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生活成一首詩,詩人屈原的詩意與哲學的人生

笑面人小亞 發佈 2020-01-23T12:08:21+00:00

參考資料1、[清 ]林 雲銘《 楚辭燈》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抱奎樓刊本2、 劉腮 ,《文心. 雕龍》3、陳第 ,《屈宋古音義》4、 賀子翼,《騷筏》5、 姜亮夫 ,陶秋英 《陳本禮離騷精義原稿留真》

導語

屈原,羋氏一族,楚武王的後代,公元前340年出生在湖北。屈原之所以沒姓羋姓,是因為他出生時,他的父親年齡太大,加上屈原出生在一塊平地之上,所以屈平便成為了屈原的名,字屈原。在屈原之先,中國的詩歌均屬於集體創作,或者代表集體創作的,均來自於民間收集。屈原是"楚辭"的創立者,創作了大量的詩歌,開闢了中國歷史上由集體創作到個人創作的先河。屈原寧願做清白高潔的獨人,也不願做隨波逐流的眾人;寧願遭受放逐之命,也要憂心國家之運。

寧願被江河裡的魚蠶食而死,也不願外物來污染自己高潔的身軀。就這樣看破塵世的屈原懷著絕望的心情,作《懷沙》,懷抱石頭,自投汨羅江而死。

在秦始皇,這位以"聯"自許的始墾帝用刀和血建成統一的秦帝國之前約六十年,在南楚之地、八百里洞庭湖的旁側,在汩汩流淌的淚羅江邊的玉萄山畔,詩人屈原,身懷硬石.投江而去.漫長的史前和夏商周三代文化,終於划上了句號。

然而,一部《蓮辭》,象浩浩江水流誦至今;屈原的詩作,象朵朵永不凋射的花朵。物以稀為貴,屈原開闢了楚辭的先河,在文化匱乏的先秦是很難能可貴的,而且在政治地位上屈原是出相入將的人才。至於屈原那個年代各個政治力量的政策取向,有太多的因素影響,史書上記載的往往代表的是著作者的一家之言,但是不可置否的是它堅毅執著、懷抱信仰等高貴的精神品質,以及他對文學與哲學的貢獻。

屈原詩歌的幾個域境

漢代以降,以至今天所形成的"楚辭學"還未能夠讓我們真正理解屈原作為一位文化巨人的存在意義。這不僅僅只是歷史考證、文字訓話、屈子文脈研究的欠缺,而主要是由於對屈原辭存在意蘊之哲學探索的欠缺。 縱觀屈原一生,其詩歌作品已經掬成了七個相對獨立的域捷:1,《情頌》域境2.《離騷》域境3.《天問》域境4.《遠遊》域境5.《九歌》域境6.《招魂》域境7.《悲迴風》域境 這七個域境可以說是屈原作品中相互獨立又密切關聯的七各部分,無論哪一個作品都將屈原以及屈原作品內在的生命本質表現得靈力淋漓盡致。一部作品代表了一個時段得屈原,是一個特定得時間中屈原對於生命,生活的思索,之所以稱之為域境,就是這是片段化的屈原,而屈原在這些片段化的轉變之中,串聯起來,才能真正的走進屈原這位詩人,這位哲學家。從屈原的作品中感悟到他對於時代的探索,對於生命意義的尋求。

《橘頌》是流傳到現在屬於屈原最早期創作的作品,如果說屈原的一生與他的詩歌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話。那麼他的這部作品像他年輕之時,對社會污濁不予苟同,充滿一腔熱血。有人形容《橘頌》寫的是屈原對於生命的一種宣言,一種規範。那麼其中的內容則表現了屈原在尋求這條路上的不屈不撓的真實寫照。

詩曰:"受命不遷"、"深困難徙"、··類任道兮"、"獨立不遷、""蘇世獨立""橫而不流"'閉心自真"、"秉德無私'"、"行比伯夷"。儒教《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止善。"《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是古代先賢對於屈原最深的影響,他就像種在詩人內心的一顆種子,在詩人不斷汲取養分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之中早已根深蒂固,枝繁葉茂,以至於最後水到渠成的開花結果。而其師法自然、動容造化的審美取向,是屈原一生詩歌創作永不枯竭的汩汩源泉。

以《離騷》表露出來的人生哲學 以《離騷》域境為核心的作品群,其中就有《惜誦》,《抽思》、《思美人》、《國殤》篇,這些作品雖然圍繞這《離騷》鋪展開來,但是每一部都是屈原最為驚艷世人的作品。然而正是這些波瀾壯闊的作品,都是屈原在現實生活中顛沛流離之時所作。其中《離騷》的想像豐富,牛鬼蛇神紛紛成為了屈原訴說自己的對象,從未有人可以將詩歌寫得這麼氣勢恢宏,感情描繪的如此充沛。是《惜誦》、《抽思》、《思美人》等三篇詩作所想要表達的精神的一次全面的生化與概括。同時在這樣的基礎上對各種哲學之問進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與詮釋。

這展示屈原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詩人之我、黨人奸佞、喜怒無常的君王。在這三者之間表面性的政泊交鋒之下,潛含著中國古代社會結構關係之存在的本質性矛盾。屈原擔任左徒時,發現楚國國內弊端極多,若不施以改革,國家必將滅亡。年輕氣盛的屈原便開始了他大刀闊斧的改革。然而改革的路卻並不好走,屈原改革的方案好多直接威脅到楚國貴族的地位和利益。

在那個年代,貴族階級是國家的統治者,觸犯了統治者的利益,註定了屈原仕途上的失意將會很快來臨。屈原現實中"美政"理想的幻滅給與他沉痛一擊,用血的事實表明了,在我國古代社會發展中,不論體制如何變化,最終的結果不過是將一個有一個有識之士的理想慢慢磨滅罷了。對此屈原表現得異常平靜,展開了對懷才不遇與天命難違的思考。

因此,在《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及行迷之未遠"的覺醒中.詩人屈原從一種對社會的批判.進而轉向對自我判斷力的批判。這也是他意識到自己的失意不過是歷史的必然罷了 隨著這一朦朧認識的發韌,屈原的詩歌創作進入了第三個時期,這個時期是以《天問》表達社會批判、自我批判所導致的歷史批判之必然.而由歷史批判所孕生的歷史反思告訴詩人:人的現實命運,是他的歷史命運的必然;人的現在命運,是人類整體命運的必然。同時這次探索的結果是:之於個人而言,古代經濟體制,生活制度催生出來得理想不過是對於個人得欺騙罷了,是一種對於自我得虛假,一種歷史的虛假罷了。 經過對現實與歷史、現在與過去的雙重反思而導致的對於將來命運的雙重失落後,屈原作為一位詩人的本真存在,才終於得以問露曙光。即:在屈原從一位社會關係中的人,被拋落到一位歷史文化中的人之後,眼下,又被拋落到不得不進入的本真存在的本體狀態的——人!

心靈情感的流露《遠遊》

《遠遊》,即是詩人流人這一存在狀態時心靈情感的流露、生命提升的寫真。這時,詩人的自我已經是微不足道,甚乃成為心靈痛苦的微細來源:"質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而這時候屈原正值流放這次流放屈原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時間也不止是三年那麼簡單。這一次屈原在南方的荒野之地一呆就是18年之久。雖然志向得不到實現,但在這期間屈原也並沒有消沉,而是潛下心來讀書寫作,屈原一生中文學創作最多的時期便是這個時候。他在這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此時,社會也好,自我也好,歷史也罷,全部在詩人更高境界的自我反思所閃現的人恪光芒前煙消雲散,而那障阻詩人本心光明的原始痛苦,浮出水面,欲要毀滅詩人本性明德的清凈心靈:此時,詩人己然分出了具體的、有限的、有序的和時間性的形而下的噸苦,與整體的、元限的'無序的、超時間的形而上的痛苦之間的差別。基於此,屈原才"內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氣之所由。"

《遠遊》全篇通過:欲為遠遊元以為游,遠遊之游非為遠遊,至游遠遊方為遠遊的內在結構變化,使詩人終於達到,"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一個人存在的最高心靈狀態。在這裡,老子的"持氣至柔"、"歸根復命",孔子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孟子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莊子的"心齋","坐忘","道通為一",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上被明明了了地顯現出來。屈原乃中國詩歌史上聞道,修道,悟道,以至證道、成道之第一人。

《九歌》中所表露的人生哲學 正是經過道之精神的洗禮和對道之理論的超越.屈原才從詩人的屈原脫胎換骨為哲人的屈子,進而由這位哲人屈子,才能夠為中國詩歌史獻上了意象的奇葩——《九歌》系統的大部分篇幅。《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禮魂》是純粹的詩歌,是純粹的語言,是屈於對人類情感純粹性存在的觸及。在這裡屈原己不是象《離騷》系統、《天問》篇那樣運用神話來表露情感,帶有譬喻的性質;而是創造神話、生成神話。

《九歌》是純粹的象徵.因為《九歌》所創造的神話,已和屈原內在本體性的情感存在完全融為一體了。《九歌》本來就是流傳楚地的民間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得以保留。王逸的《楚辭章句·九歌》大體講的就是這個。《九歌》分十一篇,首尾兩篇分別為迎神,送神。中間九篇為娛神篇。既然為祭歌,故而有明顯的表演性。歌樂舞合一,對後世戲曲有一定影響。

除此,《九歌》語言自然清麗,優美而富有韻味,不論寫情亦或摹景,皆可曲盡其態,試問哪家祭歌能達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而在摹寫淒切的意境中,亦韻致悠長,發人悽惻。動人而後動神,故而確定其在楚辭中的地位。詩至《九歌》,屈原作為詩人的地位,已然被牢固地奠定。 生命最後的壯歌《招魂》

楚頃襄王三年,發生了一件天下震驚的事件——楚懷王熊槐客死於秦。太史公《史記》紀其事曰:"(懷王)遂發病,卒於秦。秦歸其喪於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絕。"而詩人屈原功於這一重大事件的態度,直接導致了他晚年命運的根本轉折。我個人認為,今本《楚辭}中的《招魂》篇,就是當年屈原至秦楚邊境迎懷王靈樞南歸鄒都途中在自己的心靈中為楚懷王所作的一篇悼詞。

《招魂》全篇由招魂引言,招魂辭,亂辭,三部分組成。在招魂辭部分,屈原用賦的於法"外陳四方之惡,內崇楚國之美".以樂事寫哀情.南楚越美,越是令人渴慕。則詩人屈原的內在情志就越發地悲痛欲絕,這是因為,那能夠享用這一切的懷王,已經含恨而死。這是引出亂辭部分的直抒胸臆。而"湛湛江水兮土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的收尾,不僅使屈原對楚懷王的哀思染滿於天地之間,而且最大程度地引發了南楚民眾對楚懷王的哀悼。

可想而知,《招魂》一詩在郢都悼念楚懷王的活動中,將會產生何等程度的鼓盪作用,致使當年極力勸說懷王入秦的令尹子蘭之輩,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慰而遷之。"曰:"玩聞之大怒",疑是《招魂》之詞,以其形容太過也。"屈原於頃襄王三年的初春創作此篇,返回到郢都不到一個月就被頃襄王流放至東方的鄂潔,九年之後,屈原在回憶起這一悲慘結局時,仍然是歷歷在目、恍如昨日。《哀郢》開篇曰:"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怒?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而流亡,出國門而轉懷兮,甲之晃吾以行"。從此,屈原永遠離開了故都郢都,直至自沉汩羅。

在流放鄂潔長達九年的歲月中,詩人屈原的創作沉寂了。但是,詩是屈原的命運:詩一不僅是屈原理解世界、人生的方式,而且是他存在的方式。即與其說屈原用詩來展示存在,倒不如說,是屈原在詩中存在,在詩中生成了位詩人的存在。在《悲迴風》系統中,包括有《哀郢》、《涉江》、《懷沙》、《惜往日》篇,我們看到了屈原晚年的生活和思考,特別是他對死亡,這一肉體生命有限性的最後環節之思考。

屈原一位極具悲劇色彩的詩人。司馬遷認為屈原不僅具有超越世俗之輩的眼光,也具有卓爾不群的才華,這些都為屈原的詩人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屈原作詞寫賦的來源。司馬遷對於屈原的推崇就在於此,若屈原僅為奇才,而無潔行,仍然不能成為被後世擁戴的人物,亦不可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屈原痛心楚懷王不能明辨是非,被小人之言迷惑。在這種情況下,鬱鬱寡歡的屈原寫下了流傳至今的佳作《離騷》。屈原用"離騷"二字將自己的境況做出了概括的解釋,屈原深知自己甚至是楚國命運的不幸,就是由於奸逆小人的存在。屈原寫詩表達對統治階層不滿"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是詩人屈原內心的真實寫照。

結束語

世人哀嘆屈原的不幸,憑藉屈原的才華,無論去遊說哪個諸侯,都可以得到重用。但屈原的偉大之處正在於此,即使明知自己與世俗的眼光相悖,明知自己將要走上一條沒有盡頭的不歸之路,也要固守自己的初心。對於屈原來說,也許以死明志就是最好的歸宿。投江自沉,本文開篇的那幕悲壯情景,則是屈原一生中最後一句詩行。他將自己生命的全部化成一句詩、化成一首詩、化成一部詩。不!化成了不朽的詩,從而使其生命存在的意義得以永恆、得以崇高、得以偉大、得以不朽。屈原辭的內在域境、內在結構,是屈原內在心靈結構變化的必然外化,上面綜合性分析表明:屈原以大百科全書的氣度,對史前,三代文化的主體境界,均有求索。

實質上.屈原辭是對真正具有良知之中國人內在生命的不懈求索。屈原的命運不僅象徵著中國知識分子而且象徵著所有人類之人的命運之必然:幻想、幻滅、反思、以至創造。而這一必然的命運表明:人將用語言,將用語言的思考,不僅能觸及到人的存在本質而且是人得以生成,得以完成其本質存在的必由之路。而作為語言之母一的詩.將是人類得以拯救、得以生成的路中之路!


參考資料

1、 [清 ]林 雲銘《 楚辭燈》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抱奎樓刊本

2、 劉腮 ,《文心. 雕龍》

3、陳第 ,《屈宋古音義》

4、 賀子翼,《騷筏》

5、 姜亮夫 ,陶秋英 《陳本禮離騷精義原稿留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