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畫家,為什麼只靠畫畫就可以成為錦衣衛?

三絕緯編 發佈 2020-01-23T06:34:28+00:00

不過就算你沒有以上幾個參選條件,也還是可以通過別的方式成為錦衣衛,比如說你有特長。事實上,可能也並非只有宮廷畫家這樣一個群體無法歸類,因為在《明史·職官志》中有一條關於錦衣衛專問解決類似疑難與尷尬的記載,「恆以勛戚都督領之,恩蔭寄祿無常員」。

最近一段日子,電視劇《錦衣之下》正在熱播,劇里的「錦衣衛」也被人們所了解。通常影視劇中的錦衣衛形象,要麼是身手矯健的武林高手,要麼是無孔不入的密探007,都是極具技術含量的職業。就是給大明天子充當儀仗、扛旗幟,也得有一張好看的臉才行,畢竟這代表的是皇家的臉面。

不過就算你沒有以上幾個參選條件,也還是可以通過別的方式成為錦衣衛,比如說你有特長。所謂特長,就是有過人之處。

作為一個龐大又追求精細的嚴密組織,錦衣衛不僅需要能沖在一線以一當十的勇士、深入敵後收集情報的臥底,還需要可以配合這些人才行動的方方面面的能人。可以說錦衣衛實際上就是由各個行業的頂尖高手組成的團隊

撇開這一類人。還有一類人在錦衣衛中任職,他們掛的也是錦衣衛武職,做的卻是文事,比如畫畫。

官職為錦衣衛的畫家

可能有人會問,畫家,難道不應該由翰林圖畫院之類的機構去管理麼?他們怎麼會跟錦衣衛扯上關係呢?

的確,按照北宋流傳下來的傳統,畫家應該由翰林圖畫院這類藝術機構專門集中管理,那明朝為什麼不遵循傳統,非要這麼特立獨行呢?

有學者認為明朝宮廷沒有為畫家特設機構,也就是說,明朝沒有翰林圖畫院,卻有一幫從事專業繪畫的畫家需要集中辦公。而且當時也沒有合同制,宮廷只是一個講法度的地方,但是讓畫家們為皇親貴戚的審美娛樂服務,總不能打白條吧?薪水要怎麼領オ算名正言順呢?

既然要算薪水,就要有發薪水的標準,而標準是跟職位掛鈎的,那麼首先就得讓這些畫家們有個職位。職位名稱很好擬定,難的是這個職位該掛在哪個部門名下進行考核。

事實上,可能也並非只有宮廷畫家這樣一個群體無法歸類,因為在《明史·職官志》中有一條關於錦衣衛專問解決類似疑難與尷尬的記載,「恆以勛戚都督領之,恩蔭寄祿無常員」。

這句話就表明了,錦衣衛這個部門通常由功勳之臣或外戚子弟負貴打理,而錦衣衛的官職則常被皇帝用來恩賞和安置特殊人員。另外,錦衣衛還要負責給部分無法按照常例領薪俸的官員發薪水,而且這些官員沒有定額,可以根據皇帝的需要增減人數

以畫家為例:林良、呂紀

明代的書畫家不少,可是能獲得錦衣衛官職,前往仁智殿當值,侍奉皇帝,還可以領固定薪俸的畫家並不算多。以林良和呂紀為例,二人都是著名的花鳥畫畫家,在當時就有了「林良呂紀,天下無比」的美譽,因為自身畫藝精湛而被選入宮中侍奉,受到皇帝的格外器重。

林良先是被授予工部營繕所丞,後來任職錦衣衛鎮撫(五品)和錦衣衛指揮使(三品)。呂紀作為他的學生,也是因為畫藝精湛,獲得了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職。當時獲得了類似官職的,還有畫家商喜、兩度入宮供職的浙派畫家吳偉、曾阻撓浙派開創者戴進的畫家謝環等。

下面我們主要來詳細講講林良和呂紀,說一說他們兩人的藝術風格、作品以及他們之間的畫風對比。因為他們兩人都是花鳥畫家,再談一談花鳥畫的風格及發展變化。

林良

林良早年曾經學習過山水、人物,後來將花鳥畫作為發展方向。明代李夢陽曾作詩稱讚林良的花鳥畫,「百餘年來畫禽鳥,後有呂紀前邊昭;二子工似不工意,吮筆決眥分毫毛;林良寫鳥只用墨,開縑半掃風雲黑;水禽陸禽各臻妙,掛出滿堂皆動色」。

他的作品大多以水墨為主,淋漓酣暢,幾乎不上色,雖然是寫意畫,卻他本人仍然十分注重造型,沒有潦草、「不求形似」的缺點,而且畫面整體看來十分生動活潑。

《灌木集禽圖》是林良花鳥畫的代表作之一。畫中,眾多禽鳥穿梭於灌木林樹間,構圖疏密得體,筆墨靈活多。在狹長的手卷形式內展現了廣闊的視野,安排了豐富的內容,使觀者在咫尺方寸間感受到自然界的博大。

整幅畫面除去黑白外,雖然幾乎沒有其他的色彩,但仍然會給人一種五光十色、多彩斑斕的感受。

《雙鷹圖》是林良另一件代表作。在雪景中,兩隻目光炯炯的老鷹,蹲立在巨石上。用粗筆淡墨畫出一片片鷹的羽毛,雖然沒有明顯的輪廓線,但毛茸茸的質感卻很強,而且鷹的眼、喙和爪,線條明確清晰,下筆堅硬有力,令人產生尖削銳利的感覺。

除此之外,整個天空,用淡墨加少許花青滿塗,但又似乎不經意地使筆下留出若干斜長條狀的飛白,藉以表現滿天紛飛的雪花,使畫面充實而富於動感。這幅作品充分顯示了作者的筆墨功力。

呂紀

縱觀呂紀的畫作,可以發現他的畫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水墨為主,略施淡彩,用筆較為豪縱。另一類則是設色濃麗,用筆工緻,具有富麗的宮廷裝飾趣味。

從時間上看,他最初在家鄉學的是邊景昭的畫風,工整細緻。進入宮廷後受林良繪畫的影響,畫風往水墨淡彩一類靠攏,最後又回歸到工筆重彩的風格。

導致呂紀繪畫風格的轉變,從水墨淡設色變成工筆重設色,最根本的原因,是為了迎合兩代帝王的不同口味,具體點就是,弘治皇帝朱佑樘的欣賞口味和他的父親成化皇帝朱見深不一樣。

《殘荷鷹鷺圖》是呂紀水墨淡設色畫的代表作,在繪畫風格上比較接近林良作品的面貌,屬於呂紀早期的作品。

這是一幅描繪自然界的生靈生存搏鬥的富有情趣的作品。畫面上一隻蒼鷹從高處俯衝而下,它的目光緊緊地盯住一隻在水塘邊覓食的鷺鷥。鷺鷥撲騰雙翅,張嘴尖叫著,匆匆竄入荷塘蘆葦中,企圖躲避蒼鷹的利喙和尖爪。

畫面的下半部分,畫家用錯落紛披的筆法,畫出一片東倒西歪的蘆葦、殘敗的荷葉,場面一片荒涼蕭殺,更增加了一股動盪不安的情緒,將內含的悲劇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

《桂菊山禽圖》則是呂紀工筆重彩的代表作,畫風與《殘荷鷹鷺圖》完全不同,屬於呂紀中晚期的佳作。

畫中用筆工整細膩,應物象形,一絲不苟,描繪寫實。色彩上富麗堂皇,隨類賦彩,十分鮮艷。圖中所畫的動、植物,也都具有一定的吉祥、祝福的含意,符合宮廷裝飾美化的需要。

林良、呂紀風格的比較和以及花鳥畫的畫風

明代的宮廷繪畫是跳過元代,學習宋代的風格,這是研究中國古代美術史中大家達成的共識。

比較林良和呂紀二人的畫風,雖然有所區別,但是追根溯源,還都是宋代院體的風格。林良繼承的是南宋畫院梁楷的水墨減筆畫,畫風非常淡雅,運筆較為縱逸。而呂紀則繼承了北宋宣和畫院設色濃麗的畫風,色彩鮮艷厚重,畫法規矩工整

而且呂紀的繪畫是非常寫實和十分逼真的,這是中國古代宮廷繪畫的主要傳統,屬於常態,而林良的畫風在宮廷中僅為個別現象,是少數派,屬於異態。所以明代在弘治年間,呂紀的這類繪畫風格很快便取代了林良的畫風,從而占據了明代宮廷花鳥畫的主流。

自古以來,在中國花鳥畫的發展中,就有一種「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說法。

「黃家」指的是黃筌和他的兩個兒子黃居寀、黃居寶,他們先後供奉宮廷,擅畫珍禽異獸,風格富貴華麗。而「徐熙」指的是徐熙、徐崇嗣父子,所畫內容大多為野生花卉及習見之禽鳥,畫風野逸素雅。這就是花鳥畫中的兩大流派。

之後花鳥畫的發展,就是在這兩大流派的基礎上,不斷地演進變化。一般來說,宮廷繪畫中,以富貴的畫風為主,而在民間,則流行野逸的畫風

但是事情的發展也沒有這麼絕對和極端,一種畫風不會單純地只朝著一種方向發展。於是在花鳥畫中,富貴和野逸這兩種畫風,就在演進中不斷地相互滲透和融合,它們之間的界線也逐漸不再變得那麼涇渭分明。我們觀察明代宮廷畫家林良和呂紀的作品,就可以觀察到這種既有區別又相互滲透和融合的現象。

總結回扣:

今天我們主要講了明代職業為錦衣衛的畫家這個話題。首先,我們說了為什麼明代畫家的官職是錦衣衛,以及有哪些畫家。最後,我們以林良、呂紀為例,分別例舉了他們的藝術風格、作品以及他們之間的畫風對比。因為他們兩人都是花鳥畫家,再探討一下花鳥畫的風格及發展變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