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擊敗了關羽之後名聲大噪,卻為何很快便去世了?

寬哥侃歷史 發佈 2020-01-23T05:33:53+00:00

關羽敗走麥城之後,留下王甫和周倉帶著百餘兵士守衛麥城,自己和關平、趙累帶兵,突圍向益州進發,卻不想在臨沮這個地方被潘璋部將馬忠所擒,後被孫權命人殺害,頭顱送給了曹操,曹操感其昔日恩情用香木做成軀幹,葬於洛陽南門外,也就是現在的洛陽關林。

關羽敗走麥城之後,留下王甫和周倉帶著百餘兵士守衛麥城,自己和關平、趙累帶兵,突圍向益州進發,卻不想在臨沮這個地方被潘璋部將馬忠所擒,後被孫權命人殺害,頭顱送給了曹操,曹操感其昔日恩情用香木做成軀幹,葬於洛陽南門外,也就是現在的洛陽關林。在這場魏吳兩家合謀奪取荊州的軍事行動當中,呂蒙充當的是小人角色,趁著關羽在和魏軍大戰之時,先用白衣渡江奪取了沿江烽火台,又用投降的士卒奪取了荊州。

雖然呂蒙的手段不是特別的光明磊落,卻得到了實質性的成果,減少傷亡的情況下達到了戰略意圖,由於《三國演義》的深入人心,人們卻對呂蒙沒有什麼好的印象,因為呂蒙是導致了關羽死亡的直接原因。其實不管正史當中還是在演義當中,呂蒙可以算是個儒將,和周瑜、魯肅、陸遜一起都擔任過東吳的水軍大都督,他的一些事跡是有據可查的。在關羽死後,呂蒙緊跟著也死了,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的疑問,對於崇尚蜀漢的三國演義的解釋是,呂蒙在慶功宴上被關羽的冤魂附身而暴斃,也有人說呂蒙是功高震主,孫權下毒酒設計謀害了呂蒙。但是真的是如此嗎?除了演義描述和後人臆斷之外,還存在著兩種說法,筆者認為還是比較靠譜的。


第一種是根據史料《三國志·呂蒙傳》記載,呂蒙是在奪取荊州之後病死的。

東吳奪取荊州之後,冊封呂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賞賜的黃金有五百斤,錢有一個億,呂蒙對於賞賜的金錢堅辭不受,但是孫權不答應一定要呂蒙接受這些賞賜。因為呂蒙經常多病,可能是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也查不出來什麼病,冊封爵位的詔令還沒有下達,呂蒙就一病不起了。孫權就把呂蒙接到他在公安的宮殿當中,想盡一切辦法為他治療,還用千金懸賞名醫來為呂蒙治病,對呂蒙病情的體貼程度那就更不用說了。

呂蒙的病情剛有好轉,孫權讓百官來為呂蒙慶祝。但是呂蒙的病情是又急劇的加重了,孫權親自守候在呂蒙身邊,還讓道士為呂蒙誦經祈禱,好讓呂蒙的的性命得以保留,但是這一切似乎是徒勞的。呂蒙在四十二歲的時候,在孫權的宮殿中去世了。呂蒙在去世之前命令部下在他死後,把孫權給予的賞賜和所得的財寶都如數奉還給朝廷,喪葬禮儀一切從簡,不要浪費國家的錢。孫權聽後又是感動又是悲傷,以至於無以言表。


第二種是根據史料得出的推測,呂蒙死於瘟疫的爆發。

三國時期,是瘟疫爆發非常頻繁的一個時期,因為戰亂導致的人口流動非常大,頻繁的軍事行動還有產生了大量的人類傷亡,還有當時漢朝末年也是一個比較寒冷的時期,淮河都結冰了,由此導致的非正常死亡的人數是很多的。從哪個時候,荊州這個地方是瘟疫爆發的重災區,在赤壁之戰、呂蒙奪取荊州、江陵之戰時都伴隨著有瘟疫的發生,當時諸多名將的去世可能就是源於瘟疫。當時的醫療條件,瘟疫是沒有辦法治療的,只能隔離起來等死。

在《孫權傳》中的記載是,建安二十四年,爆發了很大的瘟疫,免除了荊州地區人民的賦稅。就是在這一年,呂蒙襲取了荊州,也是在這一年死去的,同時在這一年死去了還有甘寧、孫皎、蔣欽三人。由此爆發瘟疫得出結論就是,呂蒙久在軍旅,荊州之地也是頻繁的發生瘟疫,沾染上了瘟疫的可能性也很大,因為瘟疫是三國時期人口迅速減少的重要原因。

在描述了以上兩個論點之後,再來看看關羽索命和孫權謀害這兩個論點是否站得住腳。

第一、關羽冤魂索命,僅僅是小說描述的故事情節,鬼神之說不可能存在的,特別是當時的軍人,怎麼可能會相信這樣的事情?羅貫中先生為了神化關羽的形象,就用巧合的時間拉著呂蒙做墊背,證明了關羽不是一個凡人,相信會寫故事的我們都能理解這一點。

第二、孫權謀害就更加不可能了,孫權可以說是三國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君主,從來沒有謀害過任何一個臣屬,況且呂蒙的聲望在東吳陣營是很好的,死後把所有的財產都貢獻給國家,魯肅臨死之前給孫權推薦的呂蒙,這樣一個能為國家做貢獻為國家考慮的人,孫權如果謀害他基本上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綜上所述:關羽死後呂蒙緊接著也死了,筆者認為和關羽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呂蒙病死和中瘟疫而死這兩種說法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而且這兩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關聯性,出於史料的記載是比較正確的。至於演義和臆論,不過是我們茶餘飯後的笑談罷了。觀呂蒙一生,少年因為不甘於平庸而從軍,為人臣恪盡職守,一步步的走到人生的巔峰,也是我們現代人學習的榜樣。《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呂蒙有著很高的評價: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興亡誰認定,盛衰豈無憑,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