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新片被投資方拋棄,反而避免春節撤檔,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薛定諤的猹 發佈 2020-01-23T11:09:45+00:00

2020年的春節檔,可以用「神仙打架」來形容:《奪冠》《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囧媽》《姜子牙》《急先鋒》紛紛搶占市場。

2020年的春節檔,可以用「神仙打架」來形容:《奪冠》《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囧媽》《姜子牙》《急先鋒》紛紛搶占市場。

從預售票房來看,《唐探》以超過2.5億的成績遙遙領先。在這種情勢下,連徐崢也不得不被逼得提前讓《囧媽》提檔在除夕,隨後,陳可辛的《奪冠》也在經歷改名風波後再一次提檔。而這種行為也逼得影院人員不得不在年三十加班,抱怨聲此起彼伏。

然而,這些電影最大的勁敵不是同期上映的競爭對手,而是來源於正在蔓延的新型病毒。

就在今天白天,春節檔各大電影已經紛紛撤檔,無疑,這是史上最冷的一次賀歲檔。

不過,本文的重點並不是想討論這個,而是想談談一位春節檔的老朋友:周星馳。

原本,周星馳也將憑藉《美人魚2》加入這次的春節檔。然而最終卻沒有見到這部影片的身影。有傳言是因為發行公司不看好票房前景,改以《奪冠》代替。



而回顧周星馳電影在內地上映的歷史,從「每人欠一張電影票」到耗盡情懷,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過程?



一、 90年代,巔峰期遇上蕭條的內地市場以及盜版橫行的局面

1992年,周星馳共有七部參演電影在香港市場上映,全部進入本年度香港電影票房前十名,更是包攬了當年度香港電影市場票房的前五名,故而1992年又被稱為香港影壇「周星馳年」。

然而此時,小小的港台東南亞市場顯然已經滿足不了周星馳的野心,他要去更廣闊的天地開拓。

1993年,周星馳第一次通過《唐伯虎點秋香》進軍內地市場。還請來了當時內地最紅的女星鞏俐助陣。

但是,由於當時內地院線還沒有進行市場化改革。港片引進的方式基本通過各省一次性買斷的形式,甚至都沒有系統的票房統計渠道。90年代,儘管《唐伯虎點秋香》、《大話西遊》等周星馳作品相繼在內地上映,但票房規模跟如今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對於片方來說,其實賺不到太多錢,更多是出於開拓市場的目的。

但是,面對當時內地蕭條的電影市場,以及思想保守的主流輿論界對無厘頭文化的嗤之以鼻。周星馳的電影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成功。

而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在本土及東南亞市場受到好萊塢及盜版的雙重夾擊,逐漸走向衰落。

然而,讓周星馳自己也沒想到的是,「盜版影碟」,這個在香港的敵人,卻幫助他在內地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從錄像廳到VCD、DVD,周星馳的電影隨著盜版刻錄影碟傳遍了大江南北。尤其是《大話西遊》被定義為「後現代主義」的教科書式的作品——儘管可能星爺自己也說不清啥是後現代。

尤其是網絡時代的到來,一時間,各種周氏無厘頭的電影橋段、台詞儼然上升到了一種流行文化的地位。

二、 00年代,剛開始享受到內地市場紅利,卻轉型導演並減產

2003年,內地和香港簽訂CPEA協議,從此以後港片可以以合拍片的形式享受國產片分帳待遇。

至此,香港電影人開始正式進軍內地市場,其中便包括了周星馳。

2004年的《功夫》以及2008年的《長江七號》分別斬獲1.7億及2億票房。這個成績放在現在看平平無奇,但當時來看已經相當不錯,分別排名年度第一和第四。

然而,就當周星馳剛開始享受到內地市場紅利的時候,他卻決定不再演戲了。

其實早在演完《功夫》後,周星馳便不再想繼續出演電影了。《長江七號》的父親這一角色已經退居配角,甚至當時有報導稱周星馳本來無意出演,迫於資方壓力才強行上陣。

而2007年後,周星馳便再也沒有出演過任何電影。甚至中間6年的時間,一度沒有了導演的新片上映。在這期間,周星馳忙著投資、炒房,似乎已經淡出了電影圈。關於周星馳還會不會回歸拍電影,成為了影迷最為關心的話題。


三、 10年代,開始拿回被「欠」的電影票,卻也逐漸耗盡情懷。

2013年的春節檔,久違的喜劇之王周星馳正式回歸,儘管沒有正式出演角色,但是僅僅依靠其作為導演的號召力,再加上「欠星爺電影票」的營銷下(雖然星爺本人沒有說,但發行方顯然有意利用這一概念炒作)便席捲了12.45億票房,算上海外票房,成為了華語片影史冠軍。

儘管《西遊降魔篇》總體還保持了不錯的水準,但觀眾難免會拿它和前作《大話西遊》相比,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出現了周星馳賣情懷的說法,但總體來看也算是瑕不掩瑜。

而16年春節檔的《美人魚》,以34億票房再度成為當時的華語影史冠軍,不過這一次,周星馳的口碑開始崩塌了:尷尬的笑點、老套炒冷飯式的故事情節已經開始讓很多老粉開始感到審美疲勞。

「欠星爺的電影票已經還完了」,很多觀眾有些失望的說到。

而17年《西遊伏妖篇》更是讓周星馳的口碑再一次下滑,票房也差強人意,僅有16億,未達預期,還被《功夫瑜伽》給反超。

而隨著開心麻花、徐崢、吳京、陳思誠等新一代內地電影人的崛起,以及觀眾越來越注重口碑的現狀下,除了林超賢還能憑藉主旋律大片占有一席之地。其他試圖靠販賣情懷繼續立足的香港導演似乎都已經風光不再,包括周星馳。

19年春節檔,原定要上映的《美人魚2》遲遲沒有進展,最後到了18年10月份才匆匆忙忙開始拍攝《新喜劇之王》,頗有趕鴨子上架的嫌疑。

而《新喜劇之王》也不出意料的遭遇滑鐵盧,票房僅剛過6億,遠不如同檔期的《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瘋狂外星人》等競爭對手。

自此,周星馳儼然已經退出了春節檔的一線戰場。在今年的春節檔,原本要上映的《美人魚2》被同一家公司聯瑞影業出品的《奪冠》給取代。似乎透露出,在當下,資方已經不再對周星馳抱有信心。


總結:

關於星爺來內地市場以後就江河日下的現狀,有人說是因為他只適合當演員,不適合當導演,離了王晶劉鎮偉和李力持就不行了。對此,我不太苟同。因為近些年這些導演離了周星馳所拍的電影要更加爛。

當然,也有人說是因為來了內地因為文化環境不同水土不服,或者說是被資方綁架了。這些都有一定道理。

但我認為,香港電影的輝煌是建立在一整個獨特的市場環境和產業鏈下。星爺固然偉大,但一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從投資方發行方,到編劇到導演,再到主演和各種配角,以及攝影燈光、服化道等技術人員的通力合作。單純把一部電影的成敗歸功於某個導演或者演員,風光的時候就捧上天,失意的時候就狠踩一腳,顯然是有失偏駁的。

未來,一代喜劇之王會就此沉寂,還是會重新王者歸來呢?我不知道,你們認為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