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 古琴台高山流水覓知音

法治熱點關注 發佈 2020-01-23T08:29:26+00:00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於北宋,重建於清嘉慶初年,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腳下的月湖之濱,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是中國音樂文化古蹟、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漢市文物旅遊景觀之一,與黃鶴樓、晴川閣並稱武漢三大名勝,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稱。

古琴台(GuQinTai)又名俞伯牙台,始建於北宋,重建於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腳下的月湖之濱,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是中國音樂文化古蹟、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漢市文物旅遊景觀之一,與黃鶴樓、晴川閣並稱武漢三大名勝,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稱。

據《呂氏春秋》、《列子》等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俞伯牙於該處偶遇鍾子期,彈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視子期為知音,並相約一年後重臨此地。不料,一年後伯牙依約回來,卻得知子期已經病故,伯牙悲痛之餘,從此不復鼓琴,史稱伯牙絕弦。古琴台建築群占地約15畝,除殿堂主建築外,還有庭院、林園、花壇、茶室等,布局精巧、層次分明。殿堂前有琴台,為漢白玉築成的方形石台,約20平方米,相傳為伯牙撫琴之處。

古琴台始建於北宋時期,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幾年以後,伯牙又路過龜山,得知子期已經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台以紀念。古琴台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麗,幽靜宜人,文化內涵豐富,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藝術境界。

清朝嘉慶初年,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請汪中代筆撰《琴台之銘並序》(一說為《漢上琴台之銘並序》)和《伯牙事考》。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黃彭年撰《重修漢陽琴台記》。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楊守敬主持並親自書丹,將《琴台之銘並序》、《伯牙事考》、《重修漢陽琴台記》重鐫立於琴台碑廊之中,並書「古琴台」三字刻於大門門楣。

琴台碑古琴台園中有聯云: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撫琴。

上聯出自《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下聯出自《詩品·實景》:「晴澗之曲,碧松之音,一客荷樵,一客撫琴。」此聯明白如話,雖是集句,然信手拈來,天衣無縫,情景交融,妙趣橫生。

《荀子·勸學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的記載,並認為其高超的琴藝乃「積學」而成。然據《樂府解題》:「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後隨成連至東海蓬萊山,聞海水澎湃,群島悲號之聲,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從此琴藝大進」。相傳《高山流水》琴曲是他的作品,另古琴曲《水仙操》也伯牙所作。

今「高山流水」為得遇知音或知己之典故。《大宋宣和遺事》前集:「說破興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一折:「嘆良金美玉何人曉,恨高山流水知音少。」「高山流水」也可用來比喻樂曲高妙。清袁於令《西廂記·病晤》:「清商繞畫梁,一聲一字,萬種悠揚,高山流水相傾賞。

有吟詠古琴台的詩云:

鳳沼余灰此處埋,空留雅韻築琴台。胸無錦繡何當死,世有知交不用媒。

白髮無端輸寂寞,清音散失拾悲哀。竹籬風榭年年事,偶爾鸕鶿繞幾回。

碑廊,鐫有歷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記。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嶺南才子宋湘束竹葉蘸墨題壁詩,其詩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傳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無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萬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題詩,吾去矣!」這就是被譽為詩書雙絕的宋湘題壁詩。宋湘是廣東梅縣(今梅州市梅縣區)人,曾任湖北督糧道台,在他七十八歲時,因眷戀琴台,前來一游,游後,感慨萬千,興之所至,欲揮毫吟詩。因當時未備大筆,即束竹葉代之。飽蘸濃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龍蛇,寫下了這首流傳至今的題壁詩。

後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來,成為書法珍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