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類人容易得胃癌,消化科醫生告訴你怎麼篩查

胃腸病科普 發佈 2020-01-03T03:36:27+00:00

首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胃胃主要由賁門、胃底、胃體、胃竇和幽門構成,它一般位於人體胸骨劍突的下方,肚臍上方,略微偏左,上經賁門連接食管,下經幽門連接十二指腸。

首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胃

胃主要由賁門、胃底、胃體、胃竇和幽門構成,它一般位於人體胸骨劍突的下方,肚臍上方,略微偏左,上經賁門連接食管,下經幽門連接十二指腸。胃壁主要包含5層,從里往外依次為:胃黏膜(分泌胃液和消化酶)、黏膜下層、胃肌層(收縮蠕動)、漿膜下層和漿膜外層

從形狀上來說胃是一個蠶豆形肌性空腔臟器,它能儲存食物並能分泌胃液進行食物消化,食物經胃液初步消化後通往小腸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十二指腸。

胃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問題,比如胃炎、胃潰瘍、胃癌等。

胃癌,是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多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60-74歲年齡段發病和死亡最高,近年來胃癌的發病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這跟我們的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及壓力都脫不開干係。

2015年,胃癌全年新發67.9萬例,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列第2位;死亡49.8萬例,居所有腫瘤第2位,占全世界胃癌死亡的2/3。

環境中很多化學物質與胃癌的發病關係密切,現有研究證實吸菸、喜食熏制食品、臘肉及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與胃癌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關係。

此外,胃癌患者家屬發生胃癌的幾率較一般人會高。

胃癌的預後與診治時間密切相關,進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術,5年生存率仍低於30%,而早期胃癌經過治療後,5年生存率超過90%。

然而我國發現的胃癌約90%屬於進展期,對患者的預後極為不利。若要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對普通人群進行胃癌篩查。

哪些人更容易得胃癌?

依據《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草案)(2017年,上海)》,我國胃癌篩查目標人群的定義為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建議其作為胃癌篩查對象人群:

1. 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2. HP(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3. 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4.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即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

5. 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6.EB病毒感染: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會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感染這種病毒,EB病毒與某些淋巴瘤的形成有關。大概有5%~10%的胃癌患者的癌細胞中會含有這種病毒。

7.職業因素:在煤礦、金屬礦、化工廠、及橡膠產業的從業人員可能有更高的胃癌風險。

8.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9.長期精神抑鬱緊張、熬夜、工作環境惡劣、三餐不規律等的人群。

10.黑斑息肉綜合徵(PJS):

這種綜合徵患者的腸、胃及其他部位長有息肉,包括鼻部、肺氣管和膀胱。也能導致嘴唇、面頰內側和其他地方長有黑斑。患乳腺癌、結腸癌、胰腺癌、胃癌及其他部位的癌症風險都比常人更高。

查什麼?

在檢查方法上,胃癌篩查主要包括血清學檢查和內鏡檢查兩方面。

血清學篩查

(1)血清胃蛋白酶原(PG)檢測:

作為針對無症狀健康人群的胃癌篩查界限值,具有較好的篩查效果,可以篩查出是否屬於高危人群。

(2)血清胃泌素17(G-17)檢測:

研究表明,當血清G-17水平升高,可以提示存在胃癌發生風險。血清G-17聯合PG檢測可以提高對胃癌的診斷價值。

(3)HP感染檢測:

目前認為HP感染是腸型胃癌(占胃癌絕大多數)發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胃癌的發生是HP感染、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在胃癌發生中的作用次於HP感染。

因此,在胃癌的篩查流程中,HP感染的檢測成為必要的篩查方法之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抽血檢查HP只能查出抗體是否陽性,也就是說,不能斷定是否現症感染,臨床上常採用的檢測方式是碳13/14呼氣試驗;它簡單便捷、費用低廉,準確率高達99%,是目前的首選。



內鏡篩查

(1)電子胃鏡篩查:

胃鏡+活檢是目前診斷和發現胃癌的金標準,目前我國大多數基層醫院都配備了先進的電子胃腸鏡系統,內鏡醫師水平也逐漸成熟。

由於普通胃鏡會有不適感,所以大多數醫院都開展了無痛胃鏡和舒適內鏡檢查技術,使胃鏡檢查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舒適、無痛的檢查


(2)磁控膠囊胃鏡篩查:

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的主要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安翰磁控膠囊胃鏡系統,具有全程無痛苦、便捷、診斷準確度高的優點。

通過有效的胃準備和磁控操作技術,對胃病變的診斷可實現與常規電子胃鏡高度一致的準確性,有助於發現胃癌前病變或狀態,可用於自然人群的胃癌大規模篩查。

但是,其缺點是費用較高,不能取活檢和鏡下治療,發現可疑病變,仍需要普通內鏡重複檢查。


(3)高清內鏡精查:

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檢出率,而且還能提供病變深度、範圍、組織病理學等信息。同時,充分的檢查前準備(包括口服黏液祛除劑如鏈霉蛋白酶等、祛泡劑如西甲矽油等、局麻或鎮靜)也是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的基礎。

目前通過胃鏡精查(放大、染色、NBI+活檢等先進技術),能發現大部分的胃、食管早期癌,並且能開展鏡下早癌治療術。

怎麼查?

遵循《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草案)(2017年,上海)》,參考國內外的既往胃癌篩查方法,結合國內最新的臨床證據,我國目前對胃癌發生風險最高的人群採取內鏡精查策略,從而提高早期胃癌診斷率,及時採取對應的治療措施,結果若為陰性,也要定時隨訪。

針對相對低風險人群,則通過血清檢查和新型胃癌篩查評分系統進行分級,並採取合適的隨訪策略:

胃癌高危人群,每年進行1次胃鏡檢查;

胃癌中危人群,每2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胃癌低危人群,每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總之,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胃癌死亡率,其關鍵在於胃癌的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進行早期胃癌的篩查,無疑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