館搬至線上的方式,採用的是純虛擬的方式建設數字博物館,與線下實體博物館相互補充、相鋪相成。數字博物館運用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輕量化BS三維引擎技術、輕量化VR技術、全景影片技術、網際網路視覺技術等手段,以「現實、過去、未來」為概念,觀眾通過網際網路可以「穿梭時空」暢遊侯府,跟小劉賀「學禮儀」、跟大劉賀「學騎射」;「身臨其境」般參觀墓園、墓室,觀賞大量3D海昏精品文物,還能「演奏」編鐘、「試穿」漢服,全方位體驗海昏文化。

海昏侯國遺址數字博物館

【美國新聞博物館因財政困難關門】據《西班牙日報》網站日前的報導,坐落在美國國會大廈腳下的華盛頓新聞博物館(Newseum)在過去10年曾是「第四權力」的象徵。然而,這個並不缺乏批評家和捍衛者的機構最終在新聞業危機中死亡。報導稱,華盛頓新聞博物館在新聞業形勢特別嚴峻的時期關閉。目前,這棟建築已被業主出售給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在過去15年中,近2000種地方和區域出版物消失,該行業崗位數減少一半。正如新聞業部分企業所經歷的那樣,華盛頓新聞博物館被經濟壓力壓垮,但過分的野心和虛榮也是它的「死因」之一。因為華盛頓新聞博物館選擇在2008年金融危機達到頂峰、新聞業正在大放血這個最艱難的時刻開業,還因建築成本預算翻倍而欠下債務。該博物館儘管在過去10年接待了1000萬遊客,但從未盈利。

華盛頓新聞博物館內景(圖片來源:法新社)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江蘇省美術館:日前,「2019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在江蘇省美術館正式開幕。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省文化和旅遊廳具體組織實施,每批評選4-8位江蘇省優秀美術家,資助他們舉辦個人展覽,旨在以高峰意識推出新時代的美術人才,展示新時代的藝術精品。2016年至今該展覽已成功舉辦兩屆,在美術界及社會各界產生了較大影響,為助推江蘇美術高原出高峰作出積極貢獻。第三批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共32人申報,經過嚴格評審,最終高雲、陳堅、王野翔、劉赦、張興來、李守銀、戴家峰7位優秀美術家入選。這些美術家都是江蘇美術界的傑出代表,並多次在全國展覽上獲得殊榮,其創作風格各異,在不同領域、以不同面貌描繪社會生活、展現藝術魅力、彰顯時代精神。該展覽將於2020年1月9日結束。

聖山祥雲/王野翔/200×270cm/紙本/2007年/入選第二屆中國百家金陵畫展(圖片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中國】麗水市博物館:12月31日,「山水清音——麗水·溫州 甌江山水詩路特展」在浙江省麗水市博物館開展。「甌江山水詩之路」作為古代浙南山水主游線,自西向東貫穿整個浙南地區,途經麗水、溫州,承載了兩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本次展覽以「詩」串文為主線,以「詩」為點睛之筆,從「風物·青瓷之路」「風雅·詩畫之路」「風情·民俗之路」「風采·紅色之路」四個方面,融詩書畫為一體,以甌江沿線重大文物考古發現的實物為依託,通過時空的縱橫軸線、場景再現、活態展示等手法,多方面地展示甌江詩路文化的重大歷史、文化、經濟與時代價值,再現了「母親河」甌江源遠流長、厚德載物的文化底蘊。本次展覽將於2020年3月10日結束。

「山水清音——麗水·溫州 甌江山水詩路特展」展覽現場(圖片來源:麗水市博物館)

【中國】浙江自然博物院:氂牛,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種,早在3500—4500年前甚至更久遠的年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先民就已經將捕獲的野氂牛馴化。氂牛性情溫順,具有極強的耐力和吃苦精神,在高寒惡劣的氣候條件下,以其耐寒負重的秉性,堅忍不拔地在高原奔波,擔負著「高原之舟」的重任。日前,「氂牛走進浙江——高原氂牛文化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展覽分為序廳、探秘氂牛、相伴氂牛、靈美氂牛、風尚氂牛和浙江情緣六個單元,來自西藏氂牛博物館400多件展品首次在杭州展出。

遠古野氂牛頭骨化石/出土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境內的黃河古河床/瑪曲縣才幹先生捐贈/經碳-14鑑定,距今已有45000年以上(圖片來源:浙江自然博物院)

【中國】長沙李自健美術館:1月1日,「寶鳳剪紙藝術展」於李自健美術館正式開幕。此次展覽展出剪紙作品近百幅,匯集了藝術家李寶鳳三十年來剪紙創作的成果,展現了其剪紙作品根植於中國的民間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密切結合的特徵。在深耕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藝術家對多種現代藝術形式兼容並蓄,大膽探索、融合、創新,將剪紙藝術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創造出一個驚艷的、獨具風采的藝術世界。展覽將於2020年2月9日結束。

展覽現場展示的長達6.6米的作品《紅樓夢群芳》(圖片來源:長沙李自健美術館)

【日本】根津美術館:根津美術館將自1月9月舉辦展覽「成組創作的繪畫」(〈対〉で見る絵畫)。成組創作的繪畫在東亞繪畫作品中十分常見,例如成組的捲軸,其中最常見的是兩幅或三幅成組,以及由左右兩幅組成的成對屏風。成組的捲軸可以被視作為一個整體來欣賞,各個單幅捲軸亦可以單獨欣賞,也可按照不同的順序重新組合,從而產生另一種效果。這就是為什麼在這些作品的傳承過程中,原本是四幅成組的捲軸會被兩兩分開,以及為什麼分別創作的作品可能被重組,從而形成全新的組畫。此次展覽從多個角度探討了成組繪畫的魅力,包括每幅作品的關聯性與個性,組畫中的有趣對比,以及組畫的融合。當觀者品味這些作品時,值得注意的是,與繪畫一樣,展出的劍具的設計也是成組的。該展覽將持續至2月11日。

「成組創作的繪畫」© The Nezu Museum

·行業發布 /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南京博物院將舉辦「2020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推進工作坊」】 為進一步拓展館校合作教育活動的覆蓋範圍和研究深度,共享成果、互相促進,南京博物院定於2020年1月11日舉辦「2020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推進工作坊」。工作坊特邀南京市多家中小學的教師學者,就各自領域推進館校合作教育活動做主旨發言,交流共享優秀案例。工作坊期間還將表彰博物館與學校教育南京博物院年度最佳合作夥伴。

【舟山市第二批摩崖石刻(普陀山境內)傳拓項目順利完成】繼2018年完成「舟山市第一批摩崖石刻(嵊泗境內)傳拓項目」以後,舟山市文保所2019繼續對普陀山境內元代以後文物保護等級較高和風化比較嚴重的17處摩崖石刻和碑刻進行傳拓保護。本次普陀山摩崖石刻傳拓項目拓工精良,傳拓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之後復原可能損毀的石刻有重要作用,為舟山和普陀山保存下來了一批歷史價值突出的拓片資料,可以擴大普陀山佛教文化的影響力。相關石刻題記內容豐富,有重要研究空間,具有很高的歷史史料和文化藝術價值。

【寧波市海曙區舉行文物「保險+服務」簽約儀式】12月30日,由寧波市海曙區金融服務中心、海曙區文物管理所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市海曙支公司共同主辦的海曙區文物「保險+服務」簽約儀式,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張蒼水故居舉行。該項目本次選取了林宅、張蒼水故居、鎮明嶺廟、趙叔孺故居、金宅、寧安坊、橫河街虞宅等7處木結構類古建築為投保對象,通過「保險+動態監測服務」,做到事前風險管控,充分發揮保險風險管理的優勢,為文物建築保駕護航。此次簽約是在海曙區金融辦的支持下,選取了名城核心區範圍內部分文物價值高、危險等級高,以木結構為主的古建築優先投保,旨在藉助保險公司成熟的風險管控能力,通過對文物本體結構安全、消防設施設備和周邊環境可能的影響事件的動態監測,有效提升文物安全風險管理水平,進一步擴大文物保護險的應用,探索建立文物安全保護工作新路徑,推動全區文物保護工作再上新台階。

博物館日報聯繫郵箱:

museumdaily@iartmuseum.org

《新華·博物館日報》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和《藝術博物館》雜誌聯合出品,目前分為「熱點新聞」「展覽資訊」「行業發布」三大板塊,致力於打造全球博物館信息的權威發布平台。國內新聞主要面向公眾讀者,以提供博物館界熱點新聞、文化藝術領域動態和重要展覽資訊等內容為主,同時發布行業新政策、新動向。國際新聞主要集中發布全球博物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側重於服務文化管理者和博物館從業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