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朝代的釉里紅最好,精品釉里紅瓷器賞析

青山飛鳥藝術 發佈 2020-01-23T05:57:06+00:00

【釉里紅介紹】釉里紅,瓷器 釉下彩 裝飾手法之一,創燒於元代景德鎮。是將含有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的彩料按所需圖案紋樣繪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後入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

【釉里紅介紹】釉里紅,瓷器 釉下彩 裝飾手法之一,創燒於元代景德鎮。是將含有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的彩料按所需圖案紋樣繪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後入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 瓷器燒造時需要一種環境,專業術語叫「氣氛」,瓷器都是在某種氣氛中燒成的。一般來說氣氛就是兩種:一種是氧化,一種是還原。簡單來說,就是爐子開著火門,有充分的氧氣進去,就叫氧化氣氛。而關著窯門,悶著火,就稱為還原氣氛。釉里紅是以銅為呈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簡單說它是悶著火燒成的。溫度稍高點,或者稍低一點,它立刻就會失敗,溫度如果一低,顏色就會變黑,非常不好看。溫度如果一高,顏色就飛了,沒了。溫度高低之間允許的差額大概在十度。在古代,這一點溫差是非常難控制的,只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窯工,才能看出來。

【元釉里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

高20.5cm,口徑6.3cm,足徑6.8cm。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白釉。肩部及腹徑最大處各有暗刻弦紋4道,上腹部刻劃一隻野兔奔跑於花草間,小兔作回首觀望狀,以釉里紅點睛,刻劃技法嫻熟,刀鋒犀利洒脫,線條流暢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花紋空白處隨意塗抹釉里紅,形成紅地白花,增強了圖案的藝術效果。瓶內口部塗抹釉里紅。

【明代釉里紅種類】

明洪武年釉里紅較為盛行,呈色淺紅而帶灰色。當時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紋片。除了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及口徑在20厘米的大碗為釉底外,其它均為糙底。裝飾以線描為主,紋飾有纏枝菊紋、纏枝牡丹、纏枝蓮等,與元代的人物故事、動物、魚藻等圖案相比,就顯得簡單了。器型除了瓶、壺外,還有盤、碗、罐等。

【明代(1368-1644年)作 釉里紅蓮花紋杯 「大明成化年制」 官窯】

此件釉里紅蓮花紋杯 「大明成化年制」 官窯 造型輕靈雋秀,杯體上描繪了四組蓮花卉紋飾。蓮花含苞待放,枝葉舒捲有秩,觀之如有清風拂過。其線條勾勒準確,廓填仔細,尤其花卉的描繪頗為精彩,礬紅一色深淺過度自然,點染亦恰到好處,讓人不由得感嘆御窯畫工師法之妙。底部施白釉,以青花落「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柔中含剛,遒勁有力,給人一種寧拙勿巧、以拙取勝之感,顯得十分隨性、稚拙,乍看起來,猶如孩童所寫,故又被稱作「嬰兒體」。根據這個款識風格,與標準成化器底款如出一轍。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說「至於窯器最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盞之屬,初不過數金,余兒時尚不知珍重,頃來京時,則成窯酒杯對博取銀百金,予為吐舌不能下……」。因明代官窯釉里紅瓷器本就存世罕見,此件釉里紅蓮花紋杯 「大明成化年制」 官窯 為稀有品種,目前公開資料所知,應為孤品。絕對在陶瓷史上有一席之地。

【清代釉里紅種類】清代釉里紅在康熙年間才得以恢復生產,雍正、乾隆時獲得很大發展,無論在器物造型、裝飾題材,還是釉里紅髮色方面,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康熙釉里紅取得了僅次於青花的卓越成就。釉里紅色調大多濃艷鮮亮,紋飾清晰,濃淡相間。常見的器形有瓶、尊、缸、洗、筆筒、盤、碗、杯等。裝飾題材有雲龍、異獸、團龍、團鶴、團花、朵花、纏枝牡丹、纏枝蓮花、桃竹、芙蓉、魚藻、百「壽」字等。

【清雍正釉里紅海水龍觀音瓶】

尺寸:高13.7厘米 口徑3.4厘米 底徑3.7厘米此瓶盤口,唇沿,短頸,豐肩,肩下弧線內收,圈足。胎骨潔白細膩,通體施透明釉,釉色白中閃微青。主題以釉里紅海水龍裝飾。足部一周海水江牙,一龍(三趾)從海水江牙中騰飛而出,俯視前方的火珠,肩上火焰映天。右下方有一龍在海水中仰首欲騰,目視火珠,構成一幅水中二龍戲珠圖。釉里紅髮色鮮艷純正,但局部仍可見綠色小斑點。底書"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二行楷書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