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羞辱」後,德國上下徹底「怒了」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1-03T02:51:39+00:00

根據該法,美國國務卿與財政部長協商後,必須在60天內向國會報告該項目使用了哪些船隻以及哪些公司提供了這些船隻。

作者 |王錦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來源 | 瞭望智庫

2019年12月20日晚,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法案包括對俄羅斯和德國兩國參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公司進行制裁。

根據該法,美國國務卿與財政部長協商後,必須在60天內向國會報告該項目使用了哪些船隻以及哪些公司提供了這些船隻。公司的管理人員以及掌握多數股權的主要股東將被禁止入境美國,現有簽證將被吊銷。受制裁公司在美國的財產或在美國的商業利益將被凍結。

「北溪2號」是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重要管道,管道接通後,俄羅斯向德國的供氣量將增加一倍。可能受制裁的公司包括德國能源公司溫特沙爾、尤尼佩爾、法國前蘇伊士環能集團、荷蘭皇家殼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和瑞士-荷蘭全海洋公司等。

美國六親不認,盟友心急火燎,一齣好戲開始了......

(波羅的海海上船隻正在鋪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新華社 )

1 「總有辦法讓它原地止步」

「北溪2號」籌備了多久,美國人就盯這個項目盯了多久。

從2015年「北溪2號」項目正式立項以來,美國人一直對這條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天然氣管道線耿耿於懷,歐巴馬政府反對該項目,前副總統拜登曾警告德國該項目會引起安全問題。

2017年,川普簽署《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涉俄制裁是該法的重頭。該法制裁各國與俄羅斯的「重大交易」和「重大投資」,且要求進行「個案審查」,限制美國總統減輕、擱置、豁免涉俄經濟制裁的權力,目標是「防止收入流入俄羅斯政府」。

自該法頒布之時起,川普政府就一直暗示可能按照該法對「北溪2號」項目的參與者進行制裁,希望歐盟自動放棄或暫停該管道建設。

2018年~2019年,該管道進入鋪設階段,美、德、俄圍繞「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博弈也達到白熱化。2018年7月,川普批評德國的能源政策是讓自己成為「俄羅斯的俘虜」。有議員在眾議院發起《歐洲能源安全保護法案》,要求美國對參與波羅的海管道鋪設工程的船舶公司進行懲罰,所幸沒有成行。

近期,管道建設接近尾聲,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北溪2號」有望在數月內開始供氣。美國再也坐不住了,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表示:「兩個月的時間,美國應該做點什麼,國會通過制裁法案,或是白宮動用《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總有辦法讓『北溪2號』原地止步。」

美國國會終於還是想出了辦法,藉助《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法案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一起受制裁的還有俄羅斯與土耳其的管道項目「土耳其溪」。

一石激起千層浪。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絕不會對「美國的粗暴行徑」聽之任之,俄羅斯將會做出反制。德國總理默克爾敦促美國不要干預歐洲的能源政策,德國反對美國的「域外製裁」。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朔爾茨表示,「這不像是一個北約盟友能做出來的決定」。歐盟發言人批評該法「對從事合法業務的歐盟企業實施制裁」。盟友的憤怒正如歐洲理事會前任主席圖斯克所言:「有美國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

2 「北溪2號」的前世今生

讓美國大動肝火的「北溪2號」到底是怎樣的一條管線?事情還得從12年前說起。

2008年10月,俄德計劃在兩國間修建1200公里天然氣管道,即「北溪」天然氣管道,為此兩國進行了多輪溝通,並設計了方案。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項目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主導,從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烏斯季-盧加地區起步,在波羅的海海底鋪設管道,一直到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北溪1號」管道於2011年5月鋪設,2011年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由於單線供氣有限,「北溪1號」使用時美國並沒有採取行動。

2015年,「北溪2號」項目正式立項,其大部分路段將平行於「北溪1號」管線,設計長度為1222公里,建成後將形成「雙線供氣」格局。該項目總投資大約95億歐元(約合743.6億元人民幣),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占一半,其餘的由荷蘭、法國和奧地利等國企業投資。2018年5月,該項目開始在德國格萊夫斯瓦爾德附近動工,原計劃2019年底完工。目前,90%的鋪設工程已完成。

線路建成後,兩條線路疊加,俄羅斯輸入德國的天然氣可望翻倍。2017年德國從俄羅斯進口了53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其天然氣消費總量的40%,「北溪2號」的設計能力是每年輸送550億立方米天然氣。

但這條天然氣管道卻遭到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反對。管道繞過了斯洛伐克、波蘭、烏克蘭等國,因為這些國家收不到豐厚的天然氣過境費。而俄羅斯想要切斷通往這些國家,尤其是烏克蘭的現有管道也會更容易。該項目還會加大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沿線國家芬蘭、瑞典、丹麥都批准了這一項目。

為打消烏克蘭的顧慮,俄羅斯、歐盟和烏克蘭三方於2019年12月19日晚間達成一致,俄羅斯將恢復向烏克蘭輸送天然氣。

然而,當沿線國家的障礙都已掃除、管道快要峻工的時候,美國的制裁大棒卻落下來了。

3 美國打的什麼「小算盤」?

美國反對「北溪2號」管道建設,背後的驅動力是從能源、地緣兩方面對抗俄羅斯。

從能源利益上看,美國一直想為自己的頁岩氣尋找市場,歐洲是最直接和方便的買家,美俄在天然氣問題上存在競爭關係。

美國目前已是世界頁岩氣產量第一大國。

從2016年開始,美國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亟需為自己日益增長的頁岩氣產量尋找銷售市場。但由於北美和歐洲之間隔著大西洋,運輸路途遙遠,天然氣需要液化和氣化,還需要歐洲建立天然氣接收站,美國液化天然氣在歐洲市場上的價格遠高於俄羅斯天然氣,一直缺乏競爭力。

目前,歐盟範圍內已建成一批天然氣接收站,西班牙7座,英國6座,法國4座,義大利3座,荷蘭、希臘、葡萄牙、比利時、波蘭和立陶宛各有一座,德國的首座接收站也在建設中。2017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占美國出口的10%,2016年的比例是5%。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承諾,作為緩和貿易戰的妥協條件,歐盟將大幅提高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儘管進口額一直在增長,但美國並不滿意。此次美國如果能打掉「北溪2號」管道建設,將為自己的頁岩氣出口清除勁敵。支持制裁的很多美國國會議員背後都有深厚的油氣利益背景,他們希望用這種不公平的方式擠走競爭者。

與此同時,美國在地緣戰略上的心思更加明顯:

一來不希望看到俄羅斯與歐盟走得太近。將俄羅斯的影響力排除出歐洲,一直是冷戰後美國的重要戰略目標。而「北溪」管道建設卻將歐俄更緊密地相連,成為俄羅斯干預歐洲事務的槓桿。

二來不希望俄羅斯得到巨額天然氣費用,進而增強與美國對抗的實力。川普聲稱,德國給俄羅斯支付巨額天然氣費用,美國在保護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這些國家卻跟俄羅斯做生意,「每年給俄羅斯國庫貢獻幾十億美元」。他甚至對北約的「集體防禦原則」提出質疑,指出:「當某個國家從我們防禦的國家獲得能源,我們還怎麼能在一起呢?」

三來不希望失去烏克蘭這個制約俄羅斯的重要工具。隨著兩條「北溪」管道和「土耳其溪」投入運營,歐洲過境烏克蘭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將變得多餘,烏克蘭的政治和安全地位將會下降。按照美國的推理,原來俄羅斯介入干預烏克蘭還會想一想向歐洲供氣的經濟和地緣利益,現在將更加肆無忌憚。

為反對「北溪」項目,美國還意圖對歐洲「分而治之」,支持波蘭等新歐洲國家反對該項目。美國甚至還支持從中東避開俄羅斯到歐洲的「納布科」天然氣管道。無奈這條管道的年產量實在太小,只有31億立方米,無法取代俄羅斯的巨大產出。

美國的小算盤打得飛快,只是苦了德國和受牽涉的歐洲公司。

(工作人員正在鋪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船隻上工作。新華社)

4 友誼的小船還是翻了

德國是美國在北約的主要盟國,是美國在歐洲力量的重要支柱。儘管如此,美國為了自己的小算盤,德美友誼的小船還是說翻就翻。

川普簽署《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後,為「北溪2號」鋪設管道的瑞士-荷蘭全海洋公司(Allseas)已宣布暫停有關活動。此前,分析界人士估計,即便美國制裁,項目仍將穩步推進,可能會推遲完工但不會中斷。德國將在60天的窗口期內與美國加緊談判,受牽涉的公司翹首以盼,寄望談判後美國出台新的解釋。

然而,美國制裁的威力不容小覷。鑒於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地位,美國的制裁遠非凍結資產這麼簡單,在美國經營或以美元結算的公司將避免與美國制裁名單上的個人或實體打交道,美元的影響力使得受制裁者即使在其他國家的銀行開設帳戶也面臨困難。如果德國與美國談判不成,「北溪2號」是否能夠完工並通氣確實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對德國來說,隨著歐盟和德國更重視氣候變化,推進能源轉型,歐洲對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的需求將繼續擴大,德國是不會輕易放棄這個項目的。而比能源供應更為重要的,是德國的政策自主性。

德國外長馬斯表示:「歐洲的能源政策將由歐洲來決定,而不是美國。」

德國社民黨的經濟政策發言人甚至直言:「我們不是美國的保護領地。」

德俄外貿商會主席澤勒甚至要求歐盟採取「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因為美國的制裁危及歐洲的能源政策自主,「我們不需要別人來教訓如何跟俄羅斯打交道」。

此前,因貿易順差和防務開支問題,德美關係已是傷痕累累。2018年,德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490億歐元(約合3835.4億元人民幣)。川普經常批評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對美國存在巨額貿易順差,並揚言要對德國汽車徵收關稅來報復。

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德國在與美國的貿易問題上不會反覆吃虧,德國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德國的銀行、企業一直在被美國的「長臂管轄」勒索,德國西門子公司、戴姆勒汽車公司、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等都曾遭受過美國的巨額罰款。目前,德國主要汽車廠商寶馬公司正在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美國對德國汽車提高關稅並非不可能。

美國還要求德國承擔更多的北約經費,德國承諾到本世紀30年代初防務支出提升至GDP 的2%,美國還不滿足,要德國在2024年前提高至2%,並表示德國防務支出「應該」提高到GDP的4%。

說到底,美國從來算的都是自己的「小九九」,從來沒有考慮過盟友、利益。

沒辦法,「大哥」不仗義,「小弟」只能找出路。

美國重壓之下,德國一邊虛與委蛇,一邊尋求「自主之道」,包括與法國、英國共同建立INSTEX支付系統,為歐洲與伊朗貿易開闢通道,避開美國的金融審查;與法國倡議籌辦「歐洲未來大會」,磋商歐盟面臨的所有問題;簽署法國提出的「歐洲干預倡議」,協調歐洲軍事行動,支持建立「歐洲軍隊」和歐盟聯合研發「歐洲航母」。

在這些問題的疊加下,美國對「北溪2號」的制裁,是壓在「盟友關係」身上的又一根稻草,再這麼玩下去,壓垮駱駝只是時間問題。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笪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