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隆慶開關"後,外國白銀的衝擊對明朝財政所帶來的影響

漁公子讀史 發佈 2020-01-23T10:48:19+00:00

在明初奠定的基礎上,明中後期社會生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嘉、隆、萬三朝,更是明代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

在明初奠定的基礎上,明中後期社會生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嘉、隆、萬三朝,更是明代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白銀貨幣化的浪潮自下而上又轉而自上而下地席捲全國,促進了國內市場的形成,並隨著「隆慶開關」而向海外延伸。

自「隆慶開關」後,再加上澳門成為葡萄牙人來華貿易的又一港口,明朝的私人海外貿易也由此發展至巔峰。當時,除葡萄牙人可以來華貿易外,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一些未能與中國直接通商的國家的商人,則通過東南亞、南亞的商人或往來、移居當地的中國商人轉販中國商品,與中國進行間接貿易。

為了滿足與中國商人巨大的貿易需求,世界上主要的白銀產地日本和墨西哥、秘魯等,便加緊了白銀的開採。16世紀後半葉,日本白銀的產量顯著增加,尤以1596—1623年為最盛。美洲大陸在16世紀40年代以後,也轉向白銀的開採。

於是,中國的生絲、絲織品和瓷器等大宗商品,通過月港和澳門源源不斷地輸往海外,換回大量的白銀,只不過大量外國白銀的流入,在刺激明代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也對明朝政府的財政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明代外國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原因分析

據統計,從1540年至1644年的100多年間,日本所產白銀的絕大部分輸到中國,共約7500噸左右。從1570年至1644年,美洲所產白銀,也有一半通過各種渠道流入中國。一個以白銀為國際貿易結算方式的世界市場體系開始建立起來。那麼在明代時期,為什麼世界上多個國家的白銀都會大量湧入中國呢!具體原因如下:

(一)明代商品占據了有利的市場壟斷地位

中國商品擁有千百年間發展起來的精湛工藝,質量優良。再加上自明初以來,明朝政府鼓勵農民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對手工製造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明代的手工製造業頗為發達。就紡織品生產而言,中國是麻纖維原產地,千餘年間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對麻縷「半浸半曬」、硫磺熏蒸等漂白技術均居當時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生絲製作的產品經得起海風吹拂而不變色,歐洲絲綢產品的款式、織法、圖案設計、印染工藝無不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和啟迪,而英國直到1690年以後才能織出質量較好的亞麻布。

因此明代中期,中國的商品如生絲、絲織品、瓷器、茶葉、棉布、砂糖、糧食、藥材等,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有利的市場壟斷地位。此時中國的白銀逐漸貨幣化,而國內銀礦的產量有限,急需大量白銀,白銀遂成為世界各國購買中國商品的主要支付手段,因此這是外國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中國的白銀高價帶來了巨額的套匯獲利

歐洲人在中國、日本、歐洲之間開展的三方套匯業務是白銀流入中國另一條重要渠道。16、17世紀間,主要由於貿易導致的歐洲國家白銀的低價和中國的白銀高價帶來了套匯獲利的機會。精明的歐洲商人將日本、美洲白銀輸入中國套換黃金,單程即可獲利一倍以上,如此套利,大發橫財。受利益驅使,日本、歐洲白銀被大量運往中國。就是到了18世紀,中國白銀價格仍然高出歐洲50%的利差。

而早在1609年,一位擁有25年在亞洲經商歷史的葡萄牙商人佩德羅•德•芭薩就注意到:「通常1個金比索可以兌換5個或5個半銀比索,如果中國白銀髮生短缺的話,從外地購買白銀,價格就上升到1∶6或6.5銀比索。我所見到的最貴的和在廣州城購買的黃金是7個銀比索兌換1個金比索,我從沒有看見比這個價格再高的了。」而在西班牙,1個金比索通常值12個銀比索,因此,顯而易見從中國購買黃金意味著可以產生巨額的利潤。因此中國的白銀高價帶來了巨額的套匯獲利是多個國家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重要因素之一。

論外國白銀的衝擊對明朝政府的財政所帶來的影響

自「隆慶開關」後,明代的私人海外貿易發展至巔峰,中國商品受到了世界多數國家的認可。由此,中國因大量貿易順差導致大量外國白銀流入國內,使得江南沿海地區經濟空前繁榮,明萬曆年間的政府稅收大為增加。

在「隆慶開關」前,明朝的歲入十分有限,譬如嘉靖年間的每年財政收入僅有200餘萬兩白銀。但自從開放月港,興起私人海上貿易後,大量的商品出口導致大量的貿易順差,白銀大量湧入中國,使得明代社會的經濟空前繁榮,政府的財政收入也隨之增加,到了萬曆中期,明朝財政歲入就超過400萬兩,國庫比此前充盈。

大量白銀的湧入,促進了明代社會的商品經濟發展,也促成了後來張居正的改革,增強了明朝的財政實力,使其能夠為之後的「萬曆三大征」買單。只不過大量的白銀湧入並非有利無害,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明朝自產的白銀十分有限,因此明朝政府實際上無法行使白銀的「鑄幣權」和「發行權」。

此時,白銀已經是大明帝國實質上的貨幣,但外國白銀的大量湧入卻沒有多少是進入國庫的,大量的進口白銀貨幣是被外貿巨商掌握。由此,明朝政府徹底失去了貨幣的控制權,此時國家的金融命脈實際上已經掌握在了商人之手。

因為明朝的賦稅很低,其農業稅在4%左右,而商業稅則更低,明初在3.3%,後來甚至降為1.5%。也就是說,明朝商人在享受海外貿易所帶來巨額收益的同時,只需向國家繳納極少的稅。其結果自然是大部分的進口白銀都捏在了官員和商人手裡,只有極少部分的白銀會進入國庫,但是面對國家與日俱增的開銷,國庫開始疲於應對,因此明朝政府對白銀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而隨後所帶來的「通貨緊縮」的危機在崇禎時期終於爆發。

隨著17世紀上半葉經濟全球性的倒退,西班牙的海上商道幾乎被英國與荷蘭切斷而自顧不暇,此時的歐洲國家,重商主義盛行,開始採取措施遏制白銀外流,他們從1634年開始限制西屬拉丁美洲白銀流入菲律賓的數量。同時日本德川幕府也決定禁止本國白銀流向明朝,曾經給明朝帶來大量日本白銀的商貿路線也宣告關閉。

在這一連串因素之下,大明海外貿易急劇萎縮,明朝的白銀進口量隨之驟然下降,白銀的停止流入立即給明朝帶來了「通貨緊縮」。通縮比通脹更為嚴重,其所造成的結果就是生產減少,人們收益減少,政府收入也減少。此時大量白銀掌握在了少數人手裡,但他們私下窖藏,退出了流通領域,其所造成的結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舉國上下出現「錢荒」,這對於崇禎時期天災不斷,戰事不斷,已經陷入困境的明朝財政來說,無疑就是雪上加霜,造成國庫嚴重空虛,耗盡了大明帝國最後的元氣。

結語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自「隆慶開關」後,由於中國商品所具有的優越性,中國在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大量出口絲綢、陶瓷等導致大量的貿易順差,造成外國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外國白銀的衝擊帶來了明代社會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不僅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還促成了張居正後來的改革,為明中後期以來原本奄奄一息的明朝財政緩了一口氣。

但外國白銀的衝擊是一把雙刃劍,由於明朝政府的稅率極低,導致大量進口白銀掌握在官員和貿易巨商之手。而白銀被作為貨幣後,明朝財政又對其形成了極強的依賴性。

當外國白銀停止流入後,面對財政收入的減少,支出卻必須擴張的財政窘境,崇禎皇帝只能通過不適當的「開源節流」經濟政策,而手中握有大量白銀的官員商人又將白銀窖藏了起來,導致民間因為缺乏外國白銀的流入而出現錢荒,此時加稅使得政府失去民眾支持,農民起義四起,政府裁員又壯大了叛軍的勢力。如此境地,終於導致了統治中華大地260餘年之久的明王朝在風雨飄搖中滅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