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預防乙型病毒性肝炎,這些知識要知道!

深圳市中醫院 發佈 2020-01-03T03:09:18+00:00

擁有2病區,開放床位120張,診室4個,國醫大師徐經世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和廣東省名中醫工作室醫各1個;現有醫護人員62名,其中國家級領軍人才1人,地方級領軍人才1人,廣東省名中醫2人,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1人,深圳市名中醫、優秀中醫3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4人,博士13

一、什麼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B肝)是由B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症為主要病變並可引起多種器官損害的傳染性疾病。B肝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B肝病程遷延,易轉變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二、B肝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有哪些?什麼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B肝病毒感染後,因機體差異可表現為亞臨床感染或無症狀感染、急性自限性肝炎或暴髮型肝炎。研究顯示,嬰幼兒、小於5歲兒童以及免疫缺陷的成人感染B肝病毒後通常無症狀;然而,30%~50%的≥5歲兒童及成人感染B肝病毒後會出現食慾減退、全身乏力、噁心、嘔吐、腹痛、黃疸等早期臨床體徵或症狀,也可出現皮疹、關節痛及關節炎等肝外表現。

B肝病毒感染者如超過6個月,可發展為慢性感染,部分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

1%的急性B肝會發展為暴髮型B肝,暴髮型B肝的病死率約70%。高達25%的B肝病毒感染的嬰兒和年齡較大兒童最終發展為肝硬化或B肝病毒相關的肝細胞癌(HCC);

而成人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發展為HCC的比例每10年約為5%,是未感染B肝病毒者發生HCC機率的100~300倍。80%的肝細胞癌病例可能由B肝病毒感染造成。

三、感染B肝病毒後能康復嗎?B肝慢性化的原因是什麼?、B肝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有哪些?什麼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B肝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對於成人來說,若能早期診斷,採取適當的休息、營養和一般治療,大多數患者可在3~6個月內自愈,少數可轉為慢性。

感染B肝病毒後,病毒持續6個月仍未被清除者稱為慢性B肝。新感染者發展為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與B肝病毒感染髮生時的年齡有關。感染B肝病毒的年齡越小,慢性化的可能性越高。圍生 (產) 期、嬰幼兒時期及5歲以上感染B肝病毒者中,分別有90%、25%~30%及5%~10%將發展成慢性感染。免疫缺陷者(如HIV感染者)感染B肝病毒後,發展成慢性感染的風險較高。

四、我國B肝的疾病負擔有多大?

2006年全國人群B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人群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攜帶率為7.18%。推算全國有B肝病毒攜帶者約9300萬人,其中慢性B肝患者約2000萬例。慢性B肝、肝硬化和肝癌3種疾病中,以肝癌負擔最重。中國每年花費在治療B肝的直接和間接醫療費用高達9000億元人民幣。B肝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國每年約有30萬人因B肝相關肝病而死亡,其中50%死於B肝病毒相關的肝細胞癌(HCC)。

五、B肝的傳染源有哪些?我國B肝的疾病負擔有多大?

B肝病毒攜帶者,急、慢性B肝患者,亞臨床感染者,B肝肝硬化和B肝病毒相關的肝細胞癌(HCC)患者都具有傳染性,其中以慢性B肝患者和B肝病毒攜帶者最為主要。血液中B肝病毒含量最高,其他體液或分泌液如精液和陰道分泌物等也具有一定傳染性。

六、B肝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1 母嬰傳播:

是嬰兒B肝病毒感染的最重要方式,主要發生在圍產期,多是在分娩時接觸B肝病毒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傳播。據估計,人群中40%~50%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攜帶者是由母嬰傳播所致。如不採取阻斷措施,HBsAg與B肝病毒e抗原(HBeAg)雙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在圍產期被感染約為70%~90%。

2 血液傳播:

使用被B肝病毒污染的血和血製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注射器、用具,如侵入性診療操作和手術,靜脈吸毒,修足、文身、扎耳環孔;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鬚刀和牙刷等。

3 性接觸傳播:

與B肝病毒攜帶者發生無防護的性接觸。

七、感染B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 存在經皮膚和黏膜暴露血液風險的人群:

包括靜脈吸毒者、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易發生外傷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

2 存在性暴露感染風險的人群:

包括男性同性戀者、多性伴者及性伴為HBsAg陽性者。

3 存在職業暴露風險的人群:

如醫務工作者、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醫學院校學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應急救災等)人員及福利院、殘障機構和托幼機構等工作人員。

4 其他人群:

如B肝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B肝病毒高發區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HIV陽性者。

八、B肝病毒攜帶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注意什麼?

B肝病毒攜帶者要重視體檢,定期去醫院檢查B肝病毒複製的變化情況以及對肝功能的影響。

飲食方面,禁忌喝酒,吃比較容易消化的飲食,不要吃太油膩和容易上火的食物,食物要乾淨衛生。

生活有規律,保證足夠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特別要注意不要熬夜,減少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樂觀情緒。

不能獻血。

家人要接種B肝疫苗,在配偶沒有產生B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s)之前,性生活時要使用保險套。

九、B肝的主要防治策略是什麼?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接種B肝疫苗是預防B肝最有效、安全、經濟的方法,B肝疫苗也是唯一可預防原發性肝癌的疫苗。

我國衛生部頒布的《2006—2010年全國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提出,採取預防接種為主、防治兼顧的綜合措施,優先保護新生兒和重點人群,有效遏制B肝的高流行狀態。

十、我國目前使用的B肝疫苗有哪幾種?B肝的主要防治策略是什麼?

我國目前使用的B肝疫苗分為:

重組乙型疫苗(釀酒酵母)、重組B型肝炎疫苗(漢遜酵母)、重組B型肝炎疫苗(CHO細胞)和甲型B型肝炎聯合疫苗。

十一、我國B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有哪些?

B肝疫苗全程需接種3劑次,按照0、1、6個月的免疫程序,即接種第一劑次疫苗後,間隔1個月及6個月注射第二、第三劑次B肝疫苗。

十二、哪些人群需要接種B肝疫苗?我國B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有哪些?

  • 重點人群 新生兒、嬰幼兒和青少年兒童。

  • 高危人群。

1、存在經皮膚和黏膜暴露血液風險的人群:

包括靜脈吸毒者、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易發生外傷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

2、存在性暴露感染風險的人群:

包括男性同性戀者、多性伴者及性伴為HBsAg陽性者。

3、存在職業暴露風險的人群:

如醫務工作者、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醫學院校學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應急救災等)人員及福利院、殘障機構和托幼機構等工作人員。

4、其他人群:

如B肝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B肝病毒高發區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HIV陽性者。

十三、為什麼要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首劑B肝疫苗?

圍產期或幼兒期發生的母嬰傳播是導致B肝病毒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B肝病毒時的年齡越小,發展為慢性B肝的風險越大。出生後接種B肝疫苗的時間越晚,感染B肝病毒的風險越高。特別是B肝病毒表面抗原和B肝病毒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者,阻斷失敗率為4%;24小時後接種者,阻斷失敗率為20%,升高5倍。因此,出生24小時內接種B肝疫苗對阻斷B肝母嬰傳播十分重要。

十四、不能按B肝疫苗接種程序的規定時間接種,怎麼辦?

如果因某種原因,B肝疫苗第二劑次和(或)第三劑次無法按B肝疫苗接種程序接種,後續劑次的接種總原則是不能提前,可以適當推後。即使相隔很久才接種第二劑次或第三劑次,只需補齊未接種的劑次即可,不需要按接種程序重新開始。

十五、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母親能否用母乳餵養寶寶?不能按B肝疫苗接種程序的規定時間接種,怎麼辦?

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指出新生兒在出生12小時內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後,可接受HBsAg陽性母親的哺乳。

十六、B肝患者或攜帶者的家庭成員及其他密切接觸者如何預防B肝?

建議對B肝患者或攜帶者的家庭成員及其他密切接觸者進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檢測,並對其中的易感者(該3種標誌物均陰性者)接種B肝疫苗。也可以不檢測直接接種B肝疫苗。

十七、孩子接種疫苗前,家長應注意什麼?

在接種疫苗之前,家長應留意孩子的健康狀況,特別注意孩子有無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神經系統疾患、過敏體質等。給孩子洗澡,換上柔軟、寬鬆的衣服。保證孩子正常的飲食和休息。帶上預防接種證,到政府部門認定的合格預防接種門診進行接種。

在接種前應認真閱讀告知單上的內容,諮詢了解孩子將要接種的是什麼疫苗,能預防什麼病,有哪些接種禁忌,接種後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和需要注意的事項。一定要如實告訴接種工作人員孩子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症等。如孩子近些天有無發熱等不舒服;有無疫苗、食物和藥物的過敏史;上次接種同種疫苗後的反應情況;是否有癲癇、腦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是否有哮喘、肺部疾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或血液系統疾病等,以便接種工作人員判斷是否給孩子接種疫苗。

十八、我國規定的B肝疫苗接種禁忌是什麼?

  • 已知對該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及甲醛過敏者;

  • 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發熱者;

  • 妊娠期婦女;

  • 患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

  • 家族和個人有驚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癲癇史者、過敏體質者應慎用。

十九、接種B肝疫苗之前,是否需要篩查B肝病毒感染標誌物?

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常規接種前進行血清學檢測。美國疾控中心免疫實施諮詢委員會明確對感染過和未感染過B肝病毒者接種B肝疫苗都是安全的。我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明確指出,B肝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篩查B肝病毒感染標誌物,主要是從成本效益考慮,而不是從安全性考慮。自1982年全球實施B肝疫苗普遍接種以來的實踐證明,B肝疫苗在接種前不篩查B肝病毒感染標誌物是安全的。

二十、早產兒、低體重兒能否接種B肝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立場文件、美國疾控中心免疫實施諮詢委員會和中國的藥典都沒有將早產兒和低體重兒作為B肝疫苗接種的禁忌症。

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文件均表明早產兒可以接種B肝疫苗。世界衛生組織B肝疫苗立場文件指出,部分低體重(<2000g)早產兒在出生時接種B肝疫苗可能反應不佳。然而,出生滿1個月後,所有早產兒,無論出生體重或胎齡是多少,都可在接種B肝疫苗後出現充分的免疫應答。

低體重兒接種程序根據母親感染狀況而定。母親HBsAg陰性,出生體重低於2kg的新生兒在1個月齡或體重超過2kg時開始接種第一劑次10μgB肝疫苗,間隔1個月和6個月分別接種第二和第三劑次10μgB肝疫苗。

母親HBsAg陽性或HBsAg的情況未知時,出生體重低於2kg的新生兒可在出生後12小時內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劑量≥100IU),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0μg酵母或20μg CHOB肝疫苗,然而,在出生時接種的疫苗劑次不應計算在必需的3劑次程序內。在1個月齡時按0、1、6個月程序重新接種3劑次10μg酵母或20μg CHOB肝疫苗,即1月齡、2月齡和7月齡分別接種第一、第二和第三劑次B肝疫苗。

二十一、孩子接種疫苗後,家長應注意什麼?

因為極罕見但可能危及生命的過敏性休克通常發生在接種疫苗後1小時內,在回家途中及回家後要細心照顧孩子,注意觀察體溫、精神狀態等。讓孩子適當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多喝水,不要吃油炸、辛辣等食物;不要弄髒、弄濕注射部位,以防感染。

二十二、接種B肝疫苗後需要檢測抗體嗎?

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B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s)檢測。

感染B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應考慮開展接種後抗體檢測,在接種完最後一劑次(即第三劑次)B肝疫苗後1~2個月,進行HBsAg和抗-HBs檢測。

二十三、接種3劑次B肝疫苗後,需要定期加強接種嗎?接種B肝疫苗後需要檢測抗體嗎?

按0、1、6個月程序全程接種3劑次B肝疫苗後,約95%以上的嬰幼兒都可產生保護性抗體。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B肝疫苗接種後具有很好的長期保護效果,目前尚不需考慮加強免疫。我國也不主張完成B肝疫苗全程接種並且免疫成功者進行定期加強接種。但對高危人群可進行抗-HBs監測,如抗-HBs<10mIU/ml,可給予加強免疫。

二十四、家長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取B肝疫苗知識?

  • 一是可以到就近的預防接種單位諮詢;

  • 二是通過專業機構的網站,如中國疫苗和免疫網(http://wwwchinaniporgcn/)和各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三是可撥打「12320熱線」進行諮詢。請關注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http://www.cdcp.org.cn/)和微信公眾號「廣東疾控」。

二十五、夫妻中一方是B肝病毒攜帶者,性生活需要防禦措施嗎?

  • 建議B肝病毒攜帶者的配偶要去醫院做下B肝兩對半檢查,結果是抗-HBs陽性,即配偶有抵抗能力,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過性生活;

  • 若配偶HBsAg及抗-HBs均為陰性,則表示配偶無B肝抵抗能力,就應儘早接種B肝疫苗,在配偶沒有產生抗-HBs保護性抗體之前,性生活時最好使用保險套。

二十六、在意外接觸B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後如何處理?

意外接觸B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後,可按照以下方法處理:

1.血清學檢測:應立即檢測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c、ALT和AST,並在3個月和6個月內複查。

2.主動和被動免疫:如已接種過B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如未接種過B肝疫苗,或雖接種過B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詳,應立即注射HBIG200~400IU,並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一劑次B肝疫苗,於1和6個月後分別接種第2和第3劑次B肝疫苗。

深圳市中醫院肝病科簡介

深圳市中醫院肝病科是國家區域(華南區)中醫肝病診療中心、國家重點專(學)科、省市級重點專(學)科,有亞專科4個,包括全國脂肪肝規範診療中心與國家區域中心中醫肝癌MDT協作組等。擁有2病區,開放床位120張,診室4個,國醫大師徐經世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和廣東省名中醫工作室醫各1個;現有醫護人員62名,其中國家級領軍人才1人,地方級領軍人才1人,廣東省名中醫2人,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1人,深圳市名中醫、優秀中醫3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4人,博士13人,碩士9人。專科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肥胖及相關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性肝病、膽道疾病等肝膽病。其中,臍敷療法治療難治性肝硬化腹水、軟肝顆粒治療肝硬化、複方葉下珠及芪術抗癌方防治肝癌、疏肝消脂方治療脂肪肝等中醫藥方法治療各類肝臟疾病。專科主持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中醫優勢病種突破項目等60餘項課題,總科研經費50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SCI 40餘篇,獲得國家及省市級科技獎勵15項。

資料來源:省衛健委疾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