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隱喻的現實和逃脫不了的窮酸味,才是禁錮一生的枷鎖

全球風雲排行榜 發佈 2020-01-24T13:27:02+00:00

2003年的《殺人回憶》,至今依然是韓國懸疑片的傑出代表作;2006年的《漢江怪物》,開闢了韓國怪物電影的新類型;2013年的《雪國列車》,在北美取得了相當不俗的票房成績,好萊塢已翻拍為系列劇集;2019年,《寄生蟲》口碑大爆,一躍成為北美最賣座外語片,好萊塢目前已預定翻拍。

作為亞洲最受矚目的導演,奉俊昊完美融合了商業片的賺錢要素、類型片的縝密劇情與文藝片的精神內核,並始終以一種近乎戲謔的姿態,質問著高高在上的冷血看客們:「喂,你們都聞到來自底層的臭味了嗎?」

平衡,商業與藝術間巧妙遊走

2019年5月,奉俊昊憑藉《寄生蟲》斬獲坎城金棕櫚獎;11月,他在好萊塢捧起了號稱「奧斯卡風向標」的好萊塢製作人大獎;一個多月後,第92屆奧斯卡提名公布單中,《寄生蟲》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六項提名。這個面貌普通、身材微胖的韓國男人,讓韓國電影看到了近20年來距離奧斯卡最近的曙光。而奉俊昊也憑藉一系列炙手可熱的影片,成為繼黑澤明、李安之後,亞洲導演冉冉升起的新一代「巨星」。

縱觀奉俊昊至今的電影生涯,不難發現其中一些影片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也是耳熟能詳。2003年的《殺人回憶》,至今依然是韓國懸疑片的傑出代表作;2006年的《漢江怪物》,開闢了韓國怪物電影的新類型;2013年的《雪國列車》,在北美取得了相當不俗的票房成績,好萊塢已翻拍為系列劇集;2019年,《寄生蟲》口碑大爆,一躍成為北美最賣座外語片,好萊塢目前已預定翻拍。

作為名利雙收的「人氣王」,奉俊昊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商業與藝術之間達到了極其巧妙的平衡或者說,他的電影始終沒有拋棄韓國歷史中的苦難內核,始終關注社會底層的命運與抗爭,這是奉俊昊的電影作品區別於其他泛娛樂化產品,並受到奧斯卡青睞的核心原因。

「底層」,對於暴力與惡的思考

奉俊昊畢業於韓國延世大學社會系,這一學科背景註定了他的電影天然具有對社會鞭辟入裡的思考。「底層人物」是奉俊昊著重敘述的主題,並貫穿於他迄今為止的電影生涯之中。處女作《綁架門口狗》,講述了失意的大學講師元俊不堪狗叫騷擾而上演了綁架狗-殺狗-尋狗等一系列荒誕故事,奉俊昊在這部電影中淺嘗輒止地展現了底層人民的互相傾軋,他們因為生活沒有出口而將憤怒發泄在無辜之物上,最終形成暴力的惡性循環。

三年後,《殺人回憶》橫空出世,主人公同樣是默默無聞的鄉間警察朴探員,他粗魯、暴躁、喜歡混日子,卻又被內心的使命感所驅動,踏上了漫長的追兇旅途。影片中給出兇手是不滿社會的退伍士兵這一線索,亦可見奉俊昊對於韓國社會的批判性思考。到了《漢江怪物》,以經營小店為生的主人公康斗為了從怪物手中救回女兒,不惜隻身對抗整個國家機器,而那頭殘食民眾的「怪物「竟然與政府有密不可分的聯繫,一切抗爭皆是徒勞。

《雪國列車》更是把列車中獨特的生態系統作為劃分社會階層的界限,生活在低等車廂里的民眾為了重獲自由與權利,開始向高等車廂發動血腥革命。可以說,從《雪國列車》開始,奉俊昊對於社會的嚴肅性批判從暗示走向明示,並在《寄生蟲》中達到頂點。

「臭味「,殺蟲劑殺不死的寄生蟲

「只有離開這裡,才能擺脫那種味道。「《寄生蟲》講述了在陋室中生活的金基宇一家人為了擺脫社會底層的「臭味」,想盡辦法寄居於富人豪宅的故事。故事開始,為富人女兒當家教的兒子金基宇,替父母和妹妹偽造了身份,取得僱主朴社長一家的信任並進入他們的豪宅之中,過起了夢寐以求的富人生活。然而一個暴雨之夜卻將這群「寄生蟲」打回原形,他們像四處逃串又聚於陰溝的蟑螂一樣,某個黑暗計劃在心底悄然成形……

與《殺人回憶》不同,《寄生蟲》並不是一部典型的懸疑片,而更偏向於一部黑色幽默類型片。影片中值得稱道的懸念並不多,但是充滿隱喻的鏡頭卻不少。例如東窗事發的雨夜,金基宇一家人從朴社長家中逃出,他們穿過光怪陸離、縱橫交錯的街道,奔向那個被稱為「家」的地下室,卻驀然發現「家」已被污水淹沒。這一片段使用了長鏡頭拓展了空間,使金基宇三人在雨夜中奔跑的身影顯得格外渺小,正如片中隨處可見的蟑螂一樣。

而「臭味「則是全篇的關鍵詞,朴社長及其家人總是無意提起金基宇一家人身上有種揮之不去的「臭味」,金基宇一家為了擺脫「臭味」,他們不惜製造可笑的謊言,然而到死為止,他們看到的依然是富人們眼中對於臭味的嫌惡表情。

毫無疑問,影片中所指「臭味「就是底層人民的「窮酸味」,是如同蟑螂與寄生蟲一般骯髒、噁心、令人不適的味道,是與富人們身上優雅的「銅臭味」截然不同的貧窮之味。在階層固化極為嚴峻的韓國,底層人民的上升通道已幾乎被堵死,即使通過高考或者努力工作也難以改變社會地位,面對「500個大學生競爭1個保安崗位「的社會現實,奉俊昊試圖在電影中替他們找到一個出口:繼續努力吧,總有一天,太陽或許會照亮地下室,」寄生蟲「們終會爬出地下,在地上相見。

「愛「,具有普世意義的不變主題

儘管「底層人物「是奉俊昊電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我們不能簡單地將這部分視為奉俊昊對於社會底層的同情或偏袒。實際上,他在電影中並沒有一味地為社會底層辯護,而是盡力表現並探究人性中更多複雜的特質——作為」底層「的人們並非完美,他們懶惰、懦弱、無知、虛榮,但他們仍然有自身值得珍重的事物,並願意為之付出生命,他們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也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理念。

男人尋找小狗、爸爸拯救女兒、孩子為了朋友……這種突破社會階層的」愛「,正是全體人類都擁有的普世意義,也賦予了奉俊昊電影最珍貴的價值,使之超越娛樂,成為透視社會之眼。

關鍵字: