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視劇2019:回歸初心拍好戲

人民網 發佈 2020-01-03T01:55:40+00:00

北京日報2019年中國有個熱門詞叫「初心」,對於中國電視劇來說,2019年也是熱潮退去、喧囂散去、回歸初心的一年,對於電視劇創作者來說,初心就是講好故事、拍好戲、演活角色,是用電視劇這一藝術形式去記錄時代印跡、放飛奇思妙想,是跳脫舞台和篇幅的局限、捕捉廣闊變幻的世界,而不是乘「東

北京日報

2019年中國有個熱門詞叫「初心」,對於中國電視劇來說,2019年也是熱潮退去、喧囂散去、回歸初心的一年,對於電視劇創作者來說,初心就是講好故事、拍好戲、演活角色,是用電視劇這一藝術形式去記錄時代印跡、放飛奇思妙想,是跳脫舞台和篇幅的局限、捕捉廣闊變幻的世界,而不是乘「東風」、搶「好牌」、坐等收利。關懷現實生活、傾聽受眾心聲是熱播的前提,誠意製作、磨練演技則是熱播的關鍵。

都市劇 真情築夢現實

現實主義作品占據2019年好戲半邊天,都市劇是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中長盛不衰的類型,儘管也曾一度落入浮華狗血窠臼,但近年增添不少清新之作,開始多棱面折射都市人的平凡生活,如《歡樂頌》從小區租房生活展開的都市情誼網絡,《大江大河》里時代轉型中的人生抉擇等等。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當下民生熱點成為都市劇最豐富、最核心的素材,各種處境中的都市人群也成為國產劇中最能引發廣泛共鳴的一類人物形象。

作為2019年開播的第一部爆款作品,《都挺好》儘管立足點是家庭倫理,卻用時尚多元的表現手法避開了俗套,一個「都」字體現出劇情並不局限於某一家庭內部的某一種矛盾,而是選擇一個家庭作為典型、以家庭成員的不同生活狀態去觸及更多人群的真實生活。隨時面臨生存壓力的海外華人、疲於工作常點外賣的年輕夫婦、外表堅強內心孤獨的單身女性、生活空虛無從寄託的喪偶老人等,都是當今常見的都市人形象。從整體來看,有些簡單粗暴的劇情人物設計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戲劇化效果,在誇張表現背後也思考了原生家庭、老齡化等社會癥結,但這種誇張手法不應僅僅為了滿足某種觀看快感。姚晨並非初試女強人角色,五年多前的《離婚律師》曾使她轉型為獨立又風情的職業女性熒幕形象,此番駕馭蘇明玉所面對的家庭、職場和缺愛等更為複雜的生活境況,演技更為醇熟自然,清冷幹練又真誠不失溫度的蘇明玉成為2019年最亮眼的都市劇主角,和劇中的務實主婦吳非、「好嫁風」小白領朱麗一起塑造出三種各具代表性的都市女性面貌。不過,蘇明玉的大女主光環卻沒能蓋過奇葩老父蘇大強的網紅光環,倪大紅的精湛演技為他帶來表情包刷屏的職業高光時刻,也給「看臉」已久的國產劇來了個急轉彎,這一人物的另類走紅也暗合了劇名「都挺好」——每個角色都挺好、每個普通人的人生都值得被關懷,即便是一位看上去很「作」的任性而落寞的老父。

下半年引人矚目的《在遠方》聚焦近年發展迅猛的快遞行業,展現了中國社會二十年間的巨大變遷,溫情觀照以主人公姚遠為代表的快遞業者的創業之路,細緻刻畫了都市人在時代浪潮中的奮鬥氣魄與初心情懷。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重點推薦劇目,該劇從網際網路和物流這兩個最能體現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奔騰發展的行業,輻射到當今各行各業,與平凡又偉大的勞動人民共呼吸。從十年前的《奮鬥》到2019年的《在遠方》,馬伊琍在都市劇中的身影似乎總與自身的年齡、處境有些許微妙聯繫,漸漸邁向演技巔峰,這次又在二十多年的時空跨度中嘗試突破。劇中主人公姚遠的海魂衫和捲髮、路曉歐的白衛衣和霍梅的長筒襪以及「IC卡」「非典」疫情等等瞬間帶觀眾穿越懷舊,充足細節鋪陳下,中生代演員穿越「扮嫩」也不違和。而改革背景下郵政體制改變和民營快遞、物流行業發展的劇情,既能追憶改革歷程,又能接當前地氣,引發觀眾重新思考和感受經濟的改革與轉型。

題材相近的親子劇《小歡喜》和《少年派》也在今年相繼火了,讓高三學生的家庭成為都市劇的新焦點。作為上半年的現象級作品,《少年派》取材自編劇九枚玉的親身經歷,融入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和人生體悟,自帶真實鮮活的氣質。不同於以往家庭劇中雞飛狗跳的親子情節和以父母為主人公的人物設置,時值高三年級的少男少女已自成一道風景。當這些懵懂又青澀、懂事又叛逆的青少年從青春劇、校園劇中成群走進家庭劇中,就把這幾種類型劇巧妙融合了起來,受眾面更廣。也因此,儘管閆妮和張嘉譯繼《一仆二主》後再度合作,但「少年」們的表現更為亮眼,讓觀眾直呼「少年派」應改名「演技派」,劇中人物個個有演技。比起父母和家中難念的經,林妙妙、鄧小琪、錢三一、江天昊四位少年的青春成長和圍繞高考的命運轉變更牽動人心。儘管劇中的焦慮家長和懵懂少年兩個群體引發了全民共鳴,但關於教育主題的深入思考卻也受到狗血家事干擾,不免遺憾。

作為《小別離》的姊妹篇,《小歡喜》依然以童文潔和方圓的家庭生活為主線、延續都市家庭教育的主題,選取了方、季、喬三個高考生家庭作為劇中樣本,講述了普通家庭、缺失家庭、單親家庭三種較有代表性的都市家庭及其教育故事。出身普通家庭的方一凡是最陽光且自由的「學渣」代表;出身缺失家庭的「頑童」季楊楊由祖父母和舅舅養大,和父母之間存在情感缺失的隔閡;出身單親家庭的「學霸」喬英子外表堅強內心敏感。青少年們背負著改變命運的高考壓力,他們的父母也同樣面臨著中年危機,「虎媽」童文潔和宋倩是焦慮的都市家長模樣,而佛系方圓也得應對失業危機、慈母劉靜也得扛過健康難關。在寫實甚至有些沉重的劇情之上,該劇的美學質感非常清新,在生活重擔之上有了更輕盈的升華,引導觀眾笑對人生起落、惜取平淡的小確幸。只是,為了營造視覺美感,劇中這三個殷實的中產之家,相對廣大收入更低的城市家庭而言,其焦慮狀態尚缺一定說服力。詠梅在都市劇《小歡喜》和電影《地久天長》中都扮演了一位男孩的母親,不同年代、不同處境、不同命運下,是她靜水流深的表演,提醒影視創作對於中年女性人物還有更多認知和探索的空間。回顧2019年熱播劇,優秀的中年女演員們熠熠生輝,可能還有許多令人驚艷的能量無處釋放。

除了現象級作品,都市劇也以豐富的題材和視角擴展內容。《啟航》只用28集篇幅講述與時俱進的城市管理故事,避免了政治題材的刻板。火爆暑期檔的《親愛的熱愛的》雖是霸道總裁老梗,但這位霸總的電競行業背景更貼近年輕受眾,高冷男和萌妹子從網吧里開始的愛情故事,和昔日爆款《微微一笑很傾城》一樣,紅得沒道理又有道理。《喬安你好》比起三年前的《你好喬安》,節奏更快、視覺更有衝擊力,劇情同樣更迎合年輕觀眾,轉向網友喜聞樂見的娛樂圈行業內幕,塑造了女性製片人形象。《第二次也很美》和《我們都要好好的》關注了不同年齡的婚戀觸礁問題。《我們》劇中的職場精英向前一路向前拼搏卻忽略了生活真諦,全職主婦尋找迷失方向後艱難尋找出路,兩位主人公的名字像符號般暗喻這兩類都市群體,浮誇畫風下也是一種真實生活寫照。同樣拿人名做文章的《熱愛》展現了「京外青年」尚晉和「京內青年」李貌的成家立業之路,集結了一眾資深戲骨充當綠葉,為有點尬的劇情增色幾分。《帶著爸爸去留學》同樣涉及兩代人,並且聚焦新一代留學生的海外生活,但在各種言情糾葛中,都市劇中的留學生活似乎總容易跑題。

古裝劇 匠心描繪國風

古裝劇依然熱播,但熱的不是IP,而是實力,作品所面對的不再是腦殘粉,而是經歷古裝熱潮洗禮後變得冷靜挑剔的觀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水墨畫風、《延禧攻略》的高級配色、《天盛長歌》的電影質感都曾用匠心探索古裝劇創作,打造更符合時代審美的新潮中國風,到了2019年,誠意改編、精良製作、偶像實力並存的演技才是古裝劇熱播標配。《長安十二時辰》在北美視頻平台付費播出、《陳情令》躋身全球電視劇熱度榜,這些古裝佳作也成為中國風文化輸出的新生力量。

限古令促進了古裝劇的優勝劣汰,《慶餘年》是這新生態圈的受益者之一。若按往年慣例,此劇IP不算紅、流量不算火、造型道具等更慘遭吐槽,前景難免黯淡,然而一部權謀劇憑藉喜劇基調錯位勝出。擁有現代思想的主人公范閒在慶國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種種考驗,一路打拚走上人生巔峰,隨之而來的起名秀、諧音梗和「金句」等等,一個個笑點就像水果的芳香因子般溢出螢幕。如今第一季已過半,它認真地搞笑,但不簡單複製網絡流行語、不拼湊過時的笑話;它其實也在認真地權謀,卻不放大人性的黑暗,不褒獎陰謀詭計的精彩;它還試圖宣揚些內涵,儘管男主所言的「平等」「獨立」「人本主義」在全盤劇情面前略顯空洞無力,但這已是在爽感至上的原著基礎之上的積極嘗試。穿越劇和主人公利用現代知識欺負古人的故事縱然新意不足,「主角光環太大」「感情線單薄」等批評以及服化道硬傷也依然存在,點播「割韭菜」引得爭議四起,但《慶餘年》依舊瑕不掩瑜,躋身年度網播收視頂流行列。年初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改編自號稱低配版紅樓夢的同名小說,這比較雖不太合適,可《知否》也有突破。作為古代大宅院生活劇,該劇有複雜的角色群像和一波三折的劇情,但不再把焦點放在刻意的撕扯和狗血上,也不再有為愛瘋魔的男女主。如蘭在初戀與禮教之間的妥協、她與顧二日久生情的家庭生活,終於從以往同類題材的嘈雜誇張、過分吵鬧中擺脫出來,無論是情愛、權謀還是家庭糾紛,該劇都多了一分含蓄的收斂,不刺激,卻恬淡。走尊重原著、忠於原著路線的《陳情令》是另一部話題之作,延續了「夏日限定」的大熱效應。該劇原著本是小眾題材,但對原著精髓的把握及火候適中的改編,使該劇成功打破次元壁,成為全民性熱播作品。新人演員的演技也令人驚喜、再度引發「雙男主」熱,最大程度地將觀眾代入故事氛圍之中,從而迅速實現評分逆襲,創下豆瓣參與評分人數最多的紀錄。《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則以美輪美奐的視覺質感分別再現了唐朝盛世、還原了宋朝優雅,僅憑極致的場景就足以吸引大眾的目光。限古令限了題材,卻並不限用心和耐心。

年代劇 歲月講好中國故事

年代劇的創作元素和製作品質相對穩定,是熱播劇中很少缺席的類型,今年的年代劇也以現實主義風格為主,著重表現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以來的歲月變遷。

國慶獻禮劇《激情的歲月》真實再現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科研工作者群像,令人回憶起「兩彈一星」科學先驅們。老一輩科學家們的艱苦工作遙遠而陌生,卻又激勵著新一代。該劇在戈壁大漠中實景拍攝、運用高難度特效還原原子彈試爆場景,拍出了這一題材的盪氣迴腸和時代新意,科學家們從青春到白髮的奉獻歷程也通過時事、科研、生活、情感等敘事細節體現出來,讓核工業這種宏大題材也顯得平易近人。《希望的大地》關注了改革開放之初的知青們在歷史轉折三十四年間的命運轉變,該劇場景多、人物多、時空跨越大、記錄格局大,從城市、鄉村、各行各業展示了改革開放歷程中個人和國家的變化。《奔騰年代》則聚焦於新中國的工業技術研發人員,圍繞人物的生活困難、事業艱辛和家庭矛盾等敘事線索,講述一代機車人為我國電力機車事業所付出的努力。各類各式火車機車道具營造出的濃郁工業氛圍和主人公體現出的專業精神,也讓這個新題材豐富了年代劇內容。《光榮時代》《諜戰深海之驚蟄》用較高的品質延續了年代劇的諜戰傳統,張譯飾演的鄭朝陽作為新中國第一代人民公安,創新了這個諜戰故事,而張若昀飾演的陳山在邏輯推理上可圈可點,只是人物刻畫細節有所欠缺。《老酒館》《芝麻胡同》《老中醫》《河洛康家》等劇也延續了年代劇的家族故事傳統,其中,《老酒館》更是以編劇高滿堂的父親開的山東老酒館為創作原型,陳懷海的人物原型也是編劇的父親,因此相比其他作品,該劇從劇情到人物都更顯真實立體,從色調到造型也更細膩考究,瀰漫著厚重的年代感與煙火氣。和大連好漢街上的山東老酒館一樣,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澳門人家》同樣選取了澳門三灣斜街上的百年梁記餅店,講述這條街上的悲歡離合,也將澳門人民的日常生活展現給更多內地觀眾。不過比起澳門風情,該劇似乎更「內地化」,還原人物造型和年代場景時也不夠嚴謹,劇情轉折和人物情感轉變也略顯生硬,令人有些遺憾。此外,抗戰題材精品《河山》也作為獻禮劇,致敬熱血衛國的抗戰英雄,不同於以往抗戰題材著重塑造英雄人物,該劇也著重刻畫戰爭中的群眾形象,創作出格局恢弘、更為飽滿的戰地史詩。

軍旅劇 青春唱響軍歌

2019年的軍旅劇伴隨青春偶像的轉型,出現了更為青春化的特色,其中較受關注的有陳曉主演的《陸戰之王》、賈乃亮主演的《空降利刃》。這兩部作品一陸一空分別聚焦坦克兵和空降兵的軍旅生涯,而兩位主演也從曾經古裝劇、都市劇中的英俊小生轉型為軍營硬漢,為軍旅劇增添了新面孔,也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的關注。《陸戰之王》的導演康洪雷曾在十年前將軍旅劇《士兵突擊》一手打造為軍營中的青春偶像劇,而這「偶像」是帶給全民正能量的勵志偶像,這種勵志則通過看似與軍旅格格不入的年輕士兵的磨練和成長來呈現。《陸戰》同樣走這一路線,選擇以一位「95後」新兵,並且是富二代出身的「刺頭」張能量為主人公,他不情願地進了軍營,在這裡從一個高考敗兵磨礪成長為優秀的坦克兵。這種人物背景極為貼近青少年,而張能量的成長也對蜜罐里長大的年輕一代有更深刻的教育意義。《空降利刃》則更側重於表現「空降兵」這一特種兵群體的軍營生活,更具「硬漢」氣質,在國慶期間收視不俗。

除以上幾類作品之外,熱門玄幻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刑偵劇力作《破冰行動》以及新類型冒險題材劇《無主之城》都令人印象深刻,從創作到表演都可見誠意滿滿。隨著影視行業政策不斷收緊,電視劇數量在減少,觀眾品位在提升,把拍戲當作捷徑,對電視劇藝術缺少敬畏心的人們感到了寒冬,而始終如一耕耘專業的人們則會看到春天。(作者:李爍,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現任教於合肥工業大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