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心理學

木子一個易 發佈 2020-01-23T08:29:04+00:00

答案是:『天下無難事,只要有心人。8,導致分手或離婚的因素丹佛大學的史坦利博士綜合了當前許多有關離婚的研究,提出了下列預測分離的相關因素∶1)人格因素∶研究指出較衝動與神經質的人,離婚的機率較高。2)父母親離婚∶ 父母離異,子女成長後離婚的機率也較高。此中因素很複雜,可能是看了父

你在戀愛或婚姻中疑惑嗎?你不知道如何解決你的問題嗎?請耐心讀一讀愛情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研究理論。有些東西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黃維仁博士《愛情心理學》講座

1,你為什麼會愛上他/她?愛上一個人真的沒有理由嗎?

「影子人格」與「完整自我」

造成情人間強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完整之我」的追尋。

上帝是最有幽默感的,就像祂在自然界中創造磁鐵「異性相吸」的現象,研究人間愛情關係時,我們也常見「急驚風」與「慢郎中」,「外向」者與「內向」者,「活潑的」與「穩重的」,「分析型」與「感性型」之間,彼此強烈相吸的現象。

  當一個人遇見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異性時,心中常會有歡喜雀躍的感覺,因為對方彰顯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潛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質。例如,當「分析型」的男性與「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時,彼此常會充滿新鮮歡愉。她豐盈流暢的情意,往往會挑動他長久壓抑心底感性部份的人格。

與她在一起時,他那被深埋陰暗地窖的「影子人格」開始見到陽光,感受一股從外注入,活潑新鮮的生命力,使他深受吸引,覺得自己好似脫胎換骨一般,受桎梏的心靈,頓時得以自由釋放。這個異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線生命契機,使自己塵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見天日,得到露水滋潤,與自己「顯性人格」整合,發展出一個較完全,較成熟人格之過程,我把它稱為「完整之我」的追尋。

愛上母親的影子——「強迫性重複」


某個擁有一份人人稱羨高薪職位的青年才俊,平日也有許多年輕貌美的女士對他表示好感, 為何他對身旁這些品貌雙全的美女毫不動心,自己的三段戀情觸目驚心。

他第一次深深愛上的對象 ,是位患有憂鬱症。第二次愛上的對象,是位患有「厭食暴食症」(Bulimia) 的女子,情緒強烈起伏。他第三次愛上的對象,是位有夫之婦,因丈夫外遇,剛被拋棄,為情受盡折磨,極為淒楚可憐。這個愛竟 然也像前面兩段情一樣,痛苦到不得不分手的地步。

如果我們了解這位年輕人成長過程中所受的傷害,與未能滿足的重要心理需求,我們就較能明白他為何老是愛上淒楚可憐的女性?原來,他是家中獨子,十二歲那年,父親有了外遇,突然之間就拋妻離子。原本夫妻感情不錯,一有外遇,父親就像許多外遇者一般,開 始多方挑剔,責怪妻子有令他無法忍受,而永遠不可能改的缺點。向妻子表示從未愛過她並提出離婚。最後母親一病不起,臨終之前他聽到母親喃喃自語:「我仍然愛著你(丈夫),你為何離開我?」 這番話使他痛徹心肺,一面流淚看著母親斷氣,一面發誓他永遠不要再掉淚,他要做個成功的強者。

再來看看這位年輕人三次所愛上的對象,身上都帶有他母親憂傷、痛苦的人格特質,不知不覺地,他深深地受了這三位女性的吸引,潛意識 中,他要回到類似過去受傷時的心理狀態。在過去,他無法借著自己的愛與努力使母親痊癒,現在,他仿佛重新得到機會,能借著愛與努 力,去醫治這些心靈受傷的女性,潛意識深處,他也企望著她們能快樂起來,把他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得到的呵護與關愛加倍地給他。

以上這種心理現象,就是深度心理學所講的「強迫性重複」。筆者在從事臨床心理學治療時,接觸過不少這類的個案。有些男士對溫柔體貼的淑女毫不「來電」 ,但卻深深迷上冷艷高傲,沒好臉色,老是挑剔,永不滿足的女性。後來發現,他們都有好強,好掌控,標準極高的母親。從小不管他們 多努力要做好,卻總達不到母親的標準,無法取悅母親,討她歡心,從她身上得到溫馨的母愛。難怪他們成長後,容易被這些身具母親心理特徵的女性所吸引。「Risk defines Rewards 」(危險程度決定酬償程度的高低)。這類像母親一樣「危險,難討好」的女性身上,也最具「酬償能力」,有能力讓他們較深刻地感受 到所缺乏的母愛。

他們迷上這類女性,往往因為潛意識中希望能再有一次,借著自己的努力或成就,使這些冷傲的女性得滿足,變溫柔,從她們身上得到「 無條件」的母愛,讓他們受傷的心靈終於能得到安息的滿足。

「依附型」(Attachment Theory)

為什麼一個平時很獨立的女孩,戀愛後會對男友十分依賴?為什麼小小的分手會使人做出異常的事情甚至威脅生命?為什麼有外遇時丈夫對原配會冷若冰霜、面若閻羅,但對並不及原配的情人卻曲意討好、柔情似水?

因為母嬰關係與戀人關係有著很大程度的類似:在一起時的心理滿足和所謂的分離焦慮;「被無條件接納」的心理需求和「最被重視」的心理需求(如果嬰兒發現母親不理它,就會哭鬧來引起母親的注意,期望母親產生內疚來更好的滿足自己)。所以有人戲稱所有相愛的人心理年齡都會降到3歲以下,退化成為父女或者母子關係。

下面介紹一下依附實驗,將母嬰引入一間有玩具的房間,觀察母親離開一會兒再回來過程中嬰兒的反應,發現了四種典型的表現:

a.安全型依附:母欲離去時嬰欲挽留,表現出不快樂,母不在時無心玩玩具,母回來後張手希望被抱,被抱一會兒後就要下地接著玩兒。這樣的嬰兒長大後在戀愛中表現較好,包容、諒解、易相處,尊重愛人,不論你需要個人空間還是親近時,他/她都可以給你。

b.逃避型依附:母欲離去時嬰兒無反應,母回來後也無反應,通過儀器發現嬰兒也有焦慮情緒,只是不表露出來。這與母嬰平時的相處經驗有關,嬰兒學會了不期望母親能長時間相伴。這類的戀人,表現為比較冷漠,但是內心很需要愛情,只是不知道該怎樣去愛,他們更傾向於通過網絡等其他非面對面的渠道尋找感情。

c.焦慮型,不安全型依附:母欲離去時嬰哭喊不從更甚於a,母回來後還要打母親,很久之後才會安靜下來,邊玩邊看著母,怕母親再離去。給予這類戀人的忠告是:首先懂得怎樣當一個快樂的單身,才能在關係中找到快樂。

d.紊亂型依附:母欲離去時嬰表現慌亂,不知道該怎麼辦,母回來後亦不知道該怎麼辦,有時會出現張開手要抱的同時後退不讓母接近。因為嬰兒希望愛的對象——母親,也是造成其痛苦的對象,愛恨交織。這種類型的戀人一般受傷很多,分手時常會做出比較出格的事,致命吸引。

孩子在前三年的經驗最重要,可以一直影響其行為到青春期,對於他們的情緒,只能進行輸導而不是圍堵,父母要做到「情感教練emotion coach」的作用而不是emotion dismissing,舉個例子:孩子的寵物狗死掉了,哭泣不止,母親抱著安慰說「我很理解你現在的悲傷情緒,媽媽以前養的一隻貓也死掉了,……」,這就是情感教練;父親來了卻直接訓斥:「哭什麼哭?狗死了再買一條!」這就是emotion dismissing。

曾經有個女學生來向我訴苦,說花前月下,她依偎在bf懷裡,正想說「月亮好圓好亮啊」之類的話,bf忽然冒出一句:「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的腳已經踩上去過了!」頓時讓她覺得雖然近在咫尺,心卻離得比地月還遠。

安全型的人在四種當中是最適合做愛人的,但是數量比較少,即使是紊亂型的愛人,只要找到領航船,繞開暗礁安全停泊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理想的是安全型的——「包容、諒解、易相處,尊重愛人」。如果缺乏交流的技巧,就是逃避型,「表現為比較冷漠,但是內心很需要愛情,只是不知道該怎樣去愛」。

2,為什麼你現在不愛他/她了,或你感覺不到對方的愛?

忍受磨合期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機有廣角及望遠鏡頭,用望遠鏡頭對準某一對象時,此對象變大,而其它對象就變成模糊的背景。這就像肚子餓時去市場買東西會買得特別多,因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當你吃飽後,需求又不一樣了。食物像被廣角鏡頭溶回背景中,但吃飽後你口渴了,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遠鏡頭放大了一般,其它需求都變得不重要,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這個新的對象,新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滿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許期望一個慈父般的伴侶,但當你被照顧、被關注的需求滿足後,你很可能產生一個新的心理需求,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人是會成長會改變的,衝突於是產生。我們剛開始從愛情關係中可以得到滿足,但因為我們的心理需求會隨人生情況而改變,所以,兩人結婚以後還要不斷適應,不斷學習才好。

在磨合期中,過去對方最吸引你的特質,現在卻成為讓你最受不了之處。過去你欣賞他的沉靜,理智,現在卻是沉默愚昧,不解風情。過去愛他的自信果斷給你安全感,現在卻成了自我中心,事事都要主宰。如果正好相反,過去女方愛上的是他的細膩溫柔,那麼進入磨合期中,她很可能就要抱怨他缺乏男子氣概。同理,如果過去男方被她的情感豐盈,活潑伶俐所吸引,現在就巴不得她停止「歇斯底里」,嘮叨不停。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為找到了完美的夢中人,在磨合期中卻發覺自己過去瞎了眼才會愛上這個對象。

  在磨合期中,我們都想努力改造對方,要對方變得完美,像自己心中所訂之「理想形象」一樣,這是親密關係中痛苦最大的來源。

人要發展出一個「完整之我」是個非常艱巨,要付上慘痛代價的過程,所以慈愛又幽默的上帝就讓這些異性相吸,一見鍾情的男女在蜜月期中,先預嘗了愛情天堂的甜蜜滋味,然後才讓他們閉著眼睛心甘情願地進入「磨合期」,在艱苦的「曠野」之中,讓兩人彼此在個性上「鐵杵磨成繡花針」,繼續發展「完整之我」。

不要過度負責

  人要如何才能在磨合期中少吃苦頭,通過考驗呢?唯一的辦法,是了解並遵循上帝所創造的心理定律,放棄使對方變成完美的幻想,不要定睛在對方身上,而回頭重新專注在自己「顯性」與「隱性」人格之整合與成長。換句話說,「感性型」的不再逼「理性型」的也要和她一樣善用詩詞表達豐盈的情感,而專注擴展(Stretch)自身的影子人格,讓自己也能擅長邏輯思考;「急驚風」型的,學習去容忍「慢郎中」的慢,同時學習讓自己欣賞並享受影子人格中的輕鬆自然。

最有意思的,是當你觀察一些感情好的老夫老妻時,你會發現,當一個人放棄改變對方時,對方竟然會愈來愈被影響,不知不覺中兩人變得愈來愈像。

舉個例子來說,有對夫妻,太太是「組織型」,非常有條理,先生卻是「瀟洒型」,凡事大而化之,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於是先生每次連自己皮夾放哪裡都不知道,而太太愈受不了,愈要他收好,先生就愈不去留意,愈常丟三忘四,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要處理這類惡性互動的關鍵,往往在於「過度負責」(Over-functioning)的一方在對方犯錯或達不到自己標準時要學會去面對,忍受自己內心的焦慮,讓對方為自己行為的後果負責。果真,先生這個毛病一直不改,直到有一天她痛下決心不再管這事。先生出差到機場時,竟找不到機票,這下不但要自掏腰包,還要付高好幾倍的價錢,結果連這平日毫不在乎的先生都心痛了。這次教訓之後,先生才開始警惕,慢慢有了改變。

3,是什麼導致了你們的分手?

四大愛情超級終結者

丹佛大學的馬博士也在累積將近三十年的實證研究後,提出四大愛情超級終結者

1,批評

2,輕視、否定

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對彼此失望與不滿是無法避免的。在失望之時,彼此難免會抱怨。懂得如何『快快 的聽,慢慢的動怒』,來表達對彼此的不滿是很健康的,也可以促進彼此的溝通與了解。這類的溝通分為三個層次∶1『Complaint』『抱怨』、2『Criticism』『批評攻擊』、3『Contempt 』『輕蔑』。能懂得區分這三者之間的差別是相當重要的。抱怨是健康的,但若不懂得如何抱怨,則抱怨會惡化成『抨擊』,甚至變成『 輕蔑』,而後面兩種行為都嚴重傷害婚姻。

抨擊的特效解藥:

a彼此欣賞與讚美:若想減少這些行為的破壞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平日多彼此讚美, 多互相「存款」,多學習第一人稱的溝通。

b炮轟留餘地:如果在人身攻擊之外,再加上惡意傷害,例如,丈夫在話裡帶刺,故意去侮辱傷害對方:「呦!千金大小姐一個錢都不會賺,卻又一下大 手筆添了盛裝,告訴你,都已經胖得像豬了,再好看的衣服穿在你身上也都糟蹋掉了┅┅。」此時,「抨擊」就變成極具殺傷力的「輕蔑 」了。

c別在短時間內做太多「抱怨」:筆者過去受軍訓學領導統御時,記得老師一段很有智能的話。他說做長官的要留心,不要讓同一個兵在一天之內被斥責三次以上。如果他已經被其它三個長官各 訓一次,則即使他所犯的錯誤再使你看不順眼,你也要忍一下,明天再找機會指正他,要不然他有可能受不了而反彈,那就對大家都不利 。

如果一個妻子在短短几分鐘之內對先生說:「你頭髮太長好難看;你衣服顏色也不對,跟褲子不配。你怎麼忘了幫我寄信?你今天去接小 寶為什麼會遲到?回到家來就一直看你的足球,為什麼不到廚房幫我一些忙? ┅┅ 」實證研究中發現,像這樣「連環炮」一般的「抱怨」,會使對方覺得一無是處,這一長串的「抱怨」雖是針對伴侶的行為,但它的累積 效果,可以像「抨擊」一般有殺傷力,讓配偶覺得受到「人身攻擊」。

3,防衛反擊:「抨擊」、「輕視」與「否定」往往導致「防衛」與「反擊」。當一個人覺得被傷害、被侮辱時,最自然的反應,就是一面替自己辯護, 一面攻擊對方,希望對方知難而退,不再繼續使你難受。然而,實證研究卻清楚指出,「防衛」與「反擊」只會造成惡性循環;雙方用唇 槍舌箭互相傷害的結果只會使戰火節節高升,嚴重傷害夫妻間的友情與親密感。

談到「防衛、反擊」這愛情終結者(Terminator)有幾個特色:

a不肯承擔責任,也不會道歉。不看自己可能虧欠別人之處,只一味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喜歡自己扮演那「無辜犧牲者」(Innocent Victim) 的角色,而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扮演「迫害者」或「惡人」的角色。例如,「要不是你先惹了我,我不會去批評你家人。」「要不是你先 罵我,我不會跟你吵起來。」

b看不到伴侶有理之處,只急著指出對方的錯誤。

c一面保護自己,一面猛攻對方之弱點,要他棄甲而逃。「你說我亂花錢買衣服,你自己呢?我兩個月只買三件,你呢?以為錢長在樹上,把我們辛苦賺來的錢亂買股票,外行要裝內行,一下子全賠光了┅┅」這種對話,使夫妻間戰火不斷升高,情緒激昂起來之時,就使兩人溝而不通,忙著防衛自己,而無法試著去了解對方的觀點與角度。

好夫妻懂得在「戰後」雙方冷靜下來時,回來檢討「戰事」,看將來如何能減少傷害,促進雙方溝通 。程度更好的夫妻能夠在一吵完,馬上開始「修護式對話」;程度最好的夫妻,卻能在戰火熾熱之中,借著「結構式溝通」之「夫妻對話 技術」立時開始修護關係,驅逐使戰火高升之第二號愛情超級終結者。

4,築牆,逃避:歷年來的婚姻實證研究指出,在夫妻許多互動行為之中有四種行為最具殺傷力。 『築牆、逃避』(「Stone-walling」、「Withdraw」 ):在夫妻意見不合或爭吵之時,極為常見的一個現象是,有一方急著要把問題談完,而另一方卻忙著逃避,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甚至希望那些令他敏感不安的話題根本就不被提起。最可怕的,是他開始 『築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練成金鋼不壞之身,刀槍不入。當這『築牆』 之婚姻終結者,出現在夫妻對話上,聽的一方一片死寂,一點反應都沒有,讓說的一方覺得石沉大海,像在對一片石牆說話,一顆火熱的 心被拒於千里之外,沒有任何溫情,只有陰暗之冷酷。

實證研究發現,大約有85%的『築牆』者是男性。的確,舉世皆然,在婚姻與親密關係中女性大多扮演『追逐者』(「Pursuer」)的角色,而男性大多扮演『逃避者』(「Distancer」)的角色。研究上發現, 許多男性不自覺地用『築牆』來逃避衝突,是有其原因的。而且男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受到許多訓練,較懂得如何去處理上述各種衝突。但是在社會化的 過程中,有關如何了解情緒,處理人際衝突方面的技巧,男性所受的訓練就遠不如女性,因此,當男人碰到千變萬化,似乎毫無規則可循的親密關係衝突之時,多半都不知所措。

根據實證研究顯示,當女性對男性『築牆』時,男性身心所受的影響,遠不如男性對女性『築牆』時,對女性身心所帶來的傷害大。

幾種愛情危機

1.有種強烈的感受,覺得愛情問題已嚴重到不可能解決的地步。雙方有強烈的敵意,不是戰火連連(「Hostile-Engaged」),就是儘量避免接觸(「Hostile-Detached」)。

2.在長期溝而不通之後,習慣性地避免衝突,或是想辦法自欺,在心靈受傷時,不斷告訴自己『我不痛』。

3.兩方像兩條並行線,生活沒有交集,就像英國黛安娜王妃與查理王子一般,在同一屋檐下,卻形同異路。

4.在相處中有強烈的孤寂感。已經進入高危險期的婚姻,是否就沒救了呢?答案是:『天下無難事,只要有心人。

4,如何改善你們的關係?

愛的存款與提款

從「社會交換理論」提取而來:

人與人之間都有一個感情的帳戶,一個微笑就是存了一筆愛的款項,一句尖酸刻薄的話等於提款。在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夫妻多半沒有機會存款、交流,而在各樣生活壓力下,彼此挑剔的事情卻日益增加,顯而易見,帳戶赤字會使兩人關係不穩固。而孩子對我們的傾慕、依賴,都讓我們覺得被需要,增加自我價值感,所以都是存款;同樣地,當家裡的伴侶一直抱怨和批評,不斷提款,外面接觸的異性卻總是衣著整潔、溫柔,那樣尊重你,崇拜你。可以想像,外遇發生的危險性有多大!

感情如何存款提款:

1) 買食物時,看到配偶最愛吃的冰淇淋,就記得順手買一盒。

2) 白天雖忙著自己的事,偶而也會想想配偶現在正做什麼,打個電話問個好。尤其當這些幸福夫妻知道對方有病看了醫生,或與上司有個重 要的約談,更會在工作中抽空打個電話或發個電子郵件表達關懷。

3)配偶在外受委屈時,另一方會表達支持,例如:『實在沒想到他竟是這種無理的人┅┅。』 另一方甚至連什麼話都不用說,只要用關懷的眼神,點點頭或輕拍你肩膀,都能讓你感到莫大的安慰。當配偶覺得被了解,得到支持,在氣頭過了之後,較易接納勸告。

4) 看電視時手搭在對方肩膀或靠著對方;吃水果或看報時腳勾著對方的腳;手拉著手一起聽音樂或一起走路等等,這都是些小動作,卻自然 流露出兩人關係的親昵,進而也能增進兩人的感情。

5)稱讚對方,用言語或其他方式表達你欣賞並感激對方。

6)分享自己的喜樂。

7)在傷了對方之後,有勇氣道歉。這些都是『存款』。

5,有沒有改善關係的具體方法?

開始進入愛情關係,處在「甜蜜共生」 的狀態時,只要對方嫣然一笑,他心中所有的愁苦便一掃而空,洋溢著滿足的幸福感,但是當愛情麻藥漸漸失效,發現自己所有的努力都 無法使對方快樂起來,他心中受騙的感覺便油然而生。心想 「我仍是與以前一樣待你,為何你變了一個人,不再是當初那使我感受到愛的你了?」會痛苦地分手是因為當雙方內心重新受傷時,失望便轉為憤怒,都開始用高壓、冷戰、攻擊、批評等方式來向對方「討債」,要改變對方,逼對方先付出愛。不幸的是攻擊只會導致反彈, 讓自己更覺對方變心,由此戰火愈來愈猛烈,最後只好分手。那麼,這些心靈受創的人要如何才能得醫治呢?

對心理受創較重的個案而言,他們可能需要較深度的心理治療。舉上文中這位男主角為例,他需要經過一段「Grieving」(哀傷) 的過程,換句話說,他需要去面對潛意識中最傷痛的部份,不但去檢視自己傷在何處,還要從新的角度與正性的情緒經驗中,去了解、整 理與醫治過去的創傷。

1,自救而後救人(重要)

深度心理學強調,唯有當我們能先醫治自己心靈創傷,發展出一個健全的自我,我們才能給別人真正的愛。英文暢銷歌曲中所說的:「Two lonely people together and things will be fine。」 聽起來很美,但卻無法通過現實的考驗。兩顆寂寞的心像飲鴆止渴一般,只能暫時減輕雙方的痛苦。兩個愛的乞丐,卻彼此都逼對方先付 出一些愛,是一幅非常悲慘的圖畫。

心靈受創,對愛饑渴,卻不懂得學習如何真正去愛的人,陷在迷戀,心理疆界不清的狀態中時,會勉強對方來為自己幸福快樂的情緒負責 。他們雙方在潛意識中會這樣想:「 過去只要你一笑,我就開心,你明明有能力帶給我美好與快樂的感覺,為什麼現在不再使我快樂?是不是故意處罰我?為什麼跟我在一起 你心情還是不好?」 在這種小於三歲的戀愛心理狀態中,你心情不好,我以為是我的錯,我心情不好也覺得是被你害的,因為你不對我微笑,奪走了我快樂的感覺。

因為我把自己的幸福快樂完全依賴在你身上,期盼你來成全我,我不知不覺中就使你在我身上有極大的酬償權力。因為認定你是我快樂或痛苦的操縱者,我便期望你必須與我有一樣的思想與喜好, 我也只准你對我表現正確的情緒。由於我的苦與樂全掌握在你手中,所以你不許對我表現任何負面的情緒,更不准怪我,因為這些都帶給 我痛苦,使我心裡不安全。跟你在一起時,你必須按照我的意思做,使我快樂。如果我覺得痛苦,我便會怪罪於你,並千方百計地要改造你。

2,認真傾聽

人生是一串珍珠,每一個珍貴的時刻就是一顆珍珠。知道了兩個人的珍珠時刻,婚姻時刻。每天早上要微笑,hug,詢問;回家的時候也是先要降低電流,不要把在外面的焦慮帶回家裡;有智慧的人會處理焦慮。有良好的習慣,不管多麼微小。要可以經營。

人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意義的連結。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問題是疏離感,孤獨感,最親近的人是陌生人。知道你的人會用哪三個字眼來描述你,以及自己給自己的描述。

世界對我們很多的期望,我們怕會受傷,我們怕在別人眼光中被看低,所有我們必須有一個外面的社會我和裡面的一個真我。當人們給我的描述跟我自己對自己的描述中間有一個間隙,我們會覺得孤獨。當我以本相顯現的時候,你能不能按照本相接納我?這是人間最重要的關係。我們要的是有什麼人可以讓我能以真我顯現,可以互相接納。一個人可以給別人最好的禮物是真正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但是也不可以把這珍貴的禮物輕易給人,要一點一點地給。

給女性的忠告:男性不管多麼成熟,在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小小孩,對他的努力多多給予讚賞;給男性的忠告:女性訴苦時需要的不是勸告建議而是認真聆聽,並且感其所感,重複「好可憐」、「真慘啊」類似詞語。 最大的禮物是自己真正的心聲,但是不要隨便給,否則你會受傷。

還有就是學會數算人生中收到過的恩典,願意去鼓勵別人。要追求幸福的人,沒有不學心理學的權利,要了解自己了解別人,學習這門人生的功課。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

3,其他解決衝突的辦法:

a)認識到衝突不是壞事,壓抑才是

b)不要爭對錯,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c)看到傷害對方後他的傷痛

d)吵架的時候學會暫停,安靜下來才會思考

6,克服愛情衝突,你不得不注意的幾個方面:

1. 愛火重燃的第一個步驟是認識敵人。控制婚姻四大終結者,儘量減少讓它們在夫妻互動中現身的機會。

2. 積極培養夫妻面對衝突時修護的能力。幸福的夫妻能有智能地在戰火高升時,邊吵邊修護衝突帶來的傷害。

3. 防止情緒泛濫。當情緒泛濫時,他們會失去修護的能力,在那時,愈想解決問題,愈會把事情搞砸。若要防止泛濫,增進修護能力,夫妻要努力學習 兩種技巧:

A.暫停∶ 在平時就約好,為保護關係,雙方可在戰火高升、衝突失控之前叫暫停,馬上離開現場,用深呼吸或運動來自我撫慰,讓自己安靜下來。

B. 修護式對話∶換句話說,操練『快快的聽,慢慢的說』,兩人輪流當傾聽者,讓對方能暢所欲言。當發言者覺得被了解,滿意之後, 雙方再交換角色,原來的傾訴者變成傾聽者。葛博士的研究建議女性特別要學柔和地發言,而男性特別要在虛心傾聽,接受影響上面下功夫。

4.在婚姻『愛的帳戶』之中,『存款』與『提款』 的比數要大於五比一:幸福夫妻能在戰火高升時不被情緒泛濫,甚至能在對方負性的行為中看到善意,最大的訣竅就是他們在平日就有非 常豐富的『存款』。最重要的 訣竅,是要活得有智能,尤其是要了解對方『愛的語言』。例如,若妻子『愛的語言』 是實際的服務,丈夫就該把重點放在多幫他做家事上面,這會比送她不感興趣的玫瑰更能讓她感受到愛。同理,當丈夫生日,最想跟妻子 安靜到海邊散步時,妻子就別大費周章,事倍功半地替丈夫搞個妻子自己喜歡的大型生日派對。總之,要學習 『投其所好』而非『給己所要』,對方才能收到你這份禮物,感受到你的愛。

5. 原生家庭與自我成長: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有許多未得滿足的需要。從小心理受傷愈多,結婚後愈容易因向配偶『討債』而造成較嚴重的婚姻問題。

7,分手前的高危險期的特徵:

1.有種強烈的感受,覺得婚姻問題已嚴重到不可能解決的地步。夫妻間有強烈的敵意,不是戰火連連(「Hostile-Engaged」),就是儘量避免接觸(「Hostile-Detached」)。

2.在長期溝而不通之後,習慣性地避免衝突,或是想辦法自欺,在心靈受傷時,不斷告訴自己『我不痛』。

3.兩方像兩條並行線,生活沒有交集,就像英國黛安娜王妃與查理王子一般,在同一屋檐下,卻形同異路。

4.在婚姻中有強烈的孤寂感。已經進入高危險期的婚姻,是否就沒救了呢?答案是:『天下無難事,只要有心人。

8,導致分手或離婚的因素

丹佛大學的史坦利(Dr. Stanley)博士綜合了當前許多有關離婚的研究,提出了下列預測分離的相關因素∶

1)人格因素∶研究指出較衝動與神經質的人,離婚的機率較高。

2)父母親離婚∶ 父母離異,子女成長後離婚的機率也較高。此中因素很複雜,可能是看了父母的榜樣,覺得在親密關係中碰到困難時,離婚是條自然的出 路。也可能是成長時人格在父母高婚姻衝突中受創傷,導致他們進入婚姻關係時,無法去面對與處理深度心理互動所產生的問題。

3)婚前同居∶與許多追求時尚年輕人的期望正好相反,目前世界各國有關婚前同居的研究(最有名的可能要算是Rutger University新澤西州若歌大學的National Marriage Project) 都相當一致地指出,婚前同居者在進入婚姻關係之後有較高的離婚率,較高的機率會有外遇及婚姻暴力,而他們性生活的滿足程度卻顯著 地低於婚前未曾同居者。

4)曾經離婚∶前文曾提及,第二次婚姻的離婚率比第一次婚姻的離婚率至少高出百分之十。

5)信仰不同∶信仰是人的價值體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份。信仰不同,世界觀(看事情的角度) 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就好像一個人戴著綠色眼鏡,另一個人戴著褐色眼鏡,兩人看世界所看到的顏色截然不同。所以信仰不同的人,較難 同心,離婚率也較高。

6)結婚過早∶ 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一致,在目前自由戀愛的社會中,在二十歲之前就結婚的,將來離婚的機率也較高。現代社會極為複雜,一個人可 能要到了二十三歲以後,人格才比較成熟,較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的認同,也較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有何重要的心理需求。人若不 知道自己是誰,人格不夠成熟,就很容易勉強配偶為自己的安全感負責,逼配偶帶給自己快樂。不能為自己的快樂幸福負責,強求配偶來 滿足,成全自己是造成婚姻問題的主因。

7)貧窮∶中國諺語「貧賤夫妻百事哀」似乎是有些道理。實證研究指出,貧窮與離婚明顯相關,(可能因貧困會給人帶來壓力)。葛 博士的研究也指出,那些幸福的夫妻們,即使經歷外界很大的生活壓力,仍懂得如何防範,不讓這些壓力侵入危害到他們的婚姻關係。這 一點筆者在以後仍會繼續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