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精粹:如何從讀書小白成為一個會讀書的人?

ann蘇墨 發佈 2020-01-03T01:54:07+00:00

這裡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囚禁於深山,這時有一名勇士叫喬治,他孤身犯險,勇斗惡龍,最終屠龍救下了公主,後來公主贈給了他一份最高貴的份禮物——一本書。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你知道,每年的4月23「世界讀書日」,是怎麼來的嗎?

這裡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囚禁於深山,這時有一名勇士叫喬治,他孤身犯險,勇斗惡龍,最終屠龍救下了公主,後來公主贈給了他一份最高貴的份禮物——一本書。

從此以後,每年的這一天,女士們都會贈給自己心愛的男士一本書,象徵著崇高的智慧和力量。



古今往來,有多少名人對讀書有著美好的讚譽、執著和沉迷。

正如程頤所說,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書香,是俗世煙火中最曼妙的味道。

正如林清玄所說,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書,是生命最好的化妝品。

正如黃庭堅所說,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書,是精神最好的食糧。

書,儼然已經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讀書有法,否則便猶如盲人摸象、霧裡看花,沒有成效。那麼怎麼才能正確有效的讀書呢?

古今名人教你實用讀書3法,讓你讀書有成效。



選「好」書,這個「好」字包括兩點。

  • 首先選一些歷經時間沉澱下來的好書、名書。

冰心說: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一本好書,與你交流共鳴的是優秀者的思想,汲取的也是優秀者的精華,你才會不斷進步、成長。

不否認博覽群書有益,能夠開闊眼界,拓展你的視野,打開你思維的廣度。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精華的部分,效果最好,正所謂好刀用在刀刃上。

尤其,作為一個不知道選擇讀什麼書的人,一開始還是選擇讀一些名書,這些通過網絡是很容易查詢的到的。因為經過時光的打磨、篩選、仍被傳頌的好書,無疑是凝結著最沉甸的智慧和最深遠的意義。

選好書,是通往真正讀書的第一步。



  • 注意,在選好書的基礎上,從自己的興趣領域入手。

林語堂說過:

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選書要契合心靈,否則即使頭懸樑錐刺股,也無所獲。

讀書,首先是一種精神的自由,才可能靈魂有愉悅、頭腦有成長。

讀書最忌人云亦云,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書,因為每個人的興趣點、性格優勢是不一樣的,所以別人喜歡的、大力推薦的書,你未必適合。

興趣是堅持下去的動力。讀一本不喜歡的書,真的是一種折磨,從內心就是抗拒的,更何談愛上讀書並堅持下去。

我記得一開始,自己也曾經選了一些高大上的書,但是真不是自己的菜,無感,於是逼著自己硬讀,整個過程真的很痛苦,每次拿起那本書就像逼著自己喝藥,好像自己是一個病人,關鍵讀不了幾頁,好像真的喝了藥一樣,眼皮就耷拉下來,睡著了。

選對書,是保持讀書之火不滅的關鍵。

讀書貴有法,兼容粗讀+精讀。

  • 粗讀。在這裡首先要摒棄一個錯誤觀念,並不是書中的每字每句就需要斟酌咀嚼的。

諸葛亮提出的「觀大略法」,以及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法」,意思就是,拿到一本書,先高屋建瓴,泛讀粗讀,抓住作者的思想、意圖與宏觀大意,不必被細枝末節所羈絆,尤其對於一些通俗讀物。

原因是,首先一本書中並不是所有的章節都是精要,有些地方是口水之言,完全可以用跳躍式、或粗略讀書法,其次由於如果一本書戰線拉的太長的話,對一本書的耐心會越來越低。

有人說,討厭劇透,不想跳著看,其實我想說,如果一本書已經產生了讓你跳讀、泛讀的念頭,就說明這一章節,是完全可以略過的,再較真,成效也不會很大,所以不必苛求,當跳過去了,發現需要再回看的時候,再回看,此時的渴求度是遠遠比之前強烈。

讀書要有宏觀概念,並學會取捨。



  • 精度。某些經典原著、作者精要之處,是需要仔細研讀、解讀的,並讀出自己的新意。

一本書的精華無外乎兩種,一種是被公認為的精華,被很多學者名人點評的部分,另一種是與你思想有共鳴、觸動你靈魂的部分。

對於第一種,要多讀、反覆揣摩,去理解作者的精神高度、心境追求。對此,韓愈提出了「提要鉤玄法」,意思是要學會列提綱,從中抓住文意的核心,並前後聯繫,推演出產生的本源,從而把文章精要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對於第二種,能引起你共鳴的必然有代入感,在生活中你很可能有類似的體會或境遇,故引起了你情感的共鳴與深度的思考。所以,精讀這些,是為了審視自己的內心,指導你的生活。正如楊絳所說:

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習慣勝於方法——「最強輔」兩種讀書習慣。

  • 讀書筆記:毛澤東曾經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做筆記是一種更深層的探知、發聵。

做讀書筆記也是有技巧的,這裡重點推薦奧野宣之的「蔥鮪火鍋法」。

好的習慣,是讀書與做筆記並行,當對書中的某些段落、語句精華部分,特別有感的時候,需要記錄,並方便以後反覆讀,但是做筆記並不等於照搬摘抄。

「蔥鮪火鍋法」,就特別實用並易於操作,如下圖所示。

  1. 記錄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和作者名,有利於對書整體、自己的讀程有一個宏觀條理認知,並有利於後期的返回查閱。
  2. 摘抄和評論,其中最重要的是評論這個部分,把由文字而產生的想法、感想,趁熱打鐵記錄下來,不必高大上但必須真實,這些才是你讀書真正的收穫,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如果只摘抄,那只是模仿,就如叔本華說的:

模仿是一種懶惰的行為,永遠不會成長。



  • 讀書時間:比方法更重要的是讀書習慣的養成。

人都是有惰性的,讀書雖是一個興致所至的事情,但是一個好的讀書者必須為自己設定每天讀書時長的底線,並找對自己最適合的讀書時間。

我最喜歡一天之中睡覺之前的這段時間,靜謐又享受。

古人董遇提出了「三餘」讀書法,是比較有道理的,完全值得我們去借鑑。所謂三餘,就是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這三段時間,人都比較清閒,一定要抓住時機好好讀書,塑造自己。

其實,讀書是自己的事情。想讀,什麼時機都合適;不想讀,什麼時候都是不對。



最後,我覺得特別要提出的一點,讀書最好要摒棄功利性意識。

如果你想通過讀書急切達到迅速致富、學富五車、邂逅顏如玉,那麼現實的不平等性可能會讓你失望。

讀書,或許不會物質上讓你活的體面,但一定可以讓你擁有體面的心境

讀書,是追求靈魂的豐盈,當你心境平和了,還有什麼可以剝奪你的快樂。

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從容、更自信的去面對這個世界,那你就讀懂了讀書的意義。

願你,胸藏文墨懷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

END-

版權聲明:小墨伴您,溫暖向陽,微笑生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