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唐朝哪個進士最年輕?

老街味道 發佈 2020-01-24T05:17:20+00:00

五代的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記載到:進士科始於隋大業中,盛於貞觀、永徽之際;縉神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

前言

唐朝科舉中最重要的兩種考試是:進士和明經。相對來說,進士要難得多。五代的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記載到:

進士科始於隋大業中,盛於貞觀、永徽之際;縉神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壹品白衫」;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唐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進士開科264次,平均每科僅入選進士26人。更多的讀書人老死於文場也無法中第。因此趙嘏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而三十歲明經中第已經被認為年紀大了。當年白居易中第時,得意的寫了兩句詩:」「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那一年白居易二十七歲,但是他可不是唐朝最年輕的進士。

一、進士與明經

科舉制度據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 ,到清朝光緒31年(1905年)最後一次,經歷了1300年。

唐朝的明經以考察儒家經典的記憶為主。而進士科要考詩賦,詩是格律詩、賦是律賦,這種創作規矩較多,常常限韻、限題 。在《新唐書·選舉志上》中,介紹了科舉進士科加入詩賦的由來:

永隆二年,考功員外郎劉思立建言,明經多抄義條,進士唯誦舊策,皆亡實才,而有司以人數充第。乃詔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

永隆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永隆2年即公元681年。考功員外郎劉思立說,如今的明經和進士大多是抄寫背誦古人經書,挑選不出真正的人才。於是加入了「通文律」的要求。

趙翼《陔余叢考》中說,這就是進士科開始考詩賦的開端:

永隆二年,以劉思立言進士惟誦舊策,皆無實材,乃詔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此進士試詩賦之始。 《陔余叢考》

北宋王溥認為,進士科考詩賦是從唐玄宗時期開始的:

天寶十三載(754年)十月一日。 試四科舉人。其辭藻宏麗。問策外更試詩賦各一道。(制舉試詩賦。從此始。)《新編唐會要》

無論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總之在唐玄宗時期進士科就加入詩賦的創作。

唐朝杜佑的《通典· 選舉典》中說:

其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

可見,進士科錄取的比例之低。所以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二、宰相的遺憾

在唐朝做官,當然不必一定進士出身,例如大詩人元稹是明經出身,也做到了宰相。不過即使做到了宰相,如果出身不是進士,也會被認為是一種缺憾。

《舊唐書》中記載,唐文宗時期的宰相鄭覃也不是進士出身,開成初年(836),他屢次上書要求取消進士的考試。

覃雖精經義,不能為文。嫉進士浮華。開成初,奏禮部貢院宜罷進士科。初,紫宸對,上語及選士,覃曰:"南北朝多用文華,所以不治。士以才堪即用,何必文辭?"

帝曰:"進士及第人已曾為州縣官者,方鎮奏署即可之,余即否。"覃曰:"此科率多輕薄,不必盡用。"帝曰:"輕薄敦厚,色色有之,未必獨在進士。此科置已二百年,亦不可遽改。

《舊唐書》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為什麼這個宰相要廢掉進士科呢?

鄭覃認為,進士科考的內容,沒有什麼實際用處,什麼平平仄仄、對仗粘連,都是花架子,浮華而不實際。並舉例說,南北朝人詩文崇尚文華,但是朝代都不長遠。

唐朝的格律詩,就是從南朝開始發源的,不過唐律更加完善。南朝齊梁以後詩人的格律詩(大多失粘)數量很多,其比重甚至多於唐朝人。陳子昂、李白當時復古,也是反對南朝與初唐的這種詩風。

不過皇帝說,進士科是先朝的制度,已經200多年了,怎麼能夠輕易廢掉呢?

三、進士科的詩賦之難

進士科之所以難,是因為詩賦的創作要求比較高。這有點像詩詞大會,明經,只需要能夠背誦抄寫解析古人經典就可以了。

但是進士科有更難的要求:「問策外,更試詩賦各一道」。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一首五言六韻(也有四韻八韻等形式,以六韻較多)的格律詩來,做出的賦也同樣是駢文中比較難的律賦,大多要限韻限題。

例如天寶四年乙酉(745),殷寅《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是一首五言八韻16句的排律,:

應歷生周日,修詞表漢年,復茲秦嶺上,更似霍山前。昔贊神功起,今符聖祚延,已題金簡字,仍訪玉堂仙。睿祖光元始,曾孫體又玄,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靈傳。北闕心超矣,南山壽固然,無由同拜慶,竊忭賀陶甄。」

白居易在貞元十六年(800)試帖詩是《玉水記方流詩》,這是五言六韻的排律:

良璞含章久,寒泉徹底幽。矩浮光灩灩,方折浪悠悠。凌亂波紋異,縈迴水性柔。似風搖淺瀨,疑月落清流。潛潁應傍達,藏真豈上浮。玉人如不見,淪棄即千秋。

唐玄宗開元1年(714年)進士科,規定以 "風日雲野,軍國清肅"八字為韻,賦試題目叫《旗賦》:

遐國華之容衛,諒茲旗之多工;文成日朋,影滅霜空。

乍逶迤而掛霧,忽搖曳以張風;

排回驚鳥,飛失斷鴻。

至若混羽旗以橫野,則睹之者目駭。雜金鼓而特設,則見之者氣雄。...........◆風【東韻】

爾其誓將臨邊,興師授律;

擁豹騎而長往,指龍山而衝出。

月陣聯雲,星旄斗日;

回五翎以革面,挫三庭而屈膝。

匪旗之佐彼軍容,則何以沙場清謐?...........◆日【入聲質韻】

明明我君,四海無塵。

立徽號,建鴻勛;

為旗削蚩尢之跡,畫蛟龍之文。

信侔功於巢燧,諒比德於姜雲。...........◆雲【文韻】

奄有天下,體國經野。

覽茲旗之財成,故可得而言者。

儼孤峙以標眾,列廣形而助寡。

隨時卷舒,任用行舍。

不務功以伐謀,良有足而稱也。...........◆野【上聲馬】

.....後略.....

題要寫」旗「,韻要按照」風日雲野,軍國清肅「八個韻部來押韻。

無論是律賦、還是律詩,押韻都必須依照唐朝官方的韻書來押韻。熟悉作律詩的人知道,東、冬不同韻部。單單是押韻就夠難的。押韻與平仄不對,稱之為落韻,進士科有不少人就在押韻上栽了跟頭。

據說晚唐詩人溫庭筠是這方面的高手,因為作賦快,人稱」溫八叉「。《唐才子傳》中寫到:

(溫庭筠)尤工律賦。每試,押官韻,燭下未嘗起草,但籠袖憑几,每一韻一吟而已,場中曰:「溫八吟」。又謂八叉手成八韻,名「溫八叉」

這些規矩如同帶著鐐銬的舞蹈,有什麼實際用處嗎?鄭覃就認為「士以才堪即用,何必文辭?「所以他主張罷進士科。

四、最年輕的進士

那麼唐朝人中,最年輕的進士是多大中第的呢?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大詩人白居易金榜題名,唐末五代時王定保撰《唐摭言》記載,白居易甚為得意:

白樂天一舉及第,詩曰:「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樂天時年二十七。

那一屆進士中,白居易27歲,卻是最年輕的進士了。

不過,和白居易一起在洛陽養老的好友之中,有一個牛人,在21歲那年就中第了。這個人是大詩人劉禹錫(772-842),他在貞元九年(793年)及第。

但是劉禹錫還不是這一屆中最年輕的進士。劉禹錫的好友20歲就和他同榜題名了,這個人也大名鼎鼎:柳宗元。

更年輕的進士,是貞元九年的宰相陸贄(754年-805年), 據《新唐書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八十二》記載:

陸贄,字敬輿,蘇州嘉興人。十八第進士,中博學宏辭。

有考場上的幸運兒,就有科舉中的失意者。孟浩然的好友王維走了玉真公主的門路,竟然成了當時的狀元,而大詩人孟浩然、杜甫卻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

晚唐的詩人曹松70多歲才中第,當年唐昭宗在那一科考生中選了五位老人同榜及第 :曹松、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 。

這五位進士中有兩位已經年過七十,三位過了六十。假如不是碰上皇帝開恩,這五個人恐怕也是考場上的炮灰,只有老死文場而已。

結束語

進士科難在束手束腳的創作要求,漸漸淪落成了浮華的形式。進士科不但難,而且出佳作更難,

到了宋朝,歐陽修主持科場,改律賦為古文(散文),錄取了蘇軾等人。王安石執政時期,又取消律詩的考試。結果宋朝文風為之一變,並導致了古文運動的興起,幾位古文寫得好的文人還被後人搞了個組合,就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不過,在漫長的歷史中,進士科依然是古代社會相對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

這種考試,能夠看出考生的閱讀量、創作能力、價值觀等等。也能夠打破階級的壁壘,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一條向上的通路。

鄭覃學問很大,做過皇帝的翰林侍講學士。但他不是進士出身,似乎也不是明經出身,而是「門蔭」出身,他父親是唐德宗朝的宰相鄭珣瑜。因此《舊唐書》中說鄭覃」嫉「進士浮華。

@老街味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