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道教信仰及其相關詩文思想內涵考論

鵬鵬講說歷史 發佈 2020-01-23T13:10:10+00:00

前言:陶淵明生於公元352年,經歷東晉到南北朝初期,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及辭賦家、文學家、思想家。他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前言:

陶淵明生於公元352年,經歷東晉到南北朝初期,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及辭賦家、文學家、思想家。他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他對東晉神仙道教的思想及修持之術有一定程度的接受,但卻不是宗師道教。陶淵明經過長時間修行及體驗,最於修成了"委運任化"的人生觀點。正確認識他的思想信仰狀況,,對全面感知其人生路途及精準解讀陶淵明詩文都極具重大意義。

前人如何解讀陶淵明與道教的關聯

陶淵明深耕於道教,他與道教的關係,南朝著名詩人張正見通過其詩歌,已有闡述。唐朝末年之後,陶淵明的粉絲們,對他與道教的關聯,更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他的詩"多涉仙釋",也有的以其比附仙人,把後人引導進陶淵明道教信仰研究的先路中。現代人陳寅恪先生根據陶淵明家世,後去追本溯源,最終定論他在信仰上"舍釋迦而宗天師"。數十年前,這種觀點正是獨樹一幟。

學術界對於陳寅恪先生的上述觀點,並無一致定論,到如今聚訟難決,仍然是莫衷一是。其中分歧之要點,基本不超出天師道教之範疇。有鑒此,筆者擬從東晉彼時之社會狀況、陶淵明交遊歷程及陶氏詩文之創作等方面著手,對陶淵明道教之信仰再作探究,以期努力找尋這一陶學疑難問題的答案。

陶淵明不具"宗天師"身份

《魏書司馬椴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一文中,陳寅恪先生已對江東的溪族問題進行過研究,他以為陶淵明的出身血統在於溪族,他的家庭傳承信仰是天師道教。不久後,在1945年,陳寅恪先生又創作出《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他在文中,又作出"陶淵明之為人實外儒而內道,舍釋迦而宗天師者也"的結論及推斷。

他認為溫嶠曾經用"溪狗",來譏諷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史書有記載,說陶侃各兒子大多凶暴且號勇,"似善戰之溪人,且晉平吳後"。陶侃後人有過遷徙到吳境裡少數民族聚居地的舉動,那麼陶侃家族是鄱陽郡溪族這一事,是確定的。

陳寅恪先生對於陶淵明出生地在溪族的認定,雖然他解結之廤這一細節仍需要進一步推敲,但結論是符合事實的《晉書·陶侃傳》有關陶淵明的籍貫以及風俗都有相關記載,是可資佐證的,但其關於陶淵明宗奉天師道教一事的診斷則需要商榷。現筆者茲舉有關事實,再以加相關之說明如下:

有關陶淵明家世信仰相關推論,陳氏云:《資治通鑑》義熙六年記載殷闡說何無忌引兵拒盧循天師道軍隊,稱其"循所將之眾,皆三吳舊賊。始興溪子,拳捷善斗,未易輕也",那麼盧循就是天師之道徒。再稱:《續搜神記》疑似為陶淵明"草創未定"草本,即《桃花源記》,著中記錄晉太元年間的捕魚人叫黃道真,極具天師道教之色彩,而黃氏則為溪洞顯姓,因而溪族夙就是天師道的信徒。此外,陳氏再舉例,稱"六朝天師道教信徒之以,之為名者頗多",稱"陶侃後裔亦多天師道之名",從而認定陶氏家族就是奉天師道教中的溪族。

筆者認為,陳寅恪先生孤明先發,便難免有所疏漏。盧循所統率的部眾,在《晉書·盧循傳》有記述,事實上是孫恩的敗後殘存下來的遺族。然而孫恩在舉事初期,八郡"一時俱起",應者有"數十萬" 之眾,人數之多"大浪過江,泥沙俱下"。人數如此之多,無法保證這一隊伍都信奉天師道。以後,晉國大將劉牢之率兵渡過錢塘江,孫恩再次"虜男女二十餘萬口,一時逃人海",抓捕許多人來填充部隊。

這些被抓來的人,數量眾多,他們哪能都是信奉天師道的呢?。可見,"始興溪子"能否均屬於"宗天師道",這是個大大的疑問。何況當時陶淵明居於廬江,如果用"始興溪子"就推論他信奉道教,在空間上實難以互相吻合。

有關於捕魚人姓名叫黃道真,記錄於《續搜神記》本里的《桃花源記》,在《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一十八引南朝齊黃閔之《武陵記》閻里,也有相關記載。當代人汪紹楹根據《武陵記》中有關的"昔有臨沅黃道真""陶潛有《桃花源記》"記錄推斷,《搜神後記》最終完稿時間,在陶淵明去逝之後。因此,他認為:"此漁人姓名,當因陶記附會而成。本書此處夾注,當又系後人據《武陵記》增人。"汪氏研究了鏡源流,推論這一篇文章是後人附會而作,這一觀點十分精準。依此來看,用這篇後來者的文章去解釋溪族的天師道信仰問題,亦非靠譜之事。

相關六朝之人均以"之"為姓名中的一個字,現筆者搜檢道教內外文冊記錄,發現彼時姓名中帶"之"字的人,信道、信佛或與均無關聯者盡皆有之。於此,姓名中有"之",並未能"代表其宗教信仰之意"。關於此事,楊聯陸及胡適兩位先生曾有相關論定,認定六朝人名中的"之"字,實為當時從單名變雙名中有意增加的一個無意義尾聲字囝。由此可見,姓名中有"之"字,並不能作為其天師道信仰的靠譜證據。

依據東晉天師道教的特點入手防茲考察,一樣能夠發現歷史之事實與陳陳寅恪先生觀點相左。史書記載,天師道在形成初期以鬼道教化民眾,設立祭酒之位來率領部眾,"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重視符篆及禱歌祝詞,"教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其做道的方法,與太平道類同;此外,尚有"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三官手書作詩,分別把詩奉獻於天、地、水三官,"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

到東晉中後期,當時天師道有所發展,且逐步深入上層社會中,讓"東土豪家及京邑貴望,並事之為弟子" 。雖然如此,但是在法術的表演上,仍基本以符水祈禱為主。比如杜曷的"受治為正一弟子",《洞仙傳》寫道:"曷每人靜燒香,能見百姓三、五世禍福,說之瞭然。章書符水,應手即驗。"再比如,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 。

《魏書·僭晉司馬釵傳》中記載,孫恩帶領叛軍襲來時,王凝之在稽顙中,大擺道室"請大道出兵' ' "指麾空中,若有處分"《世說新語·德行》一篇也有記載:王子敬當時生了大病,因此上章首過,"與郗家離婚" 。上面這部份記錄都顯示,符篆禁厭法術與召神剋鬼儀式皆為由五斗米道演變而來的,這是天師道宗教的基本特色。眾觀史刪記錄,陶侃家族都沒有這類的行為。因此,判定陶淵明宗為天師道教,確實缺乏必要依據,邏輯上更是不能成立。

陶淵明受神仙道教濡染考述

陶淵明不具宗天師道教身份,但他卻被後世信道之人追慕。比如金丹派南宗祖師白玉蟾所著的《橘隱記》中說:"太微之宮,室宿之星,化而為柳,柳之聲,柳之奧,呼黃鸝,人紫鷲,垂垂裊裊然淡煙疏雨之間,其間則有五柳先生。" "其中的"五柳先生"指的就是陶淵明。還有,"全真七子"中的劉處玄在《述懷》中寫道:"真崇至道,與世顛倒。歸去淵明,先游蓬島趕了輪迴,仙鄉無惱。" 其中"歸去淵明"使用的即為陶淵明所著《歸去來兮辭》的之典故。"歸去淵明"就是"淵明歸去"的顛倒。歸去哪裡了呢?他的下一句告訴我們是"仙鄉"。劉處玄心裡,陶淵明是一個到過仙鄉的。他能到仙鄉去,必定修煉有素,是仙人中的一個了。

此地有一問題,南宗道教各全真道十分欣賞陶淵明,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其中的原因在於陶淵明思想上多受神仙道教濡染有密切關聯。

這裡指的"神仙道教",指的是魏晉時期興起的一個大型的道教。在漢末時期,正一盟威之道亦為五斗米道,魏晉時稱之天師道)、太平道等許多民間道教派別廣泛流行,此前有影響的黃老道中,有一派系經過汲取傳統文化中許棄養分後,逐步演變為神仙道教。這一神仙派既包括了以鄭隱、葛玄、葛洪等代表的金丹道,亦包括以許穆、魏華存、楊羲等代表的上清派。與此同時,和民間道教這些在下層社會活動之情形不同,神仙道教最根本的是影響於上流社會。

在方術舉措上,神仙道教排斥漢末民間道教以符水咒說為教眾人療病的方式,主要以金丹修煉和服食為依託。同時,他們吸納和廣泛應用包括存想、胎息等眾多生命的修煉之法門。在組織結構上,神仙道教相對鬆散自由,尚無出家道士和居家道士的分別。神仙道教教徒不僅可以娶妻生子,而且可以參政做官;不願做官時,他們可以歸隱山林。

對於此,葛洪在《抱朴子內篇·明本》中寫道:"上士得道於三軍,中士得道於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依靠葛氏的說法,上士與中士與及下士等皆為"仙藥已成,未欲升天"者,然而上士與中士"雖在三軍,而鋒刃不能傷,雖在都市而人禍不能加";至於下士,為何要隱居于山林呢?那是由於"未及於此",或許會受到意外傷害,因此要暫時躲避。但不管怎樣,神仙道教對並不反對教徒從政者、從文者或者去隱退山林。

葛洪對其理論朝廷改造後,神仙道教對上層士族產生了很深巨大的影響力。東晉以後,大批文人加入神仙道教的行列。另外,有許多隱士因為思想因素上的相互契合,亦對神仙道教大感興趣,其中有些甚至成為神仙道教的忠實信徒。其中,孫登就是一個例子。另外,還有任敦、董京、孟欽、張忠等人也是一樣,有與孫登類似的隱居修道生活,他們在思想傾向上以及所修道術的基本上都是出自於神仙道教。陶淵明當時生活於這種社會文化背景中,深受神仙道教之影響,也就不足為奇了。

神仙道教的思想中最有特色的在於"神仙"二字。其道教脈系"堅信了神仙實有、仙人可學、長生能致、方術有效"。對於這些特點,葛洪在《抱朴子內篇·論仙》一文中,從多個方面闡明神仙存在的依據,並指明了種種修煉成仙的路徑。葛洪還在漢代流行的《列仙傳》一書的基礎上,撰寫出了《神仙傳》一書。他廣泛搜羅許多神仙故事,為神仙道教修行者提供"範例",演示古代修煉者嚮往的"仙境"。關於這一事態,陶淵明在其許多詩作里表露出了他的思想受到影響的蹤跡。

比如他在《桃花源詩》中寫道:"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詩中的"隱""奇蹤""神界"等用詞,無不表現為他的思想已深深地植入了神仙道學的思維了。

陶淵明深受到神仙道教的薰陶,從他的族人的信仰以及交流過程也有旁證。東晉神仙道教注重於個人修習,強調遠離人間塵土,靜隱於山林間。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說:"為道者必人山林。"顏延之在《庭誥》中也說:"為道者,蓋流出於仙法,故以鍊形為上·一一鍊形之家,必就深曠。" 此外,陶淵明的叔父陶淡"好導養之術,謂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絕谷""於長沙臨湘山中結廬居之,養一白鹿以自偶" 。我們從弟敬遠的"遙遙帝鄉,愛感奇心,絕粒委務,考山陰。淙淙懸溜,暖暖荒林,晨采上藥,夕閒素琴"。我們可以看到,他家族的這些成員,喜歡服食絕谷並隱居於深林,所修修煉的大體都屬於神仙道教。

還有,劉驍之,也與神仙道教有密切關係。劉驍之也就是劉子驥,在《太平御覽》中第卷五百四引用了《晉中興書》記錄了他"好游于山澤,志在存道,常採藥至名山,深人忘返"。他曾經看到澗中有石困,就說其中"皆仙方秘藥,之欲更尋索,終不能知"。《晉書·劉之傳》稱他與光祿大夫南陽人劉耽是同宗族。

余嘉錫先生在《世說新語箋疏》中引用陶淵明的《孟嘉傳》,對劉耽與孟嘉"同在溫府"之話與"淵明從父太常夔嘗問"的事,推斷出"淵明與耽世通家,宜得識驍之" 。依照《桃花源記》有關劉之聞桃源傳說中關於欲尋終而不得、不久病卒的具體記載,筆者認為余氏之說是可信的。陶淵明與陶淡是族親關係,與敬遠"匪但親友,父則同生,母則同母",這此事例同樣也反映出陶淵明所濡染的主要內容是神仙道教。

對陶淵明奉道之事的考析

東晉神時期仙道教發展興旺,陶淵明身處這種氛圍當中,他的作品多寄託了奉道意願。比如在《讀山海經》中,講述仙境,稱"亭亭凌風桂,八干共成林",寄託長生不老的願望,"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這些都表達出他對神仙信仰的認同。在《讀山海經》中說,"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直接對仙境表現出期待。在《祭從弟靜遠文》一詩中寫道,"淙淙懸溜,暖暖荒林。晨采上藥,夕閒素琴",透露出他對從弟敬遠隱居修行是十分欣賞的。同時寄託了他思想里,思慕神仙道教境界的情懷。

陶淵明不僅有長生的渴望,也用實際行動去修行。他的《影答形》詩中說:"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這裡的"苦拙"兩個字,就是他修煉的寫照。對神仙道教里的"服食"之術,陶淵明更是情有獨鍾。他在《九日閒居》一詩中寫道:"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所說的"菊",就是草中的上品。

《神農本草經》說它:"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東晉神仙道教把它列入服食仙方。《抱朴子內篇·仙藥》中說:"取其(風生獸)腦以和菊花服之,盡十斤,得五百歲也。"又說:"今所在有真菊,但是少耳,率多生於水側,緱氏山與酈縣最多,仙方中所謂日精、更生、周盈皆為一菊,而根、莖、花、實異名,其說很美,而近來服之者略無效,正由不得真菊也。"

葛洪對吃菊花之方法、有真菊有詳細記錄,反映出神仙道教對這一道方是十分重視的。之後,陶弘景在《真誥·稽神樞》更是記錄了赤水山中學道者朱孺子"服菊花及術餌"最終成仙的故事。陶淵明詩中更是寫道"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稱菊是"九華"。很明顯,陶淵明吃菊,其用意在於追求能長生不老。

這裡必須指出,陶淵明畢竟不是葛洪一類神仙道教中的中堅人物。他雖然進行了服食養生實踐,但對神仙的有無,有時是有疑惑的,甚至否定神仙的存在。他的思想是有相互矛盾之處的。這種矛盾在他後期的詩作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他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這裡的"帝鄉",指以天帝為象徵的神仙的故鄉,"不可期"體現了他對修煉能否成仙是有困惑的。在《連雨獨飲》中他寫道:"運生會歸盡,終古謂之然。世間有松喬,於今定何間?"。這同樣表述了他對是否有神仙的質疑。在《與子儼等疏》中,甚至之與道:"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聖賢,誰能獨免?子夏有言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這裡,他很確寫地指出了生死問題乃是天地間自然的稟賦,無論是誰不能迴避。這表明陶淵明長期地在生與死間反覆思考,最終他釋懷了。

結語

上述歷史情況表明,陶淵明接受了神仙道教,但不是全面接愛以,而僅是有限接受。一方面,他家世影響及所處的社會環境,讓陶淵明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內表現出了對神仙道教某些思想和修煉法門的接愛以,並讓他進行了相關的實踐;另一方面,陶淵明對於神仙道教是用審視態度來對待的,並非全盤接受。

因此,把陶淵明視為是一個宗天師道教的文人,與客觀事實有悖。同樣地,把他視作一名虔誠的神仙道教信徒也與事實不符。如果完全否認他與神仙道教的關係,那同樣是不妥的。

陶淵明所處的時代非常地複雜。這決定了他的思想主張、對生活的態度以及詩文內涵也是很複雜的。只有把這些情況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給予以審視觀察,才能真正把握陶淵明的實際情形和內在思想意蘊。

從歷史角度上看,文人學士修仙煉道是魏晉時期的一種具有時代特徵的重大現象。陶淵明對於這種神仙道教的接受方式及其反思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魏晉時期部分中下層文人學士的思想及其行為實踐特徵。

從以上情況,陶淵明不是個單純的唯心論者。他的思想體系里有修仙的唯心部份,同時也有對神仙是否存在的反思,這是唯物思想。這種矛盾,通過其詩文得以反應出來。這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陶淵明的修行思想了。


參考資料: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史教研室.《陶淵明資料彙編》

房玄齡,等.《晉書》:中華書局

《樂史.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

陶潛.《搜神後記》

陳壽.《三國志》

沈約.《宋書》

張君房,《雲笈七籤》

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真誥校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

李防,等.《太平御覽》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顧觀光.《神農本草經》

陶潛.《宋刊陶靖節詩》

註:本文插圖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