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罕見的麥積山「薄肉塑」壁畫:天衣飄飄,破壁欲出

澎湃新聞 發佈 2020-01-03T02:40:05+00:00

其中第四窟是麥積山最高處的石窟,距離地面約70米,窟頂之上,有著極其罕見的「薄肉塑」飛天壁畫,作為一種彩繪與浮雕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薄肉塑」極少在我國其他各大石窟中出現,塑繪結合的手法使得諸飛天鮮活靈動,似乎破壁欲出,營造出了一個鼓樂齊鳴,天音裊裊,香花滿壁,天衣飄飄,滿壁靈

有著194個窟龕、7000多尊造像的甘肅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其中第四窟是麥積山最高處的石窟,距離地面約70 米,窟頂之上,有著極其罕見的「薄肉塑」飛天壁畫,作為一種彩繪與浮雕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薄肉塑」極少在我國其他各大石窟中出現,塑繪結合的手法使得諸飛天鮮活靈動,似乎破壁欲出,營造出了一個鼓樂齊鳴,天音裊裊,香花滿壁,天衣飄飄,滿壁靈動的佛國世界。

由於麥積山第四窟文物維修需搭建腳手架的原因,這一組壁畫前一段時間終於再次得以讓研究人員直接面對。澎湃新聞特刊發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研究者對此研究的文章。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的第四窟也叫散花閣、上七佛閣,開鑿於北周時期,是在山頂上開出了一座七間大殿,屋頂、鴟尾、樑柱、枓栱、平棊都有雕鑿,現在頂部大部分已經垮塌了

第四窟的壁畫情況比較複雜,自從北周開窟之後,歷經隋、唐、宋、明諸 朝代,皆有壁畫留存,第4窟的壁畫按照本窟建築的構成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前廊壁畫, 第二部分為後室 7 龕壁畫。前廊壁畫主要包括廊頂平棋頂內的壁畫和前廊正壁上方的七幅大型薄肉塑壁畫。廊頂壁畫原有 42 塊,因地震現僅存6塊,皆有破損,因為廊頂壁畫免於陽光照射以及雨水沖刷,故現存壁畫色彩較為鮮艷,形象較為清楚。

「薄肉塑」壁畫中的飛天

維修中的麥積山石窟第四窟

前廊正壁上方即是著名的「薄肉塑」壁畫,前廊上方諸諸龕對應的壁面上,繪有七幅大型飛天壁畫,每幅繪塑四身飛天,左右對稱,呈梯形排列,合計 28 身。每幅壁畫長 2.90-3.50 米不等,高 1.50-1.80 米不等。這七幅壁畫因其繪塑結合的手法聞名於世,民國時期的中央勘察團最初將其命名為 「薄肉塑」壁畫,遂為世人所知並沿用其名。這一技巧的最主要特徵就是飛天頭面及肌膚可見部位皆用不足 0.5 厘米的細泥塑出,而飛天的衣飾及壁畫中的其 它形象則全部彩繪而成。這七幅大型壁畫原來皆採用薄肉塑的手法繪塑而成,但 是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現今編號為第 6、7 龕上部的兩幅壁畫,其薄肉塑的部分已經脫落,但是痕跡宛然,中央勘察團當然曾經架設腳手架對第7 幅薄肉塑壁畫由羅工柳先生進行臨摹,發現原來的薄肉塑脫落,筆者曾經近距離觀察過這兩幅壁畫,其原作屬薄肉塑無疑。相較於廊頂壁畫,這七幅壁畫,因受地震、日照、 潮濕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所存壁畫保存狀態不如廊頂,現將這七幅薄肉塑壁畫按 照自東向西的順序進行說明,每幅壁畫中飛天的說明順序則按照觀者的方位進 行:

1.第一幅,為四身伎樂飛天,右上方的飛天吹鬍角,身上薄肉塑脫落,右下方的飛天雙手似捧一排簫,左側上方飛天撫琴,左側下方飛天雙手拍打細腰鼓。

伎樂飛天

2.第二幅,為四身供養飛天,右上方的飛天雙手持一枝三莖蓮花, 三莖各連接兩朵蓮花和一片蓮葉,右下方飛天左手執雀尾爐,右手屈肘上舉呈捏 花狀,左上方飛天左手托盤,盤內滿盛供品,畫面多有帶莖蓮花充盈虛空,右手五指伸展,做散花狀,左下方飛天右手執雀尾爐,左手呈捏花狀。

伎樂飛天

3.第三幅,為四身伎樂飛天,壁面上部殘損,右上方飛天雙手持橫笛,下方飛天吹笙,左側上方飛天撫琴,下方飛天彈奏阮咸,其中三身飛天身掛穗形瓔珞。

殘缺的伎樂飛天

4.第四幅,壁面上部殘缺,僅剩三身供養飛天,右側上方飛天左 手執供養器(接近豆的形狀),右手向下,五指呈拈花手,下方飛天雙手持雀尾爐,瓔珞在腹部穿壁交叉,呈 X 形,左側下方飛天右手端帶底熏爐,左手立掌護於爐側,畫面中心下方為一枝五朵香花,枝葉繁盛,上方是一蓮花寶珠,寶珠內有長方體形狀的物體,這種形象在諸龕龕頂壁畫中多有出現,寶珠周圍生出忍冬草及蓮花。

「薄肉塑」壁畫中的飛天

「薄肉塑」壁畫中的飛天(局部)

5.第五幅,為四身伎樂飛天,壁面的右上角殘缺,右上方的飛天側身回首,手捧胡角而吹,下方飛天雙手彈奏箜篌,左上方飛天左手拎鑼,右手敲擊,下方飛天雙手執鐃鈸,做拍擊狀,該幅壁畫中飛天的手腳薄肉塑多有脫落。

「薄肉塑」壁畫中的飛天局部

6.第六幅,為四身供養飛天,壁面中飛天頭面、手臂、腳的薄肉塑全部脫落,右上方飛天側身,左手端舉香盤,盤中滿盛供品,右手屈肘揚掌, 做散花狀,下方飛天上身正面,右手似端舉一物,左上方飛天則是與右上方飛天 相對,左手端舉香盤,盤中滿盛供品,右手下伸,做散花狀,下方飛天側身回首, 雙手似上舉散花。

7.第七幅,為四身伎樂飛天,薄肉塑也是全部脫落,右上方飛天正面吹塤,下方飛天彈奏琵琶,左上方飛天雙手持蕭,下方飛天雙手演奏的似乎是和磬一類的擊打樂器,左手托一倒置鈴鐺形的樂器,右手握一槌形器,做擊打 狀。

飛天局部

「薄肉塑」壁畫中的飛天局部

這些飛天多結三瓣式髮髻,前端飾寶珠,面形圓潤,彎眉細長目,直鼻小口, 短頸半肩,手部纖柔細膩。上穿僧祗支,下系長裙,纓絡搭肩貼胸而下於腹前十字穿壁交叉後揚,飄帶搭肩繞臂或裹腹向後飛揚,身姿飄逸。這七幅薄肉塑壁畫, 是中國壁畫史上的最精美作品之一,塑繪結合的手法使得諸飛天鮮活靈動,似乎破壁欲出,營造出了一個鼓樂齊鳴,天音裊裊,香花滿壁,天衣飄飄,滿壁靈動 的佛國世界,壁畫中出現的多種樂器及供養器是北周時期實物的重要圖像參考資 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