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文明乘地鐵 我們都要「補補課」

光明網 發佈 2020-01-03T04:41:09+00:00

地鐵2號線開通後,廈門正式進入「雙地鐵時代」,搭乘地鐵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一些不文明現象也出現在地鐵車站和車廂。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地鐵1號線、2號線,集中曝光幾類不文明現象,提醒大家注意。

地鐵2號線開通後,廈門正式進入「雙地鐵時代」,搭乘地鐵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一些不文明現象也出現在地鐵車站和車廂。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地鐵1號線、2號線,集中曝光幾類不文明現象,提醒大家注意。地鐵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我們也應該養成文明乘坐地鐵的好習慣,共同維護良好的乘車秩序。

【鏡頭1】

一人「橫霸」扶梯通道 趕時間的乘客過不去

不少乘客乘扶手電梯時,尚未養成文明禮讓的習慣。(本報記者 程午鵬 攝)

2019年12月28日中午12時許,記者來到地鐵2號線江頭站。扶梯運行過程中,一名男子張開雙臂扶住扶手,霸占了整個扶手電梯通道。

「經常碰到這樣的事。」乘客葉女士對記者說,有時聽見地鐵進站了,想快點從電梯上下去,但總在前方遇到障礙,有時有人並排站著擋住去路,還有的情侶手牽手「橫霸」電梯。

葉女士認為,乘坐扶梯也應當有相應的準則,至少不應該擋住整條扶手電梯通道,「特別是早晚高峰期,如果大家能禮讓出通道,乘客也能自動分流,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精力」。乘客邱先生也認為:「錯過一趟地鐵又要等好久,太耽誤時間,如果能留出扶手電梯左側,或者前後乘客之間留出一個通行的通道,供需要趕時間的乘客通行,將會方便不少。」

在地鐵1號線和2號線的換乘站呂厝站,為避免高峰期擁堵,換乘通道被左右隔開,一側通道貼有「請勿進入」的地標,乘客應當按地標指引從另一側通行。然而記者看到,一些乘客只盯著手機,無視地標,進入不可通行的一側換乘通道,極易與迎面而來的人流相撞,造成擁堵。

【鏡頭2】

候車乘客蜂擁而上 下車乘客欲出不能

在呂厝站,地鐵到站後,候車乘客蜂擁而上,堵住下車通道。

「不要急,先下後上!」1月1日下午,在地鐵2號線呂厝站,一些下車乘客邊喊邊擠出人群,站務人員也不斷大聲提醒乘客先下後上,但部分乘客仍不為所動,僅僅後退幾步,並未讓出中間下客區的通道。

站台上用黃色標線和綠色箭頭清晰地標出——車門處中間下車、兩側上車,但仍然有乘客「坦然」地站在下客區的正中央,地鐵到站後,閘門剛一打開,就有候車乘客蜂擁而上,與下車的乘客擠成一團。

「人多擁擠,容易造成踩踏隱患,先下後上的原則還是應該遵守。」剛擠下車的乘客陳先生對記者說。站務人員告訴記者,地鐵有特殊的安全需求,自動開關門的時間是固定的,一般2分鐘內需完成上下車過程。如果乘客不遵守規則、一味擁擠,可能會導致乘客錯過上下車,如果在關閘門時擁擠,還會帶來如被門夾住等安全隱患。

【鏡頭3】

地鐵車廂內吃東西 包裝袋遺留座位上

地鐵1號線往岩內方向的車廂內,乘客在吃東西。

《廈門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第13條表明,除嬰兒和病人飲食外,乘客在車站付費區及列車內禁止進食。幾乎每個站台刷卡閘機處,都在地面上標有「進閘後禁止進食」標識。

1月1日下午3時許,記者乘坐地鐵2號線往返呂厝站與天竺山站時發現,車廂內乘客進食的行為仍頻頻出現——有的家長掏出糖果安撫小孩的情緒、有的乘客一路吃薯片、拖著行李箱的乘客在車廂內邊吃漢堡邊聊天等。

一位站務人員也告訴記者,早高峰之後的地鐵車廂里,座位、地面上時常會看到包裝袋等,影響地鐵環境整潔。

在密閉車廂內吃東西既不衛生,也會影響他人。「如果食物殘渣、含糖的飲料散落在車廂內,會招來蟑螂、老鼠。」對於地鐵車廂內進食,不少乘客都表示反感。

【鏡頭4】

站台邊玩滑板車 站務人員立即阻止

在海滄灣公園站,工作人員發現有小孩玩滑板,立即上前勸阻。

1月1日恰逢元旦放假,不少家長帶著孩子搭乘地鐵外出遊玩。記者看到,在海滄灣公園站的站台層內,一名孩子腳踩滑板車,正沿著站台邊緣滑行,站務人員見狀立即上前制止。

站務人員說,根據規定,滑板能夠帶入地鐵站內,但是在站內玩耍是不被允許的。在地鐵站入口處,記者看到張貼明顯的禁止使用滑板、溜冰鞋的標識。

列車與站台之間存在一定的縫隙,當車廂門打開時,這條縫隙就會顯露出來,如果乘客踩著滑板車、溜冰鞋上車,很可能被這條縫隙卡住,甚至有墜落的危險。

「萬一下車人多擠到了孩子,孩子摔傷怎麼辦?」乘客李先生擔憂地對記者說,他時常在地鐵站內看到騎滑板車的幼童。「在人流密集區域,玩輪滑、自行車等行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危險性,也影響了其他地鐵乘客的正常進出站。」李先生說。

【鏡頭5】

車廂沒有座位 孩子背靠車門席地而坐

地鐵1號線往岩內方向的車廂內,有小孩直接坐在地上,背倚車門。

1月1日下午6時許,在天竺山站內,記者看到一對母女正在候車,孩子蹲在站台邊,幾乎碰到閘門,而家長站在一旁無動於衷。在站務人員勸阻下,家長才及時喚回孩子。與此同時,在呂厝站內,沒有固定起來的臨時護欄也成了兩個孩子嬉鬧的玩具,直至工作人員上前勸阻才停止。

在地鐵1號線往岩內方向,記者看到一個穿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孩子坐在車廂地上,背部倚靠車門,直至快到站時才從地上站起。在地鐵2號線車廂內,一對母子坐在座位上,孩子坐在家長懷裡,雙腳直接踩在座椅上,家長卻並不制止。

「熊孩子」的背後往往是家長的不作為,對孩子的縱容不僅影響他人,還有可能對孩子自身安全、車站秩序造成隱患。

【記者手記】

每名乘客都是城市文明構建者

地鐵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舒適的環境,它在緩解交通壓力、帶來便捷生活的同時,也為城市注入更多商機與活力。然而,在地鐵高速前行的同時,我們的城市文明是否也步入了軌道,跟上了時代步伐?

隨著地鐵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對於地鐵文明,我們都要「上一課」。記者也曾去過香港、日本等地,發現大多數乘客乘坐地鐵扶手電梯時都自覺地靠右站立。乘坐地鐵的文明公約不止印在牆上,早已深入這些城市居民的心中。

先下後上,為匆忙的追夢者提供便捷的通道;不在車廂內飲食,為出行的人營造一個清新整潔的乘車環境;給有需要的人讓座,為大愛廈門添一縷光……文明,體現在一點一滴、一言一行,每一個乘客,都是城市文明的構建者。

廈門2017年開通第一條地鐵,相比那些有幾十年、甚至百年地鐵歷史的城市而言,我們的地鐵文明意識尚不完善。如果我們不主動向有著地鐵文明的城市學習,不給自己「上一課」,思想就會跟不上城市發展的腳步。

未來,地鐵3號線、4號線也將陸續開通,地鐵會成為更多人的出行方式,會成為廈門文明的窗口。在文明乘車的道路上,我們還需繼續努力。

文/本報記者 張玉榕 柯笛 圖/本報記者 張江毅(除署名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