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個大學校長的反思:我太看重進雙一流,把大家都弄得著急忙慌的

翻譯教學與研究 發佈 2020-01-23T06:48:11+00:00

今年,我到川大後才真切感受到川大和成電是同城的兩所非常好的學校,但辦學類型、發展模式和參照系又是那麼的完全不同,兩所學校都發展好才是我們大家,尤其是作為四川人共同的驕傲,相信也是黨和國家,尤其是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期望所在。

本文摘編出自「四川日報」微信公眾號(微信id:scrbgfwx)推送文章《電子科大換帥!「前任」李言榮對成電師生的祝願》,根據《四川日報》記者李寰採訪李言榮校長的錄音整理而成。微信公號「一讀EDU」略有編輯、調整。文章僅做分享之用,版權歸《四川日報》所有,不代表一讀EDU立場。

本文轉自:學術自由譚

一個大學校長的反思與祝願

文/李言榮(四川大學校長)

李言榮資料圖(來源:四川大學官網)

期待已久的成電(即位於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編者注)新校長終於產生了,真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曾勇同志是成電一手培養和歷練起來的,據說他讀幼兒園和小學、甚至出生就在成電的校園,他的正直、善良和嚴格,尤其是他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是大家都很熟知的,我確信,曾勇校長比我更全面、更能幹、更擔當,一定會比我幹得更好的。

只要看過曾校在閒情時所書寫過的或翻譯過的詩詞和散文就知道他的才華和胸懷,這幾年在他分管的本科教育和財務工作時,只要與他共過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既堅守原則又重情重義的人,他的所有履歷都表明他一定會把成電校長當成職業CEO來擔當、來管理的,而這正是成電發展到現階段所需要的。

只要大家多幫助他、多支持他、多給他些時間,我相信未來在王亞非書記、曾勇校長的帶領下,成電的各項事業一定會越來越好,一屆更比一屆強,一棒更比一棒跑得好。

雖然我離開成電才大半年,但恍若有一百年之久,雖然川大離成電只有10來公里遠,但恍若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因為我從博士畢業來到成電工作已有26年了,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都留在了這片熱土上,對成電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

我非常感謝和我一起共事並推動成電發展的所有老師和領導們,尤其我要感謝和我搭了幾年班子的王志強書記,沒有他的隨和和對我性格的包容,我是不可能放開手腳去推動學校行政工作的改革和發展的。我要感謝亞非書記長期以來對我的幫助和支持,尤其是這大半年他身兼黨政多項工作,他的勤奮和執著對我影響很大。

我還要感謝在我任職期間陸續退出班子的厚軍、馬校、羅書記,以及調離學校的余校,還有正在新疆掛職的朱校等校領導們,沒有他們的努力和貢獻,沒有各個學院師生、各個部門職工的一起奮鬥,沒有離退休老同志的理解和支持,這幾年學校的工作是不可能這樣順利的。我還要特別感謝劉盛綱院士、李樂民院士、陳星弼院士等一大批傑出人才對我工作的指導和幫助。

我是2013年4月出任成電校長的,我的確非常珍惜大家給我的這個機會和舞台,我始終告誡自己是老師們的信任和重託把我送到校長崗位的,所以我一直記著兩點:

  • 一是要對老師好、對學生好


  • 二是一定要把學校往上帶、往前看

聽說今天上午朱部長代表部黨組對學校過去五年所取得的進步給與了充分肯定,我想這些都已成為了過去,成績是大家的,成績是一代一代成電人共同奮鬥出來的。但是由於本人的認知、能力和水平等的局限,過去五年給大家也留下了不少的遺憾,有些具體的工作在推進過程中也沒有把握得很好。

我不太好的一個工作習慣是以抓核心指標來帶動一個口的工作,導致在推動過程當中比較急、比較剛,把大家弄得加班加點很是辛苦。

比如:

  • 一是自己太看重學科的排名,總是想著要儘可能的多排一些到前面去,而對內涵建設抓得不夠


  • 二是太看重要進雙一流的A類,自己不太穩得起,把大家都弄得著急忙慌的;


  • 三是太看重人才數量尤其過於偏愛青字號人才,而對教師的內培抓得不夠


  • 四是把科技口的幾乎每項工作都盯得太緊,尤其是對每年國家獎的數量關注度過高,盯得楊校他們有時都有些不耐煩了;


  • 五是把人才培養的入口分數、出口深造率和中間過程的能力培養等幾個環節抓得太細了,導致這幾個部門和老師們經常深更半夜還在群里研討工作;


  • 六是太熱衷於修房子並且對進度催得要命,但最終還是沒有實現給教授們一個獨立辦公室的許諾;


  • 七是過分看重幹部的能力和過分強調業績,對中央制定的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理解不深刻,其實離開了「德」的那一點點能和業績又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等等吧。

總之,過去五年本人一定有做得不妥、誤會、甚至冒犯的地方,還請老師們多多諒解。不過還好,組織上也沒有讓我走遠,我想今後退職以後還可以作為一個裸院士回到重點實驗室繼續工作,繼續支持成電的發展

離開成電的這大半年也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成電師生的有情有義:

  • 說實話當一批一批學生帶上學位服來川大主樓門口的石梯上坐等我下班,見上十幾分鐘後他們又匆匆忙忙返回清水河時,看到這些年輕的背影,我就想成電一定會有未來;


  • 我到川大的第一天就住在了科華苑賓館,一周左右每天都有學生把親手寫的卡片放在總台後沒有留下任何姓名和聯繫方式就又默默地打車回去了;


  • 還有的青年教師把我五年來的講話和照片收集起來並配上我的聲音發給我;


  • 有的部門集體來川大和我合個影、聊聊天,等等。

這些人性的正能量就是我願意做好校長工作的主要動力。雖然我是校長,是院士,但我更是普通人,我也會為同學們和老師們沒有任何功利性的一點點真情而感動。

有時也讓我想起汪校長在我當上院士後希望我能出來干一段管理工作的建議,他說如果你能把學校的管理工作搞好了,可能會比你在學術上的進步還要有成就感一些,現在,我要說汪校長還真沒有騙我。

但我很長時間也沒弄明白他說要抓文化建設的意義所在,我曾經以為大學文化就是在校園裡修點雕塑、多掛一些書畫圖片什麼的,後來我終於明白了一個學校的文化和土壤才是根和本,它比起我們成天所追逐的所有的硬指標都重要一萬倍

今年,我到川大後才真切感受到川大和成電是同城的兩所非常好的學校,但辦學類型、發展模式和參照系又是那麼的完全不同,兩所學校都發展好才是我們大家,尤其是作為四川人共同的驕傲,相信也是黨和國家,尤其是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期望所在。

其實,按上級的要求,去年底當我到川大上任那天就己卸去成電的所有工作了,現在新校長產生後,我更是會百分百地完全專注於去推動川大的發展了。

在此,祝成電好運!祝老師們好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