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鄂州之隋  唐  五代十國史

水墨鄂州 發佈 2020-01-24T12:51:01+00:00

隋唐 五代十國隋開皇三年廢郡,以州直接統縣。開皇九年平陳,調整郡縣建制,改州為郡,改郢州為江夏郡,又改江夏郡為鄂州,罷武昌郡,存武昌縣,又廢鄂、西陵二縣歸武昌縣,改郢州為鄂州,隸屬鄂州,州治所設在夏口。

隋 唐 五代十國

隋(公元581年—618年)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以州直接統縣。(屬郢州之武昌、安昌二縣)。開皇九年(589年)平陳,調整郡縣建制,改州為郡,改郢州為江夏郡,又改江夏郡為鄂州,罷武昌郡,存武昌縣,又廢鄂、西陵二縣歸武昌縣,改郢州為鄂州,隸屬鄂州,州治所設在夏口(今武漢武昌)。同年,置鄂州,置江夏郡。大冶屬鄂州之武昌、安昌、陽新,至隋,鄂縣之名西移於鄂州。武昌縣治未變。至此,武昌領域又相當於三國吳時的武昌縣領域,歷隋,唐未改。又廢陽新縣並安昌、奉新、合置富川縣,屬鄂州。大冶此時分屬鄂州武昌縣、永興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晉王楊廣於白雉山西南煉銅錢,開鄂邑鑄銅幣之端。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廢永興縣入富川縣。開皇十八年(598年)富川縣更名永興縣(今陽新山川壇)仍隸屬鄂州,治所移永興治。黃石市區,大冶西北三鄉屬武昌縣,大冶市區、長樂南部屬永興縣。陽新在永興縣。

唐(公元618年—907年)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江夏郡為鄂州。唐代監察官員的分區是按基本交通路線來分的,稱為道,遵循山川形便地理條件。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鄂州屬江南道,大冶隨之改為江南道鄂州武昌縣,縣治未變。唐景雲二年(711年)隸荊州大都督府鄂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全國改為十五道,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鄂州屬江南西道,領七縣,武昌縣列於二,縣治未變。天寶年間(742年)重改鄂州為江夏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江夏郡為鄂州。道、州、郡之名幾經變更,而武昌縣上屬關係未變,大冶西北部、黃石市區在武昌縣境,東南部在永興縣。武昌、永興縣隸鄂州。據《舊唐志》:肅宗至德年間(756—758年)置武昌軍節度使,駐鄂州(今武漢市武昌區),而武昌縣名如故。貞元元年(785年)永興縣治遷長樂鄉宣化里深湖口,在今大冶、下陸分界處。797年,在永興縣北築長樂堰,在今下陸長樂山麓。長樂山及其附近唐代屬今陽新縣。符合山川行便,犬牙相入劃區原則。

節度使轄區稱方鎮,唐後期政區體制是道(方鎮)——州——縣三級制。按元和方鎮圖,大冶屬岳方鎮。唐元和元年(806年),鄂州設立軍事建制,稱為武昌軍,軍的治所在夏口(今武漢市武昌區),這是「武昌」之名西移的開始。其時,大冶仍屬武昌縣。此時武昌軍城,武昌縣城同時存在,時稱上、下武昌城。

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武昌縣屬鄂州,梁唐時屬吳;晉漢周時屬南唐。據《五代職方考》:李煜立六年,即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割武昌三鄉之地置大冶縣與武昌縣並屬鄂州(江夏郡)。據《九國志》、《隋唐五代史》載:唐天佑二年(905年)楊吳武昌節度使秦裴在治七年,積軍儲20萬,於912年開青山大冶,公家仰足;南唐李煜七年,宋太祖乾德五年,南唐升永興縣青山場,並劃武昌三個鄉與之合併,定名大冶縣。《陽新縣誌》和明嘉靖《大冶縣誌》雲「宋乾德三年青山場,並析武昌三鄉置大冶縣。仍屬鄂州,隸江南道。」另一說,保大十三年即公元955年置。現在定為967年。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起,昭宗封揚行密為吳王(史稱楊吳),武昌屬楊吳的鄂州,大冶在楊吳鄂州武昌縣。唐末到五代,武昌陶瓷工藝發達,今梁子島有瓦窯澥遺址。天佑二年(905年),吳國武昌軍節度使秦裴在永興縣北境,湋源湖西岸的青山(大冶市區老龍頭至坑頭一帶)以興建鐵冶,是名青山場,管理機構名場院,場院址在金湖鎮,又稱大冶鎮(今大冶市區將軍嶺黨校後)。經歷後梁、後唐兩代,武昌屬楊吳,自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到五代末年(960年),武昌縣、永興縣屬南唐鄂州,大冶在南唐鄂州武昌郡武昌縣、永興縣。縣治未變。

南唐,宋乾德五年,南唐李煜七年(967年)南唐割武昌三鄉與永興縣青山場合併,置大冶縣。其五代末《武昌領域示意圖》標明以澤林、鳳凰山長嶺、保安、西塞山交界,四峰山在交界處大冶一側。鄂州市東南隅的屏障有四座名山,即東方山、白雉山、五卦山、鳳凰山,除鳳凰山在鄂州地,其它三座山均在鄂州的邊境線上,但西塞山仍在武昌縣。西塞是武昌之東大門。武昌、大冶以西塞山、黃荊山脈分水嶺為界,山陽屬大冶,山陰仍屬武昌,大冶管至西塞山下道士洑。1955年,行政區域調整,而在大冶縣所轄的第五、九兩區(即汀祖、花湖、碧石全部和澤林部分區域)重新劃歸鄂城縣轄,因此,白雉、鳳凰兩山的全部和東方、五卦兩山的北部分別劃入鄂城縣的版圖(含今大冶黃石市區、下陸、鐵山郊區和今鄂州汀祖、碧石、花湖地區)。武昌縣劃出的三個鄉,包括今汀祖、碧石、花湖、三山、河涇湖、曙光、黃金湖、長嶺及其以南沼山、保安湖,保安鎮、茗山、靈鄉、馬橋坳、鄭家溝以東,龍角山脈、猴兒山以北,湋源口牯牛洲尾至大冶湖南五里青山之青山(大冶有多處名青山),青山場管理今大冶鎮周邊原永興縣境採礦冶煉,人多形成了市鎮,將青山場市鎮與武昌東南三鄉合併為大冶縣。這個「場」不是山場、礦場,特指市集,簡稱市(鎮、集市)。大冶因礦業而興,沿水而設。可見青山場就是市鎮,有專業性質,貿易繁榮,是物品交換市場。采冶管理機關設在這裡。因採礦工業發達而興盛成市,比集鎮大的專業鎮。大冶市原名金湖鎮,大冶湖上部名金湖,下部名湋源湖,以青龍閣為界。大冶鎮因青山採鐵設場,後升場為縣,成為南唐國「鐵都」。採鐵在今老師範、老龍頭至墈頭三座山上,至今這一帶地勢較高。人居環將軍嶺(今人武部、黨校、老縣委)而居,衙門在今人武部一帶。大冶鎮從將軍嶺老東街、老西街發展。青山礦枯竭了,成為居民區、商品市場。宋初形成縣治規模。

青山場是行政區劃,場院是行政機關所在地,在大冶鎮(金湖鎮),大冶鎮原始名稱叫青山場。關於「場」的所在地,一說在縣城西五里銅綠山附近,一說在縣西距城十里,一說即今大冶市治,這是多處青山名或青山場屬鐵礦點所至。青山場相當於武昌郡直屬的縣級工礦工業特區。這是黃石工礦特區的濫觴。青山場除了場院(市鎮)外,管轄以青山場為中心的礦山、礦點,故有多處稱之為青山場。武昌縣與永興縣的疆界,除青山場(今大冶鎮)外,便是大冶縣與永興縣的交界。金湖為當時大冶、陽新的兩縣的分界處。自此,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劃縣的地理態勢。武昌有十二個鄉劃出的三個鄉區域基本可認出,除青山場所屬礦冶基地和青場院駐地延至羅橋、長樂宣化里深湖口外,全是武昌縣的三個鄉地,武昌主要銅礦鐵礦藏區。建縣後,大冶分為四個鄉,北為四會鄉,西為宣化鄉,南為安昌鄉,東為永豐鄉。原額編32個裡,這四個鄉的鄉名基本上保持了原名成分。再加一個縣治金湖鎮。縣北為四會鄉,顧名之義就是蘄春、永興、武昌、大冶「四會」之地;宣化鄉是原武昌縣長樂鄉宣化里升為鄉,安昌鄉龍角山脈至金柯南山頭,三溪口以北部分,曾名安昌縣。永豐鄉是原青山場及其周邊地區至縣湋源口、道士洑。「開青山大冶」,這是大冶建縣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動機,戰爭需要大量軍儲和鐵兵器,秦裴曾用武昌郡七年儲備的20萬金「開青山大冶,公家仰足。」《陽新縣誌·大事記》:「905年(天佑二年),武昌節度使秦裴,在永興縣屬地湋源湖西岸設青山場(今大冶縣城),興爐冶。」同時也說明,鄂東南人口增多,經濟發達,文明輻射普遍開花。百里為縣。明嘉靖十九年《大冶縣誌》載大冶編戶29里,後併25里,疆域:東抵武昌縣楊礄界50里,由楊橋小路可通咸寧、蒲圻等處。南抵興國州永城裡五里,由永城裡鋪路可通本州通山、瑞昌等處;北抵武昌縣舊大驛路75里,由舊大驛鋪路可通武昌、黃州、麻城等處。東西廣140里,南北袤80里,屬贛南語系。唐代老居民有甘姓、程姓、孟姓、皮姓、陸姓、薛姓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