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觀點:武漢新型肺炎的防治方

小金藥師說藥事 發佈 2020-01-24T12:18:08+00:00

上兩篇文章,我們從五運六氣理論的角度,分別講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能結束時間和可能致病邪氣特點。

上兩篇文章,我們從五運六氣理論的角度,分別講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能結束時間和可能致病邪氣特點。從時間上看,疫情高發的時間段應該在2019年12月7日---2020年2月4日左右,也就是2019年己亥年的終之氣。從勝復氣特點上看,2019年致病邪氣應著重關注燥邪。怎麼關注燥邪呢?哪些中藥可以治療祛燥潤燥呢?今天就來說一說。



首先,看看燥邪的配屬關係,根據《黃帝內經》記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氣為成,在藏為肺。其性為涼,其德為清,其用為固,其色為白,其化為斂,其蟲介,其政為勁,其令霧露,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其味為辛,其志為憂」。所以,燥邪在人體與肺的關係最密切,治燥就是治肺。

怎麼治呢?我們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看。第一個角度,以治燥為核心。第二個角度,以治肺為核心。


第一個角度,以治燥為核心,我們就要梳理一下,歷代名醫是怎麼治燥的。這就必須要提2個醫家。一個就是喻嘉言,喻嘉言在《醫門法律》中專門論述了「秋燥」及治療方法,大體含義是:燥屬於陽邪,肺病也多以火熱為主,所以應該甘寒潤燥治療。代表方劑為滋燥養榮湯(燥傷皮膚)、清涼飲子(燥傷上焦)、六味地黃丸(燥傷下焦)、清燥救肺湯(燥邪傷肺)等。其中,清燥救肺湯為潤燥經典方,組方為桑葉9g,石膏8g,甘草3g,胡麻仁3g,阿膠3g,枇杷葉3g,麥門冬4g,人參2g,苦杏仁2g。



另外一個醫家為吳鞠通。吳鞠通在《溫病條辨》里也論述了燥邪的治療。只不過,吳氏認為燥邪性涼,應屬寒邪,應該用以苦溫中藥為主。於是,他在論述了甘寒的沙參麥冬湯和清燥救肺湯之外,還提供了幾個辛涼和苦溫的方子。其中,辛涼的方子包括:桑杏湯(桑葉3g,象貝3g,香豉3g,梔皮3g,梨皮3g,苦杏仁4.5g,沙參6g)、桑菊飲(桑葉7.5g,菊花3g,苦杏仁6g,連翹5g,薄荷2.5g,桔梗6g,甘草2.5g,葦根6g)和翹荷湯(薄荷4.5克,連翹4.5克,生甘草3克,黑梔皮4.5克,桔梗9克,綠豆皮6克)。苦溫的方子包括:杏蘇散(蘇葉9g,半夏9g,茯苓9g,前胡9g,苦杏仁9g,桔梗6g,枳殼6g,橘皮6g,甘草3g,大棗3枚)、桂枝柴胡各半湯加吳萸楝子茴香木香湯方、復亨丹等。


這樣兩種學術觀點的爭論,發展到現在就形成了溫燥和涼燥的辨證論治。所以我們建議,這段時間的健康人預防方和輕症患者治療方,可以從溫燥和涼燥的角度,區別論治。其中,

  • 溫燥:身熱不甚(中低度熱),咽干鼻燥,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心煩口渴,頭痛脅痛,舌紅,苔薄白而干。可以用桑杏湯、桑菊飲、清燥救肺湯為底方加減,藥味配比見上。熱性體質人可參照溫燥治療方來預防。
  • 涼燥:惡寒無汗,不發熱,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可以用杏蘇散為底方加減,藥味配比見上。寒性體質人可參考涼燥治療方來預防。

當然,寒熱並存或燥濕相兼的患者,治療起來就比較複雜了,需要寒熱並用和潤燥並舉。

實際上,目前公布的預防方,從燥濕角度來看,要麼是上述治燥方劑的縮減版,要麼是燥濕相兼的加減版。


接下來,第2個角度,我們從治肺的角度來看一看

我們先梳理一下本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狀。根據目前發布的診療指南,「主要症狀表現為乾咳、發熱、乏力,少見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約半數患者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好了,根據這些症狀,從《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中的「肺虛則鼻息不利;實則咳喘,憑胸仰息」的描述來看,推測應按肺實論治。這就直接提示可以用大小瀉肺湯為底方進行治療。其中,

  • 小瀉肺湯:治療咳逆上氣(咳嗽),胸中迫滿(胸悶、呼吸急促),不可臥者方(呼吸困難導致的端坐呼吸)。處方:葶藶子9g、大黃9g和芍藥9g。
  • 大瀉肺湯:治療胸中有痰涎(咳嗽有痰),喘不得臥(呼吸困難導致的端坐呼吸),大小便閉(膿毒症少尿),身面腫(膿毒症水腫),迫滿(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欲得氣利者方。處方:葶藶子9g、大黃9g、芍藥9g、甘草3g、黃芩3g、乾薑3g。

當然,在這個組方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進行加減。比如增加鹹味藥旋覆花(消痰行水)、厚朴(行氣除滿)、澤瀉(利水消腫)、知母(清熱生津),或者增加酸味藥麥冬(養陰潤燥)、枳實(行氣導滯),或者增加辛味藥麻黃(止咳消腫)、半夏(祛痰散結),或者通過苦甘化咸增加苦杏仁+甘草、桔梗+甘草、蒼朮+黨參等,或者直接增加同樣治肺的麻杏石甘湯、白虎湯等,都是可行的加減方式。


當然,臨床診療是複雜的過程的,還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的體質、原發疾病和合併症調整用藥方案,也需要根據藥物治療的效果,確定治療思路,調整治療方案。

最後還得提醒大家,三因制宜不能忘,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

【小金藥師說藥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