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而立之年、「撿」出來的湖熟文化、應對老齡化的養老模式 | 人文周刊薦讀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發佈 2020-01-03T02:09:47+00:00

在中國文化中,30歲是人生長河中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90後教授:回國是用數學計「算「」出來的 曾經,有一個在美國「暴富」的機會擺在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宗潤弘面前。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新華日報·人文周刊(第119期)

【記錄】

【悅讀】

【文脈】

【百家】

【記錄】

第一批90後的而立之年

伴隨著2020年的來臨,第一批「90後」已步入而立之年。 在中國文化中,30歲是人生長河中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頻頻被貼上「標新立異」、「個性自我」等標籤的90後,該如何面對自己的 「三十而立」?新年伊始,我們採訪了三位步入而立之年的90後,看他們是如何用實際行動詮釋「而立」二字的精彩。

90後教授:回國是用數學計「算「」出來的

曾經,有一個在美國「暴富」的機會擺在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宗潤弘面前。當時,26歲的宗潤弘正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數學系博士學位,他的成就和才華引起了美國華爾街一位高層人士的注意。對方許諾,如果他進入華爾街,可以安排他當基金經理,這個「直接管錢」的差事幾年內就能賺取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的利潤。 他去了,做了幾個月收益的確很不錯,但是他還是回過頭來做學術。出走後再回來的都是真愛,這段經歷讓他明白學術研究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人生由一系列選擇所構成,雖無嚴格的對錯之分,但每一步都可能決定命運的方向。現代社會裡,更多的財富、更高的地位、更直接的「變現」方式是很多人熱切追尋的目標,但不是宗潤弘的。 即使放棄了來自華爾街的高薪邀約,宗潤弘仍然是個一路開掛、「金」光閃閃的年輕人:入選2018年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年僅30歲就被南京大學聘為教授,幾個月後即將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採訪時,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起這一切時的波瀾不驚,這份淡然的背後,是他對自身實力的篤定與自信。剛被保送至美國讀博時,宗潤弘希望拜業界「大咖」、匈牙利教授János Kollár為師。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除了常規性地提交論文和報告成果,他還搜索到Kollár教授曾在網上貼了約100道專業難題,於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天泡在辦公室里,硬是做出了七八十道,就此如願以償;開啟學術生涯的第一篇論文,也是宗潤弘實力催生靈感的碩果。「當時我去參加一個學術會議,開會間隙和同門師兄討論一個代數幾何中的拓撲問題,當時靈光一現,想到了一個很新很怪的辦法,順利地把那個問題解決掉了。」被他解決掉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多年來許多知名學者試圖解決卻未能攻破的難題。在美國求學七年,串聯時光的不是日期,而是一篇又一篇論文,一個又一個研究成果。作為年輕人,宗潤弘喜歡這種「實力不證自明」的方式。 儘管在他人眼中「無往不利」,但宗潤弘卻很清醒,他認為自己才剛開始走上學術這條路,而且這條路本身並不平坦。他坦言,在讀博期間,自己曾經在長達一兩年內「找不到問題,沒有研究可做」。「每天呆在辦公室里超過十個小時卻幾乎一無所得,這種低迷的狀態對於選擇學術的人來說並不罕見。」宗潤弘表示,很多科學問題之前都沒有人探索過,科研項目也並非短時間就能看到結果。讀博士就意味著花費多年去完成一個個項目,期間每天都會經歷壓力,不可能像之前的學生時期,看書就知道答案,學習半年就去考試,考完就拋之腦後。 熬過低谷期,專注和堅持不可缺一,一旦入門就會深深感受到學科的優美。「很多人覺得做學術很苦,但是我們自己知道,做研究本身既艱苦又很令人沉醉,這種享受感是追求學術事業的根本動力之一。它仿佛在你眼前打開了全新的世界,讓人對學術油然而生一種責任感,會讓人儘可能地做原創性、引導性的工作,這個過程就像是爬上一座山看到更美麗的風景。」 在大多數人的想像中,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高成就的學術新人,應該過著爭分奪秒、一絲不苟、自律又嚴謹的生活。然而,宗潤弘表示自己的生活相當「佛系」,不按時間表「打卡」,不愛無意義社交,甚至記者說要給他拍張照片,他都是拒絕的。無論是在美國求學還是在中國任教,他一般睡到中午起來,來到辦公室或找個咖啡館先工作一下午,飯後再工作到晚上十一點左右,睡前也會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刷一小時手機放鬆和消遣......睡覺時間保持「足夠」,一天只吃一頓飯也「足夠」,簡單的人際關係也「足夠」。 留在美國還是回到中國,這個人生選擇宗潤弘是用專業知識「算」出來的。這個生活「佛系」的年輕人,在思維上開闊、敏銳而活躍。在專業之外,他愛看經濟、哲學類著作,從本科時期起就一直對社會問題保持著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近年來,他在學習之外憑藉深厚的專業知識,從獨特的數學視角探討中美兩國的差異和發展前景。「回國不僅出於報國熱情,也是因為通過計算,更加堅定了中國才是更優解這一信念。」宗潤弘認為,年輕生活可以簡單,眼界卻要開闊:「當一個人的所思所想融會貫通了,就會獲得平穩的心態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最重要的。」

90後新聞人:文科女生「逆襲」研發app

中等偏快的語速、清晰縝密的思維……高佳琪身上散發著一種成熟幹練的氣質,頗有幾分女強人氣場。入職七年來,她從一位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迅速成長為《培訓》雜誌社管理層的中層管理,成為公司核心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作為一名文科生,她更是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憑藉著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勇於挑戰的精神,研發創立了一款專為企業培訓提供優質專業課程的APP——培伴。 2012年,高佳琪從河海大學法律系畢業,當時的她,做出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放棄進入律師事務所的工作機會,轉而拿起「筆桿子」,成為了《培訓》雜誌社的一名記者編輯。 「我在讀研究生一年級的時候,便順利地通過了司法考試。」高佳琪是常人眼裡的「學霸」,畢業後進入專業對口、待遇優厚的律所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可內心「不安分」的高佳琪偏偏不願走尋常路,於是,父母建議她:「那就考個公務員吧。」「家裡人的觀點嘛,就是女孩子考上公務員,工作穩定又體面,社會地位高。」但高佳琪不想按照長輩規劃的人生軌跡按部就班,她總覺得,應該走自己選擇的路。在和父母多次「抗爭」後,她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所鍾愛的媒體行業。問她何以如此執著,她脫口而出:「我喜歡!」 符合自己的興趣,並能從中獲得自我成長,是高佳琪擇業時最看中的原則,也是90後這一代在職場上凸顯的特質。在高佳琪看來,90後在物質財富相對豐富的年代成長,對體制、等級等眷戀較少,內心更喜歡有挑戰性的工作,「如果一份職業不能給帶來心理上的滿足感,或者不能實現自我價值,那恐怕就沒什麼吸引力。」高佳琪說。

一切源於熱愛!2013年,高佳琪正式入職《培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便迅速成長為了雜誌的主力編輯。「果敢堅定、執行力強、勇於接受挑戰。」是職場中的高佳琪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2018年,雜誌社準備上線一款線上的app學習平台——培伴,以拓展雜誌的線上培訓業務。高佳琪勇挑重擔,承擔起了這個極具風險和挑戰的項目。項目一開始便遭遇困難重重,「傳統媒體行業在技術研發領域毫無積累,只能走技術外包路線,然而技術外包會因為雙方運營思路的不同,導致項目進展非常緩慢。」幾經思索和反覆論證後,高佳琪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之前由外包團隊設計的產品全部推翻重來,重新組建項目組,自主進行產品研發。 一天編程都沒有學過的「純」文科生,竟然要自己搭建技術研發團隊做網際網路產品?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高佳琪硬是憑藉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一頭扎進了毫無基礎的IT行業,她利用業餘時間啃起了IT書籍,自學技術課程,上門拜訪多家技術公司。高佳琪覺得,90後這一代大多積極主動,充滿衝勁和活力,只要心裡認準了一件事情,便會全力以赴。「雖然我不會編程,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對編程原理、技術邏輯都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而且也更明白了市場需求。」之後,高佳琪組建了培伴app團隊,從1人到20人,從技術到產品,從內容到運營,2018年底,培伴APP正式亮相。面對市場上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app,高佳琪對於自己一手打造的「培伴」滿懷信心,「在做企業培訓APP的領域裡,尚未出現這個行業的引領者,而我們作為傳統媒體,與企業打了多年交道,也積累了很多資源,所以我們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2019年,高佳琪的人生又多了一個身份,成為了一名新手媽媽。踏上而立之年,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責任、下一代的撫養等一系列問題呈現在面前,是否體味到了 「上有老、下有小」的疲憊感?「我們雙方父母都有退休金,寶寶出生之後,父母除了幫忙帶孩子,還不時給錢補貼我們家用。」高佳琪覺得暫時沒有體會到太多困難,「不過說實話,其實內心也是有一些壓力的,希望有一天能夠靠自己,給孩子和父母創造更好的生活。」在高佳琪看來,90後趕上了經濟騰飛的好時代,有了父母的支持和幫襯,無疑是十分幸福的一代。

站在三十歲的人生檔口,高佳琪心懷期冀,對生命之「立」也有著更多的感悟和思考:「30歲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之前的努力是為了自己,但30歲之後,我覺得自己還應該更努力一些,努力是為了和愛人共同成長,為了對女兒言傳身教,為了讓父母驕傲和放心,為了讓未來更美好。」

90後法官:讓當事人握手言和,太有成就感

朱成龍曾經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考古學家。「老物件會說話。」這個長得很萌的男生眼睛放射出光彩,「那些文物飽經滄桑卻神采奕奕,透著股不一樣的氣質。」如今,考古學家的夢想怕是沒機會實現了。不過,站在三十歲當口,朱成龍突然發現,其實法官這個職業和考古學家挺像的:他們都是真相的發掘者,要抽絲剝繭、步步為營,才能把眼前的一切完美「修復」。 從2013年到2019年,朱成龍完成了令人欣羨的人生「N級跳」,從南京市雨花台區人民法院板橋法庭的一名書記員,到成為全南京市僅有的兩名九零後法官之一。 在一樁樁雞飛狗跳的民事案件里,朱成龍觸摸到了老百姓最真實的悲歡。2016年,他解決了一樁案子,至今提起來仍很自豪:一位常年生病的哥哥將工資交給弟弟保管,弟弟從中支取哥哥的生活開銷,相安無事幾十年後,哥哥為購買房改房,要求弟弟「歸還」22萬元,弟弟卻表示積蓄已經全部花在照顧其生活起居上。清官難斷家務事,朱成龍要判的是一筆糊塗帳。

朱成龍說法官要懂得博弈的藝術,他想替雙方當事人找到那個最優平衡點:「如果根據條文『機械辦案』,哥哥後半輩子的處境將會非常艱難,既拿不到錢來買房,又因此失去弟弟的照顧,這也是弟弟不願看到的結果。」他便在弟弟方面打起了「感情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幾次三番調停斡旋,弟弟終於拿出11萬元給哥哥買房,兄弟間的關係也得到了緩和。 「法律條文簡單冰冷,巧妙地運用法律才能彰顯它的溫度。」朱成龍闡述著他對法官職能的理解。這是九零後法官的智慧麼?他想了想,有些羞赧:「可能我更願意設身處地,站在當事人立場上想問題吧。」 如果法官的水準也分等級,那麼「案結事了」一定是「最高段位」。不但案結,還得事了,不能讓當事人的生活繼續一團糟。朱成龍打了個比方:人為什麼去醫院?身體不舒服;人為什麼去法院?社會關係「不舒服」。法官就像拿著手術刀的醫生,不光裁判案件,還要幫當事人打開那個束縛他的死結,讓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人們總是帶著滿腔怨氣來到法院。有一對樓上樓下住了幾十年的鄰居,因為幾千元錢的損失賠償鬧得不可開交。要做出一紙判決是容易的——反正總共不過幾千塊錢的事兒,但「機械辦案」解不開這段關係的死結。朱成龍來到原告家裡和他們談心,才打開了真相:這家的男人原來是樓上那家男人的上司,退休後心裡不適應,遇事想不開。心結一打開,被告也能理解,不僅痛快地拿出了賠償金,兩家也重修舊好。 這才算「案結事了」。無愧於「九零後法官」的光環,朱成龍辦的案子,敗訴方也心服口服。有個被告對他說:「朱法官,我不恨你,也不怪你,我知道你為我們做了很多。」朱成龍坦然了:有這麼一句話,再辛苦也值得。

都說九零後任性,朱成龍卻一直謹慎地維護著他看重的準則:不到萬不得已不做拘留,他深知留下案底對人的一生意味著什麼;有些案子,機械地依據法律條文也能斷,但他更願意和當事人打開心扉聊一聊......年齡也能被他拿來揚長避短。遇到年紀大的當事人,他絕口不提自己多大,遇到年紀相仿的則以「其實咱們年紀差不多」來「套近乎」。法官一定高高在上?朱成龍第一個反駁:大家都是人,你裝什麼高冷嘛! 其實他強調的是一種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意味著擔當,意味著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要多站在他人、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看問題:如果是我遭遇了這些,我會希望得到怎樣的對待?」這一刻的朱成龍透著一股老成的智慧。 「你是不是不務正業?」 回想起教他玩古錢幣的老師傅得知其收入後發出的「靈魂拷問」,朱成龍撓撓頭,笑了。其實,像師傅那樣開個古董店也挺好,雲遊四海,仙風道骨,賺得盆滿缽滿,但好像少了點什麼。當記者問:站在而立之年回望,工作或生活中最讓你開心的時刻是什麼?朱成龍臉上露出了大男孩的狡黠—— 「工作前最讓我開心的時刻是得到一枚喜歡的古錢幣,那一剎那的穿越感,就像打開了哆啦A夢的任意門。工作後嘛,要麼是『我這個判決書寫得實在太完美了』,忍不住陶醉下;要麼是雙方當事人本來氣得恨不得把對方打一頓,結果在我的調解下握手言和——那一刻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交匯點記者 吳雨陽 王慧 馮圓芳

90後,而今邁步從頭越

文 | 劉永昶 站在21世紀20年代的門檻上,看著即將紛至沓來的20後,90後們難免心潮澎湃:仿佛是一瞬間,他們最早的同伴已經三十而立。青春的色澤也許不會再那麼鮮艷,但新時代的廣闊天地卻依然有著無限的想像。 在不同代際的人群中,90後的確顯得有點特殊。那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浪潮一直卷涌著他們成長的世界,這個世界也一直在發生著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 他們是第一代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他們總是願意接受最新奇的通訊工具與最酷炫的信息交互方式,也總是願意創造並沉浸於風生水起的網絡文化。他們也許樂於宅居,但卻心繫天下;他們也許看似佛系,但卻彼此心心相印。他們相信,技術聯通世界,技術也賦予生活無限的可能。 他們經歷了中國經濟的飛躍,見證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崛起。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需要再像前輩那樣咀嚼生活的沉重與苦難。但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現代社會的匆匆節奏讓每個人的腳步都難以停歇,時刻充滿競爭,疏忽就會掉隊。90後對生活有更多的憧憬,但每一步都需要他們踏踏實實的奮鬥。 他們受益於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開始大規模地獲得進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機會。比起他們的前輩,90後有著更多的知識儲備,也有更開闊的眼界。高考不再是獨木橋,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這反倒讓他們的人生處處都是起跑線,「考研熱」「考證熱」,同齡人的競逐折射著知識中國的勃勃生機。 他們身處於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化浪潮中。從鄉村集鎮到繁華都市,大量的90後在城市匯集,投身波瀾壯闊的產業建設。都市生活對於他們而言是絢爛多姿的,但節節拔高的房價和生活成本又讓他們的日子充滿壓力。但無論奔波、勞累或是心酸,他們願意坦然面對這種壓力。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做生活的主人。 在變化的世界中成長,在人生的跑道上歷練,不經意間,90後已經逐步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科研院所里年輕的科學家,科技園區里優秀的IT精英,鄉村田野奔波著的大學生村官,現代化車間裡的工程師與產業工人,信息化訓練場上的青年軍官……無論什麼樣的崗位,90後都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擔當重責。他們敢於選擇,勇於挑戰,勤于思考,樂於生活,「求變」是這一代人的關鍵詞,這為中國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但一切才剛剛開始,不會改變的是,90後終將和他們的前輩一樣,在中華民族的盛世圖景中譜寫嶄新華章。遙望一個世紀之前,煙波浩渺的南湖之上,那艘紅船里的中共一大代表,正在熱烈地想像和討論著中國的未來,當時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8歲。剛好28歲的毛澤東,就是其中那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90後。

【悅讀】

走進氣候賭場,讓我們多準備幾手

對中國讀者來說,《氣候賭場》的作者威廉·諾德豪斯很有名,名氣主要來源於他與薩繆爾森合著的《經濟學》,以及2018年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早在1970年代,威廉·諾德豪斯就開始關注環境變化尤其是氣候的變化帶給經濟的影響,他提出的開徵碳稅、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等手段,已經成為目前國際上制定氣候經濟政策、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時應用最為廣泛的理論依據,《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的科學基礎都在於此。

在《氣候賭場》中,諾德豪斯把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分為可控和不可控兩大部分,前者包括大部分經濟活動如工業、醫療,以及人類日常生活,並且指出,文明越發達、經濟和技術越先進,對於可控系統的掌控就會越強,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越小。

然後作者話鋒一轉,指出了4個「不可控系統」: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颶風加劇、生態系統喪失。

就以海平面上升來說,針對一些經濟精華地帶,比如曼哈頓和浦東,人們可以採用防波堤等方式設防,但是對於全球而言,經濟損失會比較大,因為低海拔地區的收入普遍比高海拔地區要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遺產保護地、名勝古蹟會受損,此外,這涉及國家經濟資源的重新配置,會引起不可測的風險。

書中展示了根據格陵蘭冰芯樣本計算出的4萬年來地球溫度變化情況,指出最近7000年間,地球經歷了一個溫度穩定期,而這也是地球出現文明的時期,作者不禁發問,如果面對不穩定的氣候系統,蘇美爾人能否創造文字?希臘人還會不會有哲學?我們當然也可以想像,良渚和中原的先民如果面對冰期,可能就不會馴化水稻,那樣,中華大地將是另一副樣子。

在論證了氣候變化的風險以後,作者先是指出,溫室氣體增加,就好比在大熱天開車,有一雙神秘大手把車「越描越黑」。然後,作者介紹了「地球工程」的可行性。

「地球工程」有兩大門派,一派是把太陽輻射反射回去,一派是碳捕捉和封存技術。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爆發,把2000萬噸火山灰噴射到平流層之後,全球溫度下降了0.4℃,這給了人們啟發,可以把幾百萬鏡子般的小顆粒放在地球上空。

問題是,只有幾個大國有能力辦這事,一旦他們真這樣辦了,後果卻要全球來承擔,政治風險很大。因此,作者主張這種把「地球工程」列為最後的選項,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動用。

碳捕捉和封存技術、使用低碳能源、減排,這些是作者支持的,問題是這些綠色技術都要額外花錢。

這就進入作者最熟悉的領域了,用經濟政策控制碳排放。作者用一個有趣的比方來展開他的理論——假設有一種特殊的債券,50年後兌現,價值1000塊(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同時假定50年後購買者仍在世),那麼,現在應該出多少錢來購買這種債券?

答案是141塊。

作者假定每年的投資利率是4%,141塊錢以4%的複利連續投資50年,就是1000塊。

這個計算的場景,是不是引起了讀者們關於保險的聯想呢?其實也沒錯,投資於環保,某種意義上就是為子孫後代買保險。

而這個4%的數字,作者稱之為「貼現率」。為了「未來」的生活質量和安全,而在「眼下」花錢,控制花錢數量的關鍵就是「貼現率」。作者在書中介紹說,根據行政法令,美國各機構在投資修建道路、大壩、防波堤時,採用的貼現率是7%。「貼現率」當然是一種大大簡化的說法。地球真在變暖嗎?變暖對我們真的弊大於利嗎?控制碳排放真的有用嗎?這些才是真問題,其需要的複雜政策應對,遠非「貼現率」的數字所能簡單涵蓋。

在遙遠的中國敦煌,莫高窟2019年已經兩度因雨暫時關閉,這裡的工作人員在與空氣中的水分作戰,努力讓那些壁畫活到下一個千年。這有時溫暖有時冷酷的地球氣候,真是太難以捉摸了,我們確實像是走進了賭場,實在是難以把控輸贏。來吧,讓我們多準備幾手,《氣候賭場》的意義,正在於此。

李 煦

【文脈】

「撿」出來的湖熟文化,成為四千年前的寧鎮文明曙光

在很多南京人的語境中,提起「湖熟」,首先會想到「板鴨」。但在考古界,說起「湖熟」,學者們的思緒會飛到四千年前。湖熟文化,被譽為南京文明的搖籃,填補了秦淮河流域乃至整個寧鎮地區前國家時代的歷史空白。

2019年是湖熟文化命名60周年,日前南京市江寧區舉辦「湖熟之約——湖熟文化定名60周年紀念展」,一批珍貴的文物與觀眾見面。有趣的是,這一在中國考古史上影響深遠的史前文化的發現,竟源於一次「散步」。

「散步」引出來重大考古發現

湖熟文化重見天日的故事,要從69年前說起。

1951年初的一天,南京江寧縣湖熟鎮的句容河邊,一個身穿長袍的中年人在一座高台「梁台」下悠閒散步。突然,他發現地上有很多「碎磚破瓦」。撿起來仔細打量,這位名叫錢立三的茶館老闆腦海中有了疑問:這些碎片會不會和古人使用過的工具或者陶器有關?

錢立三早年就讀於上海大夏大學,對考古有濃烈的興趣。在撿到這些碎磚破瓦之前,他曾在南京博物院參觀過頗具轟動效應的遠古文化展——《從猿到人》。此後,他又陸續在梁台附近撿到很多石器、陶器碎片。1951年2月10日,錢立三將這些碎片帶到南京博物院,引起學者們的重視。

我國著名女考古學家、時任南京博物院院長的曾昭燏先生與南京大學教授胡小石商量,迅速組織了考古工作隊來到湖熟考察。1951年春天,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曾昭燏、尹煥章、張正祥、羅宗真等學者在湖熟地區發現了老鼠墩、前崗等十餘處台型遺址,初步認定同類遺址分布在以當時的湖熟鎮為中心,約4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遺址大多位於沿河高出地面的圓形土墩上,出土有粗砂紅陶、石器等文物。

經過充分調查和試掘論證後,曾昭燏、尹煥章於1959年在《考古學報》上發表《試論湖熟文化》一文。

在考古學界,一般以首先發現遺址的地名命名考古學文化。這一類型的文化遺址遂被稱為「湖熟文化」,由此奠定了「湖熟」二字在中國考古界的獨特地位。「湖熟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第一個經過系統論證而命名的考古學文化,奠定了江寧及南京在整個長江下游地區的文化根基。」南京市江寧區文化旅遊局副局長許長生說。

廣泛分布於寧鎮地區

幾十年來,通過對大量湖熟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考古學界確認,湖熟文化距今約3000-4000年,其存在時間相當於中原地區商代遷往殷墟之前,代表了當時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燦爛文化。與黃河流域文化相比,湖熟文化有很多不同之處,具有南方史前文化的顯著特點。

「湖熟文化」不僅僅專屬於南京。在長江中下游多個城市的考古發掘證明,湖熟先民可能是江淮間的夷人,他們形成聚落群,星羅棋布於南京、鎮江以及安徽南部等地。目前,湖熟文化遺址已發現了300多處,經過考古發掘的有10多處,分布在寧鎮地區和皖南東部約400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即東至茅山山脈,西至九華山脈,南至黃山、天目山脈,北至長江。

通過重新發掘埋藏地下數千年的文物,專家一點一滴地還原「湖熟人」的生活。他們一般居住在高出地面5-10米、河湖沿岸的土墩山丘上(因此稱作台形遺址)。他們建有房屋,地面先用泥抹平,再用火燒,表面較為光滑。住處附近還有火塘,供取暖和燒烤食物之用。

湖熟先民的生產工具主要為石器,器形有斧、錛、刀、鐮等,從事漁獵、農業、飼養業、紡織業、制陶業。他們也能夠鑄造青銅器。從農具和獸骨的遺蹟判斷,湖熟文化的農業和畜牧業有一定水準,但漁獵仍十分重要,大量的石鏃、網墜、鹿角、魚鉤、獸骨、蛤蜊殼的發現是有力證明。陶紡輪的出現,則證明了湖熟先民已在從事原始紡織業。

平日生活中,湖熟先民使用的陶器大都為夾砂紅陶,此外還有泥質灰陶、幾何印紋陶和原始瓷器等。梯格紋屬湖熟文化的特色紋飾。從大量卜骨可看出,湖熟先民喜好占卜,巫師通過火烤產生的裂紋判斷吉凶。

包括著名考古專家李伯謙先生在內的等很多學者認為,分布於寧鎮、皖南地區的湖熟文化與吳文化關係密切,有繼承發展關係,相當於吳國立國之前的先吳文化。而發現於江寧境內的商朝青銅三羊罍、商晚期青銅大鐃,也反映了湖熟文化的主人同中原商王朝有了文化上的接觸。

「昭明讀書台」原來是古遺址

有趣的是,句容河邊的「梁台」,是錢立三最早捕捉到湖熟文化線索的地方。這座水邊的高地曾被明清南京文人認為是梁昭明太子蕭統(主編有《文選》)的讀書台,並演繹出「台想昭明」的景觀,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經過曾昭燏等學者的考古調查,已能證實「梁台」其實是一處典型的湖熟文化遺址。

如今的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範圍內,沿秦淮河分布著梁台、老鼠墩、船墩、城崗頭、木魚墩、前崗、鞍頭崗、饅頭墩、神墩等10餘處湖熟文化遺址,「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整個江寧區境內陸續發掘了多座湖熟文化遺址」。許長生介紹,此次推出的「湖熟之約」展出了大量來自於江寧湖熟船墩遺址的穿孔石刀、石錛、陶鬲、陶拍、石紡輪、陶豆、陶盤、陶罐、瓷豆、箭鏃、青銅刀等文物。

在湖熟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帶角狀把手的陶鬲極具地方特色。這種夾砂紅陶鬲被湖熟先民用來燒水做飯,用粘土燒制,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礫,以承受高溫。鬲有三足,足上半部中空,以增加容積,下部實心,不易磨損,使鬲更耐用。足部較高,增加了與火的接觸面積。專家介紹,「帶角狀把手」是寧鎮地區陶鬲的顯著特點,陶鬲出現於4500年前,消失於距今2500年前的戰國時代,在中國炊器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凝視著這些珍貴文物,湖熟先民刀耕火種、飯稻羹魚、摶土作器的生活仿佛呈現在眼前,他們開始鑄造青銅器,燒制原始瓷,利用紡織技術一步步走向文明的門檻,創造出了富有江南特色的土著文化。

交匯點記者 於 鋒

【百家】

應對老齡化,四個積極的養老模式

文 |景軍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65歲以上人口從7%增到14%,法國用了115年,英國47年,日本24年,有些機構推測中國可能將是26-27年,這意味著中國為老齡化社會服務的準備時間是非常短促的,養老形勢嚴峻。

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安排,但挑戰依然很大。

先說家庭養老,70%的大中城市老年人家庭是空巢家庭,這個空巢率非常高。農村留守老人有1600萬,全國還有4000多萬失能老人。這種重負讓我們期待社會化養老,對家庭養老進行支持。

機構養老的問題是什麼?大多數養老機構不接受失能老人,或者沒有接受失能老人的條件。全國養老網的數據顯示,能夠接受失能老人長期照料的床位大概80萬張。現在只有不到5%的養老機構屬於醫保定點單位,假如養老機構不能報銷,會阻止很多中國老年人轉到養老院。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困境?我們做了四個積極老齡化的模式研究。

幸福守門人

「幸福守門人」項目今年進入了國家衛健委全國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被列為心理干預手段之一。國家衛健委在全國選擇了1600個城市社區、320個農村社區做這種模式的推廣。

我們的模式基於四個科學工具:孤獨量表、抑鬱量表、身心健康簡表和社會支持量表。心理危機篩查表明,大多數農村老人處於孤獨但健康的狀態,一部分人是臨界點人群,極少部分人需要治療類的特殊關愛。

我們設計了「幸福守門人」的金字塔模式,與地方配合起來劃片,在每個地區都有幫助農村老人的精神科大夫,動員鄉村醫生、社區積極分子、社工一起來關心他們。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到:第一,老年人之間能夠互動;第二,他們能夠開始互助;第三,他們可以做到情感互助。互惠互助是人類學非常古老的命題,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老主任李強先生就說,社會的親和力很重要,親和力是有感情的力量,能夠讓這個社會變得有溫度。

時間銀行模式

時間銀行模式不是我們發明的,我們在研究中看到中國有30多個城市宣稱成立了時間銀行。

最早發明時間銀行的人是美國律師愛德華··科恩。他在80年代初期看到自己住的社區很多黑人失業,他們中有律師、水暖工、護士、理髮師、教師。怎麼把這些人組織起來?他想起了勞動時間的交換方式,所以它的英文是 Time Dollar,就是「時間美元」。

在世界上另外一個地方,日本人水島旭子在70年代開始倡導老年互助會,最早她想用社工,但是失敗了,社工不能長期堅持下去。然而,她發現在比較老的社區里,年輕的健康老人可以幫助高齡的、體弱的老人,用勞動時間去作為計算。

勞動時間在我們國家跟日本非常相似,比如蘇州的楊枝模式,也是以勞動時間計算,洗衣服的時間、送水的時間、談心的時間、幫助交水電費來回走路的時候、燒飯的時間、探望的時間、買菜的時間等等,甚至一部分守護的時間都可以計算在冊儲存,存在時間銀行帳戶,將來可以兌換成別人對自己的服務。楊枝的經驗證明,實際上到最後沒有人去兌換,因為它形成了一種文化,年輕的老年人幫助高齡的老人,代代相傳,再不需要去記錄,它已經在這個社區里形成一種文化可以傳遞下去。

另一種時間銀行模式是廣州南沙模式,是政府做的。楊枝模式需要熟人社會,有信任基礎。南沙是一個陌生人社會,怎麼做好時間銀行?政府用的方法是,用年輕的老年人幫助高齡的老年人,用一桶菜籽油和一個勳章來獎勵100小時的奉獻。

「老人會」「病友會」模式

我的一個博士後最早注意到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沒有孩子的人群。

第一個人群是太監,沒有孩子。太監養老的方式是形成兄弟結和師徒結,他們在宮裡攢了錢以後在外面買一座廟,北京西山有十幾座廟是太監廟,都是做養老用的。形成師徒結,是在宮裡的小太監供養搬到外邊的老太監。

第二個人群是沒有孩子的女性——自梳女。這些女性年輕的時候到南洋去打工,有一輩子的積蓄,回來以後不落夫家,形成了金蘭結和師徒結,在一起生活。

在中國傳統中更多的是白帽會、祝壽會、長壽會這些名稱的老人會,秦代開始就有老人會,這是非常好的傳統。老人會在歷史上主要是敬老、賀壽、舉喪。我拿到了杭州老人會支出的清單,看到比歷史上增加了一個內容,即福利探病,將近一半會費用來探病。

還有一個在養老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織,我覺得既是積極養老,同時又倡導了互助、互惠、互動,那就是中國歷史上就有的「病友會」。「病友」這個詞如果翻譯成英文,是 friends in sickness,英文的意思就是我們都病了,都住在一個病房,由於疾病,我們形成了一種友誼。

清華大學的王思萌、王劍利、曾繁萍三位青年學者分別完成了抑鬱症患者QQ群研究、糖友會研究以及抗癌樂園研究,都屬於病友會研究範疇。抑鬱症病友組織研究針對一個400多人的QQ群,其中包括老年人和青年人,他們在上面交流如何抵抗抑鬱症的困擾、如何就醫、如何服藥。

第二個典型的病友會是糖友會。糖友會在中國非常發達,任何一個城市都有糖友會,醫院也有糖友會,糖尿病病人坐在一起相互學習、相互鼓勵,鼓勵服藥、堅持鍛鍊。

第三種病友會是抗癌樂園,這也是我們國家非常有特色的民間互助團組,北京的抗癌組織稱為抗癌樂園,被北京市民政局評為社會組織標兵。他們組織在一起練太極拳,相互督促服藥,遵從醫囑,相互督促鍛鍊,相互安慰。對於病人康復,這些都非常重要。

我們進行這項研究時,在全國76所大學當中發起了一次大學生關愛老年人公益海報設計大賽,以研究年輕人眼中的老年形象。現在我選擇一幅畫和一首唐詩作為結束,孟浩然在《歲暮歸南山》中說「白髮催年老,松月夜窗虛」。這幅海報上,創作者寫道:時光變遷,但你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主角。我把這首詩和這幅畫湊在一塊兒說明什麼呢?那就是,詩與畫,既矛盾,又統一,既有惆悵,也有希望。

(景軍,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摘編自景軍在人文清華講壇的演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